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人深入学习了高效课堂改革方面的理论研究,试图以语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奇妙的克隆》一课为例,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反思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设计;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描述
上课我故作神秘地向同学们说:“今天在走进课文之前,我聘请了一位神秘老师给大家讲解有关克隆的知识。这位老师有个有趣的名字——阿呆老师,请看大屏幕。”(播放Flash)。同学们看见我走下讲台,觉得很诧异,满脸疑惑地看着大屏幕。我欣喜我的目的达到了。
看完这段Flash,学生们对“克隆”这一新兴技术充满了兴趣,很顺利地进入到文本学习中去。接着我面向全体学生展示学习目标。这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接跟着就把时间还给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检查。课前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认知水平将学生靠自己就能掌握的知识提前布置给他们。课上由组长检查提问,组员之间提出预习过程中疑难问题并展开互助学习。
七八分钟后由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并集体质疑解答。第一步检查字音,学生反馈情况很好。接着有学生质疑为什么要有小标题?一生就站起来回答:“小标题是为了使文章条理更清晰,并且能概括出该段的主要内容。”该生的回答得到了同学们的充分肯定。第二步探讨第一部分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并有何作用。这一环节既考查了学生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也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最后由我总结什么是克隆。
第三步对照预习作业中的表格,讨论说明顺序。没有仔细观察的学生张口就说是时间顺序,立刻遭到了其他同学的反对。一生站起来回答道:“因为根据表格可以清楚地看到先是从‘1979’写起,后来又写到‘1960—1962年’,从这一点就可以判断出不是时间顺序。而应该是逻辑顺序,按照克隆对象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来写。”大家纷纷把赞许的目光投给他。我就追问道:“这种顺序对介绍克隆技术有何好处呢?”有的同学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有的说可以表现克隆技术正在不断蓬勃发展中。根据同学们热烈地回答,可以看得出课前预习作业做得很认真,充分实践了课改的要求“学生会的课上不讲”。
通过自主预习的反馈演练,高涨的学习热情继续到下面的教学环节中。在精读精讲、研讨合作步骤中先让学生们齐读课文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用“首先”“接著”“然后”“最后”这四个词将多利的诞生有条理地复述出来。再根据课文,用“我是多利”的口吻生动有趣地介绍多利羊的诞生过程。用两种方式复述多利羊的诞生,目的是学会有条理和生动地介绍事物。
拓展交流部分,重点研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根据其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思考文题是否恰当。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阅读这部分内容,展开讨论交流形成一致观点,然后组间进行讨论。在这一环节,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我走下讲台把课堂时间交给他们自主支配。同学们的对话,层出不穷的看法让我都深受其益。最后我对这节课总结:“想阻止科学进步是徒劳,科学向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终要进取。克隆技术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人类头上,用它造福人类还是危害人类,终究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最后展示课前小作文“如果我被克隆了”。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延伸了教学内容,对“克隆”这一新型的技术产生了无限畅想。
二、教学反思
(一)生动精彩的导入开个好头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课堂的导入环节担负着带领学生走进课堂的责任。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般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的积极状态。所以人们常常把导入比作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语文课堂的导入绝对不是鸡肋可有可无。
由于《奇妙的克隆》是比较抽象的科普类文章,学生们往往对待这类文体的学习兴趣不大。尽管科普文不如散文语言优美、情感动人,也不如小说情节曲折、人物鲜明,但是存在于科普文中的科学精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一点很容易打动这些怀有梦想、充满活力的学生。何况“克隆”这一新兴技术本身就处在当下生物研究的潮流线,所以只要恰当运用好课堂导入这块敲门砖,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很快激发并且怀着迫切求知的心情跟随教师进入新课。我从网络中找到一段Flash,刚好就是介绍克隆知识的。里面有很多知识就是文章的再现,但是表现形式又是活泼生动的。所以上课一开始,我就故作神秘地说我邀请了一位新老师给大家讲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对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文是大有好处的。
(二)激情四射的对话贯穿始末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面对面的对话。因此,教学必须在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与维护文本的价值取向之间找到平衡点。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合作、对话等学习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课堂设计上,既要引导学生充分研读文本,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还要尽可能多把课外知识带进课堂中。所以教学设计中打破了说明文教学的常规模式,没有刻板地围绕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语言、说明方法来教学,而是立足文本,将这些内容拆分组合到课文的每一部分中,并在很多的问题设置上换个角度,来启发、鼓励同学们自己研究、发现。如克隆技术是否造福于民,人们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用辩论的形式引导同学们去大胆思考、质疑,不仅符合这一时期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个性张扬、思维活跃,而且也容易鼓励学生们课后多了解这一领域的最前沿的知识,从而充实自己的观点,很顺利地将课上内容延伸到课后,大大充实了课堂容量。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读写说一体化。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设计;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描述
