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可见,人们已经认识到受教育者能否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他们拥有知识、技能和一般智力水平的高低,更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动机、态度、意志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自主探究,创境激趣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主是探究性活动的根本,探究性活动的显著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创新。在新课开始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关键处或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出示渗透教学目标的复习题和自学思考题,让学生求知心理与知识内容之间产生“不协调”,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如在学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知道了一个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那么它个位肯定是“0”。关于一个数末尾“0”的问题,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探究环节:1×2×3×4×……49×50,所得积的末尾有几个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前后4人为一组进行交流讨论之后,由几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表意见。
甲生:“我发现这个积太大了,数位又太多了,所以很难回答。”
乙生:“根据一个数末尾是零这个数一定同时能被2,5整除的原理,我认为只要看算式中各因数的末位是0或5的因数有几个即5、10、15……45、50,那么零也就有几个,所以,我估计末尾有10个零吧!”
老师马上追问:“为什么用上估计,大概之词?”
乙生:“主要是5、15、25、35、45等数它们必须分别和2相乘才能得到末尾是零的一个数,而现在的乘法式中2只有一个,所以不敢肯定。”
这时丙生发表意见:“尽管在乘法式子中2只有一个,而被2整除的数有足够多,只要从每一个偶数中分解出一个2,与个位是5的数相结合就能得到一个零,所以我认为这个庞大的数的末尾会有10个零。”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同意这个结论,并期待老师有一个肯定的结论。可我没有表态,只是请同学们顺着刚才探究的思路,再仔细地梳理一下,在刚才推导中有什么地方不严密而出现了差错。同学们又投入紧张的思考与讨论中。片刻之后,又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题:“既然2可以从偶数中分解出来和5结合为10,那么25、50中可以分解出5×5的情况,所以这个庞大的积的末尾应有十二个零。就这样,问题在探究中得到了解决,师生共同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验了探究的严密性和科学性,答案果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发现解题的思考方法。
二、开拓空间,激发参与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和研究的,而我们更多的是替学生“包办”了,例如: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从原来让学生死记硬背套公式。转变为老师和学生一起动手推导过程,得出结论。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了,但是还不够,我们指导学生推导的公式还是千篇一律。这说明教师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沿着一条路走的思想依然是“包办”。为此我进行了探索,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氛围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教完了基本公式:v=sh之后,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2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5厘米,求它的体积?学生用刚学的公式费了很大的劲才算出来,计算如下:3.14×5×5×〔20÷(2×3.14×5)〕=50(平方厘米)一般的学生是很难很快速解答出来的,因此就给他们留下一个疑问,如何巧妙的计算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利用学具模型,经过拼接把一个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再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变换不同的位置。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反复验算,终于有几组学生得出这样一个式子:20÷2×=50(平方厘米)理由是当把拼成长方体横放下来,则有圆柱侧面的一半作为底面,高就是半径。因此得出V=S侧÷2×r,他们的思路是如此清晰,推理严密,又完全是一种自我发现。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参与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
三、合作探究,培养能力
小学生需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在这一环节上,我大多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上,充分注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愿结合、自愿分工、自愿采用讨论方式和汇报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展示、汇报、交流、比较、评价、反思中,进行反复构建,最终达到共识,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展示学生思维才华。如利用自行车来测定1000米路程的实践活动过程,就是充满着独立探讨与合作研究的过程,这种独立与合作是相辅相成、双向互动的,但更多地体现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当他们从实际测试后发现和理论数据不一致时,而且有较大误差时进入了思索阶段,这时的合作交流氛围发挥了作用。后来各人又将自己在测量途中的情况你一句我一言地汇集起来,归纳了误差的三大原因是:曲线前进,刹车、趟车现象和车胎气不足,在注意上述情况后又重测了一次,感到和理论数据接近了,说明操作思路对头了,但仍有差距而困惑时,这时有人提出用直线行走三四次后算出平均数的方法,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赞同。当他们将前后二组四个数据分别计算平均转数时发现和理论数据基本一致时,同学们都高兴得相互击掌。这样就营造了一个合作探究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能体验探究的乐趣,品尝成功的甜果。
四、探究学习,灵活应用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研究,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探究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性活动的活
动形式有多种多样,要鼓励学生勇于突破常规思维,寻求更新、更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灵活、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求实的科学态度。如在学习“利息”内容时,安排学生走访了银行,了解利息的涵义和计息方法。学习“千克和克”、“米和厘米”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量时,让学生亲自测量,感知量的实际存在和大小。学习“小数加减法”时,让学生到商场、菜场等场所收集小件商品的单价,感知小数的存在和运用。学习“统计”时,让学生收集家庭的日常开支情况,绘制统计图表,算出家庭日均开支、个人日均开支,为家庭开支出点子、提建议,增强理财观念。
总而言之,要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问题,形成数学能力,积累生活经验。
一、自主探究,创境激趣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主是探究性活动的根本,探究性活动的显著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创新。在新课开始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关键处或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出示渗透教学目标的复习题和自学思考题,让学生求知心理与知识内容之间产生“不协调”,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如在学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知道了一个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那么它个位肯定是“0”。关于一个数末尾“0”的问题,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探究环节:1×2×3×4×……49×50,所得积的末尾有几个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前后4人为一组进行交流讨论之后,由几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表意见。
甲生:“我发现这个积太大了,数位又太多了,所以很难回答。”
乙生:“根据一个数末尾是零这个数一定同时能被2,5整除的原理,我认为只要看算式中各因数的末位是0或5的因数有几个即5、10、15……45、50,那么零也就有几个,所以,我估计末尾有10个零吧!”
