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神话是中国古代文明最灿烂辉煌的源头之一,很多神话故事、形象都作为原型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补天石”的意象产生于女娲补天神话,但在后世的不同时期中被赋予了新的不同的意义,主要表现为秦汉时期的“圣王”补天神物、唐宋时期的“弃石”形象和明清时期的“顽石形象”,不同时代“补天石”意义的不同有着更深层次的时代和文化原因,本文将主要就这一问题进行阐释。
关键词:补天石 补天神物 弃石 顽石
中国神话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神话故事有很多,比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都体现着中国人民勇敢顽强、不懈抗争的美好精神,这不仅影响着中国民族品格的形成,也在后世很多优秀的作品中所体现。作为神话故事之一的女娲补天故事流传甚久甚广,在民间甚至还有专门的纪念日。《拾遗记》中就有记载,江东旧号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饼饵,置屋止,曰“补天穿”。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宋代,我们从这个习俗的流传可以看到这个神话故事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而如今女娲补天的神话更是家喻户晓,甚至在学生课本中都能找到它的痕迹,而作为女娲补天故事当中的重要原型“补天石”也受到了后世文人作家的重视,出现在很多优秀的作品当中,比如刘安编撰的《淮南子》、曹雪芹的《红楼梦》,甚至一些诗歌如姚合的《天竺寺殿前立石》、李秘的《禁中送任山人》等都有补天石的影子,也在不同时代被烙上了不同时代独有的印记。
一、秦汉时期的“圣王”补天神物
女娲神话故事由来已久,女娲补天的故事也在流变中逐渐成型,最早记载女娲补天故事的是《列子·汤问》:“夏革曰:‘……然則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1]115此五色石即为补天之石。西汉中期刘安编撰的《淮南子》中的《览冥训》中详细记载了“女娲补天”的传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然而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则?道德上通,而智固消灭也。”[2]686在这里,女娲被塑造成了拯救苍生的“圣王”形象,人们对石头的崇拜已经和对女娲的崇拜已经融合在一起了,因此补天石就成了“圣王”补天的神物,这与阶级社会独有的帝王政治意识是密不可分的。
西汉是个大一统的社会,董仲舒倡导的“君权神授”的思想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君主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这是封建社会建立以前不曾存在的。无论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官员还是平民布衣都对君主有着敬畏之情,他们认为帝王的权利是上天所赋予,社会的帝王意识被加强,因此带有神话色彩的女娲氏被赋予拯救苍生、补天救民的能力,被女娲用来补天的五色石也因此成了人们敬仰的补天神物。值得注意的是,补天石最早作为色彩斑斓的五色石的形象而不是颜色黯淡的普通石头出现,也反映了秦汉时期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而女娲补天的行为在汉代被人们视为一种历史功绩,也是一种基于国家政治意识和帝王意识的宏大主题。[3]92
二、唐宋时期的“弃石”形象
