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梧州话指的是以梧州市区里人们所使用的梧州白话为代表,属于粤方言中的广府片。梧州话与广州话一脉相承,二者无论是发音还是用词上都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尽管如此,二者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小部分的差异。通过对比梧州话与广州话词汇条,从构词角度对梧州话和广州话的词汇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梧州话;广州话;词汇;对比
梧州位于广西的东部,梧州话指的是以梧州市区里人们所使用的梧州白话为代表,属于粤方言中的广府片[1]3791。梧州话与广州话在发音和用词的相似性,远远胜于广东省内的很多其他地区。但“一种语言的词汇是由该种语言的一系列具有一定形式、意义和功能的相互对立、互相制约的词汇单位(包括词以及和词具有同样功能的固定词组)构成的完整体系”[2]18-22。尽管梧州话与广州话在读音或用词上大部分都相同,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小部分的差异。本文通过《普通话、广州话词汇用法对比词典》搜集语料词条,与《梧州市志:文化卷》中方言志的词汇进行对比分析,从构词角度对梧州话和广州话的词汇差异进行探析。
從构词的角度出发,词由语素构成。词又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其中,由一个语素构成的为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则为合成词。梧州话和广州话词汇也可分单纯词和合成词来讨论,但有些在普通话中为合成词的词汇在梧州话和广州话中却往往可以只用一个语素表达。因此,在不与普通话作对比分析的情况下,笔者欲将其归入单纯词一类来对梧州话与广州话作比较。
一、单纯词
梧州话与广州话在单纯词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其对语素选择方面的不同,例如:论—断(按 )、荡/玩—玩(玩)、索—绳(绳子)、蚊—个(元)、味—随(气味)、冇—唔(不)、酱—占(“jam”的音译词,果酱)
二、合成词
(一)语素的数量
在梧州话和广州话的词汇中,表述同一个意义的一对词语,它们的语素数量不一定相等,也就是说,在一些情况下,意义相同的词语,它们组合成词的语素数量不同。例如:仔女—化骨龙(儿女)、小人—顶心杉(小人)、水龙头—水喉(水龙头)、点闷办—点算(怎么办)、讲冇停—鸡啄唔断(说个不停)、 闲事佬—鸡仔媒人(爱管闲事的人)。因此,梧州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在语素的数量对比上可以分为多种情况:二对三、二对四、三对二、三对四、四对二等。这构成了梧州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在语素数量上的差异。
(二) 语素的选择
表达相同意义的一对词语,其语素数量相等,但梧州话和广州话词汇在语素的选用上却又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如:
1 选择的语素完全不同
梧州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中,语素数量相等,但是构成词语的语素却完全不同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粒儿—些少(一点)、横垫/反正—君之/君是/横垫(反正)、 洗身—冲凉(洗澡)、韧皮—百厌(调皮)、介意—计带/介意(介意)、急性子—短命种(急性子)、搅屎棍—吊靴鬼/搅屎棍(搅屎棍)、摸底细—起字意(摸底细)、湿湿碎—闲闲地/湿湿碎(轻而易举)、假鬼佬—香蕉仔(假洋鬼子)
通过上面这些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到,这些词语的组合方式基本相同,同一事物和现象用不同的语素表意并组合成词,由此,我们便不难辨认梧州话和广州话词汇上语素择用的完全差异所在。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梧州话和广州话可能存在两种说法,其中一个词是完全相同的,另一个完全不同,而用哪一种表达则取决于说话人个人的喜好或者语言习惯。如“介意”、“横垫”、“搅屎棍”、“湿湿碎”这样的词语在梧州话和广州话中是相同的,但广州话还存在着另外一个说法(如上述例子中的“计带”、“君之/君是”、“吊靴鬼”、“闲闲地”等词)。
2 选择的语素部分相同
梧州话和广州话的词汇除了有语素完全不同,也有一部分的词汇是语素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如:落水—落雨(下雨)、屎氹—屎坑(厕所)、嫩姜—子姜(嫩姜)、放落—放低(放下)、食住—食紧(吃着)、 到时候—到其时(到时候)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到,梧州话和广州话的词汇存在着很大一部分同中有异的词语,如“落水”和“落雨”,两者的意思都是指“下雨”这一自然现象,两者都用“落”来表示“下”这一动作,在“雨”字方面,广州话选用与普通话一样的“雨”字,但在梧州话中却用“水”来表示“雨”的意思,即“雨”其实也就是“水”;又如“嫩姜”和“子姜”,这对词语共同指称“嫩的姜”这样一个事物,但是在形容“姜”是“嫩姜”的时候,要对“嫩”这个状态进行描述,梧州话选用的是和普通话一样的“嫩”字,而广州话中却选用了区别于普通话的“子”来表达“嫩”的意思,虽然两个词语择用的语素部分不同,但“子”也有“嫩”的意思,因为“嫩姜”和“子姜”虽然部分语素不同,但他们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其语素数量对等,语素的择用也部分相同,只是构词上对某些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表述的时候,则用了不同的语素,这就表现出梧州话和广州话词汇在意义相同的情况下,语素数量相等,但是部分语素不同的差异所在。
(三)语素的顺序
