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0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古诗词中体会人物的精神,这是每个教师都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作一简单的剖析,看看如何根据古诗词,带领学生感悟人物精神,体会诗词当中蕴藏的深厚意蕴。
  一、理清作者信息,掌握诗词基调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生活在北宋危机不断加深的时期。才华横溢的苏轼,创作出了无数或豪放或婉约的诗词,成为当时文坛的领军人物。在苏轼的笔下,感情是豪放充沛的,表现出他的坦率,开朗的胸怀,苏轼给北宋词坛注入了一股雄风。
  苏轼遭受了“乌台诗案”之后,被捕入狱而后险遭杀害,出狱以后,贬官为黄州团练使副使,形同囚犯,这种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对苏轼来说,能够排遣内心苦闷的只有一个方式,那就是读书论道,浏览风景。此时,苏轼游历赤壁,在这个古战场吊古抒怀,尽情抒发自己内心对英雄的赞美,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悲凉情绪。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创作时机,正是作者内心痛苦想要抒发的时期,诗词当中壮志未酬的感慨,正是这首诗词的主要基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循着作者的人生脉络,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有效把握这篇诗词的写作基调。
  二、探析诗词要义,发现诗词之美
  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描写非常生动,在他的眼前,长江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创作背景,看着浩浩荡荡的长江之水,他点出了赤壁战场的险要形式,述说了赤壁的重要性,为下一步描写人物做好了铺垫。进入下阕,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苏轼着力塑造了一个既有才华又神勇英武的人物周瑜。在对这个人物的描写中,我们还能够看到,诗词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就是火烧赤壁。借助苏轼的这首诗词,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当时狼烟滚滚的战争场景,从而深刻地感知到诗人的内心的心潮澎湃。因此,曾有文艺评论家这样评价苏轼:“自有横槊赋诗的气概,固是英雄本色。”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首先从词中感受赤壁的江山胜景。开头三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寥寥几个字,将长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很快就给人营造出了一个非常广阔悠久的历史背景,让人体会到作者伫立江岸,凭吊历史人物的澎湃心潮。这时候就需要让学生去理解:这里的水,有什么特点?跟其他的古诗词相比,你能够体会到什么?在教学中我列举了曹操《观沧海》中的描写水的诗句,学生感悟其中的一句经典,“星汉灿烂,若出其中”。还有李白的诗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都是描写水的,而是仔细读来,虽然气象开阔,但不如苏轼的水更有历史的沧桑,能够让人生出对千古兴亡的历史的叹息,让人能够感同身受。
  通过这样的分析和引导,学生能够深刻感受诗词当中所蕴含的意境之美,这是苏轼的诗词带给人的一种审美享受,在寥寥数笔中体会沧桑,感受豪迈。
  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写到了当时的古战场,也就是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那么当年的战场究竟在哪里?是真实的地方吗?很多学生产生了疑惑,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苏东坡先生要写这样一个“周郎赤壁”的故事呢?学生先从赤壁的壮丽景色开始体会,诗人在词中通过不同的角度,描绘出了赤壁的壮观雄伟。从哪里能够看出来呢?学生认为,总共13个字,寥寥数笔,一个“乱石穿空”,写的是仰视高山的陡峭,“惊涛拍岸”写的是俯瞰大江,气势奔腾,令人叫绝。还有“卷起千堆雪”,这里面有一个动词,能够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当时汹涌的波涛,滔滔的江流,仿佛能够感受到冲天的白浪。这种描写之美,让这首古诗词焕发出无尽的魅力。
  三、解读诗词故事,领会诗词意境
  在苏轼的笔下,景色并不是最重要的,写景色是为了承上启下,引出下面的人物故事。在他的诗词中,时间和空间聚焦于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在他的心目中,谁才是大英雄?不是曹操,不是刘备,而是智破强敌的周瑜周公瑾。因此在他的诗词中,通过“遥想”起句,写出了青春年少的周瑜意气风发,神采照人。在谈笑之中,将曹操的无数战船化为灰烬。这种神勇,在苏轼看来,实在是真正的豪杰。学生在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当时的奔马轰雷,惊心动魄,也会跟着苏轼的感悟,自然地过渡到对历史人物的感叹。
  苏轼的诗词之美,是丰富自然的,是雄浑豪迈的。这里面不仅仅有壮美的景色,还有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自然而然引入自身。我们再结合苏轼自己的人生经历,不得不说,《赤壁怀古》真的是千古绝唱。
  总之,在中国经典的古诗词海洋中,苏轼的诗词是一颗闪亮的明珠,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要带领学生在探得作者的人物精神之后,更要去探索诗词当中的人物精神,从多重视角,多个层次的分析中领会诗词的意蕴,感受其中的美,这是我们对古诗词教学的永恒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邳州市运河中学。
其他文献