和秦汉时期的“神物”不同,到了唐宋时期,补天石更多地演变成了象征私人化情感和个体卑微体验的“弃石”形象。唐人李秘《禁中送任山人》中有云:“补天留彩石,缩地入青天”[4]这句诗流传很广,表明了女娲补天留下弃石;晚唐吴融《太湖石歌》:“今来硉矹林庭上,长恐忽然生白浪。用时应不称娲皇,将去也堪随博望。”[5]184诗人因看到太湖石奇形怪状生出“谁能识”的疑问,进而想象其为女娲补天所遗弃的弃石;宋朝董将的《题真如院怪石》:“化工妙融结,石罅走青乳。当年女娲氏,炼此不及补。”[6]“弃石”意象的最初形态便是纵使它身世辉煌,但却遭受了“扑落”的境遇,处于低谷孤立无援,遭受风吹雨打无人问津,却依然无怨无悔,保留着自己的高傲和童心。“弃石”意象就是诞生于失意的人生境遇和边缘化的人生体验之中,石体虽然被遗弃,但执着和坚韧的石性却在诗歌的玩味中继承了下来。[3]92
“弃石”的意象被无数的失意文人所引用,如姚合的《天竺寺殿前立石》:“补天残片女娲抛,扑落禅门压地坳。霹雳划深龙旧攫,屈槃痕浅虎新抓。苔黏月眼风挑剔,尘结云头雨磕敲。秋至莫言长矻立,春来自有薜萝交。”[7]499姚合作为著名宰相姚崇的曾孙,本来家世显赫,却一生坎坷而不得志,他笔下的“弃石”形象其实正是自己境遇的一个真实写照。
为什么“弃石”形象被那么多失意文人所钟爱呢?究其原因,唐朝是中国古代最鼎盛、实力最强大的朝代之一,统治者重视文化和经济上的交往和民族融合,思想文化领域也非常活跃,人们以诗歌为主的创作活动越来越兴盛,而诗词本身从内质上就是去反映人们个体情感的载体,因此诗性的洋溢带来的更多的就是诗人个体情感的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人在书写神话的时候便增加了更多的主体情感和个人体验,冲淡了神话本身的神秘感和崇高感,因此女娲的身份从补天救世的“圣王”形象中脱离出来,补天石也不再是补天神物,而被更多的文人学者衍生出代表着仕途失意不得志的“弃石”之意。当然这一意象也很好地契合了郁郁不得志又不断执着坚守的形象,在不同时代的文人圈都能够引起仕子们强烈的共鸣,契合了无数文人的“寒士”体验,因此补天石“弃石”的意象能在唐宋时期被文人广为引用。
三、明清时期的“顽石”形象
进入明朝中后期之后,启蒙思想日渐兴起,王阳明的心学思在社会上想影响深远,李贽倡导的绝假纯真的“童心说”更是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蒙,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个性逐渐解放,补天石的形象在这一时期又被赋予了象征着个性与反叛的“顽石”意味。这在《西游记》中的那块“仙石”上已初见端倪,“仙石”化身的孙悟空身上便带有了桀骜不凡的、追求个性自由的叛逆精神,这是时代和作者赋予这块石头的新的意义,这为补天石意象的发展和影响不可谓不深广。
关键词:补天石 补天神物 弃石 顽石
中国神话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神话故事有很多,比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都体现着中国人民勇敢顽强、不懈抗争的美好精神,这不仅影响着中国民族品格的形成,也在后世很多优秀的作品中所体现。作为神话故事之一的女娲补天故事流传甚久甚广,在民间甚至还有专门的纪念日。《拾遗记》中就有记载,江东旧号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饼饵,置屋止,曰“补天穿”。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宋代,我们从这个习俗的流传可以看到这个神话故事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而如今女娲补天的神话更是家喻户晓,甚至在学生课本中都能找到它的痕迹,而作为女娲补天故事当中的重要原型“补天石”也受到了后世文人作家的重视,出现在很多优秀的作品当中,比如刘安编撰的《淮南子》、曹雪芹的《红楼梦》,甚至一些诗歌如姚合的《天竺寺殿前立石》、李秘的《禁中送任山人》等都有补天石的影子,也在不同时代被烙上了不同时代独有的印记。
一、秦汉时期的“圣王”补天神物
女娲神话故事由来已久,女娲补天的故事也在流变中逐渐成型,最早记载女娲补天故事的是《列子·汤问》:“夏革曰:‘……然則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1]115此五色石即为补天之石。西汉中期刘安编撰的《淮南子》中的《览冥训》中详细记载了“女娲补天”的传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然而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则?道德上通,而智固消灭也。”[2]686在这里,女娲被塑造成了拯救苍生的“圣王”形象,人们对石头的崇拜已经和对女娲的崇拜已经融合在一起了,因此补天石就成了“圣王”补天的神物,这与阶级社会独有的帝王政治意识是密不可分的。
