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部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正式发行,浙江省和江苏省两地新高考模式的试点推行,表明新一轮高考改革已然拉开大幕。贫困山区学生在新高考模式下处于弱势地位,强化比较思维训练,优化课堂教学效率能起到提高学生高考历史成绩和落实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新高考;比较思维;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122
时下,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其根本目的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重点在于落实对高中生五大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核心素养,则要依据不同地域、学校、学情实施有差别化和针对性的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与发达城市的学生相比,在历史视野,阅读能力、史料收集和整理能力等方面,贫困山区学生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学生的高考成绩也与发达城市学生差距明显。如何提升学生的高考历史成绩,为实现贫困山区学生走出大山告别贫穷的梦想助力?这一难题是山区学校教师毋庸回避而又必须承担的使命。
一、注重比较 巧妙解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比较能力最直观的应用体现在各类试题的考查中,尤其是在高考真题中表现突出。
高考试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可以分为两种模式:“显性考查”和“隐形考查”。“显性考查”模式直观体现在众多主观题(即非选择材料大题)中,此处不多做分析;更值得引起广大师生关注的是“隐形考查”模式。利用比较思维能力巧妙解答选择题成为化解高考难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下面仅以两道高考真题为例进行剖析:
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Ⅰ卷,33题)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该题在2019年高考试题中错误率较高,如果从知识内容的角度解答此题,学生需要扩展大量的历史课外知识;但如果从比较思维的角度解题,学生只要能意识到这是在比较影响美国和拉美国家现代化发展快慢原因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便不难判断A项“奴役掠夺土著居民”和C项“大量移民”是二者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可轻易排除;B项“殖民统治最早”与拉美国家独立后现代化发展缓慢并无直接逻辑关系,亦可排除,答案顺理成章即为D项,哪怕是学生对D项内容不甚了解也不影响作出正确选择。当然能够说明这一问题远远不止此例,如
例2.(2019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4题)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从表面上看,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若循此角度解题,答案无从寻觅;从较深层角度,此题实则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即比较法国大革命与英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学生若能发现此问题,依据所学知识便可判断出AB两项是美法两国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三者D项自然为答案,当然,学生在确定D项为答案时也可结合所学内容再次予以确认,依据所学不难发现英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确实不“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而美国则以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为目标;与此同时,学生也能联想起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社会背景,社会等级制度森严,革命以天赋人权等启蒙思想为指导,以追求民主平等为目标。题后回首,蓦然发现此题巧妙地将比较能力蕴藏于史料实证的考查形式之中。
通过上述两则实例不难发现高考试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隐晦而且巧妙,学生对此情形应该充分警觉和重视。
二、 强化对比 优化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三民主义理论”两个概念是公认的教学难点内容,学生极容易混淆。难点原因在于,其一,二者本身内涵深奥难懂,理论性强,学生对其认知只停留在书面概念,缺乏感性经验支撑,加之两者概念中都以“新”字开头,学生往往容易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其二,学生政论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很难直接抓住二者本质特征。如何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二者内涵和差异?大多数老师都会采用直接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梳理,此法固然可行,但真正比较时学生依然感觉困难重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先进行两个较低级别的比较作为铺垫,然后再循序进入直接比较,效果会更好。即依次进行三个问题的比较:①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三民主义理论的比较。依此法进行比较学生便能明白二者的侧重点和差异,进而加深对此概念的理解,也有助于政论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同样,在历史教学中关于对辛亥革命局限性的评价有一种通俗说法:即“新瓶旧酒”理论,含义是:辛亥革命从形式上推翻了清政府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瓶),然而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封建社会的内容依旧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旧酒)。这一说法形象地解释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也易于学生理解。其实,此处如果能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类比思维,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有关洋务运动的相关问题。教学中可以这样设问:如果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瓶装旧酒”的特征,那么“旧瓶装新酒”又符合哪一历史事件的特质?学生在认真思考之后能够找出正确答案——洋务运动,这会加深学生对洋务运动进步性表现的理解,也能加深对历史事件效果与动机是否统一的体悟。
因此,在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学中善于利用多種形式的比较、多强化对比思维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易于教师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勤于思考,善于比较,逻辑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素养达成与高考成绩突破亦可收水到渠成之功!
参考文献
[1]薛伟.科学运用比较法提高历史复习课的教学效果[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4):91.
