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期间的文学素养培养极为重要,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情商,还能发展其正确观念,使其成为品行兼备的优秀人才。不过,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渗透极少,造成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欠缺。对此,本文通过对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提出解决策略,希望能更好地渗透文学素养,满足新时代小学语文教育发展需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文学素养;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075
引言
新时代,随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关于文学素养渗透教育的话题探讨也越来越深入。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价值,因而纷纷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提升,满足新课改教学要求。不仅如此,文学素养的渗透还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读写技能和表达能力,让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情商等各个方面得到有效提升,继而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素养的重要性
1、利于推动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能,它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提升成绩,也是小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素养,不仅对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提高其对技能技巧的掌握和提升有帮助,对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掌握词汇,扎实文学基础,提升创造水平也大有好处。
2、利于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教育教学提出新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以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为重点,融合学科知识,以全新理念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来帮助教师更好的革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素养的问题
1、内容浅显,价值不大
作为教育基础媒介,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才能发挥教材作用,才能为培养小学生素养带来更多方式。而当前的教学课堂中,大部分语文教师并未对课文中的情感思想进行深入解析,而是以基础讲解为主,注重对学生基础的训练和发展,导致学生虽然掌握知识却对课文情感理解浅显,难以与作者产生共鸣,无法领悟作者文中内涵。这些做法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也形成阻碍。
2、教育单一,效果不佳
新时期的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然家长对学生的期待、对教师的评价往往都集中在成绩上,以成绩来判断学生好坏、教师能力强弱,这也导致部分语文教师不得不以成绩为主。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导致学生缺失文学素养,且给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带来不利,尤其是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缺乏良好文学素养也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继而导致产生相反效果。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素养的有效策略
1、利用国学经典,渗透文学素养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健全,认知尚处于形成与发展阶段,因此,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较为肤浅,也比较容易遗忘。单纯的死记硬背不仅难以让小学生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且影响其效率,导致其成绩不佳。语文教师以教材为核心,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借助国学经典来开展文学教育,既能正确引导学生,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比如学习《慈母情深》《父爱之舟》时,教师可以结合《三字经》中的“首孝悌,次见闻”以及《增广贤文》中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等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父母恩情,培养感恩之情。通过这些国学经典的辅助教育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促使其文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2、利用传统美德故事来渗透文学素养
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听的,也是最愿意听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不仅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增加记忆,使其能很好的复述,并产生积极影响。在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期间,语文教师可以以故事的形式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讓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学素养的熏染,为其埋下种子。比如在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讨一下,为什么毛主席不强烈要求将毛岸英同志的尸骨运回国?然后借助这个故事,可以讲解历史上的一些故事,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爱国名言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既带有民族英雄色彩,又有爱国主义情怀,在探讨中不仅能影响和感染小学生,培养其爱国护国思想,同时也能引导其学习古人的优秀传统美德,提升文学素养。
3、借助古诗活动加深对文学素养的渗透
教师想要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必须要加深学生对古诗意境和美感的品悟,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产生与诗人相同的情感,继而引发共鸣,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不仅如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诗人作诗背景以及所处环境时,也能为学生文学素养的积累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理解诗人情感与思想加强其对诗词造句的运用,继而提高其文学素养。
4、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文学素养渗透的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当代语文教育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推动,尤其是在课堂情境创设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构建情境,让学生在合适的氛围中感受和学习课文,体会作者情感,增强自身情感投入,领悟文中文化素养与美感,继而提高自身的素养培养。比如学习《火烧云》时,大部分小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是火烧云,而教师用言语也很难将火烧云的精髓表达出来。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投影仪将火烧云的图片、视频等展现出来,既能让学生了解火烧云的形态,也能让小学生更好的了解作者所思所需,继而提高文学素养。这样带有画面感的情景教学比语言文字教授更直观更生动,也更容易扣人心弦,引起共鸣。教师从旁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更好的了解其中的韵味,领悟其中的美感。
结束语
重视学生文学素养培养是当前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教材提出的新要求,这一要求不仅为了更好的深化学生对教材、语言、文学艺术的理解和鉴赏,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推动学生在文学素养方面的积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课堂,更要放宽眼界,拓展范围,让学生接受更广范围的熏陶和感染,为其文学素养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赵福平.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渗透方法[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216.
