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与生活是无法剥离的,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从现实的生活走进学生视野,使之产生亲近感,变得具体而生动,诱发学生动手、动口又动脑,想办法来探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现我们的数学生活化。就本人的教学实际,谈几点感想。
一、教学引入与生活接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而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多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使他们觉得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本人在进行“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使用”教学时,用这样的一则小品作为引入,小品的题目是骗人的“平均数”,小品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孔乙己先生办了一个小工厂,他自任该厂经理,生产超级小玩意儿。工厂经营得很顺利,现在需要一个新工人,而阿Q正想换一个新工作,阿Q就去应聘了。孔乙己就出示了一张如下的工资分配表格给阿Q看,阿Q看了平均工资是每周300元,还不错的,他第二天就去上班了。
但过了没几天,阿Q怒气冲冲地去找厂长,并说厂长欺骗了他,嫌工资太低而辞职不干了。
同学们,孔乙己先生真的欺骗了阿Q吗?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由小品主人公阿Q先生气冲冲地辞职让学生去思考、去展开了讨论。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很投入,个个沉浸在探求知识的兴趣之中,学生们四人围桌而坐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着孔乙己先生的平均数的计算正确吗,同时相互补充着对方的遗漏,纠正着对方的差错,教师也不用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是与学生一起探讨,轻松地徜徉在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讨论,给他们以个别指点,凭学生们的智慧很快解决了孔乙己先生骗人“平均数”的把戏,学生们纷纷指责这个平均数用得不恰当,本题中只能用众数来衡量阿Q先生的工资才合适,学生们在思考、探索、交流中学会了知识,同时又感觉到学好数学对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有用,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参与知识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活动与生活牵手
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但要紧扣课程标准,而且更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组织教学活动。青少年阶段是人生中最生动的年华,爱动是学生的天性,若能围绕学生的活动来展开课堂教学,由学生身边的事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亲切度与感召力,可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活动。
三、教学训练与生活拥抱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由此可知,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的第一重要。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出发,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如本人在教学了第九章《轴对称》的“设计轴对称图形”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练习:我们的学校是由县政府和镇政府共同投资了几百万元建造的一所全省一流的新学校,现打算在行政大楼前建一个漂亮的轴对称花坛,现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为学校出谋划策,设计一下这个大花坛的形状。学生们立即分组讨论,十分钟后各小组派一位学生将本组的设计图张贴到黑板上,同时互相交流各自小组的设计意图,相互比较设计图,并把好的作品由学生代表递交给学校领导做参考。学生的积极性一下了高了起来,学习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四、教学联想与生活融合
新的数学课程是指向真实生活的课程。从数学的本质来说,新知是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如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完全从抽象到抽象,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太难了,实际上数学就在学生身边。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用数学的角度观察认识现实生活。如我们在教学了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的“由立体图形到视图”基本内容后,我在总结知识时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学了本节知识后你如何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学生们纷纷讲: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评价一个人、一件事时应从各方面去看,各个方面去评价,才能正确地得到结果,不能像上面小品里的孔乙己先生那样去分析问题。这样的教学,拉近了学习活动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兴趣,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一举多得。又如在学了第十章《统计的初步认识》的“成功与失败”后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管是学习上还是事业中遇到问题我们应先估算一下成功的概率,再去做事,成功的可能性也许会高一些,力求把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应该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体念、去感受。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为学生营造更广阔的数学学习空间。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真正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一、教学引入与生活接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而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多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使他们觉得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本人在进行“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使用”教学时,用这样的一则小品作为引入,小品的题目是骗人的“平均数”,小品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孔乙己先生办了一个小工厂,他自任该厂经理,生产超级小玩意儿。工厂经营得很顺利,现在需要一个新工人,而阿Q正想换一个新工作,阿Q就去应聘了。孔乙己就出示了一张如下的工资分配表格给阿Q看,阿Q看了平均工资是每周300元,还不错的,他第二天就去上班了。
但过了没几天,阿Q怒气冲冲地去找厂长,并说厂长欺骗了他,嫌工资太低而辞职不干了。
同学们,孔乙己先生真的欺骗了阿Q吗?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由小品主人公阿Q先生气冲冲地辞职让学生去思考、去展开了讨论。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很投入,个个沉浸在探求知识的兴趣之中,学生们四人围桌而坐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着孔乙己先生的平均数的计算正确吗,同时相互补充着对方的遗漏,纠正着对方的差错,教师也不用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是与学生一起探讨,轻松地徜徉在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讨论,给他们以个别指点,凭学生们的智慧很快解决了孔乙己先生骗人“平均数”的把戏,学生们纷纷指责这个平均数用得不恰当,本题中只能用众数来衡量阿Q先生的工资才合适,学生们在思考、探索、交流中学会了知识,同时又感觉到学好数学对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有用,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参与知识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活动与生活牵手
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但要紧扣课程标准,而且更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组织教学活动。青少年阶段是人生中最生动的年华,爱动是学生的天性,若能围绕学生的活动来展开课堂教学,由学生身边的事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亲切度与感召力,可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活动。
三、教学训练与生活拥抱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由此可知,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的第一重要。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出发,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如本人在教学了第九章《轴对称》的“设计轴对称图形”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练习:我们的学校是由县政府和镇政府共同投资了几百万元建造的一所全省一流的新学校,现打算在行政大楼前建一个漂亮的轴对称花坛,现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为学校出谋划策,设计一下这个大花坛的形状。学生们立即分组讨论,十分钟后各小组派一位学生将本组的设计图张贴到黑板上,同时互相交流各自小组的设计意图,相互比较设计图,并把好的作品由学生代表递交给学校领导做参考。学生的积极性一下了高了起来,学习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四、教学联想与生活融合
新的数学课程是指向真实生活的课程。从数学的本质来说,新知是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如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完全从抽象到抽象,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太难了,实际上数学就在学生身边。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用数学的角度观察认识现实生活。如我们在教学了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的“由立体图形到视图”基本内容后,我在总结知识时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学了本节知识后你如何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学生们纷纷讲: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评价一个人、一件事时应从各方面去看,各个方面去评价,才能正确地得到结果,不能像上面小品里的孔乙己先生那样去分析问题。这样的教学,拉近了学习活动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兴趣,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一举多得。又如在学了第十章《统计的初步认识》的“成功与失败”后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管是学习上还是事业中遇到问题我们应先估算一下成功的概率,再去做事,成功的可能性也许会高一些,力求把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应该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体念、去感受。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为学生营造更广阔的数学学习空间。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真正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