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发人深思、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熊住在一座荒岛上,为了寻找朋友,在白云的启发下种植树木,最终以美好的环境迎来朋友,达成心愿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生活的重要。故事寓事于理,不落痕迹,却能令人心领神会。
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懂得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相机正音。①小熊 荒岛 孤零零;②白云天空变成树;③动物树林高兴极了
2.用以上三组词串可以组成三句不同的话,正好可以把课文内容概括起来。你想试一试吗?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以课文中的关键词为突破口,将词语组合起来概括文章的意思,既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又训练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
3.小熊是用什么方法引来了小动物,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出示引读)《这儿真好》。
二、精读感悟
1.课题中“这儿”指的是哪里?师(板画)理解(岛):四周全是水,中间露出来的陆地叫岛。
2.那什么叫荒岛呢?(课件出示岛观察)练习用“岛上没——,也没有——。”说一说(板书:荒岛),
3.小熊住在这样一座荒岛上,心情怎样?(出示课件)观察小熊的表情,交流。
4.课文中用一个词告诉了我们,是哪一个词?(孤零零)你有过孤零零的感受吗?举例说明。
[设计理念:低年级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受词汇量限制,往往是能意会不能言传,所以要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意。]
5.小熊多么希望自己能有几个好朋友呀,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画出相关句子。出示: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交流:做梦都梦见和好朋友在一起玩。这说明它白天想,晚上想,天天都在想。现在,你一定能理解小熊的感受了吧。谁想来读一读课文?(指读,齐读)
6.小熊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问:“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小熊是怎样问的?从这个词(连忙)中你体会到小熊什么样的心情?我们一起来着急地问(引读):“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7.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一棵树,它想告诉小熊什么?小熊明白了吗?它是怎么做的?画出相关的句子。
8.出示:小熊明白了,它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①指读这句话。②课件出示加上红点的“种呀种”,齐读体会,从这个词中你读出了什么?“小熊种树种的特别辛苦;小熊种的树木非常多;小熊种树的时间非常长”。③对呀,小熊今天种,明天种,不管多累它都接着种,这就叫种呀种。你能把小熊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9.在小熊的努力下,小岛终于变了样。(课件展示)谁愿意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的小岛。提供句式:看,地上——,树木——,所有到这儿来的人都情不自禁地说:“这儿真好!”
10.课文中有两个词语(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写出了它的美。你能把它找出来吗?(交流)看到这个景色,你还想起了哪些成语?出示成语: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古木参天,齐读词语,积累。
11.现在的小岛还能叫荒岛吗?请你给它取个名字。(绿岛)请个小朋友美美地读一读课文。指读评价后再读一读,读出小岛的变化与美丽。(板书:绿岛)
[设计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努力创设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通过朗读指导、说话训练、词语积累等形式展开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这儿真好”的含义]
12.美好的景色吸引来了一只小鸟,小鸟说(引读课题)这儿真好。小猴、小象和小鹿也来了,大家都说(引读课题)这儿真好。
三、升华主题
过渡:小动物们,你们都说这儿真好,都想住在这儿,是真的吗?那我采访一下你们。(师扮演记者)①小鸟,你为什么喜欢这儿?生:树林里有各种各样的野果,住在这里不愁吃的。生:夏天天气炎热,我们可以躲在大树下乘凉。生:如果刮大风,树木可以阻挡风沙,保护我们。②小猴,你又是为什么喜欢这儿呢?生:我喜欢这儿是因为树林里有好吃的野果,还可以在树枝上荡秋千。生:万一碰到坏人,我们爬到树上,他们就没办法了。③听了小动物们的介绍,我才知道树木还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也爱上了这里,但是我更忘不了创造了这美好环境的人——小熊。有什么话想对小熊说呢?交流。板书:种树。生:小熊,谢谢你给我们创造了这么美好的环境。生:小熊,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多种树,多保护环境。
[设计理念:将自己融入到童话中去,让自己与童话中的人物对话,产生共鸣,实现在“玩”中学,“乐”中学的美好愿望,让学生成为语文课的主人。]
④小结:小熊用辛勤的劳动把一座荒岛变成绿岛,最终美好的环境帮它实现了找朋友的愿望。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小熊那样,多种树,多保护我们金湖的环境,让来到金湖的外地客人也情不自禁的夸赞我们金湖:“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四、课外拓展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环境对生活的影响非常大,美好的环境可以引来朋友,可以改善生活。课后请小朋友查查资料,看看树木还有哪些作用,下节课交流。