西汉是个大一统的社会,董仲舒倡导的“君权神授”的思想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君主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这是封建社会建立以前不曾存在的。无论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官员还是平民布衣都对君主有着敬畏之情,他们认为帝王的权利是上天所赋予,社会的帝王意识被加强,因此带有神话色彩的女娲氏被赋予拯救苍生、补天救民的能力,被女娲用来补天的五色石也因此成了人们敬仰的补天神物。值得注意的是,补天石最早作为色彩斑斓的五色石的形象而不是颜色黯淡的普通石头出现,也反映了秦汉时期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而女娲补天的行为在汉代被人们视为一种历史功绩,也是一种基于国家政治意识和帝王意识的宏大主题。[3]92
二、唐宋时期的“弃石”形象
和秦汉时期的“神物”不同,到了唐宋时期,补天石更多地演变成了象征私人化情感和个体卑微体验的“弃石”形象。唐人李秘《禁中送任山人》中有云:“补天留彩石,缩地入青天”[4]这句诗流传很广,表明了女娲补天留下弃石;晚唐吴融《太湖石歌》:“今来硉矹林庭上,长恐忽然生白浪。用时应不称娲皇,将去也堪随博望。”[5]184诗人因看到太湖石奇形怪状生出“谁能识”的疑问,进而想象其为女娲补天所遗弃的弃石;宋朝董将的《题真如院怪石》:“化工妙融结,石罅走青乳。当年女娲氏,炼此不及补。”[6]“弃石”意象的最初形态便是纵使它身世辉煌,但却遭受了“扑落”的境遇,处于低谷孤立无援,遭受风吹雨打无人问津,却依然无怨无悔,保留着自己的高傲和童心。“弃石”意象就是诞生于失意的人生境遇和边缘化的人生体验之中,石体虽然被遗弃,但执着和坚韧的石性却在诗歌的玩味中继承了下来。[3]92
“弃石”的意象被无数的失意文人所引用,如姚合的《天竺寺殿前立石》:“补天残片女娲抛,扑落禅门压地坳。霹雳划深龙旧攫,屈槃痕浅虎新抓。苔黏月眼风挑剔,尘结云头雨磕敲。秋至莫言长矻立,春来自有薜萝交。”[7]499姚合作为著名宰相姚崇的曾孙,本来家世显赫,却一生坎坷而不得志,他笔下的“弃石”形象其实正是自己境遇的一个真实写照。
为什么“弃石”形象被那么多失意文人所钟爱呢?究其原因,唐朝是中国古代最鼎盛、实力最强大的朝代之一,统治者重视文化和经济上的交往和民族融合,思想文化领域也非常活跃,人们以诗歌为主的创作活动越来越兴盛,而诗词本身从内质上就是去反映人们个体情感的载体,因此诗性的洋溢带来的更多的就是诗人个体情感的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人在书写神话的时候便增加了更多的主体情感和个人体验,冲淡了神话本身的神秘感和崇高感,因此女娲的身份从补天救世的“圣王”形象中脱离出来,补天石也不再是补天神物,而被更多的文人学者衍生出代表着仕途失意不得志的“弃石”之意。当然这一意象也很好地契合了郁郁不得志又不断执着坚守的形象,在不同时代的文人圈都能够引起仕子们强烈的共鸣,契合了无数文人的“寒士”体验,因此补天石“弃石”的意象能在唐宋时期被文人广为引用。
三、明清时期的“顽石”形象
进入明朝中后期之后,启蒙思想日渐兴起,王阳明的心学思在社会上想影响深远,李贽倡导的绝假纯真的“童心说”更是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蒙,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个性逐渐解放,补天石的形象在这一时期又被赋予了象征着个性与反叛的“顽石”意味。这在《西游记》中的那块“仙石”上已初见端倪,“仙石”化身的孙悟空身上便带有了桀骜不凡的、追求个性自由的叛逆精神,这是时代和作者赋予这块石头的新的意义,这为补天石意象的发展和影响不可谓不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