[2]刘素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渗透方法[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54.
[3]韩雪姣.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的渗透策略[J].学周刊,2019(12):5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文学素养;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075
引言
新时代,随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关于文学素养渗透教育的话题探讨也越来越深入。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价值,因而纷纷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提升,满足新课改教学要求。不仅如此,文学素养的渗透还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读写技能和表达能力,让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情商等各个方面得到有效提升,继而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素养的重要性
1、利于推动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能,它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提升成绩,也是小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素养,不仅对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提高其对技能技巧的掌握和提升有帮助,对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掌握词汇,扎实文学基础,提升创造水平也大有好处。
2、利于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教育教学提出新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以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为重点,融合学科知识,以全新理念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来帮助教师更好的革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素养的问题
1、内容浅显,价值不大
作为教育基础媒介,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才能发挥教材作用,才能为培养小学生素养带来更多方式。而当前的教学课堂中,大部分语文教师并未对课文中的情感思想进行深入解析,而是以基础讲解为主,注重对学生基础的训练和发展,导致学生虽然掌握知识却对课文情感理解浅显,难以与作者产生共鸣,无法领悟作者文中内涵。这些做法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也形成阻碍。
2、教育单一,效果不佳
新时期的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然家长对学生的期待、对教师的评价往往都集中在成绩上,以成绩来判断学生好坏、教师能力强弱,这也导致部分语文教师不得不以成绩为主。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导致学生缺失文学素养,且给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带来不利,尤其是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缺乏良好文学素养也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继而导致产生相反效果。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素养的有效策略
1、利用国学经典,渗透文学素养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健全,认知尚处于形成与发展阶段,因此,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较为肤浅,也比较容易遗忘。单纯的死记硬背不仅难以让小学生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且影响其效率,导致其成绩不佳。语文教师以教材为核心,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借助国学经典来开展文学教育,既能正确引导学生,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比如学习《慈母情深》《父爱之舟》时,教师可以结合《三字经》中的“首孝悌,次见闻”以及《增广贤文》中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等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父母恩情,培养感恩之情。通过这些国学经典的辅助教育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促使其文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2、利用传统美德故事来渗透文学素养
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听的,也是最愿意听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不仅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增加记忆,使其能很好的复述,并产生积极影响。在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期间,语文教师可以以故事的形式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讓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学素养的熏染,为其埋下种子。比如在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讨一下,为什么毛主席不强烈要求将毛岸英同志的尸骨运回国?然后借助这个故事,可以讲解历史上的一些故事,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爱国名言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既带有民族英雄色彩,又有爱国主义情怀,在探讨中不仅能影响和感染小学生,培养其爱国护国思想,同时也能引导其学习古人的优秀传统美德,提升文学素养。
3、借助古诗活动加深对文学素养的渗透
教师想要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必须要加深学生对古诗意境和美感的品悟,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产生与诗人相同的情感,继而引发共鸣,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不仅如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诗人作诗背景以及所处环境时,也能为学生文学素养的积累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理解诗人情感与思想加强其对诗词造句的运用,继而提高其文学素养。
4、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文学素养渗透的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当代语文教育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推动,尤其是在课堂情境创设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构建情境,让学生在合适的氛围中感受和学习课文,体会作者情感,增强自身情感投入,领悟文中文化素养与美感,继而提高自身的素养培养。比如学习《火烧云》时,大部分小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是火烧云,而教师用言语也很难将火烧云的精髓表达出来。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投影仪将火烧云的图片、视频等展现出来,既能让学生了解火烧云的形态,也能让小学生更好的了解作者所思所需,继而提高文学素养。这样带有画面感的情景教学比语言文字教授更直观更生动,也更容易扣人心弦,引起共鸣。教师从旁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更好的了解其中的韵味,领悟其中的美感。
结束语
重视学生文学素养培养是当前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教材提出的新要求,这一要求不仅为了更好的深化学生对教材、语言、文学艺术的理解和鉴赏,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推动学生在文学素养方面的积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课堂,更要放宽眼界,拓展范围,让学生接受更广范围的熏陶和感染,为其文学素养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赵福平.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渗透方法[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216.
[2]刘素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渗透方法[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54.
[3]韩雪姣.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的渗透策略[J].学周刊,2019(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