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将以语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第21课《爱莲说》为论证材料,探讨利用教材资源,培养中学生快速作文写作思路的办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快速作文 ;中学生; 《爱莲说》
中学作文教学不外乎两套模式:一是传统模式,它比较注重语文基础,追求文章架构严谨和用语精炼,言词须顺当,遣词造句必须符合词法和语言的规定,一板一眼,是一种以稳取胜的作文方法;而快速作文则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只侧重基础、结构的思维模式,强调如何立意更新颖,不落窠臼。在写好作文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中学应试作文评价偏好
在行文之前,笔者收集了任教学校所在地近十年中学升学考试满分作文50余篇,参考历年评分细则的情况下进行研究,并与其他同样在一线参与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研究专家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后,得出了“中学升学应试作文90%上以上是以‘新’、‘奇’制胜”的结论。这至少说明了在中学课堂上开展以求新和猎奇为基调的快速作为写作模式训练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而就现实教学情况而言,快速作文的观念也早已经深入人心,在规定的时间内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一篇深得阅卷老师青睐的应试作文,是所有参加升学考试考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也是家长们对学校开展作文教学活动所热切期盼的。也就是说,在中学作文尤其是应试类作文的评判中,阅卷老师们相对偏好那些“思路新颖,奇伟瑰怪”的文章。
但问题的关键是一线老师如何开展这一工作,才能培养出中学生“下笔成文、倚马可待”的快速行文能力。诸如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留心观察生活,积极思考,多练笔,这些方法都可行但实行效果却不太理想。原因在于中学生正处于生理成长期,少年心性,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像夫子般搞学术研究,也不会从玩乐当中抽太多的时间去进行课外知识的积累。故此,在本篇中,笔者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即“把视线和注意力回归教材,在对教材所选课文尤其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写作水平的篇章进行与快速作文思路形成相关联的精讲,在学习课文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快速作文的创作。”
二、 以课文重要篇章为载体的快速作文思路
快速作文是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限时作文,它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约40分钟)内,迅速完成审题、构思工作,并进行快速行文、修改的一种作文方法。它针对中学生写作文难、慢、差等问题,将传统的作文法系统化、简约化、科学化,并以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教学目标。中学升学考试作文不外乎三种体裁,即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而以议论文出题几率最大。查阅近十年来的升学考试作文题材,多以“给出某一话题,然后让考生自行命题行文”的形式出现。如2011年梆州市初中毕业考试作文题是“以带着微笑出发”为话题或以“人生处处有美景,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为开头写一篇文章。孤证不立,长沙市2009年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之一:“一步,一步,再一步”。而本篇中,笔者所提出以教材为载体的快速作文思路,则是指:学习课文当中经典编目的写作技法和行文思路。即是说,教师不只是传授文章知识点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技巧。着眼于课堂而不必非得要从课外摄取养分。
(一)初中议论体裁文章分析
初中阶段的议论文,主要注重三个核心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浅显说来,就是命题人给出一个论点或是一个命题范围,让学生自行拟定论题,然后收集资料用以支撑该论点,然后利用所收集材料对所持论点进行证明,当然初次之外,还可以利用诸如名言名句或是其他哲理性质的话语进行逻辑推证。也就说是,写议论文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先确定论点。论点选取,除了要紧扣话题之外,还得和自己较为熟悉知识和现实案例(即所需证明材料)联系起来,这样行文的时候,才能做到“快速”二字。如周敦颐所作《爱莲说》,其破题所选角度就较为贴近他的人生经验。周敦颐生于北宋仁宗年间,历史上吏治最为腐败的年代。他为官清廉,瞧不起官场上人们为了功名利禄而卑躬屈膝的种种人事。但又不愿意推出政治领域,因为那样的话,就不能实现年轻时候为民请命理想和志向,可以说,莲花的形象早已在其心中形成,是以“独爱莲”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这体现了初中阶段议论文章“观点鲜明,证据充分,论证过程简单明了”的一贯思路。
(二)关于快速作文,《爱莲说》给我们的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并未开篇即亮出自己的观点,而是采用类似于起兴的对比手法,初步论述“我”何以对莲花情有独钟的原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意思是说“水里、陆地上,草本的,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从唐朝以来,天下的人们大多喜爱牡丹。”这就类似于说,欧洲文学作品、美洲文学作品,澳洲文学作品、非洲文学作品,这当中值得喜爱的作品实在太多了,但我却却独独喜爱亚洲文学。行文至此,读者必然会自发发问,“那你呢?”于是顺理成章地,作者的论点立即适时出现,“予独爱莲……”。这种描述方法,契合了一般人的阅读习惯。观点既然已经出来了,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自然就是进行论证。正如在《爱莲说》中,周敦颐为了回答何以“独爱莲”这一论点。直接给出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就是说,莲为什么值得我爱呢?原因正在于它“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幽,(香气传播得越远就越显得幽香)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们),但不可以贴近玩弄它啊。”也就是说,作者爱莲的理由是足够充分的,这与青年男女之间:
“你为什么爱我?”
