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规划螺旋递进实现师资均衡配置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n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青羊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硬件资源的非均衡状态已经得到根本改变,教师资源配置的欠合理成为我区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典型特征。如果说教师的无序流动是导致教师资源配置欠合理的重要原因,那么政策与制度的因素则是决定教师资源配置是否均衡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我们重点从政策、制度层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
  在这一从基础问题入手进行整体规划、逐步破解难题的螺旋递进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关注这样几个关键问题:首先,是如何让教师的流动真正成为信息资源的流动,成为先进教育观念和教育技术的流动,而不是简单的人员流动。其次,怎样使教师交流从简单的“输血式”迁移转化为“造血”机能的迁移,从人员的外在调配转变为教师的内涵发展。第三,如何遵循“刚性”与“柔性”并济的原则,以行政手段切实保障教师受幸福的职业生活。
  
  一、以基础制度作保障,让干部、教师“动起来”
  
  我们提升涉农学校教师队伍质量的初始办法,是推行城区教师到涉农学校定期交流服务的制度,同时建立校长任职交流互动机制。涉农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和后备干部到城内强校“留学”,城区窗口学校选派干部到涉农学校任校长,人员交流覆盖了全部涉农学校和薄弱学校。
  在制度保障下,学校干部教师从城到乡、从乡到城流动起来。政策实施早期出现了“沙丁鱼效应”,部分到涉农校和薄弱校定期服务的教师通过上示范课、观摩课等方式,将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新的课程理念带到涉农学校,拓展了涉农学校教师的专业视野和发展空间。
  但是一段时间后,新的问题出现了。能力较强的交流教师服务期满离开后,良好的教育效果中断,受援学校的家长、学生产生了不满情绪。也有少部分的交流教师本身是派出学校不愿意留下的人员,到了支援学校后给对方学校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还有些交流的干部因为学校整体管理环境的差异而出现“水土不服”。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我们意识到,单单依靠教师的人员流动来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质量,是不够科学或者说是不全面的,“输血”解决了一时之急,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血源”问题。
  
  二、以创造优质环境为前提,让干部、教师“留下来”
  
  1、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涉农学校试行校长职级制
  “把学校还给校长”,进一步扩大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是青羊区调动广大校长办学积极性、推进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以草堂小学和文翁实验学校为试点校,推行了相关的改革措施,诸如下放经费分配权,扩大校长的人事权、招、生自主权、校本课程设置权、教育教学评价权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率先在涉农学校进行校长职级制的试点,评定出校长职级,校长工资待遇与职级工资挂钩。这一举措为全区推开校长职级制奠定了基础,也为吸引优秀管理人才到涉农学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区教育局还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为导向,给予涉农学校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双重支持,扩大涉农学校的影响力,吸引城区教师主动投身涉农地区的教育事业。
  2、改善教师的职业环境,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薄弱学校与城区强校教师在经济收入、社会保障、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距,是阻碍教师合理流动的最大障碍。制定配套政策,让流动到涉农学校的教师能心甘情愿地留下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1)“一个保障”和“三个倾斜”
  “一个保障”就是保障工资待遇。我们从区财政争取到专项资金,给交流到涉农学校的干部教师发放一定的补贴。具体办法是:凡在涉农学校任教的教师,包括交流到涉农学校的教师,区财政在保持其基本工资待遇不变的前提下,再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专项补贴,使交流干部教师的收入与城区学校持平或略高于城区学校。在涉农地区实行校长职级制,保障其校级领导的待遇高于城区。按规定,具有相应等级的校长,在区内学校间交流任用,不受地域、学校规模、学校等级的限制,职级工资不变。
  “三个倾斜”指福利待遇倾斜、评优评先倾斜和职称聘用倾斜。比如:经多方协调,青羊区以市场价一半的价格,为涉农地区的教师购买了数百套住房,教师只需要付出同地段一半的价钱,就可以获得一套全产权住房,解决了涉农地区学校所有教师的住房需求。区教育局明确规定,凡申报特级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市教育专家、市学科带头人,市级以上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应在薄弱学校、涉农学校任教两个学年以上。青羊区特别设立了“教育均衡发展突出贡献奖”、“教育均衡发展特别贡献奖”、“教育均衡发展优秀志愿者奖”、“教育均衡发展奉献者奖”等专门的奖项。青羊区还提高涉农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职称聘用比例,对具有涉农学校或者薄弱学校工作经历的教师,优先聘用。城区学校教师聘用高一级职称,必须有一年以上涉农学校的工作经历。
  (2)关注教师心理和谐和职业幸福感
  青羊区将2005年、2006年分别定为“教师关爱年”和“教师发展年”,实施关爱教师工程,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均衡教育、关爱涉农教师的浓厚氛围。关心教师的生命质量和发展需要,实施“六卡关怀”:通过给教师提供康体卡、阳光卡、E网卡、深培卡、书香卡、信用卡六种卡,对教师的身心健康、素质提高、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涉农地区教师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三、以管理制度创新为先导,让配置机制“活起来”
  
  在教师流动服务和分配优秀教师资源的过程中,受教师人事关系和校际间人才壁垒等方面的制约而产生的教师流动不畅的问题逐步显露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和管理观念,变人才的单位所有制为区域共享制,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身份”归谁管的问题。
  青羊区专门成立了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管理机构——教育人才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把全区教职工的人事关系纳入中心统一管理,统筹配置人才资源。“中心”与教职工签订人事聘用合同,行使人事聘用权;学校与教职工签订岗位管理合同,行使岗位管理权。这样一来,教职工的人事关系不受现在工作学校的约束,彻底打破了校际间人才保护的壁垒,从制度上弱化了学校对教育人才流动的限制,实现了优质教师资源的区域内共享,教职工由“单位人”变为了“系统人”。
  
