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达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这样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实现最优化。而信息技术具有趣味性的特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它能使单调乏味的教学变得趣味盎然,使无声化为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
《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但由于学生平时很少观察到翠鸟,对这种鸟类的习性特点还是很陌生的。教这篇课文时,我先出示录像,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使得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受,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我们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
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文章,意思比较深奥、晦涩,学生难以理解。的确,语文这门学科是通过文字去体会意境和感情的,小学生思维发展很不完善,他们有时根本无法体会。这时如果能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就会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对于未学过物理知识的小学生来说,“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便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动画形式再现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内容和伽利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话得出的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以及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进行的分开试验的情景,使学生深刻理解伽利略的结论:铁球下落的速度与它的重量没有关系。将原本抽象的说明变得真实具体,学生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轻松地接受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情感共鸣
《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展示我国“神州六号”升空的动人场景时,学生立即哗然一片!瞬间就被吸引,紧接着我回放了我国宇航员聂海胜、费俊龙在太空舱内工作和生活的趣事,特别指出了一些搭载物的用途,最后“定格”在遨游太空时与胡总书记的“天地对话”这一特写画面,不失时机地问:“看到这些太空趣事,你最想说什么?”群情激昂,课堂沸腾了:有的说“将来我要当新一代宇航员,去建立中国的太空站”,有的说“将来要发明‘神州1号’宇航列车,载着全世界的人民去畅游太空的未来”……这些看似梦想,但世界上哪一项创造发明,不都是来源于对美好梦想的执着追求呢?我们伟大的祖国,难道不正是需要这种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吗?这样抓住时机应变与生成,使语文课程顺理成章地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四、运用信息技术,扩充课堂容量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把课外资料充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扩充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信息量也就水涨船高了。
教学《荷花》一课时,我单独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自我拓展学习,在网络教室里我把网页制作的课件分发给每个学生,随他们任其选择,拓展自己想要空间,我在他们自我选择拓展的基础上进行个别指导。有的选择朗读课文,有的选择仿写课文,还有的选择了解荷花种类……这样确实做到了把课堂教给学生,使拓展空间得到了最好的发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顺利进入有效创新。我们知道,视觉对人的刺激远远深于听觉,但如果把视觉和听觉加起来,那么起到的效果就会更好,而多媒体的运用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着教师直接用语言描述无法替代的作用。
例如《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如“华灯高照”、“光彩夺目”、“绚丽多彩”、“金碧辉煌”等。我在教学时适时播放北京夜景的录象,那么学生就较容易把握这些词汇。学生头脑中因为存在北京夜景的表象,就可以引起其他相关的想象,进一步体会到北京夜景的美。
六、应用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例如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探究,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水的知识?于是,学生充满好奇地上网查询,通过网上阅读。他们纷纷发言,“我知道了在地球的温度变化下,水可以以三种不同的形态在地球上出现,这就是冰、水和水蒸气。”“我知道了南极的冰山就是水的固体形态!”……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形成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信息技术如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走进了语文课堂,深入到了课改的前沿。通过实践与探索,我们深深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网络教学给小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和工作平台。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实践已经证明了它的重要性和作用,由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善于审时度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让我们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轻松地走进“减负增效”的新课堂。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这样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实现最优化。而信息技术具有趣味性的特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它能使单调乏味的教学变得趣味盎然,使无声化为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
《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但由于学生平时很少观察到翠鸟,对这种鸟类的习性特点还是很陌生的。教这篇课文时,我先出示录像,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使得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受,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我们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
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文章,意思比较深奥、晦涩,学生难以理解。的确,语文这门学科是通过文字去体会意境和感情的,小学生思维发展很不完善,他们有时根本无法体会。这时如果能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就会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对于未学过物理知识的小学生来说,“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便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动画形式再现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内容和伽利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话得出的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以及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进行的分开试验的情景,使学生深刻理解伽利略的结论:铁球下落的速度与它的重量没有关系。将原本抽象的说明变得真实具体,学生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轻松地接受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情感共鸣
《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展示我国“神州六号”升空的动人场景时,学生立即哗然一片!瞬间就被吸引,紧接着我回放了我国宇航员聂海胜、费俊龙在太空舱内工作和生活的趣事,特别指出了一些搭载物的用途,最后“定格”在遨游太空时与胡总书记的“天地对话”这一特写画面,不失时机地问:“看到这些太空趣事,你最想说什么?”群情激昂,课堂沸腾了:有的说“将来我要当新一代宇航员,去建立中国的太空站”,有的说“将来要发明‘神州1号’宇航列车,载着全世界的人民去畅游太空的未来”……这些看似梦想,但世界上哪一项创造发明,不都是来源于对美好梦想的执着追求呢?我们伟大的祖国,难道不正是需要这种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吗?这样抓住时机应变与生成,使语文课程顺理成章地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四、运用信息技术,扩充课堂容量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把课外资料充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扩充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信息量也就水涨船高了。
教学《荷花》一课时,我单独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自我拓展学习,在网络教室里我把网页制作的课件分发给每个学生,随他们任其选择,拓展自己想要空间,我在他们自我选择拓展的基础上进行个别指导。有的选择朗读课文,有的选择仿写课文,还有的选择了解荷花种类……这样确实做到了把课堂教给学生,使拓展空间得到了最好的发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顺利进入有效创新。我们知道,视觉对人的刺激远远深于听觉,但如果把视觉和听觉加起来,那么起到的效果就会更好,而多媒体的运用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着教师直接用语言描述无法替代的作用。
例如《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如“华灯高照”、“光彩夺目”、“绚丽多彩”、“金碧辉煌”等。我在教学时适时播放北京夜景的录象,那么学生就较容易把握这些词汇。学生头脑中因为存在北京夜景的表象,就可以引起其他相关的想象,进一步体会到北京夜景的美。
六、应用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例如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探究,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水的知识?于是,学生充满好奇地上网查询,通过网上阅读。他们纷纷发言,“我知道了在地球的温度变化下,水可以以三种不同的形态在地球上出现,这就是冰、水和水蒸气。”“我知道了南极的冰山就是水的固体形态!”……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形成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信息技术如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走进了语文课堂,深入到了课改的前沿。通过实践与探索,我们深深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网络教学给小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和工作平台。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实践已经证明了它的重要性和作用,由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善于审时度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让我们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轻松地走进“减负增效”的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