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按课型可以分为: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以及活动课等.不同课型下的教学任务是不一样的.新授课的任务在于学懂、理解、掌握新的知识并将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和新的学习中,它在教学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价值的提问,能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体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无价值的提问除了浪费学习时间,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使学习对知识的理解造成偏差,形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一、课堂提问的现状
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新的教育理念已逐步进入我们的课堂,现在的课堂不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不再过于强调接受性的学习.但部分教师在基本理念的认识上存在差异,把师生之间的“对话”简单地理解为“问答”.
案例1 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三章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的课堂教学的片断.
上课铃一响,教师演示课件,出示奥运五环、天气图标、音符、停车等图标,并提问.
师:看到以上图标,你们有什么想法?生(群答):它们都是图形.师:还有同学有其他想法?没有人应声.
师:好,我们再看大屏幕.
教师继续演示课件,展示章前图中的圆柱体体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加法交换律,等等.
师: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与第一张幻灯片比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教室里仍没有人作出回答.
教师在此处设计提问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经常用图形、符号或字母表示某种意义,这样比较简明.”但问题的提出不明了,学生不知道从何答起.教师不得不自问自答.
师:生活中,经常用图形、符号或字母表示某种意义.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儿歌吗?生(群答):听过.
教师展示一首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
师:3只青蛙呢?生(群答):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
师:你觉得这首儿歌唱得完吗?生(群答):不能.
师:老师说能.最后一句是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
教师在此处设计提问的目的是想利用学生熟悉的儿歌,引出简单的探索,初步感受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和数量关系.但这种探索却最终被老师“探索”.
设问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不能仅仅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中,课堂提问还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1. 满堂“问”代替了满堂“灌”.一节课甚至出现50个问题,通过教师的问代替了教师的教,通过学生的答代替了学生的学,这种方式是对新课程的曲解.
2.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课堂的提问必须让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作出回答,问题提出却不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的思维将不能得到发展.
3. 提问的内容不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部分问题没有价值,一些问题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另外一些问题就是再怎样思考也不能得到想法.
4. 以记忆性的提问为主,缺少批判性和开放性的提问.按照布鲁纳的目标分类学,提问可以分为六个层次:记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归纳提问和评价提问.只有分析提问、综合归纳提问和评价提问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 问题的指向单一,无法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群答的方式,表面上热闹,却无法能反馈真实的情况.
6. 预设提问太多,不能促进学生整体思考.一个复杂问题,教师总是怕学生不能解决,把一道题分解为几个小的问题进行.这种提问使得学生对知识不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学生在没有什么困难的基础上解决了问题,但对于较复杂问题解决的策略却没有涉及,不利于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1. 准确性原则.提问要适时,表述要准确,能体现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内容.2. 适度性原则.要面向全体,注意问题设置的难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3. 启发性原则.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新学的知识只有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联结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才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可以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够有效的进行.4. 循序渐进性原则.学生认识事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教学中的提问应该遵循这一原则,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
三、课堂提问的设计
课堂提问的设计在各教学环节中是有差别的.我们通常把新授课,分为五个环节:情境导入、建构活动、数学化认识、基础训练和拓展延伸.
1. 情境导入的问题,一是具有“研究性”.能引起更多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科学素养.二是具有“障碍性”.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辩证统一,会不会影响研究质量和效率.具体的可以是回顾旧知,甚至是学生的错误习题,集体“会诊”,营造“启”和“发”的氛围,此处更多的是实问,要求学生在思考后给出明确的说法.也可以是设置一个悬念,创建“愤”“悱” 空间,此处更多是虚问,不要求学生立刻作答,只是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提供研究的对象或者阐述对象研究的必要性.
2. 建构活动的问题设置往往是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
案例2 苏科版九年级(下)第一章 “正切” 建构活动中的提问:比较下列图形中倾斜角的大小.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三个层次研究问题,从而发现其数学本质:(1)在一条直角边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2)在两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图形中进行比较;(3)比较两直角边既不相等也不成比例的情况.
3.数学化认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区别与鉴定;第二层次是理解概念的外延;第三层次是对相近概念进行比较性认识,对同类概念进行结构性认识.因此在该板块中问题的设置也应该体现这三个层次.
