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与告别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阳光、大海、桃花——这是诗人海子送给我们的温暖的礼物。这些美好同各富隐喻的意象和景致在海子的淡淡叙写中匆匆到来却又匆匆作别。海子的著名抒情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这样的冷静与决绝、温柔而残酷。
  海子一直有着极高的诗歌追求和诗歌理想。他追求所谓的“大诗”,从而“走出狭隘的抒情诗人队伍”因而他并不重视抒情诗。但他的这首抒情短诗却迅速赢得主流和正统的认可,也深受人们的喜爱,甚至入选了中学课本。然而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却也遭到各式各样的误读或曲解。这首诗表面看起来是欢快的、幸福的,也是明朗、温暖、温馨的,然而它却明显带有巴赫金所说的“复调结构”:在隐遁化的思想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子的漠然、忧伤与沉痛——这和他的另一首名作《天鹅》不同。那一首诗是将这种沉痛与忧伤直接抒写于意象之中,而这一首诗的沉痛与忧伤却是在意象之外。
  春天,在广阔的大海边,听海风此起彼伏、看桃花缤纷轻扬……海子似乎将要给我们展开他想象中的幸福美好画卷。然而,他很吝惜笔墨,他不愿将这些再做描述——他只是给予了我们想象。所以,海子很快将他的意象转向了另一种想象和情感中。
  (一)追忆:时间与意象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没有任何预告和过渡,海子就这样迅速将我们植入当下和未来的对立之中——当下、现在还不行,还不能做幸福的人。事实上,这里早已明确暗示对当下的不满与忧伤。未来是美好的、充满希望的,但过去、遥远的过去又何尝不是?因为遥远和不可切近,所以就显得神秘、美好和纯净。海德格尔、尼采是这样认为的,叶芝、华兹华斯也是这样认为的。
  时间的向后延展也预示着时间的断裂和虚无化。在虚构和想象的时间中,海子轻松越过当下的界限,走进未来和过去。充满希望的未来、遥远而迷人的古代都在这种摆脱中慢慢浮现和切近。未来以其不可预测和不稳定使人充满焦虑和期待,然而过去却以它的不可复制和神秘让我们饱含想象和追忆。“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诗人的想象跨越时空,飞向那淳朴而诗意的远古生存空间。魏晋的山水、陶渊明的悠然田园、谢灵运的异质空间都在海子的脑海里纷纷掠过。那时的风月、那时的生命、那时的山水都是一种美好而不可挽回的幻灭。因此,现实依然逼仄,忧伤依旧袭来。所以只能祝福和祈祷,“只愿面朝大海”——这是海子的“有限退回”策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追忆。
  言说是痛苦的,因为“言说”不能被“所说”代替。所说是一种单一和确信,而言说却是永远无法确定的到达和理想。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说,“言说”是接近他者之地(也是无有之地和乌托邦),无限或逃脱存在之物要到其中去寻找。海子的幸福就在这言说的痛苦和寻找中,也在这痛苦和寻找中渐渐幻灭。海子在“尘世”中看到了别人的幸福,但没有看到自己的,所以他的言说就愈加沉痛。“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对立面,它们只能出现在古代。因此,这些意象和时间就使得海子转向追忆和期待,但他也陷入到了言说的永远不可逼近真实的痛苦之中。
  (二)告别:空间与身体
