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被各个学科、各个学段广泛运用,因其开放、多维的研究视角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彰显教师教学风格的一股教学研究新风。但很多老师对“同课异构”的内涵和出发点缺少思考和研究,实际开展活动时却有相同的课题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倾向,表现为“同课异法”或“同课异式”。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在《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创新研究的多维视野》中指出:“同课异构的‘构’,指的是课的整体结构,而不仅仅是某种方法或方式。”
日前,笔者主持的县“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开展了“同课异构”的专题研讨,两位老师从自己教学经验出发,立足现有资源,以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人音版)《剪羊毛》为内容进行“异构”,并在不同学校和班级授课,工作室的所有成員在课前、课中、课后跟踪研讨,使参与者对“同课异构”有了从模糊到清晰的体验。现笔者以此为例谈谈音乐教学“同课异构”研究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异构”应立足于课的整体构思,体现设计者的教学理念
仔细分析甲、乙两种设计,从“导入”到“拓展”,甲设计抓住“小绵羊”的可爱形象,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附点节奏在本课表现的特点,通过划分和比较乐段让学生体验劳动的紧张和收获的快乐;乙设计从音乐表现要素出发,以本课表现劳动的节奏型作为切入点,体验歌曲情绪、划分歌曲乐句、设计表演方式等。两课“异构”在音乐形象的捕捉、教学的切入点、音乐审美的挖掘上,也即课的整体构思完全不同。先不评孰优孰劣,甲、乙两种构思都是设计者研读教材、分析学情、利用现有资源的教学实创,体现各自的音乐教学理念。
二、“异构”应凸显教学个性,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
回看表一的两种设计,笔者要求工作室的两位老师进行“异构”前先要分析自己的专业优势、教学特长和追求的教学愿景,再分析学情、整合现有资源,最后构思出诠释音乐的步骤、逐步展开教学内容。这样的“异构”会是每个设计者表现自我教学理念的独创,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教学个性。所以在“观课”和“评课”过程中,笔者也提示观课者尽量观察、分析、总结两位老师的构思理念和教学个性,以及这种个性与理念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即使产生了不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应建立在设计者自我反思上的整改和优化,并在一贯的坚持中逐步形成自己较为稳定的教学风格。因此,这样的“同课异构”成为了教师展现创新、个性的教学追求、不断形成自我教学风格的一个研究平台。
三、“异构”应构建有效的研究模式,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
呈现不同过程和结果,自然会产生比较,“同课异构”充分利用了比较研究的功能:比较设计的严谨、创新,比较教学技术、方法的适合,比较学生的参与度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因开放的“异构”思维带来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视野。但不管何种课堂教学研究,都是为了实现高效的课堂、实现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目标。所以这种比较不能是泛泛的归类和对比,需要有效的步骤或模式引导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归纳以上,备受大家追捧的“同课异构”研究模式,是否应抓住其关键点而发挥其独有的研究价值,如周一贯先生所说:同课异构的本质在于呈现一种开放的精神,一种研究的思绪,一种姿态,一种创新的探索,一种企盼精益求精的追求。
日前,笔者主持的县“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开展了“同课异构”的专题研讨,两位老师从自己教学经验出发,立足现有资源,以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人音版)《剪羊毛》为内容进行“异构”,并在不同学校和班级授课,工作室的所有成員在课前、课中、课后跟踪研讨,使参与者对“同课异构”有了从模糊到清晰的体验。现笔者以此为例谈谈音乐教学“同课异构”研究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异构”应立足于课的整体构思,体现设计者的教学理念
仔细分析甲、乙两种设计,从“导入”到“拓展”,甲设计抓住“小绵羊”的可爱形象,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附点节奏在本课表现的特点,通过划分和比较乐段让学生体验劳动的紧张和收获的快乐;乙设计从音乐表现要素出发,以本课表现劳动的节奏型作为切入点,体验歌曲情绪、划分歌曲乐句、设计表演方式等。两课“异构”在音乐形象的捕捉、教学的切入点、音乐审美的挖掘上,也即课的整体构思完全不同。先不评孰优孰劣,甲、乙两种构思都是设计者研读教材、分析学情、利用现有资源的教学实创,体现各自的音乐教学理念。
二、“异构”应凸显教学个性,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
回看表一的两种设计,笔者要求工作室的两位老师进行“异构”前先要分析自己的专业优势、教学特长和追求的教学愿景,再分析学情、整合现有资源,最后构思出诠释音乐的步骤、逐步展开教学内容。这样的“异构”会是每个设计者表现自我教学理念的独创,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教学个性。所以在“观课”和“评课”过程中,笔者也提示观课者尽量观察、分析、总结两位老师的构思理念和教学个性,以及这种个性与理念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即使产生了不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应建立在设计者自我反思上的整改和优化,并在一贯的坚持中逐步形成自己较为稳定的教学风格。因此,这样的“同课异构”成为了教师展现创新、个性的教学追求、不断形成自我教学风格的一个研究平台。
三、“异构”应构建有效的研究模式,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
呈现不同过程和结果,自然会产生比较,“同课异构”充分利用了比较研究的功能:比较设计的严谨、创新,比较教学技术、方法的适合,比较学生的参与度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因开放的“异构”思维带来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视野。但不管何种课堂教学研究,都是为了实现高效的课堂、实现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目标。所以这种比较不能是泛泛的归类和对比,需要有效的步骤或模式引导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归纳以上,备受大家追捧的“同课异构”研究模式,是否应抓住其关键点而发挥其独有的研究价值,如周一贯先生所说:同课异构的本质在于呈现一种开放的精神,一种研究的思绪,一种姿态,一种创新的探索,一种企盼精益求精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