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借鉴“行为引导式”教学法,探索工程力学教方法转变的途径及在工程力学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偿试。
关键词:工程力学 行为引导 教学思想
工程力学往往强调为后续课程提供的服务性,而工程实践密切联系的应用性提得较少。长期以来工学的教学研究侧重于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时大多专注于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忽视它的应用性和与实践密切联系的特性。学员在学习时易把它看作是一门抽象难懂的理论性课程。本文就工程力学教学与德国双元制教育的“行为引导式”教学思想,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及淡化理论,强化与实践联系方面的探讨、体会和想法。
一、“行为引导式”教学思想
“行为引导式”是德国双元制教育提出的。这种教育思想主要是重视实践性教学,轻视理论推导,力求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灵活性教学方式。“行为引导式”教学思想提出了“教学应从理论培养向实践性教学转化、从示范性教学向应用性教学转化的观念”。在工程力学教学中借鉴这一观念来转变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目标转化为一种“行为能力”培养,这种“行为能力”培养体现出3个能力要素,即:(l)具有工程力学基本知识和解决简单力学问题的技能,这种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后续课程的需要。(2)具有把工程中的力学现象转化为工程力学问题的基本经验,能把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3)具有适应今后工作岗位对工程力学知识的要求,并在实际岗位上不断补充提高工程力学知识的能力。
二、将“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引入工程力学教学中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转变的立足点在于培养学员“行为能力”的养成。根据以上设想,工程力学的教学实施过程可分为“归纳”和“演绎”二个阶段[1]:
(一)具体教学中各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
第一知识归纳阶段:掌握静力学、运动力学和材料力学基本知识,其间通过实验,下坦克、装甲车车间采集与专业有关的工程力学范例(课题),并在将其转化为力学问题的练习过程中取得基本经验。完成从理论一实践一经验一验证理论的学习过程。教学中突出“必需”“够用”和注意知识应用的原则,此阶段教学过程需做到[2]:
(l)转变教学形式、培养学员学习兴趣。通过强调知识的应用性,淡化它的系统性,减少内容上的纵向深入;教学过程着重学员运用工程力学的概念和方法进行准确的逻辑推理和准确的有效计算和验证。教学宜采取直观描述法,注重实验性和讨论方式。对工程力学中一些公式的引证过程(如轴向拉压、扭转、弯曲应力公式等的引出)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引导学员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获得直观性认识,教员在实验基础上引出结论。使严格、抽象的论证转变为教师引导学员去探索和获取,让学员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
(2)加强应用性教学,把蕴含于生活和工程实际中的工程力学题材与教学联系起来,把培养学员运用知识的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要结合专业组织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使学员熟悉生产流程、了解机械设计过程,让学员看到工程力学在专业中的运用情况。通过认识活动采集专业典型机构,联系典型机构中工程力学问题组织教学。如我们在装甲车辆修理专业教学中,分别用螺纹副的几种故障模式作为典型机构应用在学员练习中,学员通过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工程力学模型、并在选择有效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学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明显地改变了学员中“学了无用”“学了不会用”的现象[3]。
(3)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运用“课题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性培训课题来培训应用知识技能并在培训中不断地补充理论知识。教学宜在课堂、实习基地(实验室)中进行。
此阶段教学内容结合学员容易存在问题的地方和关键知识来制定。教师在实施“课题引导式”教学时应先组织学员对培训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对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提示、通过引导控制元素把学员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解决方法中去,帮助学员用较少的时间完成培训.培训可分6个实施阶段(见表1)。
(二)关于实践性培训课题选择
实践性培训课题是培训前要设计好的重要教学环节,课题也可采取学员到下厂采集获得。我们认为课题应具备以下要求:
适合引导式教学方式,便于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适合任务的分配或布置,能分小组工作,确定工间表,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符合学员的知识水平经验,有利于在培训中进一步补充新的理论知识。引导学员作出正确判断、改进和修正方案。便于学员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员在今后专业工作中与人交谈和发表意见的能力。
三、我们目前的效果和努力方向
目前,我们这种教学思想知识处于试验阶段,而且这实践性教学需要的我们做出的教学转变也是巨大的,所以这种方法的应用和发展还需要更多同行的努力。
(作者单位:装甲兵技术学院基础部力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颖成军《工程力学课程建设与改革体会》力学与实践2002,22,33-35.
[2]宋少云《从理论力学谈过程式启发教育》力学与实践2005,52,68-69.