“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忍不住要想对你好!”
这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不知所谓的“论证”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这启示我们,在中学阶段,议论文的说理,必须要直接明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丝毫不得含糊。只有直接、有力、明确的说理,才能够让人信服你的观点。
然而,光是充分的论证过程多数情况下,只能让别人(读者)接受你的观点,却不一定能够认同你的观点,站在你的一边。故而在文章就要结束的时候,作者果断进行包含热情的抒情性质的论证: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显然,在这里,作者并未贬斥他人的喜好,也并不十分武断地认为他人的喜好有多庸俗,自己爱莲就显得有多清高。而是以反问来作结语:同我一样喜欢花中之君子莲的人啊,还有谁呢?是你吗?这立即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架起了会话的桥梁,也即我们常说的“产生了共鸣”。这是中学生在进行快速作文创造时所应当借鉴的地方。
三、 小结
正如上文所言,我们并不认为快速作文写作模式并不仅仅是一种应试技巧,它还是引发和培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一种良性的思维训练。就应试而言,快速作文的写作无需过分注重结构体例和语法词法,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拟定一个自己把握得住而又能够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题目上;同时由于中学作文批改实际上是“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追求数量”这一指导思想下进行的,所以应试作文的首段和末段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卜新尧 .快速作文法刍议[J].语文与教学,2008(9).
[2]曾祥芹.快速作文原理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3]叶黎明.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和前瞻[D].华东师范大学,2000.
(作者简介:曾建宏(1977.4-),男,汉族,党员,湖南省洞口县黄桥镇金田中学副校长。)
关键词:快速作文 ;中学生; 《爱莲说》
中学作文教学不外乎两套模式:一是传统模式,它比较注重语文基础,追求文章架构严谨和用语精炼,言词须顺当,遣词造句必须符合词法和语言的规定,一板一眼,是一种以稳取胜的作文方法;而快速作文则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只侧重基础、结构的思维模式,强调如何立意更新颖,不落窠臼。在写好作文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中学应试作文评价偏好
在行文之前,笔者收集了任教学校所在地近十年中学升学考试满分作文50余篇,参考历年评分细则的情况下进行研究,并与其他同样在一线参与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研究专家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后,得出了“中学升学应试作文90%上以上是以‘新’、‘奇’制胜”的结论。这至少说明了在中学课堂上开展以求新和猎奇为基调的快速作为写作模式训练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而就现实教学情况而言,快速作文的观念也早已经深入人心,在规定的时间内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一篇深得阅卷老师青睐的应试作文,是所有参加升学考试考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也是家长们对学校开展作文教学活动所热切期盼的。也就是说,在中学作文尤其是应试类作文的评判中,阅卷老师们相对偏好那些“思路新颖,奇伟瑰怪”的文章。
但问题的关键是一线老师如何开展这一工作,才能培养出中学生“下笔成文、倚马可待”的快速行文能力。诸如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留心观察生活,积极思考,多练笔,这些方法都可行但实行效果却不太理想。原因在于中学生正处于生理成长期,少年心性,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像夫子般搞学术研究,也不会从玩乐当中抽太多的时间去进行课外知识的积累。故此,在本篇中,笔者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即“把视线和注意力回归教材,在对教材所选课文尤其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写作水平的篇章进行与快速作文思路形成相关联的精讲,在学习课文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快速作文的创作。”
二、 以课文重要篇章为载体的快速作文思路
快速作文是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限时作文,它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约40分钟)内,迅速完成审题、构思工作,并进行快速行文、修改的一种作文方法。它针对中学生写作文难、慢、差等问题,将传统的作文法系统化、简约化、科学化,并以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教学目标。中学升学考试作文不外乎三种体裁,即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而以议论文出题几率最大。查阅近十年来的升学考试作文题材,多以“给出某一话题,然后让考生自行命题行文”的形式出现。如2011年梆州市初中毕业考试作文题是“以带着微笑出发”为话题或以“人生处处有美景,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为开头写一篇文章。孤证不立,长沙市2009年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之一:“一步,一步,再一步”。而本篇中,笔者所提出以教材为载体的快速作文思路,则是指:学习课文当中经典编目的写作技法和行文思路。即是说,教师不只是传授文章知识点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技巧。着眼于课堂而不必非得要从课外摄取养分。
