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周,继续研读,学习了高峰校长在“校长论坛”里的文章,与前几篇论文相比,这一篇更加具体、直白、接地气。题目本身就已经高度概括了全文观点。高校长从四大方面行文,当然,第四部分是着重论述的对象,即“教师要把课堂‘人、物、事’三要素统合起来才能追求到有效的课堂教学”。他又指出“‘人’是核心和目标,‘物’是基础和手段,‘事’是路径和策略。”在这第四个大版块的几乎每个环节,高校长又条分缕析地进行了梳理,涉及教师团队、学生团队、家长团队、教室环境、资源、教学资料、课堂常规、问题行为、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不一而足。
25页的内容,接近16000字,其中的信息量,对我这个仍在成长中的学术负责人来说太饱满,需要反复咀嚼消化,甚至要像牛一样“倒嚼”,才可能吸收彻底。
其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文章中都能找到足够明确的答案。尤其是“怎么做”,高校长已经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拿来主义”再加以灵活运用就可以做。但我在看完全文之后,头脑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有效课堂管理的落实者是“人”,关键还是“人”的问题!“人”的选用、“人”的培训、“人”的鼓舞与鞭策、“人”的评价与反馈……这些不得不慎重考虑。
一、尽量选择相对适合的人
其实这一点比较理想化,因此,我用了“尽量”和“相对”。如果在学校选老师的时候,能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我们就更有可能在初始时选到相对适合的人。在选班主任时,如果恰好一位老师有内驱力,愿意承担班主任工作(无论他教哪门学科),那当然很棒!因为至少,愿意和热爱会帮助他在这个资源“爆炸”的时代找到很多方法,克服自身问题并尝试做好。负责校内其他工作的老师也是一样,“伯乐”尽量选择适合的,可能会事半功倍。但往往没有很多这样的“恰好”,怎么让他变得适合,需要花不少功夫。
二、大力帮助、支持有潜质和愿意干的人
也就是加强这部分人(相对适合者)的培训。还拿班主任来说(其他岗位相通),可以加大培养力度。班主任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几乎能胜任学校的各项工作。他绝不能只想到自己任教的学科,而应是善于多方沟通、协调、合作的典范,愿意爱孩子,研究孩子,甚至有想要成为儿童问题专家的高目标,以能帮助孩子为己任、为乐事的态度积极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
“烦心事”。在校级班主任建设工作中,我们可以有目标地让中青年班主任结对子,提供班主任学习、交流、培训的机会(线上线下)、开展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多种形式,不断促进每一位,尤其是有潜质、愿意干的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
三、让“榜样”“标杆”的力量影响人
各个岗位、各门学科都有履职尽责,力争上游、学而不厌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标杆”不是为了“绑架”他们,也不是说他们需要为此付出“扮演”“完美角色”的代价,而是一种鼓励信号的释放,就事论事,“就点说点”的具体赞赏。让大家感受到榜样在奋斗过程中的获得感及付出时的被认可感,从而自发催生向好向上的动力。比如,表彰校级优秀班主任,推广优秀班主任的好做法等。
四、让更完善的评价体系促进人
就如“微国家”建设一样,我们不是没做,而是没坚持很好地落实和督导。国家层面讲“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们的“微国家”也应如此,一旦建立起来之后,就要人人遵照标准去做,不但学生遵守,各科的任课老师都应明确并遵守。在进行这方面培训的时候,教师应让每个人都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该如何操作,做得相对有成效的班级可以成为开放的“窗口”。“微国家”中的每位成员都应当被中肯地评价(这就需要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可与“追星”奖励相联结。除了班级内定期对微国家成员进行评价外,级部也可进行评比,各项“工作”的负责人介绍自己在班级内承担的工作,在分享中不仅能加强对“工作”的认识和荣誉感,更好地尽职尽责,还能锻炼语言表达等能力,提升个体素质。
五、在良性的竞争与美好的合作中成就人
这点其实不用多说,竞争与合作几乎无处不在,不论是个体还是小团队,都需要在良性竞争中触发不断提升自我的意念,与其回避这个问题或我们所谓的“对手”,不如光明磊落地勇敢迎接挑战并学会为对方和自己鼓掌(不论成功与否,只要全情投入、全力以赴,有所成长)。学校层面可以搭建竞争的平台促进良性竞争。另外,与人合作的美好,也可以成就人。我想,在学校的很多工作中(比如教研、微国家建设、好玩课程等),各学科老师之间、年级之间、部室之间如果能再多些沟通互动,就更能促进彼此的工作和教师之间的情谊。