[2]程麻.比较思维方法和文学研究的变革[J].学习与探索,1986(06):93-101+134.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大别山县域高中顺应新高考的策略研究 》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JCJYC20251523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新高考;比较思维;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122
时下,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其根本目的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重点在于落实对高中生五大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核心素养,则要依据不同地域、学校、学情实施有差别化和针对性的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与发达城市的学生相比,在历史视野,阅读能力、史料收集和整理能力等方面,贫困山区学生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学生的高考成绩也与发达城市学生差距明显。如何提升学生的高考历史成绩,为实现贫困山区学生走出大山告别贫穷的梦想助力?这一难题是山区学校教师毋庸回避而又必须承担的使命。
一、注重比较 巧妙解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比较能力最直观的应用体现在各类试题的考查中,尤其是在高考真题中表现突出。
高考试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可以分为两种模式:“显性考查”和“隐形考查”。“显性考查”模式直观体现在众多主观题(即非选择材料大题)中,此处不多做分析;更值得引起广大师生关注的是“隐形考查”模式。利用比较思维能力巧妙解答选择题成为化解高考难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下面仅以两道高考真题为例进行剖析:
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Ⅰ卷,33题)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该题在2019年高考试题中错误率较高,如果从知识内容的角度解答此题,学生需要扩展大量的历史课外知识;但如果从比较思维的角度解题,学生只要能意识到这是在比较影响美国和拉美国家现代化发展快慢原因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便不难判断A项“奴役掠夺土著居民”和C项“大量移民”是二者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可轻易排除;B项“殖民统治最早”与拉美国家独立后现代化发展缓慢并无直接逻辑关系,亦可排除,答案顺理成章即为D项,哪怕是学生对D项内容不甚了解也不影响作出正确选择。当然能够说明这一问题远远不止此例,如
例2.(2019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4题)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从表面上看,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若循此角度解题,答案无从寻觅;从较深层角度,此题实则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即比较法国大革命与英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学生若能发现此问题,依据所学知识便可判断出AB两项是美法两国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三者D项自然为答案,当然,学生在确定D项为答案时也可结合所学内容再次予以确认,依据所学不难发现英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确实不“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而美国则以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为目标;与此同时,学生也能联想起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社会背景,社会等级制度森严,革命以天赋人权等启蒙思想为指导,以追求民主平等为目标。题后回首,蓦然发现此题巧妙地将比较能力蕴藏于史料实证的考查形式之中。
通过上述两则实例不难发现高考试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隐晦而且巧妙,学生对此情形应该充分警觉和重视。
二、 强化对比 优化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三民主义理论”两个概念是公认的教学难点内容,学生极容易混淆。难点原因在于,其一,二者本身内涵深奥难懂,理论性强,学生对其认知只停留在书面概念,缺乏感性经验支撑,加之两者概念中都以“新”字开头,学生往往容易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其二,学生政论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很难直接抓住二者本质特征。如何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二者内涵和差异?大多数老师都会采用直接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梳理,此法固然可行,但真正比较时学生依然感觉困难重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先进行两个较低级别的比较作为铺垫,然后再循序进入直接比较,效果会更好。即依次进行三个问题的比较:①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三民主义理论的比较。依此法进行比较学生便能明白二者的侧重点和差异,进而加深对此概念的理解,也有助于政论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同样,在历史教学中关于对辛亥革命局限性的评价有一种通俗说法:即“新瓶旧酒”理论,含义是:辛亥革命从形式上推翻了清政府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瓶),然而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封建社会的内容依旧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旧酒)。这一说法形象地解释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也易于学生理解。其实,此处如果能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类比思维,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有关洋务运动的相关问题。教学中可以这样设问:如果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瓶装旧酒”的特征,那么“旧瓶装新酒”又符合哪一历史事件的特质?学生在认真思考之后能够找出正确答案——洋务运动,这会加深学生对洋务运动进步性表现的理解,也能加深对历史事件效果与动机是否统一的体悟。
因此,在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学中善于利用多種形式的比较、多强化对比思维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易于教师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勤于思考,善于比较,逻辑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素养达成与高考成绩突破亦可收水到渠成之功!
参考文献
[1]薛伟.科学运用比较法提高历史复习课的教学效果[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4):91.
[2]程麻.比较思维方法和文学研究的变革[J].学习与探索,1986(06):93-101+134.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大别山县域高中顺应新高考的策略研究 》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JCJYC2025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