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预算管理在中国的经营管理中尚存在许多问题,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必须树立信心,坚定信念,不断摸索和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药方”。
关键词:预算管理;控制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的进一步搞活开放,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除了要有过硬的产品外,还需要有一套适应市场机制的现代化管理系统。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企业在强化财务预算管理的控制方面的问题日益显得突出和重要。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一)财务预算,是企业对一定时期内资金运动所作的安排,也就是以货币形式对一定时期内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有关资金方面预测的具体落实。财务预算管理则是对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各个环节实施自始至终的过程控制。
(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
1.战略性
财务预算管理的战略性特征是指其构建必须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符合战略要求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对企业战略发展起到全方位的支持作用,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规划。
2.系统性
具体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纵向系统性是指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和奖惩各环节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上下环节紧密相连,共同形成预算的刚性;横向系统性是指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某部门的预算目标未完成,会影响其他部门的预算执行,必须经过有权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批准。
3.全面性
具体体现为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全员性是指财务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各个部门,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完成,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效益;全程性是指预算管理活动从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绩效评价及奖惩均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表现为全过程的预算管理;全方位是指预算管理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各个方面预算。
二、目前国内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缺乏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明确指导
这些年,国内多数企业只求迅速发展,只注重企业短期利益,忽视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使短期的财务预算指标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不相适应,使得财务预算管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与市场相脱离,经不起市场的考验
从国内企业的现状来看,大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往往忽视对目标市场的调查预测,不仅使很多预算指标与市场环境不相容而难以被市场接受,且预算指标缺乏市场应变能力。
(三)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中缺乏整合思想
(1)财务预算指标的设置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预算指标是预算管理工作的载体,因此指标的建立应该符合企业自身的特点,不能千篇一律。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总的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政策迟迟不能下达,或在“两上两下”过程中上下级单位之间沟通不畅等原因,以致预算在预算年度一季度甚至二季度末才能下达,预算编制滞后,影响预算控制的效用。
(2)预算执行单位从自身的短期利益出发,对预算所需要的有关信息有所保留,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或夸大预算需求,导致预算松弛,缺乏科学性、客观性,预算有效性差。
(3)有的企业只有利润的意识,没有亏损的意识,使得新企业、新项目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亏损状态缺乏预算控制,而造成了企业对亏损心中无数的局面。
(四)财务预算执行和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指导不能贯彻执行,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随意性大,导致预算管理虎头蛇尾。个别预算执行单位不重视预算执行,听之任之,经常超预算支出。
(2)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等异常情况,未能及时查明原因,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五)预算分析、考核、评价和奖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执行单位对执行预算的偏差,未能充分、客观、详细地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未能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考评制度未能贯彻、落实到位,造成预算不能成为企业的硬约束,使预算失去其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奖罚激励机制作用不明显。上级管理部门在年终考核预算责任单位时,一方面被考核方过多强调客观因素对活动绩效的影响故意回避主观方面的原因,考核方常常有浓重的个人感情去评价被考核方,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对预算工作富有成效的单位和个人很少奖励,对实际发生的预算内浪费严重或突击花钱等问题的违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手段很轻微。
三、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及控制
企业预算管理在中国的经营管理中尚存在许多问题,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必须树立信心,坚定信念,不断摸索和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药方”。
(一)建立全面的财务预算控制体系。落实预算目标,加强信息沟通,解决预算滞后和预算松弛问题。
财务预算由总预算、专门预算和预算编制说明几部分组成,其表现形式为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全面反映企业预计的资产负债、权益、损益和现金流人流出情况。
(二)预算编制兼顾刚性原则和弹性原则。预算编制和执行强调刚性原则,同时考虑预算环境的变化,业务流程结构的变化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预算指标的影响,同时考虑个别单位业务的特殊性,严格按规定的调整预算的程序进行审批调整。
(三)建立强有力的财务监督机制
财务监督机制主要由财务检查与内部审计两个方面构成,分别由企业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从不同角度对下属各单位执行财经纪律、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所进行的内部监督,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企业按照既定目标平稳运行与发展。
(四)落实预算考评和强化奖罚激励机制的作用
(1)为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发挥重要作用。在进行考核评价时应注意结合实际、客观公正,以利于充分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坚持责、权、利一致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财务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和财务目标的实现。如对专项工程预算的考评,重点应放在决算比预算的节支情况,工程质量验收是否到了预期要求,项目建成后的产出效益是否到了经济评价的目标。
