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词典中虚词“而”在词性判别和释义上存在很大分歧。词性上的分歧主要在于:有些“而”究竟是作副词、助词、介词还是连词?我们认为“而”主要作连词,不作副词,认为它是介词证据不足,它显示出由连词向助词虚化的轨迹。连词“而”释义分歧繁复,我们分析了词典中存在的问题,梳理总结了“而”的词义系统,并由此提出,虚词词典的编写,要重视系统性,既要对整个语法体系有系统认识,又要对每个虚词内部的词义系统做全面整理。同时,虚词词典的编写需要及时吸收新成果,亦需要完善编写形式。
关键词 古汉语 虚词 而 释义 虚词词典
语法学界关于虚词“而”的性质、语法意义、语法功能等的讨论,已遍及各种传世材料以至出土材料,内容极其分歧繁杂。在这种情况下,各虚词词典对“而”的处理也很不一致、不完善。问题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词典间对“而”的词性、语法功能、语法意义的处理存在很大分歧;二是词典内部“而”的释义混乱无序,缺少理据,自相矛盾。造成这种状况的显性原因,主要是“而”本身的情况复杂,传统训释有负面影响,现有的语法分析还有不周遍之处;隐性的原因,是编写者对整个虚词语法体系的系统认识不足,对每一个虚词内部语法意义的系统认识也不够。
因此,本文拟对词典中虚词“而”的释义加以讨论,对其语法功能、语法意义作较为系统的总结和更为简洁直观的表达,并对虚词词典的编纂提出一些设想。
一、关于“而”词性的分歧和讨论
传统的虚词专著,如刘淇《助字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等,主要是用训诂手段,以辅助阐释经义为目标,如对待实词一般训释虚词,因而其释义零散、随意性强,也没有对虚词进行真正的分类和词性区分。从《马氏文通》开始,虚词研究进入现代语法学的阶段,开始在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建立了虚词研究的系统。这以后,从杨树达《词诠》起,先后出现了一批影响较大的虚词词典,如:吕叔湘《文言虚字》,杨伯峻《古汉语虚词》,尹君《文言虚词通释》,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白玉林、迟铎《古汉语虚词词典》,王海棻等《古汉语虚词词典》等,另外,《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收罗宏富,影响深远,其虚词释义也不可不关注。
我们调查了一些规模、影响较大的虚词词典,发现对“而”的词性判别,各词典差别很大,见表1(大致按出书先后排序):
结合各词典所引书证,可以看出,“而”作为代词和语气词的功能比较单一,用例也少,分歧不大;分歧集中在有些“而”究竟是作副词、助词、介词还是连词上,下面我们将分别加以讨论。另,本文所引例句,除助词部分第二种情况下作为参照的四个例句外,其余都出自上表所列各词典,不再一一注明。
1、是副词还是连词
认为“而”可作副词的,都是根据古书的疏解,或是据传统虚词专著的训释,例句也大同小异。比较典型的例子如:
①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②如此而成于孝子也。(《大戴礼记·曾子本孝》)
③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④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孟子·告子下》)
⑤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孟子·万章下》)
⑥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⑦得百里之地,大利也,臣窃为大王美之。虽然,而有一焉,百里之地不可得,而死者不可复生也,则王必为天下笑矣!(《战国策·赵策四》)
⑧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吕氏春秋·察传》)
在《汉语大字典》中,①②中的“而”释为“表示时间,相当于‘才’”;例③④中的“而”释为“表示范围,相当于‘只’、‘唯独’”;例⑥⑦中的“而”释为“表示继续,相当于‘犹’、‘还”’。其他词典认为“而”可以作副词的,释义、例句也大同小异,这些释义的来源是古书注解和传统虚词专著。古书对虚词的注解,多是疏通文字、阐释经义性质,其目的并不在解释虚词;传统的虚词专著,多是吸收古注,参以异文,考之互文,用训诂手段,如对待实词一般训释虚词,因而其释义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所以,一般虚词词典对传统训释成果当谨慎吸取,尤其不能套用古注,按现代汉语语法体系将其简单对号入座,如根据旧释“乃”、“唯”、“犹”将“而”归为副词就是如此。
连词与副词的判别,一般考虑以下三点:其一,连词只具有连接功能,连接的对象是两个或多个成分;而副词具有句法组合功能,可作为状语去修饰后面的谓语词,其修饰对象是单一的。其二,连词不作为句子成分,也不受状语修饰,一般去掉该连词不影响语意表达;副词作句子成分,如去掉就会影响语意。其三,连词可出现于主语之前或之后,副词一般出现在主语之后。上述例①-⑥的“而”都是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而非修饰后面的成分,“而”后基本都可补出主语,且如果删去“而”,都不影响语义表达。例⑦,前一“而”与“虽然”照应,后一“而”连接并列的两个分句;例⑧,有人释“而”为“已”,其实“一而足”就是“有一则足”,它们都是连词。
上述诸例中的“而”如果删去,均不影响语义表达,因为,“而”本身并不表义,也不作句法成分,传统语法学错误地将其前后成分间的语义关系附着在它们身上了。《马氏文通》中说,“‘而’字之位,不变者也;而上下截之辞意,则又善变者也。惟其善变,遂使不变者亦若有变焉”,又说,“而”解作各种意义,并非其本义如此,“乃上下截之辞气使然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随着古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认为“而”是副词的看法已为多数人所不取。
