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色革命经典文学作品在思维活跃的初中生语文教学中,开展过程十分不易。因为时间年限跨度大,所以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半途而废,或者是只注重情节而不是关注其背后的内涵和作者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因此,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将红色经典文学的学习过程中融入现代化的思想和元素,是发扬推广红色经典文学的可行办法。
关键词: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080
引言
虽然现如今已经是和平年代,但是国人所经历的苦难和历史却不应该被忘却,红色经典文学的存在可以帮助人们很好的铭记那段历史。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杜绝流于表面的情况,深入剖析文章的内涵和中心思想,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主人公所具备的优秀品质。接下来会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为例,探析初中语文学习中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
一、借助现代科技元素,消除年代跨度隔阂
(一)借助现代年轻人交流常用元素
在当今这个社会,人与人的交流已经从当初的纯文字逐渐演变为带有表情色彩的颜文字,最后是现在较为流行的表情包,通过诙谐的语言配上图画,传达出不一样的情感效果[1]。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绘制相应的表情包,来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文中主人公或环境的理解自己绘制出表情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某一时刻联想为对应素材,例如用下雨表示战争时期,有太阳表示胜利时期。这个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到这里,还可以运用到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例如在学习《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出藤野先生的表情包,以此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借助网络科技力量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往往含有那个时代的特色鲜明的词语。但是授课教师在讲解时,没办法逐字逐句对于文章内容进行深入解答[2]。与此同时,每个同学的知识储备量以及对文章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因此他们每个人在阅读文章时,内心的疑问和不理解的地方也不一样。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通过通读文章,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并且和文章主旨有关的词语和句子,再根据上下文推断猜测词语的意思。最后,通过在网络上查找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推断。在正式上课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过程。此种方式也适用于《美丽的颜色》这篇课文的学习,文中很多词语涉及专业名字,以及文章主人公的生平,学生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在预习时了解透彻。
二、激发兴趣的方式多元化
在阅读整本书时,可以了解到兴趣是学生能够将整篇文章读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章内容枯燥的情况下,使用何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显得特别重要。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读时,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影视作品大概介绍保尔柯察金所处年代那些悲壮又感人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学生对这本书兴趣。同样的方法以运用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在研读《论语》时,可以先通过影视作品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于论语作者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样学生就会基于对孔子的兴趣爱好,去完成论语整本书的研读。同时,可以在空闲的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优秀的影视作品或者综艺节目,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储备量。
其次,可以将活动与阅读紧密结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保尔这个人物的理解,排练小品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设计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讨论的同时关注文章本身,进而关注整本书以及作者。最后,我们可以设计将学生的阅读反馈展示出来,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对于表现优异的同学可以给予一定奖励,以此激发学生踊跃参与的心态。
三、任务驱动,使阅读不流于表面
由于侧重于选取精彩片段,缺乏对于整本书的深刻认知,长此以往,学生在阅读长篇名著时,囫囵吞枣只完成表面阅读,而不去深入思考作者想要通过文章所传递的中心思想。如果想要解决现在学生阅读流于表面的情况,教师可以在授课环节设计一些任务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在阅读完1-2章节后,你认为此时的保尔是一个怎样的少年?问题二:阅读第9章,思考保尔和冬妮娅的对话,此后保尔的人生目标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带着探索心理去阅读文章,对文章内容理解更加透彻。除了文章主人公的性格探索,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对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例如“雪在融化……解冻的温暖天气了”这一部分仅仅是对时令的描写吗?
四、课后阅读成果展示,帮助挖掘其现实意义
红色经典文学中英雄人物所拥有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透过文字与书本与读者产生共鸣,是他多年来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3]。想要挖掘文学作品背后更加深刻且真实的意义,可以让学生带入情景,来感知作品所传达的力量和精神象征。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授课教师可以根据相应情节设定活动,比如说学生经历挫折后,内心深处感到苦闷,这个时候如果让他给保尔写一封信,那么他会在信中描述哪些内容呢?以此引申出学习《回忆我的母亲》这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向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将平时不敢说的话,不好意思表达的爱意,都可以通过文字传达出来。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感受作者对于母亲的怀念。
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设计朗讀活动,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爱的段落,告诉大家你喜爱这一段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活动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从多种维度更好的了解主人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4]。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还可以延伸至其他内容阅读,比如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活着》后,提交自己的思想感悟,我们可以从学生的思想感悟中,感受到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
五、结语
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对于长篇红色经典温煦不再产生抗拒之感,教师要探索的路和方式还很长很多。红色经典文学对于现代人的影响非同寻常,它记录着我们先辈曾经历的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我们应当时刻牢记过去的岁月。
参考文献
[1]王陈依依.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初探——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指导为例[J].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9, 000(005):P.17-19.
[2]李志嫦. 纪实类文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J]. 魅力中国, 2019(15).