[3]李富和《坦克行驶理论》2003年3月装甲兵技术学院出版.
关键词:工程力学 行为引导 教学思想
工程力学往往强调为后续课程提供的服务性,而工程实践密切联系的应用性提得较少。长期以来工学的教学研究侧重于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时大多专注于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忽视它的应用性和与实践密切联系的特性。学员在学习时易把它看作是一门抽象难懂的理论性课程。本文就工程力学教学与德国双元制教育的“行为引导式”教学思想,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及淡化理论,强化与实践联系方面的探讨、体会和想法。
一、“行为引导式”教学思想
“行为引导式”是德国双元制教育提出的。这种教育思想主要是重视实践性教学,轻视理论推导,力求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灵活性教学方式。“行为引导式”教学思想提出了“教学应从理论培养向实践性教学转化、从示范性教学向应用性教学转化的观念”。在工程力学教学中借鉴这一观念来转变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目标转化为一种“行为能力”培养,这种“行为能力”培养体现出3个能力要素,即:(l)具有工程力学基本知识和解决简单力学问题的技能,这种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后续课程的需要。(2)具有把工程中的力学现象转化为工程力学问题的基本经验,能把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3)具有适应今后工作岗位对工程力学知识的要求,并在实际岗位上不断补充提高工程力学知识的能力。
二、将“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引入工程力学教学中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转变的立足点在于培养学员“行为能力”的养成。根据以上设想,工程力学的教学实施过程可分为“归纳”和“演绎”二个阶段[1]:
(一)具体教学中各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
第一知识归纳阶段:掌握静力学、运动力学和材料力学基本知识,其间通过实验,下坦克、装甲车车间采集与专业有关的工程力学范例(课题),并在将其转化为力学问题的练习过程中取得基本经验。完成从理论一实践一经验一验证理论的学习过程。教学中突出“必需”“够用”和注意知识应用的原则,此阶段教学过程需做到[2]:
(l)转变教学形式、培养学员学习兴趣。通过强调知识的应用性,淡化它的系统性,减少内容上的纵向深入;教学过程着重学员运用工程力学的概念和方法进行准确的逻辑推理和准确的有效计算和验证。教学宜采取直观描述法,注重实验性和讨论方式。对工程力学中一些公式的引证过程(如轴向拉压、扭转、弯曲应力公式等的引出)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引导学员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获得直观性认识,教员在实验基础上引出结论。使严格、抽象的论证转变为教师引导学员去探索和获取,让学员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
(2)加强应用性教学,把蕴含于生活和工程实际中的工程力学题材与教学联系起来,把培养学员运用知识的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要结合专业组织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使学员熟悉生产流程、了解机械设计过程,让学员看到工程力学在专业中的运用情况。通过认识活动采集专业典型机构,联系典型机构中工程力学问题组织教学。如我们在装甲车辆修理专业教学中,分别用螺纹副的几种故障模式作为典型机构应用在学员练习中,学员通过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工程力学模型、并在选择有效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学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明显地改变了学员中“学了无用”“学了不会用”的现象[3]。
(3)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运用“课题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性培训课题来培训应用知识技能并在培训中不断地补充理论知识。教学宜在课堂、实习基地(实验室)中进行。
此阶段教学内容结合学员容易存在问题的地方和关键知识来制定。教师在实施“课题引导式”教学时应先组织学员对培训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对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提示、通过引导控制元素把学员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解决方法中去,帮助学员用较少的时间完成培训.培训可分6个实施阶段(见表1)。
(二)关于实践性培训课题选择
实践性培训课题是培训前要设计好的重要教学环节,课题也可采取学员到下厂采集获得。我们认为课题应具备以下要求:
适合引导式教学方式,便于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适合任务的分配或布置,能分小组工作,确定工间表,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符合学员的知识水平经验,有利于在培训中进一步补充新的理论知识。引导学员作出正确判断、改进和修正方案。便于学员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员在今后专业工作中与人交谈和发表意见的能力。
三、我们目前的效果和努力方向
目前,我们这种教学思想知识处于试验阶段,而且这实践性教学需要的我们做出的教学转变也是巨大的,所以这种方法的应用和发展还需要更多同行的努力。
(作者单位:装甲兵技术学院基础部力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颖成军《工程力学课程建设与改革体会》力学与实践2002,22,33-35.
[2]宋少云《从理论力学谈过程式启发教育》力学与实践2005,52,68-69.
[3]李富和《坦克行驶理论》2003年3月装甲兵技术学院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