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从实际出发,阐述对不良的心理因素队歌唱得影响及良好的歌唱心理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应该加强综合艺术修养,从而获得演唱的成功。我认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创造成功歌唱的前提和基础,歌唱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之外有一个良好理素质也是必不可缺的。通过探讨声乐教学活动中歌唱者心理的作用,掌握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为了培养歌唱者心理素质打下理论基础,以便在声乐教学中提高学习声乐效率,使歌唱者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歌唱心理,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歌唱;心理;培养;感情
一、心理学与歌唱心理的关系
(一)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人的各种行为都是脑的反射活动即都是人体对外界和身体内部各种刺激的反应。心理学说到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着关系着人的实践能力。那么由此可见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
(二)歌唱心理对歌唱的重要性
在研究歌唱心理之前要懂得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在声乐教学与演唱中,心理因素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是歌唱者学习声乐和从事演唱不可缺少的素质条件,是歌唱成功的重要因素与关键。
二、歌唱中不良的心理对歌唱的影响
(一)对歌唱有恐惧羞怯的心理
怯场是一种心理反常现象,是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和思想上有压力而造成的一种现象。由于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常常使得经充分准备的演唱在舞台上大打折扣。所以也有人戏称“舞台恐惧症”。
(二)性格对歌唱的影响
所谓性格,是心理特征表现的重要方面。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
(三)过分的追求声音技巧
过多追求声音技巧的歌者大多声音僵硬,没有流畅感,缺乏感情,成了歌唱的发声的机器,这样根本没有歌唱艺术性,这样的演唱者进步是缓慢的。当我们在演唱时,如果只是按照音符演唱,或者是单纯卖弄声音,空空洞洞,没有生活内容,没有真实的感情,那这样的演唱不会吸引人,更不会感染人。相反,当我们全身心的投入演唱时,从那闪着幸福或痛苦的泪光的眼睛里,从那充满表情的脸上和热情洋溢的歌声中,听众也会同样感到激动,受到感染。
三、不良歌唱心理产生原因
(一)自身缺乏自信心
自信心的不足将直接导致演唱水平不能正常发挥。歌唱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一首歌曲演唱得好坏除了技术和修养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如果自信心不足,歌者往往在考试、比赛或者人多的地方演唱时容易出现紧张的状态。可见,自信心不足,演唱者将在表演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导致歌唱水平不能正常发挥。所以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锻炼自己,在课堂上与老师积极配合,努力做到老师要求的歌唱状态和声音。在下课练习时,要充满信心多练多唱。
(二)学生基本功不够,学习态度不认真。
声乐是技术性很强的一种艺术,要想有所成就,不付出艰苦的劳动是不行的。必须经过勤学苦练,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再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才能取得艺术成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去获得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有了过硬的声乐技能技巧,最终具有坚强的自信心,这是必须必备的。
(三)舞台经验不足,受失败经历的影响。
演唱者演唱时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和思想上压力过大引起心理紧张,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表演场地、舞台、考场等,还有观众、老师及演出的气氛,与演唱者的心理不相适应,它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使演唱者平时熟练的演唱技巧得不到发挥,而且还给演唱者带来心理压力,丧失意志力,失去自信心,致使演唱以失败而告终。
四、歌唱心理的培养与调节
(一)歌唱心理的培养
1.培养学生对声乐的兴趣爱好
让兴趣成为“内部动因”。声乐教学首先应注重并善于培养学生对歌唱的执着爱好和兴趣。要知道,学习声乐的需要和学习声乐的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源泉和心理因素。它们是学习的始动因素,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个体发动维持学习行为的一种动力源泉。
2.培养过硬的基本功