[3]张晨, 贾玲. 红色经典 伴我前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案例及评析[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32).
[4]马丽.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以部编版七八年级名著阅读为例[J]. 读与写(教师), 2018, 000(012):1-1.
关键词: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080
引言
虽然现如今已经是和平年代,但是国人所经历的苦难和历史却不应该被忘却,红色经典文学的存在可以帮助人们很好的铭记那段历史。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杜绝流于表面的情况,深入剖析文章的内涵和中心思想,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主人公所具备的优秀品质。接下来会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为例,探析初中语文学习中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
一、借助现代科技元素,消除年代跨度隔阂
(一)借助现代年轻人交流常用元素
在当今这个社会,人与人的交流已经从当初的纯文字逐渐演变为带有表情色彩的颜文字,最后是现在较为流行的表情包,通过诙谐的语言配上图画,传达出不一样的情感效果[1]。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绘制相应的表情包,来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文中主人公或环境的理解自己绘制出表情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某一时刻联想为对应素材,例如用下雨表示战争时期,有太阳表示胜利时期。这个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到这里,还可以运用到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例如在学习《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出藤野先生的表情包,以此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借助网络科技力量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往往含有那个时代的特色鲜明的词语。但是授课教师在讲解时,没办法逐字逐句对于文章内容进行深入解答[2]。与此同时,每个同学的知识储备量以及对文章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因此他们每个人在阅读文章时,内心的疑问和不理解的地方也不一样。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通过通读文章,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并且和文章主旨有关的词语和句子,再根据上下文推断猜测词语的意思。最后,通过在网络上查找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推断。在正式上课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过程。此种方式也适用于《美丽的颜色》这篇课文的学习,文中很多词语涉及专业名字,以及文章主人公的生平,学生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在预习时了解透彻。
二、激发兴趣的方式多元化
在阅读整本书时,可以了解到兴趣是学生能够将整篇文章读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章内容枯燥的情况下,使用何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显得特别重要。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读时,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影视作品大概介绍保尔柯察金所处年代那些悲壮又感人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学生对这本书兴趣。同样的方法以运用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在研读《论语》时,可以先通过影视作品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于论语作者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样学生就会基于对孔子的兴趣爱好,去完成论语整本书的研读。同时,可以在空闲的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优秀的影视作品或者综艺节目,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储备量。
其次,可以将活动与阅读紧密结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保尔这个人物的理解,排练小品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设计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讨论的同时关注文章本身,进而关注整本书以及作者。最后,我们可以设计将学生的阅读反馈展示出来,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对于表现优异的同学可以给予一定奖励,以此激发学生踊跃参与的心态。
三、任务驱动,使阅读不流于表面
由于侧重于选取精彩片段,缺乏对于整本书的深刻认知,长此以往,学生在阅读长篇名著时,囫囵吞枣只完成表面阅读,而不去深入思考作者想要通过文章所传递的中心思想。如果想要解决现在学生阅读流于表面的情况,教师可以在授课环节设计一些任务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在阅读完1-2章节后,你认为此时的保尔是一个怎样的少年?问题二:阅读第9章,思考保尔和冬妮娅的对话,此后保尔的人生目标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带着探索心理去阅读文章,对文章内容理解更加透彻。除了文章主人公的性格探索,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对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例如“雪在融化……解冻的温暖天气了”这一部分仅仅是对时令的描写吗?
四、课后阅读成果展示,帮助挖掘其现实意义
红色经典文学中英雄人物所拥有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透过文字与书本与读者产生共鸣,是他多年来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3]。想要挖掘文学作品背后更加深刻且真实的意义,可以让学生带入情景,来感知作品所传达的力量和精神象征。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授课教师可以根据相应情节设定活动,比如说学生经历挫折后,内心深处感到苦闷,这个时候如果让他给保尔写一封信,那么他会在信中描述哪些内容呢?以此引申出学习《回忆我的母亲》这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向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将平时不敢说的话,不好意思表达的爱意,都可以通过文字传达出来。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感受作者对于母亲的怀念。
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设计朗讀活动,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爱的段落,告诉大家你喜爱这一段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活动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从多种维度更好的了解主人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4]。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还可以延伸至其他内容阅读,比如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活着》后,提交自己的思想感悟,我们可以从学生的思想感悟中,感受到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
五、结语
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对于长篇红色经典温煦不再产生抗拒之感,教师要探索的路和方式还很长很多。红色经典文学对于现代人的影响非同寻常,它记录着我们先辈曾经历的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我们应当时刻牢记过去的岁月。
参考文献
[1]王陈依依.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初探——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指导为例[J].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9, 000(005):P.17-19.
[2]李志嫦. 纪实类文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J]. 魅力中国, 2019(15).
[3]张晨, 贾玲. 红色经典 伴我前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案例及评析[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32).
[4]马丽.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以部编版七八年级名著阅读为例[J]. 读与写(教师), 2018, 000(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