  四、以资源共事为途径,促进城乡教师同步成长
  
  当校长、教师的流动在基础制度保障下成为一种常态,学校在错位发展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不均衡。如何打破学校之间的隔阂,充分发挥名校、名优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成为我们面临的又一新问题。校长、教师的流动能够为涉农学校输入优质资源,但要从根本上提高涉农学校教师的水平,这种“输血式”流动仅能解燃眉之急,只有全面提升涉农学校教师的水平,让涉农学校教师具有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依托青羊区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多元多层次的教师培养体系,为涉农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培养,促进城乡教师同步成长。
  我们依据“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把全区中小学组建为七个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通过共同体开展的学校协作、校长沙龙等活动,进一步消除城乡教师资源的地域差异。
  我们通过组建“特级教师工作室”和“名师发展学校”,对区域内的名师进行管理、培养,丰富和完善我区的教师培养体系;同时着力提高薄弱学校、涉农学校的师资水平,培养“本土化”名师。
  我们采用学科带头人“一帮一”结对的模式,建立师徒捆绑发展的教师成长机制,使新教师尽快入格、升格。这一模式覆盖了全部涉农学校。
  我们还举办骨干教师研修班,采用导师引领模式,加快骨干教师向名优教师发展的速度。几年来,我们先后培养了近700名骨干教师,其中近40%的骨干教师走上了学校的管理岗位或成长为市、区学科带头人,为我区教育的整体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校长的“特别”的基础是校长的“优秀”,“特别”和“优秀”中蕴含着校长的领导力。优秀校长的领导力需要专业研究者与校长一起“明察”。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校长作为生命体与学校组织作为生命体在经历共同的遭遇中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校长们在寻求教育本质中发展着“教育”的领导方式,实事求是是这些校长的“特别”的思想根源。建议在“特别”处、在“还原”中研究中国各地的校长的领导力。  [关键词]名校长工作室;校长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于2006年11月在集美大学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多学科视野中的和谐与均衡”。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的近16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在这次会议上,专家学者对基础教育的和谐与均衡发展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本文仅对与基础教育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概述。    一、关于教育和谐与均衡问题的理论探讨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
在美国的一所中学里,七年级英语教师丹尼尔因故离职,学校决定由伊丽莎白接任他的工作。寒假期间,在与丹尼尔老师完成工作交接之后,伊丽莎白给班里每位学生的家长发了如下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  或许你已经知道,从下学期开始,你孩子的英语课堂上将会出现一个新的面孔。请允许我向你作自我介绍:我叫伊丽莎白,在本学年余下的日子里,丹尼尔老师将离职,由我来接替他的工作。我渴望着开始我在新班级的工作,期待着与
课外补习指的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之外参加的旨在提高学业成绩的各种培优补差活动。课外补习广泛存在于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这些国家有着厚重的儒家文化传统,并且普遍采用竞争性考试来筛选学生,因此学生读书升学的压力极大。学业竞争的加剧导致更多的学生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参加补习。  研究表明,课外补习的规模在一些国家有不断扩大之势,如韩国的家庭补习支出占GDP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1.2%增至199
她坐在教导室里,有些怯怯地望着教导主任,紧闭的双唇微微地翕动了几下,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我要请3天假,可以吗?”   教导主任面有难色:“你的要求,我应该答应。可是,你是知道的,学校调课很困难。你一个人五天教18节课,你要是请3天假,全校教师都要为你一个人服务。   她非常了解学校的情况,她一旦请假就会造成教学上的混乱。记得上次她参加全省比赛,学校有关部门就为调课的事伤透了脑筋,结果,有几节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地震。当时,大多数学生正在上课。这意味着在死伤人群中,相当比例的人是学生。仅以此次地震重灾区什邡市为例,全市共有8所中小学教学楼完全坍塌,上千师生伤亡。而什邡市民主中心小学的教学楼也完全垮塌,但只有11名学生和1名教师死亡。  什邡市民主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共有3层,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全校共有500多名学生在楼内上课。地震发生后,全校学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师毕业后,我先后从事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和管理工作十几年。工作之余,我不辍自学,终于走进了北京师范大学这座我梦中的学术殿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教育应该深入到基层”,带着对教育的一腔热情,2001年9月,我又开始了博士阶段的理论研究与中学管理实践的双重奔波。我穿梭于大学和中学之间,既做研究人员,又当校长,时时感受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所带来的双重快乐与困惑。低起点的学术经历,
近年来,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部分学生干部中出现了“腐败”现象,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学生干部“腐败”现象的表现  有些学生竞选班干部,不是抱着为同学服务的态度,而是为了享受当上班干部的许多特权,这些学生往往感觉自己优越于其他同学。还有一些学生在选举时拉帮结派,在背地里对同学施以小恩小惠,拉取选票,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当上了班干部,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另外,有部分学生当上班
(接第七期)  科学课的分层教学——为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科学课就是培育科学精神的课。”巴斯盖特学校的科学课程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基础、中一、中二、高一、高二。学校认为,科学课应重视学生的观察过程,不是简单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在观察中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八年级的科学课程,分别在两个实验室上。两个实验室中间的房子是仪器室。从一个实验室经过仪器室,就
拍摄地点:四川成都青羊区草堂小学  拍摄主题:诗歌之路  以诗圣的居所命名的小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诗歌底蕴。校园中处处弥漫着诗歌的味道,大到亭台楼阁,小到笔墨纸砚,上到天花板,下到足底砖,无一处无诗,无一处不景。人在诗上走,诗在心中留,徜徉其间,吾心醉矣!    (编辑 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