(一)初中议论体裁文章分析
初中阶段的议论文,主要注重三个核心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浅显说来,就是命题人给出一个论点或是一个命题范围,让学生自行拟定论题,然后收集资料用以支撑该论点,然后利用所收集材料对所持论点进行证明,当然初次之外,还可以利用诸如名言名句或是其他哲理性质的话语进行逻辑推证。也就说是,写议论文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先确定论点。论点选取,除了要紧扣话题之外,还得和自己较为熟悉知识和现实案例(即所需证明材料)联系起来,这样行文的时候,才能做到“快速”二字。如周敦颐所作《爱莲说》,其破题所选角度就较为贴近他的人生经验。周敦颐生于北宋仁宗年间,历史上吏治最为腐败的年代。他为官清廉,瞧不起官场上人们为了功名利禄而卑躬屈膝的种种人事。但又不愿意推出政治领域,因为那样的话,就不能实现年轻时候为民请命理想和志向,可以说,莲花的形象早已在其心中形成,是以“独爱莲”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这体现了初中阶段议论文章“观点鲜明,证据充分,论证过程简单明了”的一贯思路。
(二)关于快速作文,《爱莲说》给我们的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并未开篇即亮出自己的观点,而是采用类似于起兴的对比手法,初步论述“我”何以对莲花情有独钟的原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意思是说“水里、陆地上,草本的,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从唐朝以来,天下的人们大多喜爱牡丹。”这就类似于说,欧洲文学作品、美洲文学作品,澳洲文学作品、非洲文学作品,这当中值得喜爱的作品实在太多了,但我却却独独喜爱亚洲文学。行文至此,读者必然会自发发问,“那你呢?”于是顺理成章地,作者的论点立即适时出现,“予独爱莲……”。这种描述方法,契合了一般人的阅读习惯。观点既然已经出来了,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自然就是进行论证。正如在《爱莲说》中,周敦颐为了回答何以“独爱莲”这一论点。直接给出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就是说,莲为什么值得我爱呢?原因正在于它“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幽,(香气传播得越远就越显得幽香)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们),但不可以贴近玩弄它啊。”也就是说,作者爱莲的理由是足够充分的,这与青年男女之间:
“你为什么爱我?”
“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忍不住要想对你好!”
这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不知所谓的“论证”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这启示我们,在中学阶段,议论文的说理,必须要直接明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丝毫不得含糊。只有直接、有力、明确的说理,才能够让人信服你的观点。
然而,光是充分的论证过程多数情况下,只能让别人(读者)接受你的观点,却不一定能够认同你的观点,站在你的一边。故而在文章就要结束的时候,作者果断进行包含热情的抒情性质的论证: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显然,在这里,作者并未贬斥他人的喜好,也并不十分武断地认为他人的喜好有多庸俗,自己爱莲就显得有多清高。而是以反问来作结语:同我一样喜欢花中之君子莲的人啊,还有谁呢?是你吗?这立即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架起了会话的桥梁,也即我们常说的“产生了共鸣”。这是中学生在进行快速作文创造时所应当借鉴的地方。
三、 小结
正如上文所言,我们并不认为快速作文写作模式并不仅仅是一种应试技巧,它还是引发和培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一种良性的思维训练。就应试而言,快速作文的写作无需过分注重结构体例和语法词法,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拟定一个自己把握得住而又能够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题目上;同时由于中学作文批改实际上是“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追求数量”这一指导思想下进行的,所以应试作文的首段和末段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卜新尧 .快速作文法刍议[J].语文与教学,2008(9).
[2]曾祥芹.快速作文原理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3]叶黎明.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和前瞻[D].华东师范大学,2000.
(作者简介:曾建宏(1977.4-),男,汉族,党员,湖南省洞口县黄桥镇金田中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