老师马上追问:“为什么用上估计,大概之词?”
乙生:“主要是5、15、25、35、45等数它们必须分别和2相乘才能得到末尾是零的一个数,而现在的乘法式中2只有一个,所以不敢肯定。”
这时丙生发表意见:“尽管在乘法式子中2只有一个,而被2整除的数有足够多,只要从每一个偶数中分解出一个2,与个位是5的数相结合就能得到一个零,所以我认为这个庞大的数的末尾会有10个零。”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同意这个结论,并期待老师有一个肯定的结论。可我没有表态,只是请同学们顺着刚才探究的思路,再仔细地梳理一下,在刚才推导中有什么地方不严密而出现了差错。同学们又投入紧张的思考与讨论中。片刻之后,又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题:“既然2可以从偶数中分解出来和5结合为10,那么25、50中可以分解出5×5的情况,所以这个庞大的积的末尾应有十二个零。就这样,问题在探究中得到了解决,师生共同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验了探究的严密性和科学性,答案果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发现解题的思考方法。
二、开拓空间,激发参与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和研究的,而我们更多的是替学生“包办”了,例如: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从原来让学生死记硬背套公式。转变为老师和学生一起动手推导过程,得出结论。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了,但是还不够,我们指导学生推导的公式还是千篇一律。这说明教师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沿着一条路走的思想依然是“包办”。为此我进行了探索,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氛围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教完了基本公式:v=sh之后,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2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5厘米,求它的体积?学生用刚学的公式费了很大的劲才算出来,计算如下:3.14×5×5×〔20÷(2×3.14×5)〕=50(平方厘米)一般的学生是很难很快速解答出来的,因此就给他们留下一个疑问,如何巧妙的计算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利用学具模型,经过拼接把一个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再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变换不同的位置。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反复验算,终于有几组学生得出这样一个式子:20÷2×=50(平方厘米)理由是当把拼成长方体横放下来,则有圆柱侧面的一半作为底面,高就是半径。因此得出V=S侧÷2×r,他们的思路是如此清晰,推理严密,又完全是一种自我发现。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参与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
三、合作探究,培养能力
小学生需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在这一环节上,我大多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上,充分注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愿结合、自愿分工、自愿采用讨论方式和汇报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展示、汇报、交流、比较、评价、反思中,进行反复构建,最终达到共识,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展示学生思维才华。如利用自行车来测定1000米路程的实践活动过程,就是充满着独立探讨与合作研究的过程,这种独立与合作是相辅相成、双向互动的,但更多地体现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当他们从实际测试后发现和理论数据不一致时,而且有较大误差时进入了思索阶段,这时的合作交流氛围发挥了作用。后来各人又将自己在测量途中的情况你一句我一言地汇集起来,归纳了误差的三大原因是:曲线前进,刹车、趟车现象和车胎气不足,在注意上述情况后又重测了一次,感到和理论数据接近了,说明操作思路对头了,但仍有差距而困惑时,这时有人提出用直线行走三四次后算出平均数的方法,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赞同。当他们将前后二组四个数据分别计算平均转数时发现和理论数据基本一致时,同学们都高兴得相互击掌。这样就营造了一个合作探究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能体验探究的乐趣,品尝成功的甜果。
四、探究学习,灵活应用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研究,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探究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性活动的活
动形式有多种多样,要鼓励学生勇于突破常规思维,寻求更新、更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灵活、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求实的科学态度。如在学习“利息”内容时,安排学生走访了银行,了解利息的涵义和计息方法。学习“千克和克”、“米和厘米”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量时,让学生亲自测量,感知量的实际存在和大小。学习“小数加减法”时,让学生到商场、菜场等场所收集小件商品的单价,感知小数的存在和运用。学习“统计”时,让学生收集家庭的日常开支情况,绘制统计图表,算出家庭日均开支、个人日均开支,为家庭开支出点子、提建议,增强理财观念。
总而言之,要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问题,形成数学能力,积累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