2、是助词还是连词
这是目前各词典分歧最多者。典型的分歧有四种情况。第一种如下例: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虞之与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有些词典认为这里的“而”相当于“之”,是助词。实际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所耻的对象及语意重点在“言而过其行”这种事,事情未必发生,也未必是君子所为;“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君子所耻的对象及语意重点在“其言之过其行”,且关联的是君子自身。又如“虞之与虢,相恃而势”,若改为“相恃之势”,则文气不连贯,而且,两国相恃而成势的过程感、语意的顺承传递感就没有了。实际上,“言而过其行”之“言”,“相恃而势”之“势”,在句中都是谓词性的,这里的“而”是连词,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近年来较多人认为,“而”的主要功能就是连接谓词或谓词性短语;其前后独立存在的名词,往往在句中活用为谓词或谓词性短语,或者说,它形式是名词,隐含的却是谓词性意义;更有人说,像“名·而·动(或称主·而·谓)”这样的结构中,其名词是“而”字紧缩复句中“而”前一个分句的谓词性短语的省略形式。总之,“而”所连接的名词是隐含了谓词性意义的。
第二种情况最为典型: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孟子·尽心下》)
故自四五万而往者强胜,非众之力也,隆在信矣。(《荀子·强国》)
这种用法的“而”,常与“上”、“下”、“来”、“往”、“前”、“后”、“左”、“右”、“东”、“西”等表方向的词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范围等,“以”也有同样的用法,《马氏文通》将这种“以”看作介词,杨伯峻《(孟子>译注》、何乐士和中科院语言所的虚词词典解为连词,《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和尹君《文言虚词通释》等解为助词。我们先看两组句子:
第一组: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
夫挈泰山以超江河,自古及今,生民而来,未尝有也。(《墨子·兼爱下》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孟子·尽心下》)
第二组:
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孟子·滕文公上》)
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潜夫论·释难》)
故自四五万而往者强胜,非众之力也,隆在信矣。(《荀子·强国》)
很明显,每一组每一句中的“而”都是连词,其前后语义都是顺承关系,但每一组中“来”、“往”的动词性质逐步减弱,意义逐步虚化。像“上”、“下”、“来”、“往”、“前”、“后”等词,身兼动词、名词二性,所指可涉及时间、方位等多方面,意义具有很大相对性、模糊性,在古汉语中使用频繁,有的意义虚化,和“而”一起形成了这种较为固定的搭配,表示范围,“而”在其中仍起连接作用,只是意义相应虚化,所以有人认为它是助词。我们联系“而”相关的用法,从词义系统性角度考虑,仍将它看作连词,这也是近年多数词典所采取的做法。
第三种情况: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悦兮,无使龙也吠。(《诗·召南·野有死磨》)
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左传·文公十七年》)
有人认为这里的“而”是形容词或副词后缀。我们认为,前一例“而”是连接两个意义并列的形容词,后一例连接形容词和动词短语,前后之间是状中关系,这类的“而”并没有依附于前面的成分,不必看为词缀。
第四种情况:
使天下为善者可而劝也,为暴者可而沮也。(《墨子·尚贤下》)
或以此处的“而”为词的后缀。其实,它在这里连接助动词和动词,助动词后隐含了一个介宾结构“以之”,“而”仍是连接谓词性成分,其前后语义的承递关系很清楚。
有些连词“而”确有虚化为助词的迹象,另如“俄而”、“既而”之“而”,则已完全虚化,没有任何连词意义,确当看为助词。但对于词典中的以上几类例子,从“而”的词义系统和相关意义的平衡考虑,将其归为连词当更好。
3、是介词还是连词
认为“而”是介词的,多数是与连词搞混了,需要分析的例子只有两类。第一类:
其实孕育时,此亲生之身,而少而壮而老,亦莫非亲生之身。(黄宗羲《陈乾初墓志铭》)
此例中的“而”是连词。连词与介词的区别主要是:一,连词只具有连接功能,连接的对象是两个或多个成分;而介词需与其他成分组合,其组合对象是单一的。二,连词不作为句子成分,也不受状语修饰;介词前面却可以出现副词、介宾短语等多种修饰成分。此句中,实际是“其实孕育时而少”、“少而壮”、“壮而老”三组的并列,之间不存在修饰限制关系。三个“而”前后隐含的语义,实际仍是谓词性的,所以它不是介词。其实,“而”此处的功能,同它与“上”、“下”、“前”、“后”、“左”、“右”、“东”、“西”等连用表范围(如“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是一回事。
第二类:
欲衷对,言不从,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
