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宝库中,他的思想教育是最为丰富的,特别是积累的重德思想和经验最为宝贵。因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很有必要研究和了解孔子的重德思想。
重视德育是孔子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孔子主张个人修养的必备条件。孔子的最高道德理想就是“仁”,“仁”是孔子学说的思想核心。孔子认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即君子没有吃饭的时间离开仁,顷刻匆忙之际一定不忘记仁,即使流离失所必须与仁同在。“仁”表明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对“君子”的品格非常重视。在《论语》中论到君子就有九十余次。他的教育目的,主要的就是培养士成为君子。君子修己的功夫,应注意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不过,孔子所最注重的是君子道德方面的修养,尤其是“仁”的修养。由此可知,“仁”在此表明了孔子的政治理想。这种政治理想就是要当政者“修己”“正己”,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内在情操,修积圣德,实行仁政,广施恩惠,使国家富足,天下太平,以达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那种和谐融洽的礼乐社会。
“仁”是孔子道德的最高境界。在孔子看来,要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必须要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过程。他一生为了实现仁政理想,虽年逾花甲,仍然周游列国饱经风霜严寒,雨淋日晒,饥渴劳累,还不时地受到羞辱嘲讽,遭到围困迫害,以致绝粮危及生活,但仍乐观而昂扬,不改变自己的主张。他不仅身体力行,而且以自身的言行、举止、道德情操感化学生。
孔子仁的精髓是“爱人”,含有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孔子曾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普遍的仁的主张,为了仁行,宁可牺牲个人的利益。
孔子仁的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可见孔子的仁、爱、孝是连在一起的,爱父母为孝,爱兄弟姐妹为悌,夫妻之爱为和,爱朋友为信,爱邻里为睦,推而广之,爱国家爱人民为忠。孝、悌、忠、信,广布人间,即是“天下归人”了。但是,这种高远目标的追求,必须抓住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志当高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又必须从细微浅近处入手,从身边琐事,日常行为做起。
孔子对个人的主观道德情操是非常重视的。他虽然提倡“文质彬彬”,但是主张“绘事后素”——文饰后于素质。他非常重视“直”,即发自内心真诚的情感;他主张“举直”“反直”“以直抱怨”“直道事人”。他的从事政治和社会活动,乃是“行其义”,其结果的成败是在所不计的。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他的道德观是偏重于行为的动机、道德的情操,反对追求功利,不重视行为的结果。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基本上是动机论的拥护者。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对于我国民族传统的优良品德,如仁爱、礼貌、勤、俭、诚、信、谦等都非常重视。他个人也是这种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他一生最恨的就是为人不诚实。他最恨当时为一般人所尊敬的“乡愿”,称他们为“德之贼也”,并且说:“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愿乎”。为什么孔子恨他们呢?孟子在这方面作了很多解释。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诚实,言行不一和假冒伪善。孔子所反对的是“巧言”“令色”“利口”“无信”,他所赞成的是“主忠信”“讷于言而敏于行”。他自己是心口如一,言行一致的,如果做不出来的事,就宁可不说。
孔子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说,一个人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动辄责备别人。他主张“躬身厚而博责于人。”当他自己说错了话时,便诚恳地、坦率地承认,毫不隐瞒。
所有这些,使孔子在弟子中有着很高的威信和声望,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弟子们对他心悦诚服,视之如日月,敬之如父母。他的这些德重思想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方面。
我们的德育目标是培养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追求的最高远的道德境界。从根本上说,就是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组装人民,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能够自觉抵制非无产阶级思想道德的影响,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实现这个目标,也应抓住根本。孔子提倡的“仁爱”,虽然有特定的历史含义和阶级内容,许多观点已不合时宜,但其中也不乏德育思想的精华。如个人品质中的崇尚志向、诚实守信、刚正不阿、重到贵义、自强不息、节俭不奢等;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尊老敬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朋友有信、邻里互助等;职业生活中的尊师重教、讲求信用、救死扶伤等;社会功德中的友善爱人、礼貌谦让、扶弱济困等,所有这些同我们曾提倡过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并不相悖。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德育经验,摸索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规律,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德育原则和方法。他提出立志乐道、自省自可、身体力行、言行一致、改过迁善,“听其言而观其行”等一系列的德育原则,并提出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师友观摩、奖惩有责等多种德育方法。认为不论是为政者还是从政者,其行为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
