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特邀心学专家白立新老师为我们进行《传习录》的现代解读,点燃我们心上的智慧明灯,此篇解读《传习录》之徐爱录——心即是理,是整个《传习录》解读的引言。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追求人间大道,追求人生大道,是每一位古圣先贤、每一个有志于活出人生境界的芸芸众生的共同向往。
大道哪里寻?大道如何寻?
王阳明先生十二岁就有读书做圣贤的鸿鹄之志,为了探寻圣贤之道,他走了不少弯路,费了不少周折,“早岁业举,溺志词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事正学,而苦于众说之纷扰疲苶,茫无可入,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然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无归;依违往返,且信且疑”。终于,在经历“向死而生”的龙场悟道之后,他开悟了,发出惊天之谈:“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阳明生活的时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盛行朝野,科考文赋,莫不以理学为题。青年时代的王阳明也曾笃信朱熹“穷究事物之理于事事物物”之说,还闹出过“格竹子”的笑话,事物之理不仅没有“格”出来,还“格”出一场病,及至上书声讨宦党刘瑾,终落得一个发配龙场驿的悲惨命运。
“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深处蛮夷之地的王阳明,断绝了一切念头和妄想,“日生死四次”,终于大彻大悟圣人之道、人间正道不在于向外物、只唯上的外向追寻,而是向内心、靠自己的内向追求。
这一方向性的转变,奠定了心学的座基。
圣贤如常人,都有至善明德之心,都有天理良知。这天理良知,脉脉相传生生不息,“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这天理良知,是人之所以称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所在。坚守这天理良知,就是做人的原点,内心良知世界的丰盈,就是外在物质世界的广大;笃信这天理良知,并以虔诚的心意在事事物物上表达出来,就是一以贯之,就是知行合一;滋养并呵护这天理良知,并在事事物物上磨炼,就是致良知之道。
心灵之架构,有其独特的逻辑架构。阳明心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有其内在逻辑完整性,缺一不可。心灵世界不仅仅有其独特的“静、寂、动”形态,有其“至善、明德”的认知规律;阳明心学不仅仅孤立、静止地追求心灵之修养,更重要的是推行良知与行为的统一,知胜于行、笃信良知并践行良知才是真知灼行;良知只有在事上磨炼、在实践精进中获得保持和滋养。阳明心学解析了“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的修身、内圣之道,打通了一条人人皆可成圣的路径和通道!
天理良知人人具有,为何是王阳明开启了心学之门?良知易被蒙蔽、易被诱惑、易被污染。王阳明独特的人生经历,习惯守静坐禅,少年胸怀圣贤之志,以天下之喜为喜,以天下之忧为忧,心不妄动,从善而居,深处逆境而不苟且,凛然有大丈夫之气;他不断探索剥离迷雾,敢于批判,他放下了名利恩怨生死,不为(私欲)所动,他秉持正心正念,洁身自好躬身垂范。在阳明先生身上,有儒家的智、仁、勇三达德,在经历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增益其所不能”之后,承担起心学“天降大任”。
今日之社会,人人追求成功,追求建功立业乃人之常情,每一个人都不想度过浑浑噩噩一事无成的短暂一生。但成功从哪里开始?欲成功,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道德根基,欲做事先做人。天赋良知人皆有之,但唯有心上重视、心上滋养和心上保养,这天赋良知才会成为照耀我们一生前行的明灯,才会给我们指引一条仄仄生辉的光明道路。在事事物物磨炼中致良知、修炼我们的灵魂,“顺手获得”建功立业的意外收获,这是心学成功学的精要。
今日之中国,道德滑坡,两级分化,社会对立,已是不争的事实。幸福在哪里?放下急功近利的戾气浮躁,放下不择手段的攫取财富,放下高高在上的权贵地位,追求祥和安逸的内心宁静世界,追寻造福他人的利他境界,追寻人人平等、人人皆可成圣的大同社会,幸福就在吾心!
德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康德说:“有两件事情我思考得越是深沉,心中的敬畏越是持久,一个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个道德法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天理良知,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良心!