(《荀子·成相》)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八》:“而犹以也,谓刭以独鹿也。古者而与以同义。”
此处“独鹿”,据《荀子》杨惊注,一说为剑名,又名属镂,为吴王夫差赐子胥使自刭的工具,若为此义,则此处“而”当为介词;另一说,以“独鹿”为里魇,即小罟,言子胥自刭后被盛以小罟而弃之江,若如此,则此“而”为连词。另,王先谦《荀子集解》引郝懿行曰:“黄县、蓬莱间人皆以独鹿为酒器名。此言独鹿盖为革囊,盛尸,所谓鸱夷者也。”《战国策·燕策二》《史记·伍子胥列传》都记载伍子胥被盛以鸱夷(革囊)浮之江,若“独鹿”为此义,则此处“而”同样应解为连词。各词典所列介词例较可靠者仅此一条,尚且有两解,凭这一不甚可靠的孤证,实难说“而”一定为介词,至少不是普遍性的现象。
综上,通过对词典“而”义例的梳理,可以看出,“而”主要是作连词,将“而”看作副词欠当,认为它是介词的理由亦不充分,对有些句子中的“而”,视其为助词确有道理,但从词典中“而”的词义系统和相关意义的平衡考虑,我们更倾向于把这类“而”看作连词。有些词典对“而”的释义,已远远落后于近年来语法研究的成果。
二、关于“而”释义系统的分歧和讨论
词典中“而”的释义存在非常大的分歧和混乱。在不同的词典间,大致表现为:1、对“而”的性质,各词典的认识差别很大,因而释义完全不同,已如前文所述。2、义项数量悬殊。规模大致相当的词典,有的“而”下多达近四十个义项,有的只有十余个义项,这与对词义认识的全面与否,对义项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处理等不同有关。3、义项间轻重比例差别大。有的词典谈“而”的副词用法时广引古注,非常详尽,而谈连词用法却很简略;有的对语气词用法做了详细梳理,而连词用法却相对简略,等等,这至少说明词典对“而”的释义缺少总体上的轻重主次的把握。4、作为虚词,在同一种词性下,各词典具体释义上的差别也很大,这其中有词典自身释义系统不合理的因素,而不全是词典的个性特点所致。5、同样的书证,不同词典往往归属不同义项,这个问题比较突出。
释义上的混乱更表现在同一词典内部。
1、释义上自相矛盾。如《汉语大字典》有一助词义项: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淮南子·人间》:“虞之与虢,相恃而势。”《说苑·建本》引《诗》:“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按:《诗·小雅·角弓》“而”作“之”。又相当于“着”、“地”。《左传-哀公七年》:“不乐而出。”《史记·陈涉世家》:“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礼记·曾子问》:“揖让而人。”
此处“不乐而出”、“庸者笑而应”中的“而”,当与“子路率尔而对”之“而”同类,而后一例,《汉语大字典》将其归在连词义项“连接修饰语与动词”下;再,此处“人而无良,相怨一方”,与“人而无信”、“诸君而有意”中的“而”当是同类,而后两例的“而”,被归在连词义项“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下;又,此处“揖让而入”例见于《礼记》,从上下文看,强调的是礼的程序,其中的“而”应当归入连词义项“动作因循相继”下,与该义项下所举“予既烹而食之”例用法相同。就是说,《汉语大字典》助词义项下的释义例证全都欠当,并且这些例证和本条目连词义项下的例证多同类而两属,自相矛盾。 (本部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虞之与虢,相恃而势”中的“而”,也是连词而非助词,前文已分析过)。仅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词典中“而”释义的混乱与自相矛盾。
2、义例不符。《汉语大字典》认为下面例句中的“而”用为语气词:
语气词。《广雅·释诂四》:“而,词也。”王念孙疏证:“若、而一声之转,皆语词也。”《玉篇·而部》:“而,语助也。”1、用在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岂”、“难道”。《论语·颜渊》:“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邢爵疏:“言行善由己,岂由他人乎哉,言不在人也。”《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事晋,未敢携贰,况卫在君之宇下,而敢有异志?”《孟子·万章上》:“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赵岐注:“不贤之人岂能如是,言其实贤也。”
实际这三例都是“而”的连词用法。邢疏和赵注是疏解整个句子,并非为“而”作注,不当断取来径释为“岂”、“难道”,且即便作此解释,它们也是副词,不是语气词。
3、词典义项间内在联系的线索不明显,词义发展脉络的揭示不够,词典义项的排列次序混乱,缺少理据。
词典中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整个虚词语法体系、对每一个虚词内部词义系统的认识整理都不充分,而缺少了这样的整体把握,词典的释义就缺少了科学性和系统性。现有语文词典中,对实词,比较注重历时溯源和共时分析的结合,注重对词义系统的深层挖掘,这和词汇、语法学研究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古汉语虚词方面的研究本就相对薄弱,并且,这一领域始终保留着以训诂和翻译的方法说解虚词的传统,郭锡良先生对这种状况多次提出批评,他说,“要特别重视语言的系统性,把每个虚词都摆在一定时期的语言系统中去考察,一个虚词的各个语法意义、语法功能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自身形成一个系统,不要孤立地看问题,随文释义,把一个虚词的语法意义系统搞得支离破碎,强给它设立一些非固有的义项”,并且,“必须有历史发展观点,要考察每个虚词的来源和历史发展”。目前,古汉语虚词研究中已比较重视虚词的系统考察,而虚词词典的编写则因为种种原因,做得还不理想。