能够成功的演繹一部作品,对基本功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课堂上老师所强调的问题课下要认真的体会实践,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对于新的知识能够消化吸收并为我所用。要刻苦学习,踏实地对待每一个问题,不断地磨练,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勇于战胜困难。学习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做到“温故而知新”,加强基本功的锻炼。扎实的基本功为演唱者成功的演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培养歌唱的想象力
歌唱是声音技巧与情感的完美结合,而唱歌时进入想象的境界,将情感联想在生动的画面上与歌唱的情感联系起来。进入角色“假戏”真唱,这是歌唱者在歌唱时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重要心理素质,同时还可以摆脱声音的束缚,保持高度的艺术活动。所以想象力越丰富对音乐的感受力就愈加敏锐、愈加强烈。
想象力对于声乐教学和声乐演唱的作用十分重要,运用想象力在音乐活动中大胆的思考,掌握娴熟的声乐技巧,将人类丰富的情感化作美妙歌声。
(二)歌唱心理的调节
1.把学生自信心放在教学重要地位
要培养和训练演唱者的自信心和乐观态度。歌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信心,演唱者的自信心要比优越的专业条件更重要。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还要从个人的意志、个性、气质的培养做起,使其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训练歌唱者的自我控制和感情约束能力。面对来自外界事物与环境的影响和思想压力而出现的喜、怒、哀、乐、惊、恐的情绪以及思维、意志、记忆力、注意力的变化,要以坚强的自控能力,排除杂念和干扰,专心致志地投入艺术创造,从而消除和转移紧张恐惧心理。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平衡调节的心理训练,逐步克服怯场的心理因素,消除不必要的精神紧张。
2.自我调节,加强舞台艺术实践经验。
对于声乐学习者而言,舞台就是第二课堂,舞台实践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是学生走进社会的桥梁。通过舞台实践,可以使声乐学习者得到历练,从一个稚嫩的演唱者变成一个成熟的歌唱者,一位优秀的演唱者一定是经过舞台的千锤百炼而获得成功的。对于声乐学习者而言,在舞台上他们可以得到一些在书本上所学不到的舞台经验。通常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上台后动作僵硬、表情不自然,一副紧张的状态。他们不像是为观众表演,而感觉是在舞台上倍受煎熬,观众也不会因为他们的演出而感到享受。所以舞台实践应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并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
[2]歌海《心理素质与声乐演唱关系》天津音乐学院出版社,2001年
[3]于琦《声乐学习中心理因素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关键词:歌唱;心理;培养;感情
一、心理学与歌唱心理的关系
(一)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人的各种行为都是脑的反射活动即都是人体对外界和身体内部各种刺激的反应。心理学说到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着关系着人的实践能力。那么由此可见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
(二)歌唱心理对歌唱的重要性
在研究歌唱心理之前要懂得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在声乐教学与演唱中,心理因素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是歌唱者学习声乐和从事演唱不可缺少的素质条件,是歌唱成功的重要因素与关键。
二、歌唱中不良的心理对歌唱的影响
(一)对歌唱有恐惧羞怯的心理
怯场是一种心理反常现象,是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和思想上有压力而造成的一种现象。由于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常常使得经充分准备的演唱在舞台上大打折扣。所以也有人戏称“舞台恐惧症”。
(二)性格对歌唱的影响
所谓性格,是心理特征表现的重要方面。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
(三)过分的追求声音技巧
过多追求声音技巧的歌者大多声音僵硬,没有流畅感,缺乏感情,成了歌唱的发声的机器,这样根本没有歌唱艺术性,这样的演唱者进步是缓慢的。当我们在演唱时,如果只是按照音符演唱,或者是单纯卖弄声音,空空洞洞,没有生活内容,没有真实的感情,那这样的演唱不会吸引人,更不会感染人。相反,当我们全身心的投入演唱时,从那闪着幸福或痛苦的泪光的眼睛里,从那充满表情的脸上和热情洋溢的歌声中,听众也会同样感到激动,受到感染。
三、不良歌唱心理产生原因
(一)自身缺乏自信心
