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鲁”、弱“鲁”还是去“鲁”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feng96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在中学校园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读不懂鲁迅;而且,真正懂得并能讲好鲁迅的教师非常有限,师生中普遍存在难教、难学的困境。相当多的人对中学教师教授鲁迅作品的教学现状不满意。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新世纪初,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1980一1999年,人教版教科书中鲁迅作品篇目达到23篇,但是,2000一2003年,鲁迅作品篇目减至15篇,2006年减至11篇,2010年人教版高中必修课教科书中鲁迅作品只选有3篇,《药》、《为了忘却的记念》、《阿Q正传》等作品在教材中消失了,引起师生疑惑,更引发媒体热议。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在校园里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
   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鲁迅作品一直以来被作为典范安排在中学语文教材之中,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其散发出来的作者的人格魅力,对于提升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其言语能力和形成健全人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鲁迅的作品是语文的典范,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始终涌动着青春气息。鲁迅的作品是年轻一代精神成长的“底子”,而且是常读常新的,我们可以在鲁迅世界里汲取无穷的营养。
   我们的心中有一个怎样的鲁迅,往往取决于我们接触到了哪些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关于鲁迅作品的选编经历了几番风雨,遭受了几多变迁。在“十七年”时期,“以杂文居多”,“突出政治性”;在“文革”时期,“篇目不断减少,编排混乱”;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其安排大致是先散文,后小说,再后是杂文。写孩提时代的故事或内容较为浅近的作品大多数放在低年级,而鲁迅后期的内容较为复杂的杂文则全部置于高中阶段。就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而言,从数量上看,1991年版的教材共选入9篇鲁迅的小说和杂文,而2000年版的教材则增加到25篇(包括10篇高中课外语文读本阅读篇目),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更值得注意的是,读本中新添了历史题材小说《故事新编》和散文诗《野草》中的不少篇章。
   然而,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在选编教材时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选择自认为适合学生学习的鲁迅作品,并力图打破传统,体现所谓“新”的特点,使得鲁迅作品大大减少。人教版新教材本来有《〈呐喊〉自序》、《祝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灯下漫笔》、《药》、《阿Q正传》7篇,新课程必修仅存《记念刘和珍君》、《祝福》、《拿来主义》、《药》4篇。粤教版必修只有《药》、《拿来主义》和《阿Q正传》3篇。沪教版只有《祝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在2007年被删去)。鲁教版只选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祝福》2篇。语文版最少,仅《铸剑》1篇。这里要说明的是,上述统计不包括新课程的“读本”选编篇目,因为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读本”的作品教师是不教的,更何况是“鲁迅”的。
   究其原因,其一是教材选文求新。语文教材选文老是一副面孔,人们颇多怨言,新课标颁布实施,教材选编越来越开放,教材求新、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成为广大教材编写者的追求目标。面对近年来对鲁迅作品选编的批评之声,重新选择新的篇目成为编写者迎合大众“时尚”品味的一种“大胆”尝试。其二是教材选文容量减小,造成难于取舍。新教材注重学生的实践,课文数量少了,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多了,尤其是高中语文教材,因为开设选修课,必修教材的容量更是锐减。为了保证教材选文的新颖,只好牺牲传统名篇。其三是迫于客观原因,减少教材的印张,节约成本,把长文删去。如苏教版《阿Q正传》被删,“没有什么其它原因,就是因为太长了”(该教材编者之一在浙江绍兴新课程培训时回应中学教师原话)①。换言之,迫于经济承受压力,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可以不顾学生的精神需要,忍痛割“鲁”,居然删去了《阿Q正传》、《〈呐喊〉自序》等历经大半个世纪并且跨越了新旧社会,教育了好几代中国人的鲁迅作品中的经典。
   教材编写者如此顾此失彼,实质上是“捡芝麻丢西瓜”的行为,缺乏科学审慎的态度,缺乏对“国字号”国编教材的深度性的度量和把握。编写者未能正确、合理地考量其对地方教材的引领性,甚至是在浓重的商业心理的左右下,令人不可思议地集体性犯着一些低级错误。综上所述,新世纪教材编写中的如此种种作为,势必在媒体、教育界及社会舆论上制造并扩散了一种真真切切弱“鲁”,却又似乎令人疑惑是“疑似在去‘鲁’”的负面影响。因而,在新世纪初,由于一个代表、象征着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的国家统编教材的一个考虑不太慎重的编写行为,导致了新世纪初在客观上造就了一场“弱化”鲁迅作品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思潮。
   同时,教材编写中割“鲁”的行为,割裂了鲁迅核心作品系列的完整性,删改了鲁迅作品代表作的实质内核,对一向纯朴、厚道,一直坚守着传统文化底线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形成一次剧烈冲击。而且,教材编写中割“鲁”、弱“鲁”的行为,也是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已经混沌、摇摆的当代中国社会国民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喷洒出些许“迷雾剂”。如若对教材编写中割“鲁”、弱“鲁”的倾向,不予以及时地纠偏,必将导致一代甚至数代中国国民的思想价值水准及思想评判水平的倒退。人教版教材中删掉《阿Q正传》等鲁迅作品,这样一个看似偶然的“无须小题大作”的教材编选的“个案”行为,细细做点剖析就会发现,在一个商业、文化和思想一起浮躁的时代,其实这种偶然是寓于必然之中的,实质上其对社会舆论的损害和对社会公众思想价值取向上的危害也是必然的。
   当然,弱“鲁”原因也与网络时代中学生价值、知识、文学趣味的取向更新相关,也与消费主义时代启蒙话语弱化相关。后者,则是社会学者、历史文化学者须要关注和考量的话题,本文只小作评点补充,暂不重点论述。