针对词典“而”释义混乱的状况,我们在这种系统观指导下,结合目前对“而”的认识,尝试对其词义系统重作梳理。
目前,对虚词“而”的通识是它可以作代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其中,作连词是其主要功能,也是词典释义纠结之主要所在,故我们先对连词“而”进行整理。现在,语法学界多认识到,对连词的分析,应将其语法功能和它所连接的前后语言单位之间的语义关系区分开。“而”的语法功能,主要是连接谓词或谓词性短语,“而”所连接的前后语言单位之间的语义关系,就是词典所条分缕析的“而”的义项。我们将连词“而”的释义梳理总结如表2:
在理清了“而”最为复杂的连词部分后,可再进一步探索其源流,如图1。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而”古文字形体象下垂之胡须,本义即指“颊毛”。见于《说文》和《周礼》。它可以假借为动词“能”、“如”,可假借为代词使用。作为连词的“而”,不见于卜辞和西周金文,一般认为始见于春秋时期。对于“而”的连词义的来源,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由“颊毛”义假借为代词,由代词虚化而为连词;一种认为它是由名词直接假借为连词。从“而”在先秦文献中的使用情况看,它作为代词的用例极其有限,远少于连词,使用时间不早于连词,并且文献中基本不见可靠的代词虚化为连词的痕迹,我们认为,“而”由代词虚化为连词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们取由名词假借为连词说。2、“而”表顺承关系的情况最为复杂。从前面的表2和例句看,“而”表时间上的前后连贯,前后项间的因果、条件、目的、状中、补充等关系,以及与“上”、“下”、“来”、“往”、“前”、“后”等的结合,在语义上都可归为顺承关系。从对上古文献的调查看,“而”主要是作连词,且主要是连接具有顺承关系的前后两项,它在春秋铭文中最初的用法也主要是顺承。何乐士在调查《左传》3041个连词“而”后,认为“把有时间先后或内在联系的动作行为自然地联系起来”,是连词“而”在用法上的主要特点。《马氏文通》对其特点的总结也是“用以为动、静诸字之过递”,将其归入“承接连字”。可见,承接过递是“而”的主要功能。3、有些前后语义为顺承关系的句子,其中连词“而”向助词虚化的轨迹是明显的,所以我们把这一轨迹体现在图1中,像“既而敌行益迩(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这类句子中的“而”,已完成虚化,可看作连词虚化成为助词的例子。
尽管对“而”的认识还会有一些分歧,但对于“而”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我们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由此可见,对每个虚词内部的意义系统做全面整理是多么重要。在虚词词典的编写中,如果只是满足于材料的丰富,而缺少理论上的吸收和思考,缺少对词义系统的爬梳和深入研究,势必导致词典内部的一盘散沙和词典间的大量分歧。
三、对虚词词典编纂的思考
基于对词典“而”释义的讨论总结,我们对虚词词典的编写产生了一些想法。
首先,在词典设计编写之前,应该对虚词语法体系有一个系统认识,应该及时吸收新认识、新理论,形成自己更为完善的语法体系,并且体现在词典的整体规划和选词、释义、书证等每一细节的安排中。
第二,鉴于虚词词典编写落后于语法研究的现状,词典的编写过程中,应始终关注学界的新成果。目前,对于旧的虚词专著的研究,对如《尚书》《左传》等专书虚词的研究,各断代虚词研究,尤其近年来出土文献的虚词研究都取得了较多成果,这对于构建更为完善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对于理清虚词的源流,总结完整的虚词意义系统具有重要价值。目前,虽然有些成果也体现为断代的或专书的虚词词典,但全面的溯源述流的虚词词典还没有。如果这些成果能够被合理吸收并体现在词典中,则整个虚词词典的面貌会出现很大改观。
第三,编写中,尤其应注重调查整理每个虚词自身的语法意义系统,注重理清源流、整体把握,使每一个虚词的释义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第四,虚词词典的编写形式也有待改观。语文词典的编写形式日益丰富,对读者的好处是有目共睹的。而古汉语虚词词典,多年来一直是同样的面目,仅是字头、释义(有的引古注辅助释义)、例句,且各义项的排列不讲究内部联系,排版形式亦陈旧。其实,古汉语虚词词典也应按其规模、用途,采取相应的编写形式。
比如,对基础型的虚词词典,在释义之外,可视需要,用“提示”、“辨析”或“链接”等形式,类聚和辨析功能及意义上相近、相反、交叉的虚词,链接相关语法点(如连词“而”与连词“以”和“则”的关系)。
对有些简明实用型的虚词词典,编者在全面把握词义系统的情况下,通盘考虑轻重取舍,然后直接以表格形式编写,必然能达到化繁为简、准确、直观、实用的效果。
再如,对资料型、历史型的大型虚词词典,可以用丰富的、能反映各时代语言面貌的例句,从不同层次、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功用等方面完整说明一个虚词的意义、用法特点等;在其中每一条目之下,释义部分之前,都可以像前文“而”那样,先辅以表格或图示,分析出完整的词义系统和词义发展脉络,便于读者在阅读释义和例句材料之后,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握其词义系统;对其中一些有实用价值的、规律性的、可以备查的,或可以归总互相参见的内容,可做成附录,便于读者整体把握参照;当然,也更可以利用“提示”、“链接”等方式。总之,要多从便利读者的角度,根据使用需求考虑编写形式。