自信心的不足将直接导致演唱水平不能正常发挥。歌唱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一首歌曲演唱得好坏除了技术和修养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如果自信心不足,歌者往往在考试、比赛或者人多的地方演唱时容易出现紧张的状态。可见,自信心不足,演唱者将在表演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导致歌唱水平不能正常发挥。所以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锻炼自己,在课堂上与老师积极配合,努力做到老师要求的歌唱状态和声音。在下课练习时,要充满信心多练多唱。
(二)学生基本功不够,学习态度不认真。
声乐是技术性很强的一种艺术,要想有所成就,不付出艰苦的劳动是不行的。必须经过勤学苦练,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再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才能取得艺术成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去获得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有了过硬的声乐技能技巧,最终具有坚强的自信心,这是必须必备的。
(三)舞台经验不足,受失败经历的影响。
演唱者演唱时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和思想上压力过大引起心理紧张,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表演场地、舞台、考场等,还有观众、老师及演出的气氛,与演唱者的心理不相适应,它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使演唱者平时熟练的演唱技巧得不到发挥,而且还给演唱者带来心理压力,丧失意志力,失去自信心,致使演唱以失败而告终。
四、歌唱心理的培养与调节
(一)歌唱心理的培养
1.培养学生对声乐的兴趣爱好
让兴趣成为“内部动因”。声乐教学首先应注重并善于培养学生对歌唱的执着爱好和兴趣。要知道,学习声乐的需要和学习声乐的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源泉和心理因素。它们是学习的始动因素,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个体发动维持学习行为的一种动力源泉。
2.培养过硬的基本功
能够成功的演繹一部作品,对基本功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课堂上老师所强调的问题课下要认真的体会实践,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对于新的知识能够消化吸收并为我所用。要刻苦学习,踏实地对待每一个问题,不断地磨练,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勇于战胜困难。学习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做到“温故而知新”,加强基本功的锻炼。扎实的基本功为演唱者成功的演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培养歌唱的想象力
歌唱是声音技巧与情感的完美结合,而唱歌时进入想象的境界,将情感联想在生动的画面上与歌唱的情感联系起来。进入角色“假戏”真唱,这是歌唱者在歌唱时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重要心理素质,同时还可以摆脱声音的束缚,保持高度的艺术活动。所以想象力越丰富对音乐的感受力就愈加敏锐、愈加强烈。
想象力对于声乐教学和声乐演唱的作用十分重要,运用想象力在音乐活动中大胆的思考,掌握娴熟的声乐技巧,将人类丰富的情感化作美妙歌声。
(二)歌唱心理的调节
1.把学生自信心放在教学重要地位
要培养和训练演唱者的自信心和乐观态度。歌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信心,演唱者的自信心要比优越的专业条件更重要。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还要从个人的意志、个性、气质的培养做起,使其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训练歌唱者的自我控制和感情约束能力。面对来自外界事物与环境的影响和思想压力而出现的喜、怒、哀、乐、惊、恐的情绪以及思维、意志、记忆力、注意力的变化,要以坚强的自控能力,排除杂念和干扰,专心致志地投入艺术创造,从而消除和转移紧张恐惧心理。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平衡调节的心理训练,逐步克服怯场的心理因素,消除不必要的精神紧张。
2.自我调节,加强舞台艺术实践经验。
对于声乐学习者而言,舞台就是第二课堂,舞台实践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是学生走进社会的桥梁。通过舞台实践,可以使声乐学习者得到历练,从一个稚嫩的演唱者变成一个成熟的歌唱者,一位优秀的演唱者一定是经过舞台的千锤百炼而获得成功的。对于声乐学习者而言,在舞台上他们可以得到一些在书本上所学不到的舞台经验。通常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上台后动作僵硬、表情不自然,一副紧张的状态。他们不像是为观众表演,而感觉是在舞台上倍受煎熬,观众也不会因为他们的演出而感到享受。所以舞台实践应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并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
[2]歌海《心理素质与声乐演唱关系》天津音乐学院出版社,2001年
[3]于琦《声乐学习中心理因素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