开放性的问题体现了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尊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性,同时,又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有思想的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感悟经验的积累.
一、课堂提问的现状
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新的教育理念已逐步进入我们的课堂,现在的课堂不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不再过于强调接受性的学习.但部分教师在基本理念的认识上存在差异,把师生之间的“对话”简单地理解为“问答”.
案例1 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三章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的课堂教学的片断.
上课铃一响,教师演示课件,出示奥运五环、天气图标、音符、停车等图标,并提问.
师:看到以上图标,你们有什么想法?生(群答):它们都是图形.师:还有同学有其他想法?没有人应声.
师:好,我们再看大屏幕.
教师继续演示课件,展示章前图中的圆柱体体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加法交换律,等等.
师: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与第一张幻灯片比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教室里仍没有人作出回答.
教师在此处设计提问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经常用图形、符号或字母表示某种意义,这样比较简明.”但问题的提出不明了,学生不知道从何答起.教师不得不自问自答.
师:生活中,经常用图形、符号或字母表示某种意义.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儿歌吗?生(群答):听过.
教师展示一首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
师:3只青蛙呢?生(群答):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
师:你觉得这首儿歌唱得完吗?生(群答):不能.
师:老师说能.最后一句是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
教师在此处设计提问的目的是想利用学生熟悉的儿歌,引出简单的探索,初步感受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和数量关系.但这种探索却最终被老师“探索”.
设问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不能仅仅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中,课堂提问还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1. 满堂“问”代替了满堂“灌”.一节课甚至出现50个问题,通过教师的问代替了教师的教,通过学生的答代替了学生的学,这种方式是对新课程的曲解.
2.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课堂的提问必须让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作出回答,问题提出却不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的思维将不能得到发展.
3. 提问的内容不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部分问题没有价值,一些问题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另外一些问题就是再怎样思考也不能得到想法.
4. 以记忆性的提问为主,缺少批判性和开放性的提问.按照布鲁纳的目标分类学,提问可以分为六个层次:记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归纳提问和评价提问.只有分析提问、综合归纳提问和评价提问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 问题的指向单一,无法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群答的方式,表面上热闹,却无法能反馈真实的情况.
6. 预设提问太多,不能促进学生整体思考.一个复杂问题,教师总是怕学生不能解决,把一道题分解为几个小的问题进行.这种提问使得学生对知识不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学生在没有什么困难的基础上解决了问题,但对于较复杂问题解决的策略却没有涉及,不利于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1. 准确性原则.提问要适时,表述要准确,能体现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内容.2. 适度性原则.要面向全体,注意问题设置的难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3. 启发性原则.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新学的知识只有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联结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才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可以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够有效的进行.4. 循序渐进性原则.学生认识事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教学中的提问应该遵循这一原则,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
三、课堂提问的设计
课堂提问的设计在各教学环节中是有差别的.我们通常把新授课,分为五个环节:情境导入、建构活动、数学化认识、基础训练和拓展延伸.
1. 情境导入的问题,一是具有“研究性”.能引起更多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科学素养.二是具有“障碍性”.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辩证统一,会不会影响研究质量和效率.具体的可以是回顾旧知,甚至是学生的错误习题,集体“会诊”,营造“启”和“发”的氛围,此处更多的是实问,要求学生在思考后给出明确的说法.也可以是设置一个悬念,创建“愤”“悱” 空间,此处更多是虚问,不要求学生立刻作答,只是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提供研究的对象或者阐述对象研究的必要性.
2. 建构活动的问题设置往往是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
案例2 苏科版九年级(下)第一章 “正切” 建构活动中的提问:比较下列图形中倾斜角的大小.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三个层次研究问题,从而发现其数学本质:(1)在一条直角边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2)在两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图形中进行比较;(3)比较两直角边既不相等也不成比例的情况.
3.数学化认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区别与鉴定;第二层次是理解概念的外延;第三层次是对相近概念进行比较性认识,对同类概念进行结构性认识.因此在该板块中问题的设置也应该体现这三个层次.
开放性的问题体现了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尊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性,同时,又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有思想的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感悟经验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