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原点开展以写促读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xh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尝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触点迁移式”写作的有效探究,旨在避免语文阅读教学的虚浮无效,通过从文本中发掘某一触发思维的价值点,以短小轻便的随堂作文形式,实现和文本的深度对话,促进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生成。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应该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所以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位,是教师在构建课堂时的焦点所在。
  笔者曾承担《芦花荡》的公开课教学,主观上想上得有新意,有新味,有新风景,于是查阅了大量有关孙犁先生的资料。其中作者评价自己的一句话:“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多写;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让我茅塞顿开:《芦花荡》一文不正是如此吗?作品极度掩饰邪恶,大肆渲染真善美,用诗意的文字把战争描写得震撼人心。无疑,这一点正是隐藏在文本背后的重要价值,是作家创作本文的核心原点,这个原点包含着作家的创作风格、语言特色、艺术追求、人生理想等。
  在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这样的例子大量存在,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点和绝佳切入点,也是学生情感的触发点和思维的引爆点,如果以此为基点,打通作者文本情境和学生生活情境的通道,建立文本、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平台,就能在阅读教学中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个通道与平台我们称之为“触点迁移式”写作,即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开展学生和文本之间能够产生预期效应的交流碰撞,借助文本(隐含作者)和学生之间可能存在的情感共生点(触发点),通过课堂小作文实现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促进“多元化、创造性”的阅读思维的培养,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生成。
  一、“触点迁移式”写作遵循的原则
  1.原味意识
  所确定的原点是可以让学生直接面对触摸的语言,是有充分对话空间的语言,无需掺杂进老师的咀嚼。所谓的解读其实是对学生朴素阅读的干涉,有画蛇添足之嫌。多动笔推敲可以让文本的生发与内心的绽放更富有弹性,体现对文本和阅读者的尊重。
  2.目标意识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关系到语文教学方向的选取”,这里的原点应紧紧契合课堂教学目标来选定和实施。凡经典作品,着墨之处总无闲笔,有无数细节值得捕捉玩味,所以这一原点的设计也以还原补白这些细腻微妙之处为归宿。
  3.发散意识
  发散意识指的是精挑细选之后的原点要有可以发散的途径,学生能够以原点阅读素材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思考,在自觉自主的阅读中获得个性的体验与思路的开拓。
  二、“触点迁移式”写作实践样式
  1.角色转换式写作
  角色转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分角色朗读或表演,但这里所说的是带有角色情境的写作,读者更应成为还原虚拟生活的编剧。比较前两者它更注重文字的入与出,更细微地关照文本中的毫末之处,可以更敏锐地抓住文本灵魂深处最为柔软的地方,全方位地还原其本来鲜活生动的面目。
  黄厚江老师执教的《黔之驴》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刚才有个同学说大家都不喜欢驴,老师有些疑问,有人喜欢驴吗?
  生:现实生活中驴还是很有用的。
  师:是的,驴任劳任怨、踏实肯干,农人视它为宝。而文中的驴却说“至则无可用”,驢没有用,这怎么理解?
  生:没有把驴放到该放的地方,这驴就没有用了。
  师:人如果这样,恐怕结局也如此啊!那到底是谁导致了这个悲剧呢?
  生(齐声):好事者!
  师:柳宗元不敢讽刺好事者,好事者是谁啊?
  生:是当时的皇帝。
  《黔之驴》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这似乎成了定论,但黄老师却从“好事者”的角度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将寓言的寓意推进了一层,丰富了《黔之驴》的思想意义,也教会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联想想象式写作
  贾岛为写《题李凝幽居》苦吟“推敲”,我们的文本阅读也应推敲,扩展文学意象的潜在内涵,还原精彩之笔背后真实丰富的意境。我们的课堂就可以借学生的神来之笔还语言于声、色、形、味中,尤其是对诗歌那样含蓄蕴藉的语言,更应让学生尝试用魔幻之笔描绘出多彩的画面。通过联想想象促成文本意义的生成,提升学生审美境界,培养诗心诗情。
  3.评点式写作
  评点即让学生基于文本的某一元素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运用形象化的手法针砭褒奖,挖掘出迅速反映问题的敏锐力,激发起或犀利、或委婉、或幽默……的语言表达的欲望,锻炼敢于振聋发聩的胆识,发展学生理性的思辨和批判能力。在形式上可以借鉴脂砚斋评点《红楼梦》、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演义》等,必要时传授旁批、眉批、符号运用等评点知识,鼓励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如,以《智取生辰纲》为例学生评点字、词、句、段、文章主旨。
  一生评“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的“争”字:“反正等一下都是我们的,當然不争。”几个好汉内心的窃笑跃然纸上。与金圣叹评点的“只争十一担金珠耳”相映成趣。一生评“杨志口里只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眼睁睁……”一句:“其实杨志很厉害的。只是跟错了人,干错了事,如能在一个适合他的地方,或许他可以干得很好。”对杨志的形象把握到位,甚至有些英雄惺惺相惜之意。
  4.创新探究式写作
  一部优秀的作品可以提供给读者较多的阅读层面,有许多不确定的意蕴空间,很有探索的价值。允许学生大胆的创新探究,也是对文本原有价值的再度生成与提高。
  比如《变色龙》的结尾就很有意思,契诃夫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课上,我要求学生根据文中人物性格续写课文。有学生这样写“奥楚蔑洛夫边走边想:将军哥哥会不会对我有所不满呢?之前我在那么多人面前,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应该没有哪个人会跑去告诉他。可是,刚刚他们家的厨师好像听到了我说的话,怎么办?他越想心里越着急,正六神无主地向前走,突然听到远处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他停下脚步寻找,远处跑来一个人,原来是叶尔德林。叶尔德林走到他身旁,小声地说:‘那条猎狗果真是将军哥哥的,将军哥哥一定很高兴。’奥楚蔑洛夫认真地看着他,咳了咳对叶尔德林说:‘那条小猎狗真不愧是将军哥哥的,很不赖……’”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基于文本原点,开展以写促读的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吕山中学(313100)