尽管一对词语的语素数量和语素的择用都完全,但却还不能称这一对词语就完全相同了。在梧州话和广州话中还存在着一类这样的词汇,其二者语素数量对等,组合成词的语素也完全相同,但是语素的顺序却是颠倒的。例如:客人—人客(客人)、喜欢—欢喜(喜欢)、力气—气力(力气)、夜宵—宵夜(夜宵)。这种情况下的梧州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的差异与普通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的差异很像,梧州话词汇在这种情况下与普通话词汇较为相像,可以说是大体上一致,但是广州话词汇则和普通话词汇在语素的顺序上存在着差异,因而,梧州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在语序顺序上的差异就显而易见了。这种语素数量相等,语素择用相同,但语素顺序颠倒的现象较少,并且受全国推广普通话的影响,二者的这种差异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减少。
(四)语素的组合方式
合成词又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而复合词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梧州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的差异就在这个基础上显现出来了。这样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同一个意义的词语,它们选用的组合方式不一样。比如:春联—挥春(春联)、蚊子—污蝇(苍蝇)。在这两个例子当中,普通话中的“春联”义,在梧州话中表现为偏正式复合词,而在广州话中则表现为述宾式复合词,再看,普通话中的“苍蝇”义,在梧州话中表现为后加式派生词“蚊子”,而在广州话中却表现为偏正式复合词“污蝇”,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相同意义的词语,梧州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可能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这是二者词汇存在的差异,同时也是二者词汇差异形成的外在形式的原因之一。
(五)语素的意义
在梧州话和广州话中共同存在的一些词语中,某些词语的语素完全相同,但是词义却不尽相同。例如,①粟米:梧州话中指的是玉米,也叫麦包或者包粟;在广州话中指的是小米,广州话中用包粟指称玉米。②大葵扇:梧州话中单指扇子,而在广州话中则又可以作媒人的别称。这样的词汇并不多见,但却也似乎提醒着大家,梧州人和广州人交流的时候,在某些用词方面需要注意一下,同一个词语,梧州话和广州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很容易闹笑话,甚至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梧州话与广州话在词汇上仍存在着许多不同,其由于许多因素,导致了两者在语素的数量、语素的选择、语素的顺序、语素的组合方式以及语素的意义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梧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梧州市志:文化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3791
[2]黄景欣.试论词汇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语文》 1961(3):18-22
[3]董绍克.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卢敏宁,女,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读硕士。
【关键词】:梧州话;广州话;词汇;对比
梧州位于广西的东部,梧州话指的是以梧州市区里人们所使用的梧州白话为代表,属于粤方言中的广府片[1]3791。梧州话与广州话在发音和用词的相似性,远远胜于广东省内的很多其他地区。但“一种语言的词汇是由该种语言的一系列具有一定形式、意义和功能的相互对立、互相制约的词汇单位(包括词以及和词具有同样功能的固定词组)构成的完整体系”[2]18-22。尽管梧州话与广州话在读音或用词上大部分都相同,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小部分的差异。本文通过《普通话、广州话词汇用法对比词典》搜集语料词条,与《梧州市志:文化卷》中方言志的词汇进行对比分析,从构词角度对梧州话和广州话的词汇差异进行探析。
從构词的角度出发,词由语素构成。词又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其中,由一个语素构成的为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则为合成词。梧州话和广州话词汇也可分单纯词和合成词来讨论,但有些在普通话中为合成词的词汇在梧州话和广州话中却往往可以只用一个语素表达。因此,在不与普通话作对比分析的情况下,笔者欲将其归入单纯词一类来对梧州话与广州话作比较。
一、单纯词
梧州话与广州话在单纯词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其对语素选择方面的不同,例如:论—断(按 )、荡/玩—玩(玩)、索—绳(绳子)、蚊—个(元)、味—随(气味)、冇—唔(不)、酱—占(“jam”的音译词,果酱)
二、合成词
(一)语素的数量
在梧州话和广州话的词汇中,表述同一个意义的一对词语,它们的语素数量不一定相等,也就是说,在一些情况下,意义相同的词语,它们组合成词的语素数量不同。例如:仔女—化骨龙(儿女)、小人—顶心杉(小人)、水龙头—水喉(水龙头)、点闷办—点算(怎么办)、讲冇停—鸡啄唔断(说个不停)、 闲事佬—鸡仔媒人(爱管闲事的人)。因此,梧州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在语素的数量对比上可以分为多种情况:二对三、二对四、三对二、三对四、四对二等。这构成了梧州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在语素数量上的差异。
(二) 语素的选择
表达相同意义的一对词语,其语素数量相等,但梧州话和广州话词汇在语素的选用上却又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如:
1 选择的语素完全不同