再有,古汉语虚词词典的电子开发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而借助直观、高效、多层次和多样的电子手段,虚词的词义系统会得到更为完整、多层次、多形式的体现,可以关联更为丰富的书证、语境、语法点、背景知识等等,这可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 古汉语 虚词 而 释义 虚词词典
语法学界关于虚词“而”的性质、语法意义、语法功能等的讨论,已遍及各种传世材料以至出土材料,内容极其分歧繁杂。在这种情况下,各虚词词典对“而”的处理也很不一致、不完善。问题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词典间对“而”的词性、语法功能、语法意义的处理存在很大分歧;二是词典内部“而”的释义混乱无序,缺少理据,自相矛盾。造成这种状况的显性原因,主要是“而”本身的情况复杂,传统训释有负面影响,现有的语法分析还有不周遍之处;隐性的原因,是编写者对整个虚词语法体系的系统认识不足,对每一个虚词内部语法意义的系统认识也不够。
因此,本文拟对词典中虚词“而”的释义加以讨论,对其语法功能、语法意义作较为系统的总结和更为简洁直观的表达,并对虚词词典的编纂提出一些设想。
一、关于“而”词性的分歧和讨论
传统的虚词专著,如刘淇《助字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等,主要是用训诂手段,以辅助阐释经义为目标,如对待实词一般训释虚词,因而其释义零散、随意性强,也没有对虚词进行真正的分类和词性区分。从《马氏文通》开始,虚词研究进入现代语法学的阶段,开始在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建立了虚词研究的系统。这以后,从杨树达《词诠》起,先后出现了一批影响较大的虚词词典,如:吕叔湘《文言虚字》,杨伯峻《古汉语虚词》,尹君《文言虚词通释》,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白玉林、迟铎《古汉语虚词词典》,王海棻等《古汉语虚词词典》等,另外,《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收罗宏富,影响深远,其虚词释义也不可不关注。
我们调查了一些规模、影响较大的虚词词典,发现对“而”的词性判别,各词典差别很大,见表1(大致按出书先后排序):
结合各词典所引书证,可以看出,“而”作为代词和语气词的功能比较单一,用例也少,分歧不大;分歧集中在有些“而”究竟是作副词、助词、介词还是连词上,下面我们将分别加以讨论。另,本文所引例句,除助词部分第二种情况下作为参照的四个例句外,其余都出自上表所列各词典,不再一一注明。
1、是副词还是连词
认为“而”可作副词的,都是根据古书的疏解,或是据传统虚词专著的训释,例句也大同小异。比较典型的例子如:
①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②如此而成于孝子也。(《大戴礼记·曾子本孝》)
③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④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孟子·告子下》)
⑤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孟子·万章下》)
⑥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⑦得百里之地,大利也,臣窃为大王美之。虽然,而有一焉,百里之地不可得,而死者不可复生也,则王必为天下笑矣!(《战国策·赵策四》)
⑧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吕氏春秋·察传》)
在《汉语大字典》中,①②中的“而”释为“表示时间,相当于‘才’”;例③④中的“而”释为“表示范围,相当于‘只’、‘唯独’”;例⑥⑦中的“而”释为“表示继续,相当于‘犹’、‘还”’。其他词典认为“而”可以作副词的,释义、例句也大同小异,这些释义的来源是古书注解和传统虚词专著。古书对虚词的注解,多是疏通文字、阐释经义性质,其目的并不在解释虚词;传统的虚词专著,多是吸收古注,参以异文,考之互文,用训诂手段,如对待实词一般训释虚词,因而其释义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所以,一般虚词词典对传统训释成果当谨慎吸取,尤其不能套用古注,按现代汉语语法体系将其简单对号入座,如根据旧释“乃”、“唯”、“犹”将“而”归为副词就是如此。
连词与副词的判别,一般考虑以下三点:其一,连词只具有连接功能,连接的对象是两个或多个成分;而副词具有句法组合功能,可作为状语去修饰后面的谓语词,其修饰对象是单一的。其二,连词不作为句子成分,也不受状语修饰,一般去掉该连词不影响语意表达;副词作句子成分,如去掉就会影响语意。其三,连词可出现于主语之前或之后,副词一般出现在主语之后。上述例①-⑥的“而”都是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而非修饰后面的成分,“而”后基本都可补出主语,且如果删去“而”,都不影响语义表达。例⑦,前一“而”与“虽然”照应,后一“而”连接并列的两个分句;例⑧,有人释“而”为“已”,其实“一而足”就是“有一则足”,它们都是连词。
上述诸例中的“而”如果删去,均不影响语义表达,因为,“而”本身并不表义,也不作句法成分,传统语法学错误地将其前后成分间的语义关系附着在它们身上了。《马氏文通》中说,“‘而’字之位,不变者也;而上下截之辞意,则又善变者也。惟其善变,遂使不变者亦若有变焉”,又说,“而”解作各种意义,并非其本义如此,“乃上下截之辞气使然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随着古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认为“而”是副词的看法已为多数人所不取。
2、是助词还是连词
