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密切关注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的教育模式已经由“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应是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要成为这样的人才,就需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现在的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是现在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
1、正确理解创新的概念
一个问题及其解决的方式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个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新的解题思路,新的解题方法,新信息,新观念,新模型等等。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师的创新意识还表现在师生关系上
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好的氛围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与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二、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良好个性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1、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自主质疑反思,发现问题
学起于思,思起源于疑。有独特的见解是思维发展的必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虽然“出格”并非都意味着创新,但要创新,首先必须有“出格”,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疑多问,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要创设质疑情景,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探索发现,对学生萌发的创新意思要及时认可,并加以保护和培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思考。
2、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应具有好胜心理,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应具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这是取胜的法宝和动力。若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学生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切不可打击和挖苦。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自信,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
3、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应克服困难,磨炼自己的坚毅性
“学贵有恒”,学习一定要有恒心。有的成功就自满,有的失败就灰心,有的出现“冷热病”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意志薄弱的表现。教师不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做硬性的规定,让学生在解题中自己想方法克服困难,有意识地磨炼学生的意志,鼓励他们不畏困难,用坚强的意志去排除不良的情绪干扰,提高学习质量,这是逐步培养学生良好意志的有效途径。
4、学生在学习中学生应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责任心的培养必修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及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如在计算时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审题,发现技巧,在计算时,不要抄错数。计算后,要认真检查,同时整个过程要写得工整。在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逐渐使学生养成自觉、主动、认真学习的习惯,责任感的良好个性品质也在其中逐渐形成。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1、数学教学要注意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欲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不能提出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评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不会有创造行为。因此,以问题为出发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兴趣的关键。
2、数学教学要注意充分利用变式引申和反思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利用变式引申来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得每一个环节“入口”紧密相连,“寓意”不断加深;另外,一般学生会有“会了不一定做对,对了不一定会做”的现象,所以教师要经常利用变式引申和反思训练,使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提升,思维得到训练。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提多思等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想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要使学习具有意义,就要让整个人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我们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创新的源泉。
4、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组织课外活动,巩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也就是说,一节课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应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供学生课下自行去探讨,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把学生在课堂上被激起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去探索课本以外的奥妙。从而起到巩固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目的。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大胆抛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轻松地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志刚: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杨麦秀:《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 陈君:试论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的教育模式已经由“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应是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要成为这样的人才,就需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现在的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是现在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
1、正确理解创新的概念
一个问题及其解决的方式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个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新的解题思路,新的解题方法,新信息,新观念,新模型等等。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师的创新意识还表现在师生关系上
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好的氛围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与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二、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良好个性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1、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自主质疑反思,发现问题
学起于思,思起源于疑。有独特的见解是思维发展的必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虽然“出格”并非都意味着创新,但要创新,首先必须有“出格”,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疑多问,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要创设质疑情景,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探索发现,对学生萌发的创新意思要及时认可,并加以保护和培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思考。
2、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应具有好胜心理,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应具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这是取胜的法宝和动力。若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学生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切不可打击和挖苦。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自信,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
3、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应克服困难,磨炼自己的坚毅性
“学贵有恒”,学习一定要有恒心。有的成功就自满,有的失败就灰心,有的出现“冷热病”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意志薄弱的表现。教师不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做硬性的规定,让学生在解题中自己想方法克服困难,有意识地磨炼学生的意志,鼓励他们不畏困难,用坚强的意志去排除不良的情绪干扰,提高学习质量,这是逐步培养学生良好意志的有效途径。
4、学生在学习中学生应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责任心的培养必修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及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如在计算时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审题,发现技巧,在计算时,不要抄错数。计算后,要认真检查,同时整个过程要写得工整。在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逐渐使学生养成自觉、主动、认真学习的习惯,责任感的良好个性品质也在其中逐渐形成。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1、数学教学要注意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欲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不能提出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评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不会有创造行为。因此,以问题为出发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兴趣的关键。
2、数学教学要注意充分利用变式引申和反思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利用变式引申来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得每一个环节“入口”紧密相连,“寓意”不断加深;另外,一般学生会有“会了不一定做对,对了不一定会做”的现象,所以教师要经常利用变式引申和反思训练,使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提升,思维得到训练。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提多思等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想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要使学习具有意义,就要让整个人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我们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创新的源泉。
4、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组织课外活动,巩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也就是说,一节课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应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供学生课下自行去探讨,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把学生在课堂上被激起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去探索课本以外的奥妙。从而起到巩固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目的。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大胆抛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轻松地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志刚: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杨麦秀:《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 陈君:试论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