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教学法是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它都具有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检验、总结等环节。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的做法是在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提出问题,如在引入教学内容时、在新授课中、在复习总结中,然后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或者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电工;问题教学法;实施;体会
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过程。问题教学法一般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检验、总结五个环节。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对于电工基础这样一门系统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问题教学法效果是很明显的。下面谈一谈我在电工基础课堂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与思考。
一、问题教学法的实施
1.巧设问题,导入新课,打开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师由提出问题开始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向学生阐明新课题的目的性。如在“戴维宁定理”一节教学中,教材中几乎都采用传统的讲法“给出定理一证明定理—应用定理”。这种讲法很难使职校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过程中在讲解戴维宁定理之前,我先结合复杂电路求解方法举了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电路,电路中各元件参数已知,问学生:“求图中R3支路的电流可用学过的哪些方法来求解,何种方法最简便?”学生们议论开了,有说支路电流法的,有说回路电流法的,还有提出用叠加原理的,众说纷纭。我接着对他们提出的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指出这些解法的繁杂与局限,这几种方法有个共同点,就是要求一条支路的电流都要附带求出其它支路的电流。于是我进一步提问:“有没有其它更简单的方法呢?”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迫切想知道新方法是什么。这时我在黑板上板书题目“戴维宁定理”。这样的导入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探求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
2.串连问题,构筑新知
在新授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定向思维。在授课过程中利用问题引导学生顺应教师的思路不断思考,通过问题的分析,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我在讲到“交流电路的提高功率因数”这一节时,先复习功率因数的概念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然后提出问题:“我们接触到的负载大多数是感性负载(比如日光灯电路、电风扇电路),为了提高电源的利用率,我们怎样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呢?”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感性负载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并在电路图的旁边画出相量图。
根据相量图和功率因数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提高功率因数就是减小阻抗角,我问:“那么怎么减小阻抗角呢?”学生在下面就议论开了,有的说在电路中接一个电阻,有的说接一个电容。于是我顺势在感性负载上并联上一个电容,在相量图上画出电容支路的电流相量,学生顿时恍然大悟,并联一个适当的电容可以将电路的阻抗角由Φ1减小到Φ,由于Φ<Φ1即cosΦ>cosΦ1,这样功率因数cosΦ也就提高了。这样由提问进而层层分析引出电路结构图,然后再进行电路分析,比直接给出电路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更能引导学生积极分析、思考问题。
二、在课堂上实施问题教学的体会
几年来我在电工基础的课程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认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把握好提出问题的时机,如可以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提出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必须根据特定知识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提出问题,这样,最具有启发性,也最能激发学生的认学习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主体意识,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例如我在讲到运用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方向教学时,首先创设情景设疑问题。如图3所示“匚”形的金属框放在磁场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先请学生判断金属棒向右切割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学生很快回答棒向右作切割磁感线时棒中的电流方向为B→A。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若金属棒固定不动,而所处的磁场在均匀增大,请判定有无感应电流,若有,则方向如何?”学生顿时发现右手定则此时已无法使用,于是就处于疑惑不解的状态。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是什么,感应电流的方向究竟由哪些因素来决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揣摩总结出:电磁感应现象是由磁通变化引起的,因而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是磁通发生了变化,那么磁通的变化是否影响着感应电流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吸引学生主动进入教学情境中来,学生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教育科学出版社.
[2]张天宝.基础教育新概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
[3]周绍敏,张天宝.电工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永涛(1968.01—),男,籍贯: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学历:本科;职称:中学高级;研究方向:综合高中電子电工教学;邮编:211500。
关键词:电工;问题教学法;实施;体会
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过程。问题教学法一般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检验、总结五个环节。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对于电工基础这样一门系统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问题教学法效果是很明显的。下面谈一谈我在电工基础课堂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与思考。
一、问题教学法的实施
1.巧设问题,导入新课,打开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师由提出问题开始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向学生阐明新课题的目的性。如在“戴维宁定理”一节教学中,教材中几乎都采用传统的讲法“给出定理一证明定理—应用定理”。这种讲法很难使职校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过程中在讲解戴维宁定理之前,我先结合复杂电路求解方法举了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电路,电路中各元件参数已知,问学生:“求图中R3支路的电流可用学过的哪些方法来求解,何种方法最简便?”学生们议论开了,有说支路电流法的,有说回路电流法的,还有提出用叠加原理的,众说纷纭。我接着对他们提出的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指出这些解法的繁杂与局限,这几种方法有个共同点,就是要求一条支路的电流都要附带求出其它支路的电流。于是我进一步提问:“有没有其它更简单的方法呢?”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迫切想知道新方法是什么。这时我在黑板上板书题目“戴维宁定理”。这样的导入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探求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
2.串连问题,构筑新知
在新授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定向思维。在授课过程中利用问题引导学生顺应教师的思路不断思考,通过问题的分析,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我在讲到“交流电路的提高功率因数”这一节时,先复习功率因数的概念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然后提出问题:“我们接触到的负载大多数是感性负载(比如日光灯电路、电风扇电路),为了提高电源的利用率,我们怎样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呢?”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感性负载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并在电路图的旁边画出相量图。
根据相量图和功率因数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提高功率因数就是减小阻抗角,我问:“那么怎么减小阻抗角呢?”学生在下面就议论开了,有的说在电路中接一个电阻,有的说接一个电容。于是我顺势在感性负载上并联上一个电容,在相量图上画出电容支路的电流相量,学生顿时恍然大悟,并联一个适当的电容可以将电路的阻抗角由Φ1减小到Φ,由于Φ<Φ1即cosΦ>cosΦ1,这样功率因数cosΦ也就提高了。这样由提问进而层层分析引出电路结构图,然后再进行电路分析,比直接给出电路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更能引导学生积极分析、思考问题。
二、在课堂上实施问题教学的体会
几年来我在电工基础的课程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认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把握好提出问题的时机,如可以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提出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必须根据特定知识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提出问题,这样,最具有启发性,也最能激发学生的认学习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主体意识,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例如我在讲到运用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方向教学时,首先创设情景设疑问题。如图3所示“匚”形的金属框放在磁场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先请学生判断金属棒向右切割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学生很快回答棒向右作切割磁感线时棒中的电流方向为B→A。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若金属棒固定不动,而所处的磁场在均匀增大,请判定有无感应电流,若有,则方向如何?”学生顿时发现右手定则此时已无法使用,于是就处于疑惑不解的状态。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是什么,感应电流的方向究竟由哪些因素来决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揣摩总结出:电磁感应现象是由磁通变化引起的,因而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是磁通发生了变化,那么磁通的变化是否影响着感应电流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吸引学生主动进入教学情境中来,学生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教育科学出版社.
[2]张天宝.基础教育新概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
[3]周绍敏,张天宝.电工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永涛(1968.01—),男,籍贯: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学历:本科;职称:中学高级;研究方向:综合高中電子电工教学;邮编: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