以上列举的这些原则和方法,即使在今天仍有可资借鉴之处,为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在孔子的重德思想中既有不少糟粕,也有从丰富的教育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精华,可以说瑕瑜互见,良莠混杂,需要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加以扬弃和筛选。即不能给孔子的重德思想的全部,冠之以“陈腐、僵化、封建残余”,采取弃之的态度;也不可一味美化,盲目崇拜。如果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能批判地继承孔子重德思想的精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伦理道德,使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接轨,乃是当前我国德育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重视德育是孔子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孔子主张个人修养的必备条件。孔子的最高道德理想就是“仁”,“仁”是孔子学说的思想核心。孔子认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即君子没有吃饭的时间离开仁,顷刻匆忙之际一定不忘记仁,即使流离失所必须与仁同在。“仁”表明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对“君子”的品格非常重视。在《论语》中论到君子就有九十余次。他的教育目的,主要的就是培养士成为君子。君子修己的功夫,应注意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不过,孔子所最注重的是君子道德方面的修养,尤其是“仁”的修养。由此可知,“仁”在此表明了孔子的政治理想。这种政治理想就是要当政者“修己”“正己”,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内在情操,修积圣德,实行仁政,广施恩惠,使国家富足,天下太平,以达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那种和谐融洽的礼乐社会。
“仁”是孔子道德的最高境界。在孔子看来,要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必须要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过程。他一生为了实现仁政理想,虽年逾花甲,仍然周游列国饱经风霜严寒,雨淋日晒,饥渴劳累,还不时地受到羞辱嘲讽,遭到围困迫害,以致绝粮危及生活,但仍乐观而昂扬,不改变自己的主张。他不仅身体力行,而且以自身的言行、举止、道德情操感化学生。
孔子仁的精髓是“爱人”,含有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孔子曾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普遍的仁的主张,为了仁行,宁可牺牲个人的利益。
孔子仁的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可见孔子的仁、爱、孝是连在一起的,爱父母为孝,爱兄弟姐妹为悌,夫妻之爱为和,爱朋友为信,爱邻里为睦,推而广之,爱国家爱人民为忠。孝、悌、忠、信,广布人间,即是“天下归人”了。但是,这种高远目标的追求,必须抓住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志当高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又必须从细微浅近处入手,从身边琐事,日常行为做起。
孔子对个人的主观道德情操是非常重视的。他虽然提倡“文质彬彬”,但是主张“绘事后素”——文饰后于素质。他非常重视“直”,即发自内心真诚的情感;他主张“举直”“反直”“以直抱怨”“直道事人”。他的从事政治和社会活动,乃是“行其义”,其结果的成败是在所不计的。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他的道德观是偏重于行为的动机、道德的情操,反对追求功利,不重视行为的结果。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基本上是动机论的拥护者。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对于我国民族传统的优良品德,如仁爱、礼貌、勤、俭、诚、信、谦等都非常重视。他个人也是这种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他一生最恨的就是为人不诚实。他最恨当时为一般人所尊敬的“乡愿”,称他们为“德之贼也”,并且说:“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愿乎”。为什么孔子恨他们呢?孟子在这方面作了很多解释。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诚实,言行不一和假冒伪善。孔子所反对的是“巧言”“令色”“利口”“无信”,他所赞成的是“主忠信”“讷于言而敏于行”。他自己是心口如一,言行一致的,如果做不出来的事,就宁可不说。
孔子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说,一个人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动辄责备别人。他主张“躬身厚而博责于人。”当他自己说错了话时,便诚恳地、坦率地承认,毫不隐瞒。
所有这些,使孔子在弟子中有着很高的威信和声望,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弟子们对他心悦诚服,视之如日月,敬之如父母。他的这些德重思想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方面。
我们的德育目标是培养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追求的最高远的道德境界。从根本上说,就是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组装人民,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能够自觉抵制非无产阶级思想道德的影响,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实现这个目标,也应抓住根本。孔子提倡的“仁爱”,虽然有特定的历史含义和阶级内容,许多观点已不合时宜,但其中也不乏德育思想的精华。如个人品质中的崇尚志向、诚实守信、刚正不阿、重到贵义、自强不息、节俭不奢等;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尊老敬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朋友有信、邻里互助等;职业生活中的尊师重教、讲求信用、救死扶伤等;社会功德中的友善爱人、礼貌谦让、扶弱济困等,所有这些同我们曾提倡过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并不相悖。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德育经验,摸索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规律,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德育原则和方法。他提出立志乐道、自省自可、身体力行、言行一致、改过迁善,“听其言而观其行”等一系列的德育原则,并提出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师友观摩、奖惩有责等多种德育方法。认为不论是为政者还是从政者,其行为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
以上列举的这些原则和方法,即使在今天仍有可资借鉴之处,为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在孔子的重德思想中既有不少糟粕,也有从丰富的教育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精华,可以说瑕瑜互见,良莠混杂,需要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加以扬弃和筛选。即不能给孔子的重德思想的全部,冠之以“陈腐、僵化、封建残余”,采取弃之的态度;也不可一味美化,盲目崇拜。如果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能批判地继承孔子重德思想的精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伦理道德,使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接轨,乃是当前我国德育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