  海子永远是孤独和寂寞的。他将自己的一生情感都安放在对人的本质存在的追寻之中。然而现实却又是那样残酷和破碎,所以他只能给自己寻找一个慰藉的虚幻空间。从现在出发,走向未知的场域。法国哲学家福柯曾经提出“异质空间”(Heterotopia)的概念,意指存在于社会文化领域的具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空间。他的这一概念既可指现实空间,也可针对虚幻空间。它特别关注的是兼有现实性和虚幻性,同时包含体验和想象的空间及其文化实践。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给我们设想了这样的异质空间。他说,“从明天起”,就是说要与今天断裂,要么走向过去,要么走向未来。然而这是逃避,是隐匿化的心理。但海子没有犹疑不决。只是他在这样的异质空间里依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他只能说:“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明天是时间、也是空间的变更。那时,“我身体里的河水,呼应着她们”(海子《天鹅》)。而我的身体也会在明天迎来新的变化——“温顺的身体”将会摆脱“规训”(福柯语),在明天取得新的光明和新的呼吸。海子对自己的身体经验的期待值得同情,可是他还是让我们首先在奔波的途中停下来休息了一下,做了短暂的憩息。于是海子说,“我有一所房子”、将“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将幸福的闪电“告诉每一个人”。这里,海子的身体对于明天的呼应显然预示着他对明天充满了期待。
  海子从农村走进城市,又从城市回转乡村、麦地,其实都是在寻找自己身体的适应空间。每一次空间的转换,都给海子带来新的希望和幻想,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麦地和乡村。他在城市空间中无法找到自己身体的应和场域,所以海子只能在忧伤和寻找中走向回归之途。作家莫言曾在他的小说《生死疲劳》中说:“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不过,海子依然对未来空间怀有幻想,所以他指涉了“明天”的新的自我和新的身体。
  精神与身体在海子那里逐渐割裂,但他坚持认为他的美好期待都将在明天的虚构空间里得以实现;而身体及其感受也会在那里得到呼应和延展。然而海子明白尘世永远不是自己的,尘世的幸福自己也永远得不到。因此海子只愿将它们奉献给他者和陌生人,而自己只留下眼泪和强颜欢笑。因为“泪水,走遍一切的泪水/仍旧只是一滴”(海子《四行诗·星》),况且哪怕是有幸福,也只是“幸福的闪电”。
  (三)沉默的雄辩
  海子在这首著名抒情短诗中努力掩盖自己炽热的情感,他努力节制自己的伤痛与忧郁。他用看似平静、淡泊的语言成功压制了自己强烈的感情。他曾经反复告诫自己:“我不能放弃幸福/或相反/我以痛苦为生”(海子《明天醒来我会在那一只鞋子里》)。所以海子的身体里永远沉潜着忧郁、冷漠和厌倦。
  但海子的诗又始终具有一种超越性。他力图将自身有限的生活经验和“神性”的事物或一种具有先验色彩的“存在的真理”结合在一起。他用一种反经验、非逻辑的直觉方式表达出来,从而显示出一种纯真、没有伪装的原始感,同时又具有一种虔诚的宗教感和崇高气息。其诗歌中多次呈现的“大地”、“麦田”意象都是诗人情感皈依的载体。海子的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事实上也是如此。海子“只愿面朝大海”,而这样才能“春暖花开”,而大海就是一个沉默的应和者。在这里,大海既不是陶渊明的田园,也不是庄子的山水,而是海子虚构的空间和情感寄托的载体。他不会真的去面朝大海,过上春暖花开的生活——当然也不可能有这种生活。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语调欢快,然而在这其中却压制了许多东西。海德格尔说过,任何在场都是不在场。海子的明天在场也预示了他的今天和明天都不在场。他说,从明天起,将“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可是在这之后怎么办?海子没有说,也不知道如何说!