一、语文要如何教才能使你的课堂充满魅力?  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中华民族的迷惑——为什么中学的时候行,成年了就不行?中国的教育到底行不行?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自从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只有莫言、屠呦呦两人获奖?是不是应该有更多的中国人获奖?我想,是否因为中国的教育一直存在满堂灌?抑或是上下五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端,能给我们带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个好的导入能深深吸引学生,使他们很快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顺利轻松地完成教与学打好基础。在此,我仅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谈谈课堂导入的五种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说明文。在学生的印象里,说明文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一般不招待见。老师可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文理既晓畅,习焉术渐纯。”叶老的话启示我们,语文文本是有语境的不同的字字、语语、段段等语言碎片在语境里形成的相互关联。最近观摩了一场以契诃夫的小说《苦恼》为教学文本的同课异构教学比赛,对同一个文本,不同的老师要上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精彩,就要看教师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了。从这场教学比
《(史记>选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十分微妙,一方面它是中国传统文史材料中的典范,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另一方面它全部是文言文本,学生学起来相对吃力,要解决许多字词句义等工具性问题,要理解其中的人文性也不容易。笔者的思考是:可以本着“组块”的思路,选用串读的方式,来让学生完成对同一主题的文本意义的构建。本文就以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史记》的理想人格”这一主题为例,谈谈笔者重
从2009年开始,在往年五个语文能力层级的基础上,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增加了一个探究能力的要求。所谓探究能力,即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更高能力层级。  探究型题目,一是题型比较陌生,二则能力要求高,三则普遍比较“活”。不少学生感到答题不得要领,近几年考试中,学生的得分率都不高。笔者认为:“解题贵有路,遵路识斯真”,对于解答探究型题目,不能乞灵于机械
鲁迅说:“我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而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作文批阅对我们语文老师而言则像一座无形的大山一样,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但又不得不艰难前行。为此,我们不得不反思,问题出在哪里?作文教学的出路在何方?我想还是教学理念的转变问题,在作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教师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因此在作文修改方面要讲究方法,指导学生怎样把已有的生活形成文章,使已成型的文
自从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后,“核心素养”成为近几年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热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学会改变、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作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接受一定的教育后习得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可深化,而语文学科则在此培育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作,感情激荡、气势雄壮,是豪放派的代表作。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个性地解读和感悟这首千古名词呢?  一、激趣导入不可或缺  成功的语文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应该悉心创造和演绎精彩,包括开头,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成功课堂的第一道“坎”。  例如,就《念奴娇·赤壁怀古》而言,可以在上课伊始,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为整节课
在高二语文课本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描绘的大鹏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外形高大雄伟,胸怀宽广,志存高远,见识非凡。跃于大海时,乘长风破万里浪;翱翔蓝天时,凭扶摇搏击长空。它不满足于现状,开拓新领域,开创新天地。千百年来,它被人们交口称赞。大鹏的形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化鱼为鸟——变化大  起初,大鹏是北海的一条大鱼,名叫鲲。鲲体积非常大,它的身体有几千里宽,可到底有几千里长,人们根本无法知道。
教师设计出一个好的板书不等于就有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却不能没有出色的板书。精美、考究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集成块”。它集教材编者的“编路”,文章作者的“文路”,语文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为一体。板书设计得好,运用得巧,在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板书设计上要多下功夫,授课时让板书设计这朵艺术之花绽放于课堂,使语文课堂处处充满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