梧州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中,语素数量相等,但是构成词语的语素却完全不同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粒儿—些少(一点)、横垫/反正—君之/君是/横垫(反正)、 洗身—冲凉(洗澡)、韧皮—百厌(调皮)、介意—计带/介意(介意)、急性子—短命种(急性子)、搅屎棍—吊靴鬼/搅屎棍(搅屎棍)、摸底细—起字意(摸底细)、湿湿碎—闲闲地/湿湿碎(轻而易举)、假鬼佬—香蕉仔(假洋鬼子)
通过上面这些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到,这些词语的组合方式基本相同,同一事物和现象用不同的语素表意并组合成词,由此,我们便不难辨认梧州话和广州话词汇上语素择用的完全差异所在。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梧州话和广州话可能存在两种说法,其中一个词是完全相同的,另一个完全不同,而用哪一种表达则取决于说话人个人的喜好或者语言习惯。如“介意”、“横垫”、“搅屎棍”、“湿湿碎”这样的词语在梧州话和广州话中是相同的,但广州话还存在着另外一个说法(如上述例子中的“计带”、“君之/君是”、“吊靴鬼”、“闲闲地”等词)。
2 选择的语素部分相同
梧州话和广州话的词汇除了有语素完全不同,也有一部分的词汇是语素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如:落水—落雨(下雨)、屎氹—屎坑(厕所)、嫩姜—子姜(嫩姜)、放落—放低(放下)、食住—食紧(吃着)、 到时候—到其时(到时候)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到,梧州话和广州话的词汇存在着很大一部分同中有异的词语,如“落水”和“落雨”,两者的意思都是指“下雨”这一自然现象,两者都用“落”来表示“下”这一动作,在“雨”字方面,广州话选用与普通话一样的“雨”字,但在梧州话中却用“水”来表示“雨”的意思,即“雨”其实也就是“水”;又如“嫩姜”和“子姜”,这对词语共同指称“嫩的姜”这样一个事物,但是在形容“姜”是“嫩姜”的时候,要对“嫩”这个状态进行描述,梧州话选用的是和普通话一样的“嫩”字,而广州话中却选用了区别于普通话的“子”来表达“嫩”的意思,虽然两个词语择用的语素部分不同,但“子”也有“嫩”的意思,因为“嫩姜”和“子姜”虽然部分语素不同,但他们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其语素数量对等,语素的择用也部分相同,只是构词上对某些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表述的时候,则用了不同的语素,这就表现出梧州话和广州话词汇在意义相同的情况下,语素数量相等,但是部分语素不同的差异所在。
(三)语素的顺序
尽管一对词语的语素数量和语素的择用都完全,但却还不能称这一对词语就完全相同了。在梧州话和广州话中还存在着一类这样的词汇,其二者语素数量对等,组合成词的语素也完全相同,但是语素的顺序却是颠倒的。例如:客人—人客(客人)、喜欢—欢喜(喜欢)、力气—气力(力气)、夜宵—宵夜(夜宵)。这种情况下的梧州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的差异与普通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的差异很像,梧州话词汇在这种情况下与普通话词汇较为相像,可以说是大体上一致,但是广州话词汇则和普通话词汇在语素的顺序上存在着差异,因而,梧州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在语序顺序上的差异就显而易见了。这种语素数量相等,语素择用相同,但语素顺序颠倒的现象较少,并且受全国推广普通话的影响,二者的这种差异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减少。
(四)语素的组合方式
合成词又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而复合词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梧州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的差异就在这个基础上显现出来了。这样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同一个意义的词语,它们选用的组合方式不一样。比如:春联—挥春(春联)、蚊子—污蝇(苍蝇)。在这两个例子当中,普通话中的“春联”义,在梧州话中表现为偏正式复合词,而在广州话中则表现为述宾式复合词,再看,普通话中的“苍蝇”义,在梧州话中表现为后加式派生词“蚊子”,而在广州话中却表现为偏正式复合词“污蝇”,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相同意义的词语,梧州话词汇和广州话词汇可能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这是二者词汇存在的差异,同时也是二者词汇差异形成的外在形式的原因之一。
(五)语素的意义
在梧州话和广州话中共同存在的一些词语中,某些词语的语素完全相同,但是词义却不尽相同。例如,①粟米:梧州话中指的是玉米,也叫麦包或者包粟;在广州话中指的是小米,广州话中用包粟指称玉米。②大葵扇:梧州话中单指扇子,而在广州话中则又可以作媒人的别称。这样的词汇并不多见,但却也似乎提醒着大家,梧州人和广州人交流的时候,在某些用词方面需要注意一下,同一个词语,梧州话和广州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很容易闹笑话,甚至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梧州话与广州话在词汇上仍存在着许多不同,其由于许多因素,导致了两者在语素的数量、语素的选择、语素的顺序、语素的组合方式以及语素的意义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梧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梧州市志:文化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3791
[2]黄景欣.试论词汇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语文》 1961(3):18-22
[3]董绍克.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卢敏宁,女,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