人间大道在吾心!编辑/徐展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追求人间大道,追求人生大道,是每一位古圣先贤、每一个有志于活出人生境界的芸芸众生的共同向往。
大道哪里寻?大道如何寻?
王阳明先生十二岁就有读书做圣贤的鸿鹄之志,为了探寻圣贤之道,他走了不少弯路,费了不少周折,“早岁业举,溺志词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事正学,而苦于众说之纷扰疲苶,茫无可入,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然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无归;依违往返,且信且疑”。终于,在经历“向死而生”的龙场悟道之后,他开悟了,发出惊天之谈:“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阳明生活的时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盛行朝野,科考文赋,莫不以理学为题。青年时代的王阳明也曾笃信朱熹“穷究事物之理于事事物物”之说,还闹出过“格竹子”的笑话,事物之理不仅没有“格”出来,还“格”出一场病,及至上书声讨宦党刘瑾,终落得一个发配龙场驿的悲惨命运。
“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深处蛮夷之地的王阳明,断绝了一切念头和妄想,“日生死四次”,终于大彻大悟圣人之道、人间正道不在于向外物、只唯上的外向追寻,而是向内心、靠自己的内向追求。
这一方向性的转变,奠定了心学的座基。
圣贤如常人,都有至善明德之心,都有天理良知。这天理良知,脉脉相传生生不息,“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这天理良知,是人之所以称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所在。坚守这天理良知,就是做人的原点,内心良知世界的丰盈,就是外在物质世界的广大;笃信这天理良知,并以虔诚的心意在事事物物上表达出来,就是一以贯之,就是知行合一;滋养并呵护这天理良知,并在事事物物上磨炼,就是致良知之道。
心灵之架构,有其独特的逻辑架构。阳明心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有其内在逻辑完整性,缺一不可。心灵世界不仅仅有其独特的“静、寂、动”形态,有其“至善、明德”的认知规律;阳明心学不仅仅孤立、静止地追求心灵之修养,更重要的是推行良知与行为的统一,知胜于行、笃信良知并践行良知才是真知灼行;良知只有在事上磨炼、在实践精进中获得保持和滋养。阳明心学解析了“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的修身、内圣之道,打通了一条人人皆可成圣的路径和通道!
天理良知人人具有,为何是王阳明开启了心学之门?良知易被蒙蔽、易被诱惑、易被污染。王阳明独特的人生经历,习惯守静坐禅,少年胸怀圣贤之志,以天下之喜为喜,以天下之忧为忧,心不妄动,从善而居,深处逆境而不苟且,凛然有大丈夫之气;他不断探索剥离迷雾,敢于批判,他放下了名利恩怨生死,不为(私欲)所动,他秉持正心正念,洁身自好躬身垂范。在阳明先生身上,有儒家的智、仁、勇三达德,在经历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增益其所不能”之后,承担起心学“天降大任”。
今日之社会,人人追求成功,追求建功立业乃人之常情,每一个人都不想度过浑浑噩噩一事无成的短暂一生。但成功从哪里开始?欲成功,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道德根基,欲做事先做人。天赋良知人皆有之,但唯有心上重视、心上滋养和心上保养,这天赋良知才会成为照耀我们一生前行的明灯,才会给我们指引一条仄仄生辉的光明道路。在事事物物磨炼中致良知、修炼我们的灵魂,“顺手获得”建功立业的意外收获,这是心学成功学的精要。
今日之中国,道德滑坡,两级分化,社会对立,已是不争的事实。幸福在哪里?放下急功近利的戾气浮躁,放下不择手段的攫取财富,放下高高在上的权贵地位,追求祥和安逸的内心宁静世界,追寻造福他人的利他境界,追寻人人平等、人人皆可成圣的大同社会,幸福就在吾心!
德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康德说:“有两件事情我思考得越是深沉,心中的敬畏越是持久,一个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个道德法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天理良知,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良心!
人间大道在吾心!编辑/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