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激励学生进步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770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对学困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学困生的成因
  (1)反心理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从小就受到家庭专断式的教育。学生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越说,他越烦;你越打,他越硬,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不能沟通。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若没有足够的关心,就可能使他产生抵触心理,以致仇视父母,与老师作对,甚至在同学身上寻找报复。
  (2)自由散漫型。一些特殊生由于家庭破裂或是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因此养成了他们自由散漫的个性。这类学生缺乏纪律观念,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或干脆一走了之。因为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可能厌恶自己的家庭,因此到处游荡,行为散漫。
  (3)孤僻冷漠型。这类学生由于受到离异父母的冷落,或从小受到外界过多的批评,因此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感强,渐渐在心理上建立起情感的屏障。不善交流,喜欢独处,自我欣赏,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自我中心,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班集体的任何活动都不想参与,集体荣誉也似乎与他不相干。
  (4)意志薄弱型。这类型的学生往往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不放心,什么事都包办代替。由于受到的外控过多,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因此自制力差,做事也没有自觉的行动目标,遇到困难不是软弱退缩,就是随波逐流,而不是自己想办法去战胜困难。
  二、采取的教学策略
  (1)爱心是教育的关键。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时,我始终坚持建立班级学习互助小组,把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学困生。其实建立小组的目的是“沟通”,为了使他们有个交流的机会和场合,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思想。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学困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学困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则加强了。班主任只要有颗仁爱之心,经常设身处地的为后进心考虑、解决问题,则他们也会时时为你着想。
  (2)诚心是教育的保证。和学困生谈心、谈话是班主任工作主要方式、方法,我也常常找学困生谈,但应注意的是与好生相比,学困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心灵总有一堵厚厚的墙,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你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如果你逾越它,那么你就成功了。谈心过程中切忌用“你自己想想……,是不是,对不对”等话语,我的做法一般都是先拉家常,谈谈自己的过去,不论成功还是失败,甚至有时还抖抖“丑事”,缩小心灵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应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以一个朋友身份与之交流,如果赢得他的一句“老师,我和你好相似”,说明他把你当成朋友了,把你当做可以倾述的对象,那么以后的工作就太容易了。其实学困生们大多都很“肝胆”,如果能把他们身上的“侠义”之气激发出来,时时刻刻为你着想,为他的朋友着想,那你离成功很近了。
  (3)耐心是教育学困生的前提。如果你的心情不好或烦躁,切莫去做学困生的工作,因为你没有耐心听他的理由,听他的“述说”,更不可能给他机会。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是学困生的特点,你做工作之前应抱有“充许犯错”的想法,千万别说“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还……”,更不要动辄叫家长等等。做学困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学困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觀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心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
  学困生身上也有许许多多的闪光点,也有他们的优点,只有你有爱心、诚心、耐心,你就会发现,你就能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就能转化他们。对待这类学生应加强学习目的、动机的教育,和他们一起定下容易达到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用校规校纪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逐步养成自觉守纪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战胜自身弱点,健康地成长起来。总之,教育学困生是一门真正的艺术,而我只是刚刚跨过了门槛。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实际上就是教学的高效。高效课堂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意义重大。  高中语文课历来是学生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学科,学生喜欢语文却不愿意上语文课,语文课成了
期刊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学习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培育和激发学生的内、外部学习动机,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建构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一定要选择学生感受性强的素材作为背景。高中思想政治课可供选择的情境类型通常有:文字材料情境、图表材料情境、漫画情境、动画情境、视频情境等。面对丰富的素材
期刊
一、任务型教学与合作学习的特征  (1)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团结学习”或“分享学习”,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2)常见的合作方式有:①小组调查;②共同学习法;③团队游戏竞赛法;④小组成就分组法;⑤合作完整阅读写作法,教师应因材施教。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  (1)异质就近组合。异质就近组合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一般4人左右。这
期刊
本论文系河南省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期主要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优化导语设计,引发学生好奇心  初中生的心理尚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历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  (1)由故事导入。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当我走进课堂,有时很容易从学生们兴犹未尽的脸上看到他们还沉湎于课间的某项活
期刊
一篇课文是由字词句段所组成的,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句子。因为词语是表意的基本单位,句子才是用于交际的基本单位。不管多么复杂的文章都是由一系列的句子组成的,不管多么复杂的内容,都得由句子来表达。句子于下可以使词语的意思得到确定。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所言:“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但如果将字放入句子中,使之处于具体的语言环境,这个词的意思也就被“确定”下来。句子于上可以构成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所以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写数学日记。这里介绍一下什么是数学日记,在数学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一般由教师创设或学生发现某些问题背景,然后由学生自我确定题目、设计方案、采集整理信息、归纳总结出研究结论并整理
期刊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可见“树人”的重要性。教师,自然担负起了这个神圣的职责。但要树好人并非空泛的说教所能做到的,它也需要艺术。而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其中不乏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内容。如果把它们应用的教学语言当中,去启迪学生、引导学生,不仅能产生令人折服的力量,还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古典艺术的熏陶,从而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金
期刊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冬梅老师在执教《米的认识》一课时,引领孩子们经历了如下五次的合作学习,不愧为有效合作学习的典范,尤其是较难操作的的低年级的合作学习。  第一次小组合作1:量一量“自己身上哪儿离地面是1米?”第二次小组合作2:量一量“从指尖到
期刊
在农村中学,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教学往往是一件很费经又收效小的事。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了分层教学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层,优秀型。这类学生在班内往往只有几个。我对他们采用鼓励成功法和引进竞争法。我首先把自己写的日记和已发表过的文章给他们阅读,并指出只有用心去体会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有深意的作文,并要
期刊
在每次测试时,阅读理解都是学生失分比较多的部分。原因在哪?我认为这是我们平时教学时,没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呢?下面来我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阅读的兴趣  要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有所感悟,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