(2)激励员工,有利于预算管理的实施。预算年度终了,依据预算的编报质量、预算完成情况和预算审计情况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量化考核,奖罚的力度要适当加大,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关键词:预算管理;控制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的进一步搞活开放,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除了要有过硬的产品外,还需要有一套适应市场机制的现代化管理系统。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企业在强化财务预算管理的控制方面的问题日益显得突出和重要。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一)财务预算,是企业对一定时期内资金运动所作的安排,也就是以货币形式对一定时期内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有关资金方面预测的具体落实。财务预算管理则是对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各个环节实施自始至终的过程控制。
(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
1.战略性
财务预算管理的战略性特征是指其构建必须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符合战略要求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对企业战略发展起到全方位的支持作用,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规划。
2.系统性
具体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纵向系统性是指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和奖惩各环节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上下环节紧密相连,共同形成预算的刚性;横向系统性是指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某部门的预算目标未完成,会影响其他部门的预算执行,必须经过有权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批准。
3.全面性
具体体现为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全员性是指财务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各个部门,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完成,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效益;全程性是指预算管理活动从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绩效评价及奖惩均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表现为全过程的预算管理;全方位是指预算管理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各个方面预算。
二、目前国内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缺乏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明确指导
这些年,国内多数企业只求迅速发展,只注重企业短期利益,忽视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使短期的财务预算指标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不相适应,使得财务预算管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与市场相脱离,经不起市场的考验
从国内企业的现状来看,大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往往忽视对目标市场的调查预测,不仅使很多预算指标与市场环境不相容而难以被市场接受,且预算指标缺乏市场应变能力。
(三)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中缺乏整合思想
(1)财务预算指标的设置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预算指标是预算管理工作的载体,因此指标的建立应该符合企业自身的特点,不能千篇一律。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总的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政策迟迟不能下达,或在“两上两下”过程中上下级单位之间沟通不畅等原因,以致预算在预算年度一季度甚至二季度末才能下达,预算编制滞后,影响预算控制的效用。
(2)预算执行单位从自身的短期利益出发,对预算所需要的有关信息有所保留,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或夸大预算需求,导致预算松弛,缺乏科学性、客观性,预算有效性差。
(3)有的企业只有利润的意识,没有亏损的意识,使得新企业、新项目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亏损状态缺乏预算控制,而造成了企业对亏损心中无数的局面。
(四)财务预算执行和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指导不能贯彻执行,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随意性大,导致预算管理虎头蛇尾。个别预算执行单位不重视预算执行,听之任之,经常超预算支出。
(2)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等异常情况,未能及时查明原因,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五)预算分析、考核、评价和奖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执行单位对执行预算的偏差,未能充分、客观、详细地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未能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考评制度未能贯彻、落实到位,造成预算不能成为企业的硬约束,使预算失去其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奖罚激励机制作用不明显。上级管理部门在年终考核预算责任单位时,一方面被考核方过多强调客观因素对活动绩效的影响故意回避主观方面的原因,考核方常常有浓重的个人感情去评价被考核方,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对预算工作富有成效的单位和个人很少奖励,对实际发生的预算内浪费严重或突击花钱等问题的违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手段很轻微。
三、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及控制
企业预算管理在中国的经营管理中尚存在许多问题,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必须树立信心,坚定信念,不断摸索和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药方”。
(一)建立全面的财务预算控制体系。落实预算目标,加强信息沟通,解决预算滞后和预算松弛问题。
财务预算由总预算、专门预算和预算编制说明几部分组成,其表现形式为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全面反映企业预计的资产负债、权益、损益和现金流人流出情况。
(二)预算编制兼顾刚性原则和弹性原则。预算编制和执行强调刚性原则,同时考虑预算环境的变化,业务流程结构的变化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预算指标的影响,同时考虑个别单位业务的特殊性,严格按规定的调整预算的程序进行审批调整。
(三)建立强有力的财务监督机制
财务监督机制主要由财务检查与内部审计两个方面构成,分别由企业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从不同角度对下属各单位执行财经纪律、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所进行的内部监督,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企业按照既定目标平稳运行与发展。
(四)落实预算考评和强化奖罚激励机制的作用
(1)为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发挥重要作用。在进行考核评价时应注意结合实际、客观公正,以利于充分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坚持责、权、利一致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财务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和财务目标的实现。如对专项工程预算的考评,重点应放在决算比预算的节支情况,工程质量验收是否到了预期要求,项目建成后的产出效益是否到了经济评价的目标。
(2)激励员工,有利于预算管理的实施。预算年度终了,依据预算的编报质量、预算完成情况和预算审计情况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量化考核,奖罚的力度要适当加大,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