现阶段,大家可能都意识到了作为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要学“课标”、通教材、晓学情等,这是好事,是进步,但千萬别忘了,既然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一起构成了整体性的“课堂”,我们就得双管齐下,不要当“偏科”的教育者。有效课堂管理的落实者是“人”,教育教学的实践者是“人”,“人”的问题要靠“人”的合力去解决。
25页的内容,接近16000字,其中的信息量,对我这个仍在成长中的学术负责人来说太饱满,需要反复咀嚼消化,甚至要像牛一样“倒嚼”,才可能吸收彻底。
其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文章中都能找到足够明确的答案。尤其是“怎么做”,高校长已经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拿来主义”再加以灵活运用就可以做。但我在看完全文之后,头脑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有效课堂管理的落实者是“人”,关键还是“人”的问题!“人”的选用、“人”的培训、“人”的鼓舞与鞭策、“人”的评价与反馈……这些不得不慎重考虑。
一、尽量选择相对适合的人
其实这一点比较理想化,因此,我用了“尽量”和“相对”。如果在学校选老师的时候,能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我们就更有可能在初始时选到相对适合的人。在选班主任时,如果恰好一位老师有内驱力,愿意承担班主任工作(无论他教哪门学科),那当然很棒!因为至少,愿意和热爱会帮助他在这个资源“爆炸”的时代找到很多方法,克服自身问题并尝试做好。负责校内其他工作的老师也是一样,“伯乐”尽量选择适合的,可能会事半功倍。但往往没有很多这样的“恰好”,怎么让他变得适合,需要花不少功夫。
二、大力帮助、支持有潜质和愿意干的人
也就是加强这部分人(相对适合者)的培训。还拿班主任来说(其他岗位相通),可以加大培养力度。班主任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几乎能胜任学校的各项工作。他绝不能只想到自己任教的学科,而应是善于多方沟通、协调、合作的典范,愿意爱孩子,研究孩子,甚至有想要成为儿童问题专家的高目标,以能帮助孩子为己任、为乐事的态度积极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
“烦心事”。在校级班主任建设工作中,我们可以有目标地让中青年班主任结对子,提供班主任学习、交流、培训的机会(线上线下)、开展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多种形式,不断促进每一位,尤其是有潜质、愿意干的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
三、让“榜样”“标杆”的力量影响人
各个岗位、各门学科都有履职尽责,力争上游、学而不厌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标杆”不是为了“绑架”他们,也不是说他们需要为此付出“扮演”“完美角色”的代价,而是一种鼓励信号的释放,就事论事,“就点说点”的具体赞赏。让大家感受到榜样在奋斗过程中的获得感及付出时的被认可感,从而自发催生向好向上的动力。比如,表彰校级优秀班主任,推广优秀班主任的好做法等。
四、让更完善的评价体系促进人
就如“微国家”建设一样,我们不是没做,而是没坚持很好地落实和督导。国家层面讲“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们的“微国家”也应如此,一旦建立起来之后,就要人人遵照标准去做,不但学生遵守,各科的任课老师都应明确并遵守。在进行这方面培训的时候,教师应让每个人都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该如何操作,做得相对有成效的班级可以成为开放的“窗口”。“微国家”中的每位成员都应当被中肯地评价(这就需要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可与“追星”奖励相联结。除了班级内定期对微国家成员进行评价外,级部也可进行评比,各项“工作”的负责人介绍自己在班级内承担的工作,在分享中不仅能加强对“工作”的认识和荣誉感,更好地尽职尽责,还能锻炼语言表达等能力,提升个体素质。
五、在良性的竞争与美好的合作中成就人
这点其实不用多说,竞争与合作几乎无处不在,不论是个体还是小团队,都需要在良性竞争中触发不断提升自我的意念,与其回避这个问题或我们所谓的“对手”,不如光明磊落地勇敢迎接挑战并学会为对方和自己鼓掌(不论成功与否,只要全情投入、全力以赴,有所成长)。学校层面可以搭建竞争的平台促进良性竞争。另外,与人合作的美好,也可以成就人。我想,在学校的很多工作中(比如教研、微国家建设、好玩课程等),各学科老师之间、年级之间、部室之间如果能再多些沟通互动,就更能促进彼此的工作和教师之间的情谊。
现阶段,大家可能都意识到了作为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要学“课标”、通教材、晓学情等,这是好事,是进步,但千萬别忘了,既然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一起构成了整体性的“课堂”,我们就得双管齐下,不要当“偏科”的教育者。有效课堂管理的落实者是“人”,教育教学的实践者是“人”,“人”的问题要靠“人”的合力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