这是目前各词典分歧最多者。典型的分歧有四种情况。第一种如下例: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虞之与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有些词典认为这里的“而”相当于“之”,是助词。实际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所耻的对象及语意重点在“言而过其行”这种事,事情未必发生,也未必是君子所为;“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君子所耻的对象及语意重点在“其言之过其行”,且关联的是君子自身。又如“虞之与虢,相恃而势”,若改为“相恃之势”,则文气不连贯,而且,两国相恃而成势的过程感、语意的顺承传递感就没有了。实际上,“言而过其行”之“言”,“相恃而势”之“势”,在句中都是谓词性的,这里的“而”是连词,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近年来较多人认为,“而”的主要功能就是连接谓词或谓词性短语;其前后独立存在的名词,往往在句中活用为谓词或谓词性短语,或者说,它形式是名词,隐含的却是谓词性意义;更有人说,像“名·而·动(或称主·而·谓)”这样的结构中,其名词是“而”字紧缩复句中“而”前一个分句的谓词性短语的省略形式。总之,“而”所连接的名词是隐含了谓词性意义的。
第二种情况最为典型: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孟子·尽心下》)
故自四五万而往者强胜,非众之力也,隆在信矣。(《荀子·强国》)
这种用法的“而”,常与“上”、“下”、“来”、“往”、“前”、“后”、“左”、“右”、“东”、“西”等表方向的词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范围等,“以”也有同样的用法,《马氏文通》将这种“以”看作介词,杨伯峻《(孟子>译注》、何乐士和中科院语言所的虚词词典解为连词,《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和尹君《文言虚词通释》等解为助词。我们先看两组句子:
第一组: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
夫挈泰山以超江河,自古及今,生民而来,未尝有也。(《墨子·兼爱下》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孟子·尽心下》)
第二组:
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孟子·滕文公上》)
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潜夫论·释难》)
故自四五万而往者强胜,非众之力也,隆在信矣。(《荀子·强国》)
很明显,每一组每一句中的“而”都是连词,其前后语义都是顺承关系,但每一组中“来”、“往”的动词性质逐步减弱,意义逐步虚化。像“上”、“下”、“来”、“往”、“前”、“后”等词,身兼动词、名词二性,所指可涉及时间、方位等多方面,意义具有很大相对性、模糊性,在古汉语中使用频繁,有的意义虚化,和“而”一起形成了这种较为固定的搭配,表示范围,“而”在其中仍起连接作用,只是意义相应虚化,所以有人认为它是助词。我们联系“而”相关的用法,从词义系统性角度考虑,仍将它看作连词,这也是近年多数词典所采取的做法。
第三种情况: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悦兮,无使龙也吠。(《诗·召南·野有死磨》)
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左传·文公十七年》)
有人认为这里的“而”是形容词或副词后缀。我们认为,前一例“而”是连接两个意义并列的形容词,后一例连接形容词和动词短语,前后之间是状中关系,这类的“而”并没有依附于前面的成分,不必看为词缀。
第四种情况:
使天下为善者可而劝也,为暴者可而沮也。(《墨子·尚贤下》)
或以此处的“而”为词的后缀。其实,它在这里连接助动词和动词,助动词后隐含了一个介宾结构“以之”,“而”仍是连接谓词性成分,其前后语义的承递关系很清楚。
有些连词“而”确有虚化为助词的迹象,另如“俄而”、“既而”之“而”,则已完全虚化,没有任何连词意义,确当看为助词。但对于词典中的以上几类例子,从“而”的词义系统和相关意义的平衡考虑,将其归为连词当更好。
3、是介词还是连词
认为“而”是介词的,多数是与连词搞混了,需要分析的例子只有两类。第一类:
其实孕育时,此亲生之身,而少而壮而老,亦莫非亲生之身。(黄宗羲《陈乾初墓志铭》)
此例中的“而”是连词。连词与介词的区别主要是:一,连词只具有连接功能,连接的对象是两个或多个成分;而介词需与其他成分组合,其组合对象是单一的。二,连词不作为句子成分,也不受状语修饰;介词前面却可以出现副词、介宾短语等多种修饰成分。此句中,实际是“其实孕育时而少”、“少而壮”、“壮而老”三组的并列,之间不存在修饰限制关系。三个“而”前后隐含的语义,实际仍是谓词性的,所以它不是介词。其实,“而”此处的功能,同它与“上”、“下”、“前”、“后”、“左”、“右”、“东”、“西”等连用表范围(如“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是一回事。
第二类:
欲衷对,言不从,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
(《荀子·成相》)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八》:“而犹以也,谓刭以独鹿也。古者而与以同义。”