上课我故作神秘地向同学们说:“今天在走进课文之前,我聘请了一位神秘老师给大家讲解有关克隆的知识。这位老师有个有趣的名字——阿呆老师,请看大屏幕。”(播放Flash)。同学们看见我走下讲台,觉得很诧异,满脸疑惑地看着大屏幕。我欣喜我的目的达到了。
看完这段Flash,学生们对“克隆”这一新兴技术充满了兴趣,很顺利地进入到文本学习中去。接着我面向全体学生展示学习目标。这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接跟着就把时间还给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检查。课前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认知水平将学生靠自己就能掌握的知识提前布置给他们。课上由组长检查提问,组员之间提出预习过程中疑难问题并展开互助学习。
七八分钟后由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并集体质疑解答。第一步检查字音,学生反馈情况很好。接着有学生质疑为什么要有小标题?一生就站起来回答:“小标题是为了使文章条理更清晰,并且能概括出该段的主要内容。”该生的回答得到了同学们的充分肯定。第二步探讨第一部分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并有何作用。这一环节既考查了学生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也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最后由我总结什么是克隆。
第三步对照预习作业中的表格,讨论说明顺序。没有仔细观察的学生张口就说是时间顺序,立刻遭到了其他同学的反对。一生站起来回答道:“因为根据表格可以清楚地看到先是从‘1979’写起,后来又写到‘1960—1962年’,从这一点就可以判断出不是时间顺序。而应该是逻辑顺序,按照克隆对象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来写。”大家纷纷把赞许的目光投给他。我就追问道:“这种顺序对介绍克隆技术有何好处呢?”有的同学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有的说可以表现克隆技术正在不断蓬勃发展中。根据同学们热烈地回答,可以看得出课前预习作业做得很认真,充分实践了课改的要求“学生会的课上不讲”。
通过自主预习的反馈演练,高涨的学习热情继续到下面的教学环节中。在精读精讲、研讨合作步骤中先让学生们齐读课文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用“首先”“接著”“然后”“最后”这四个词将多利的诞生有条理地复述出来。再根据课文,用“我是多利”的口吻生动有趣地介绍多利羊的诞生过程。用两种方式复述多利羊的诞生,目的是学会有条理和生动地介绍事物。
拓展交流部分,重点研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根据其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思考文题是否恰当。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阅读这部分内容,展开讨论交流形成一致观点,然后组间进行讨论。在这一环节,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我走下讲台把课堂时间交给他们自主支配。同学们的对话,层出不穷的看法让我都深受其益。最后我对这节课总结:“想阻止科学进步是徒劳,科学向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终要进取。克隆技术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人类头上,用它造福人类还是危害人类,终究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最后展示课前小作文“如果我被克隆了”。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延伸了教学内容,对“克隆”这一新型的技术产生了无限畅想。
二、教学反思
(一)生动精彩的导入开个好头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课堂的导入环节担负着带领学生走进课堂的责任。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般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的积极状态。所以人们常常把导入比作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语文课堂的导入绝对不是鸡肋可有可无。
由于《奇妙的克隆》是比较抽象的科普类文章,学生们往往对待这类文体的学习兴趣不大。尽管科普文不如散文语言优美、情感动人,也不如小说情节曲折、人物鲜明,但是存在于科普文中的科学精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一点很容易打动这些怀有梦想、充满活力的学生。何况“克隆”这一新兴技术本身就处在当下生物研究的潮流线,所以只要恰当运用好课堂导入这块敲门砖,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很快激发并且怀着迫切求知的心情跟随教师进入新课。我从网络中找到一段Flash,刚好就是介绍克隆知识的。里面有很多知识就是文章的再现,但是表现形式又是活泼生动的。所以上课一开始,我就故作神秘地说我邀请了一位新老师给大家讲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对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文是大有好处的。
(二)激情四射的对话贯穿始末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面对面的对话。因此,教学必须在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与维护文本的价值取向之间找到平衡点。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合作、对话等学习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课堂设计上,既要引导学生充分研读文本,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还要尽可能多把课外知识带进课堂中。所以教学设计中打破了说明文教学的常规模式,没有刻板地围绕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语言、说明方法来教学,而是立足文本,将这些内容拆分组合到课文的每一部分中,并在很多的问题设置上换个角度,来启发、鼓励同学们自己研究、发现。如克隆技术是否造福于民,人们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用辩论的形式引导同学们去大胆思考、质疑,不仅符合这一时期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个性张扬、思维活跃,而且也容易鼓励学生们课后多了解这一领域的最前沿的知识,从而充实自己的观点,很顺利地将课上内容延伸到课后,大大充实了课堂容量。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读写说一体化。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