   总之,本文对新世纪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编选的相关情况作了一些汇总、探讨和剖析,相信这些对促进中学语文教材建设和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都是有益的。此外,对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究竟该如何恰当准确的定位,现阶段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令一线语文教师倍感困惑的问题,关于这些方面,有待将来作进一步的研究。
  ————————
   注释:
   ①胡奇良:《要求经典性与可感性的统一》,《鲁迅作品在课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
  [作者通联:湖北咸宁地质育才中学]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  今天批改开学第一篇作文,写最难忘的寒假生活。看到一篇写自己跟爸爸吃麻辣烫的好文章,真是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叫人禁不住唾津潜溢。谁知竟是班上最怕作文的戴晶晶“写”的。一时间我哭笑不得,准又是从哪儿“借”来的文章,这家伙算是屡教不改的“惯犯”了!并且还正在影响着几个同样怕写作文的懒小子。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杜绝学生抄作文这一现象呢?我思之再三,精心预设、生成了以下案例:  情境描述
学案一般由教师写,是教案的一部分,指导学生如何学。如果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自己学会写学案。笔者经过许多年的探索发现,教师只有两个角色——方法的指导者和习惯的培养者。把正确的方法给孩子,然后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最后把良好习惯化为人生效益。舍此而做的一切似乎都是画蛇添足,除了满足教师的表现欲,对孩子却是毫无益处。还有什么比写出渗透深刻体验和独立思想的学案更有成效的呢?  文本
关联词使用的正确位置,一般语法书都规范为: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前。高考有关关联词使用的病句,也以此为判断标准,违反这一规范的句子将被严格认定为病句。笔者写过一篇《从一类病句谈关联词位置》的短文,也持这样的观点。而严建军老师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1期上的文章《关联词语位置的四种情况》认为,关联词语的使用有四种位置,并列举名家典范作品中的大
语文是一门课程,一门传承知识、文化与思想的课程。语文教材的文选式结构特征,在赋予语文课文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精致的表达等诸多语言与文学意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用宏观的、整体的意境氛围遮蔽了课文中微观的、精妙的细节呈现情态,使得日常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文本意义的整体感知与领悟中,忽视甚至漠视了对文本中言语训练内容的反复玩味。这样的遮蔽,一方面直接造成了相当数量语文课堂的大而
吴泓的学生们告诉记者,他们非常享受专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乐此不疲。为什么?我们在探访中找到了答案:这个过程既温暖心灵,又充满挑战,它启动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激发出学生的个性活力,催生着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能够使他们在积极参与中不断地确证自己,实现自己,享受自己。这个过程也正如马克思所说,“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  在专题学习的网络平台“家园网”上,吴泓共设置有28个专题学习,这些都是静
王家新,被视为“朦胧诗”后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当代诗歌中“知识分子写作”的主要代表性诗人。他从朦胧诗时代开始写作,几经变化,逐渐形成了成熟的风格。对于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一课的诗歌《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说,“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我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因此,对我来说,重读这首诗,犹如翻开封存多年的老相册,重又看到了那个不无稚气、却让人感叹和怀念
顾振彪先生曾说,我们的课本选编的都是“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语言富有魅力,能启人智慧,开人心窍的精品。”可以说,不好好地利用文本是一种浪费,作文教学完全可以以文本为突破口,指导方法,打好基础,激发兴趣,开凿源头活水,引来涓涓细流。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主要的依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样作文教学也必须扎根于文本这块沃土,下面谈谈利用文本资源进行作
春天、阳光、大海、桃花——这是诗人海子送给我们的温暖的礼物。这些美好同各富隐喻的意象和景致在海子的淡淡叙写中匆匆到来却又匆匆作别。海子的著名抒情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这样的冷静与决绝、温柔而残酷。  海子一直有着极高的诗歌追求和诗歌理想。他追求所谓的“大诗”,从而“走出狭隘的抒情诗人队伍”因而他并不重视抒情诗。但他的这首抒情短诗却迅速赢得主流和正统的认可,也深受人们的喜爱,甚至入选了中学课
2008年高考语文成语试题,不仅是语言运用考点中考查面最广的一种试题,而且也是常规题型中最富创新特质的一种试题。综观200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17道成语试题,呈现出如下四大看点:    一、语料——十大热点备受关注    2008年高考语文成语试题的语料非常新颖,带给人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其中,如下十大热点备受关注:  1.北京奥运。如:“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
教材是多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汇集的“信息场”,是塑造学生并使之得到能动发展的优质的课程资源。这种资源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会不断丰富、科学,它的价值要在“创造性”使用过程中显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是教材的性质决定教学过程的目的、程式与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运行模式。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也就可以调整或改编教材,创造性的重组、使用教材。  教材的范围很广,为了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