此处“独鹿”,据《荀子》杨惊注,一说为剑名,又名属镂,为吴王夫差赐子胥使自刭的工具,若为此义,则此处“而”当为介词;另一说,以“独鹿”为里魇,即小罟,言子胥自刭后被盛以小罟而弃之江,若如此,则此“而”为连词。另,王先谦《荀子集解》引郝懿行曰:“黄县、蓬莱间人皆以独鹿为酒器名。此言独鹿盖为革囊,盛尸,所谓鸱夷者也。”《战国策·燕策二》《史记·伍子胥列传》都记载伍子胥被盛以鸱夷(革囊)浮之江,若“独鹿”为此义,则此处“而”同样应解为连词。各词典所列介词例较可靠者仅此一条,尚且有两解,凭这一不甚可靠的孤证,实难说“而”一定为介词,至少不是普遍性的现象。
综上,通过对词典“而”义例的梳理,可以看出,“而”主要是作连词,将“而”看作副词欠当,认为它是介词的理由亦不充分,对有些句子中的“而”,视其为助词确有道理,但从词典中“而”的词义系统和相关意义的平衡考虑,我们更倾向于把这类“而”看作连词。有些词典对“而”的释义,已远远落后于近年来语法研究的成果。
二、关于“而”释义系统的分歧和讨论
词典中“而”的释义存在非常大的分歧和混乱。在不同的词典间,大致表现为:1、对“而”的性质,各词典的认识差别很大,因而释义完全不同,已如前文所述。2、义项数量悬殊。规模大致相当的词典,有的“而”下多达近四十个义项,有的只有十余个义项,这与对词义认识的全面与否,对义项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处理等不同有关。3、义项间轻重比例差别大。有的词典谈“而”的副词用法时广引古注,非常详尽,而谈连词用法却很简略;有的对语气词用法做了详细梳理,而连词用法却相对简略,等等,这至少说明词典对“而”的释义缺少总体上的轻重主次的把握。4、作为虚词,在同一种词性下,各词典具体释义上的差别也很大,这其中有词典自身释义系统不合理的因素,而不全是词典的个性特点所致。5、同样的书证,不同词典往往归属不同义项,这个问题比较突出。
释义上的混乱更表现在同一词典内部。
1、释义上自相矛盾。如《汉语大字典》有一助词义项: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淮南子·人间》:“虞之与虢,相恃而势。”《说苑·建本》引《诗》:“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按:《诗·小雅·角弓》“而”作“之”。又相当于“着”、“地”。《左传-哀公七年》:“不乐而出。”《史记·陈涉世家》:“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礼记·曾子问》:“揖让而人。”
此处“不乐而出”、“庸者笑而应”中的“而”,当与“子路率尔而对”之“而”同类,而后一例,《汉语大字典》将其归在连词义项“连接修饰语与动词”下;再,此处“人而无良,相怨一方”,与“人而无信”、“诸君而有意”中的“而”当是同类,而后两例的“而”,被归在连词义项“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下;又,此处“揖让而入”例见于《礼记》,从上下文看,强调的是礼的程序,其中的“而”应当归入连词义项“动作因循相继”下,与该义项下所举“予既烹而食之”例用法相同。就是说,《汉语大字典》助词义项下的释义例证全都欠当,并且这些例证和本条目连词义项下的例证多同类而两属,自相矛盾。 (本部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虞之与虢,相恃而势”中的“而”,也是连词而非助词,前文已分析过)。仅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词典中“而”释义的混乱与自相矛盾。
2、义例不符。《汉语大字典》认为下面例句中的“而”用为语气词:
语气词。《广雅·释诂四》:“而,词也。”王念孙疏证:“若、而一声之转,皆语词也。”《玉篇·而部》:“而,语助也。”1、用在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岂”、“难道”。《论语·颜渊》:“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邢爵疏:“言行善由己,岂由他人乎哉,言不在人也。”《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事晋,未敢携贰,况卫在君之宇下,而敢有异志?”《孟子·万章上》:“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赵岐注:“不贤之人岂能如是,言其实贤也。”
实际这三例都是“而”的连词用法。邢疏和赵注是疏解整个句子,并非为“而”作注,不当断取来径释为“岂”、“难道”,且即便作此解释,它们也是副词,不是语气词。
3、词典义项间内在联系的线索不明显,词义发展脉络的揭示不够,词典义项的排列次序混乱,缺少理据。
词典中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整个虚词语法体系、对每一个虚词内部词义系统的认识整理都不充分,而缺少了这样的整体把握,词典的释义就缺少了科学性和系统性。现有语文词典中,对实词,比较注重历时溯源和共时分析的结合,注重对词义系统的深层挖掘,这和词汇、语法学研究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古汉语虚词方面的研究本就相对薄弱,并且,这一领域始终保留着以训诂和翻译的方法说解虚词的传统,郭锡良先生对这种状况多次提出批评,他说,“要特别重视语言的系统性,把每个虚词都摆在一定时期的语言系统中去考察,一个虚词的各个语法意义、语法功能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自身形成一个系统,不要孤立地看问题,随文释义,把一个虚词的语法意义系统搞得支离破碎,强给它设立一些非固有的义项”,并且,“必须有历史发展观点,要考察每个虚词的来源和历史发展”。目前,古汉语虚词研究中已比较重视虚词的系统考察,而虚词词典的编写则因为种种原因,做得还不理想。
针对词典“而”释义混乱的状况,我们在这种系统观指导下,结合目前对“而”的认识,尝试对其词义系统重作梳理。