  当诗人发现有些东西并非言说所能表达或无法言尽时,他便会将写作骤然停止,但这其中就会留下所谓“无言的雄辩”。当代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宇文所安曾经用“无言的雄辩”来概括写作这种手法——他曾经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他认为“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就充满了沉默的力量。这样的沉默一般在结尾处,而它本身就是一种隐喻,它往往预示着诗人在发现自己词有不当或即将落入俗套之前就断然隔断言说,但它也预示着读者的情感还将由此继续延展下去。所以,海子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断然作结。然而,他却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海子不愿多说,然而其意自明。
  在海子的另外一首诗的结尾,他写道:“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海子《日记》)。在这里,沉默与无言幻化为一种忧郁、凄凉和美丽的情绪,并且浓得永远也化不开——这就是“沉默的雄辩”的力量。
  海子就这样将自己的沉默和无言安置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他让自己的身体和情感渐渐消退,只留下一个关于幸福的美丽寓言。于是,他认为可以告别了。
  1989年春天的桃花、春风、阳光、大海,都化作美丽而神秘的寓言和象征,宣告了海子即将与我们诀别。
  于是,海子写道:“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海子《日记》)
  [作者通联:张中,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婷婷,江苏徐州市睢宁县城北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一篇小品文,也是苏轼怀人散文中的名篇。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很不喜欢这篇文章,追问之后才知道,他们觉得写的比较“散乱”“随意”,有的段落无关紧要,情感的气脉似乎不易把握,这成了教学中的一个疑难。事实上,这正是苏轼在叙事艺术方面的独到之处。  一、竹子里的世界  竹子是本篇叙事文里出现的重要物象,是开启文本的引线,
语文新课程倡导“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先进的课程理念,只有在课堂上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新课程所预示的美好教育愿景才能实现。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既定目标的要求,用生成激活课堂。走进语文课堂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已知经验教师不可能完全掌握。他们的思维活动教
李森祥的小说《台阶》反映的是改革开放转型期的农民生活,被编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可是却对教参的一些解读很难认同,因为无论是细节理解、文意文脉的梳理,还是主题的把握,教参的解释都难以令人信服。  在“整体把握”中,教参中这样分析——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愚公移
案例背景:  今天批改开学第一篇作文,写最难忘的寒假生活。看到一篇写自己跟爸爸吃麻辣烫的好文章,真是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叫人禁不住唾津潜溢。谁知竟是班上最怕作文的戴晶晶“写”的。一时间我哭笑不得,准又是从哪儿“借”来的文章,这家伙算是屡教不改的“惯犯”了!并且还正在影响着几个同样怕写作文的懒小子。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杜绝学生抄作文这一现象呢?我思之再三,精心预设、生成了以下案例:  情境描述
学案一般由教师写,是教案的一部分,指导学生如何学。如果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自己学会写学案。笔者经过许多年的探索发现,教师只有两个角色——方法的指导者和习惯的培养者。把正确的方法给孩子,然后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最后把良好习惯化为人生效益。舍此而做的一切似乎都是画蛇添足,除了满足教师的表现欲,对孩子却是毫无益处。还有什么比写出渗透深刻体验和独立思想的学案更有成效的呢?  文本
关联词使用的正确位置,一般语法书都规范为: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前。高考有关关联词使用的病句,也以此为判断标准,违反这一规范的句子将被严格认定为病句。笔者写过一篇《从一类病句谈关联词位置》的短文,也持这样的观点。而严建军老师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1期上的文章《关联词语位置的四种情况》认为,关联词语的使用有四种位置,并列举名家典范作品中的大
语文是一门课程,一门传承知识、文化与思想的课程。语文教材的文选式结构特征,在赋予语文课文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精致的表达等诸多语言与文学意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用宏观的、整体的意境氛围遮蔽了课文中微观的、精妙的细节呈现情态,使得日常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文本意义的整体感知与领悟中,忽视甚至漠视了对文本中言语训练内容的反复玩味。这样的遮蔽,一方面直接造成了相当数量语文课堂的大而
吴泓的学生们告诉记者,他们非常享受专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乐此不疲。为什么?我们在探访中找到了答案:这个过程既温暖心灵,又充满挑战,它启动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激发出学生的个性活力,催生着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能够使他们在积极参与中不断地确证自己,实现自己,享受自己。这个过程也正如马克思所说,“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  在专题学习的网络平台“家园网”上,吴泓共设置有28个专题学习,这些都是静
王家新,被视为“朦胧诗”后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当代诗歌中“知识分子写作”的主要代表性诗人。他从朦胧诗时代开始写作,几经变化,逐渐形成了成熟的风格。对于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一课的诗歌《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说,“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我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因此,对我来说,重读这首诗,犹如翻开封存多年的老相册,重又看到了那个不无稚气、却让人感叹和怀念
顾振彪先生曾说,我们的课本选编的都是“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语言富有魅力,能启人智慧,开人心窍的精品。”可以说,不好好地利用文本是一种浪费,作文教学完全可以以文本为突破口,指导方法,打好基础,激发兴趣,开凿源头活水,引来涓涓细流。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主要的依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样作文教学也必须扎根于文本这块沃土,下面谈谈利用文本资源进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