这是一篇发人深思、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熊住在一座荒岛上,为了寻找朋友,在白云的启发下种植树木,最终以美好的环境迎来朋友,达成心愿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生活的重要。故事寓事于理,不落痕迹,却能令人心领神会。
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懂得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相机正音。①小熊 荒岛 孤零零;②白云天空变成树;③动物树林高兴极了
2.用以上三组词串可以组成三句不同的话,正好可以把课文内容概括起来。你想试一试吗?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以课文中的关键词为突破口,将词语组合起来概括文章的意思,既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又训练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
3.小熊是用什么方法引来了小动物,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出示引读)《这儿真好》。
二、精读感悟
1.课题中“这儿”指的是哪里?师(板画)理解(岛):四周全是水,中间露出来的陆地叫岛。
2.那什么叫荒岛呢?(课件出示岛观察)练习用“岛上没——,也没有——。”说一说(板书:荒岛),
3.小熊住在这样一座荒岛上,心情怎样?(出示课件)观察小熊的表情,交流。
4.课文中用一个词告诉了我们,是哪一个词?(孤零零)你有过孤零零的感受吗?举例说明。
[设计理念:低年级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受词汇量限制,往往是能意会不能言传,所以要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意。]
5.小熊多么希望自己能有几个好朋友呀,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画出相关句子。出示: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交流:做梦都梦见和好朋友在一起玩。这说明它白天想,晚上想,天天都在想。现在,你一定能理解小熊的感受了吧。谁想来读一读课文?(指读,齐读)
6.小熊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问:“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小熊是怎样问的?从这个词(连忙)中你体会到小熊什么样的心情?我们一起来着急地问(引读):“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7.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一棵树,它想告诉小熊什么?小熊明白了吗?它是怎么做的?画出相关的句子。
8.出示:小熊明白了,它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①指读这句话。②课件出示加上红点的“种呀种”,齐读体会,从这个词中你读出了什么?“小熊种树种的特别辛苦;小熊种的树木非常多;小熊种树的时间非常长”。③对呀,小熊今天种,明天种,不管多累它都接着种,这就叫种呀种。你能把小熊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9.在小熊的努力下,小岛终于变了样。(课件展示)谁愿意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的小岛。提供句式:看,地上——,树木——,所有到这儿来的人都情不自禁地说:“这儿真好!”
10.课文中有两个词语(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写出了它的美。你能把它找出来吗?(交流)看到这个景色,你还想起了哪些成语?出示成语: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古木参天,齐读词语,积累。
11.现在的小岛还能叫荒岛吗?请你给它取个名字。(绿岛)请个小朋友美美地读一读课文。指读评价后再读一读,读出小岛的变化与美丽。(板书:绿岛)
[设计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努力创设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通过朗读指导、说话训练、词语积累等形式展开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这儿真好”的含义]
12.美好的景色吸引来了一只小鸟,小鸟说(引读课题)这儿真好。小猴、小象和小鹿也来了,大家都说(引读课题)这儿真好。
三、升华主题
过渡:小动物们,你们都说这儿真好,都想住在这儿,是真的吗?那我采访一下你们。(师扮演记者)①小鸟,你为什么喜欢这儿?生:树林里有各种各样的野果,住在这里不愁吃的。生:夏天天气炎热,我们可以躲在大树下乘凉。生:如果刮大风,树木可以阻挡风沙,保护我们。②小猴,你又是为什么喜欢这儿呢?生:我喜欢这儿是因为树林里有好吃的野果,还可以在树枝上荡秋千。生:万一碰到坏人,我们爬到树上,他们就没办法了。③听了小动物们的介绍,我才知道树木还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也爱上了这里,但是我更忘不了创造了这美好环境的人——小熊。有什么话想对小熊说呢?交流。板书:种树。生:小熊,谢谢你给我们创造了这么美好的环境。生:小熊,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多种树,多保护环境。
[设计理念:将自己融入到童话中去,让自己与童话中的人物对话,产生共鸣,实现在“玩”中学,“乐”中学的美好愿望,让学生成为语文课的主人。]
④小结:小熊用辛勤的劳动把一座荒岛变成绿岛,最终美好的环境帮它实现了找朋友的愿望。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小熊那样,多种树,多保护我们金湖的环境,让来到金湖的外地客人也情不自禁的夸赞我们金湖:“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四、课外拓展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环境对生活的影响非常大,美好的环境可以引来朋友,可以改善生活。课后请小朋友查查资料,看看树木还有哪些作用,下节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