目前,对虚词“而”的通识是它可以作代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其中,作连词是其主要功能,也是词典释义纠结之主要所在,故我们先对连词“而”进行整理。现在,语法学界多认识到,对连词的分析,应将其语法功能和它所连接的前后语言单位之间的语义关系区分开。“而”的语法功能,主要是连接谓词或谓词性短语,“而”所连接的前后语言单位之间的语义关系,就是词典所条分缕析的“而”的义项。我们将连词“而”的释义梳理总结如表2:
在理清了“而”最为复杂的连词部分后,可再进一步探索其源流,如图1。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而”古文字形体象下垂之胡须,本义即指“颊毛”。见于《说文》和《周礼》。它可以假借为动词“能”、“如”,可假借为代词使用。作为连词的“而”,不见于卜辞和西周金文,一般认为始见于春秋时期。对于“而”的连词义的来源,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由“颊毛”义假借为代词,由代词虚化而为连词;一种认为它是由名词直接假借为连词。从“而”在先秦文献中的使用情况看,它作为代词的用例极其有限,远少于连词,使用时间不早于连词,并且文献中基本不见可靠的代词虚化为连词的痕迹,我们认为,“而”由代词虚化为连词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们取由名词假借为连词说。2、“而”表顺承关系的情况最为复杂。从前面的表2和例句看,“而”表时间上的前后连贯,前后项间的因果、条件、目的、状中、补充等关系,以及与“上”、“下”、“来”、“往”、“前”、“后”等的结合,在语义上都可归为顺承关系。从对上古文献的调查看,“而”主要是作连词,且主要是连接具有顺承关系的前后两项,它在春秋铭文中最初的用法也主要是顺承。何乐士在调查《左传》3041个连词“而”后,认为“把有时间先后或内在联系的动作行为自然地联系起来”,是连词“而”在用法上的主要特点。《马氏文通》对其特点的总结也是“用以为动、静诸字之过递”,将其归入“承接连字”。可见,承接过递是“而”的主要功能。3、有些前后语义为顺承关系的句子,其中连词“而”向助词虚化的轨迹是明显的,所以我们把这一轨迹体现在图1中,像“既而敌行益迩(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这类句子中的“而”,已完成虚化,可看作连词虚化成为助词的例子。
尽管对“而”的认识还会有一些分歧,但对于“而”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我们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由此可见,对每个虚词内部的意义系统做全面整理是多么重要。在虚词词典的编写中,如果只是满足于材料的丰富,而缺少理论上的吸收和思考,缺少对词义系统的爬梳和深入研究,势必导致词典内部的一盘散沙和词典间的大量分歧。
三、对虚词词典编纂的思考
基于对词典“而”释义的讨论总结,我们对虚词词典的编写产生了一些想法。
首先,在词典设计编写之前,应该对虚词语法体系有一个系统认识,应该及时吸收新认识、新理论,形成自己更为完善的语法体系,并且体现在词典的整体规划和选词、释义、书证等每一细节的安排中。
第二,鉴于虚词词典编写落后于语法研究的现状,词典的编写过程中,应始终关注学界的新成果。目前,对于旧的虚词专著的研究,对如《尚书》《左传》等专书虚词的研究,各断代虚词研究,尤其近年来出土文献的虚词研究都取得了较多成果,这对于构建更为完善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对于理清虚词的源流,总结完整的虚词意义系统具有重要价值。目前,虽然有些成果也体现为断代的或专书的虚词词典,但全面的溯源述流的虚词词典还没有。如果这些成果能够被合理吸收并体现在词典中,则整个虚词词典的面貌会出现很大改观。
第三,编写中,尤其应注重调查整理每个虚词自身的语法意义系统,注重理清源流、整体把握,使每一个虚词的释义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第四,虚词词典的编写形式也有待改观。语文词典的编写形式日益丰富,对读者的好处是有目共睹的。而古汉语虚词词典,多年来一直是同样的面目,仅是字头、释义(有的引古注辅助释义)、例句,且各义项的排列不讲究内部联系,排版形式亦陈旧。其实,古汉语虚词词典也应按其规模、用途,采取相应的编写形式。
比如,对基础型的虚词词典,在释义之外,可视需要,用“提示”、“辨析”或“链接”等形式,类聚和辨析功能及意义上相近、相反、交叉的虚词,链接相关语法点(如连词“而”与连词“以”和“则”的关系)。
对有些简明实用型的虚词词典,编者在全面把握词义系统的情况下,通盘考虑轻重取舍,然后直接以表格形式编写,必然能达到化繁为简、准确、直观、实用的效果。
再如,对资料型、历史型的大型虚词词典,可以用丰富的、能反映各时代语言面貌的例句,从不同层次、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功用等方面完整说明一个虚词的意义、用法特点等;在其中每一条目之下,释义部分之前,都可以像前文“而”那样,先辅以表格或图示,分析出完整的词义系统和词义发展脉络,便于读者在阅读释义和例句材料之后,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握其词义系统;对其中一些有实用价值的、规律性的、可以备查的,或可以归总互相参见的内容,可做成附录,便于读者整体把握参照;当然,也更可以利用“提示”、“链接”等方式。总之,要多从便利读者的角度,根据使用需求考虑编写形式。
再有,古汉语虚词词典的电子开发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而借助直观、高效、多层次和多样的电子手段,虚词的词义系统会得到更为完整、多层次、多形式的体现,可以关联更为丰富的书证、语境、语法点、背景知识等等,这可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