其他文献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与经验都比较欠缺,作业中的错漏也比较多。但他们又十分敏感,批评容易使他们感到紧张、焦虑。同时,他们也十分渴望独立,希望成年人能够承认、尊重他们的想法,获得平等的待遇。因此,在批改作业这一重要的语文教学环节上,教师应以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中心,了解、尊重他们,缩小与他们的心理差距。同时,采用适合他们的多种方式进行批改,最终培养他们自批自改的能力,实现脱离老师进行自主批改语文作业的目
期刊
新课改明确指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当前“用教材教”的理念已被很多教师认同,但怎样“用教材教”,目前众说纷纭。就语文学科而言,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教学观仍有指导意义,它开启了“用教材教”的思路,需要我们首先认真地解读教材,思考怎样充分运用教材去掌握其本身包含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实现其认知价值。诚然,解读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第一步,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解读教材要解决两个问题
期刊
自主学习具有强烈的自为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消除对他人的依赖、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初中阶段,拥有了逐渐明显的独立性思维,随之而来的便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兴趣意识的持久和参与意识的增强。与此同时,随着他们的社会接触面逐渐增大,对内的自省与向外的体验需求也在日益扩张。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心理活动幅度的大小,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序地贯穿于整个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从而为学生
期刊
“学讲”方式突出自主先学、独立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和兴趣,提高自主阅读的素养和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些都值得探讨。下面,结合初中语文教学案例——《紫藤萝瀑布》,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学讲”下,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意识,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主要策略。  一、放下资料,培养自主学习
期刊
教学目标:  1.多角度的诗歌朗读训练;  2.感受诗人对平和洁净世界的渴盼。  教学重、难点:  深入品味語言,于无疑处生疑,把握作者深层次情感,提升诗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1.查资料,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甚缥缈陈列珍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书上标出朗读节奏,以及韵脚。  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不读漏、不重复,停顿正确,力求流利。  教学过
期刊
情境教学意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者带领学生创设拥有足够情感色彩的,且包含形象特征的场景,其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增强体验感,使之顺利地接受与理解教材内容,并使其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知识得到扩充、能力得到建设。情境教学方法的中心要义在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使之走向主动学习的境界。  以此为核心,可以归纳出情境教学法的几个特点,其一是在形象上比较鲜明,有助于学生亲近教材文本;其二是在情感
期刊
备课主要备什么呢?一般而言,教学过程是“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教材的引導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此外,教师还要备自己(自己的特长优势)和备教法(具体的教学方法)。  本文主要说备教材。  教师在备教材时,首先应该具备两个身份:一是把自己看成教材的编辑,从编辑的角度把握教材的意图(包括内容、要求、重点、难点等);二是把自己当作学习的学生,从学生的
期刊
教学的技巧不在于教学方法多么的高超,而在于对学生的唤醒和鼓励。所以在语文的教学中,让教师情感、学生情感、课文作者的情感融汇在一起才能达到最高效的语文教学。  一、渲染氛围,设计情景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在进入课堂就已经充分融入教学的气氛中,可以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引入丰富多彩的视频和图片以及幻灯片,提前为学生设计出生动的教学课堂情景,让教学毫无痕迹地植入。比如
期刊
在践行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不少教师感到束手无策。其实,只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就能走出“围城”,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细节决定成败》是我国学者汪中求先生撰写的经典书籍,作者结合真实的事例阐述了细节对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这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而言同样重要。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从以下几方面抓住小细节,才能构筑大课堂。  一、注重言談举止,展示个人魅力  作为
期刊
导言  “好文不厌千回改”,在写作教学中,我发现,真正有效的作文教学是让学生在不断地修改中,学会并运用写作技巧,提升写作的能力,用成功的体验唤起写作的热情。因此,我经常针对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展开专题式写作修改指导。  如何让作文在叙述清晰生动的基础上变得有情有味,是初二阶段学生作文的难点。为了让文章情节起伏有致,情味浓郁,达到融景入情,烘云托月的效果,我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一次写作修改练习。  这里呈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