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习作的自评是指学生自己在完成习作后,针对自己习作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其实质就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端正完成作业的态度,而且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改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核心素养
习作互评是指同学之间在自评的基础上相互交换习作进行修改,并针对同学习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教师从繁重而无效的独自批改习作中“解脱”出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还能在评价同学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对方的优点或不足,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互评互改既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评改能力,还减轻教师负担,又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许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
传统教学中,批改习作被认为是老师的“特权”。教师往往是一人独揽了学生习作的评价:全批、总批、面批。教师与学生习作进行着单项的交流,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没有产生生生互动的效应。但是,从我的亲身实践和对同行的了解中,觉得应对教师的这个“特权”进行改革、淡化。一位教师认真评改四十多个学生的习作需要大量的时间,每天改一点,往往上次的习作还没改完,下一次习作又“追”来了。想来想去,工作量不仅特别大,效果还肯定不好,于是我执教的班级孩子稍大一些,我会指导他们自评自改、互评互改。
为进一步发挥集体合作的优势,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的机会,于是,请教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翻阅参考资料,查证网络信息,展开了较有计划的实践研究,获得了下面一些感悟:
一.奠定理念,尝试实践
我认真研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自我角色进行转换:转变教师是主角为学生是主角;转变传统的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的教学方式,把教师单一的批改评价方式转换为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的双向评价方式。让教师自己从繁重而无效的独自评改作业中“解脱”出来,以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
我开始向学生灌输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以人为本的批改理念,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新习作评改方式的诸多优点:在自评中养成认真完成习作态度;在互评中发现别人的优点,认识自己的不足;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等。
我尝试指导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的步骤:认真习作——仔细进行检查、修改——同桌、小组、优差生等互评——教师评价——班级展示、互赏;
尝试互评互改的方法:修改符号、修改位置、评改时间、评语的书写格式及评价用语等。
期间的经验感悟:教师在尝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之前,一定要给学生讲清习作自评互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长期以来,习作评改主要由教师包办,受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包括家长)容易产生评改习作就是教师的事情这样的思维定势。因此,有必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给学生讲清自评互评习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改变学生(及家长)认为是教师这样做是 “偷懒”的错误观念,逐渐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奠定学生自评互评习作的实践基础。
二.指导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方法
(一)示范批改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习作,最好不要在学期一开始就进行,教师应该先对学生习作(周记)详细评改2次以上。这样做,一是可以对每个学生的习作态度、水平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对学情有所把握,为后面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评改标准作准备。其次是为了给后面学生的习作自评互评作一个示范,让他们在评改的过程中能有一个鲜活的例子进行模仿、有所依仿,迅速地进入自评互评的角色。如:根据学生不同的习作类型,不同的训练目标,将有指导意义的示范修改习作,抄写在黑板上或制成幻灯片等形式,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供学生讨论:怎样改?为什么改?评语写得怎么样?并引导学生讲清方法、讲明原因,让全班学生在讨论、评价中提高评改能力。并对评改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励,以提高学生评改习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给方法
在自评互评中,教给学生一个基本的修改框架,如修改习作时,第一步改标点和错别字。第二步改句子,看句子是否通顺,有无语病,词汇是否生动、形象。第三步是看详略是否得当,写人的要求有详细的人物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写事的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景的至少要对一至两个景点详写。第四步是看是否有主题,你对这次所见、所闻、所做有什么感想,要在文章的某个地方体现出来。最后负责而诚恳地写上评语,签上评改者的姓名和评改的日期。
(三)细节引导:
1.分组
分为四人或八人(最好为双数)小组。开始时最好不同层次学生搭配,便于互帮互学,几次习作之后,可以相近层次学生搭配,便于交流。
2.读文
小组伙伴交换习作边朗读边修改,便于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缺点,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评改习作也如此。
3.修改
自我評改是基础,互相评改才是重点,因为我们常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我修改后,进行互改互评,便于学生之间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尽量让评改者(小老师)能和作者(每次习作纸上都要署上学生自己的名字,如作者:×××)面对面协作评改,小老师能知道习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路,作者能明了小老师的评改方法和意见。这有利于学生从欣赏别人的习作入手,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满足学生的认同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核心素养
习作互评是指同学之间在自评的基础上相互交换习作进行修改,并针对同学习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教师从繁重而无效的独自批改习作中“解脱”出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还能在评价同学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对方的优点或不足,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互评互改既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评改能力,还减轻教师负担,又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许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
传统教学中,批改习作被认为是老师的“特权”。教师往往是一人独揽了学生习作的评价:全批、总批、面批。教师与学生习作进行着单项的交流,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没有产生生生互动的效应。但是,从我的亲身实践和对同行的了解中,觉得应对教师的这个“特权”进行改革、淡化。一位教师认真评改四十多个学生的习作需要大量的时间,每天改一点,往往上次的习作还没改完,下一次习作又“追”来了。想来想去,工作量不仅特别大,效果还肯定不好,于是我执教的班级孩子稍大一些,我会指导他们自评自改、互评互改。
为进一步发挥集体合作的优势,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的机会,于是,请教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翻阅参考资料,查证网络信息,展开了较有计划的实践研究,获得了下面一些感悟:
一.奠定理念,尝试实践
我认真研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自我角色进行转换:转变教师是主角为学生是主角;转变传统的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的教学方式,把教师单一的批改评价方式转换为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的双向评价方式。让教师自己从繁重而无效的独自评改作业中“解脱”出来,以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
我开始向学生灌输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以人为本的批改理念,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新习作评改方式的诸多优点:在自评中养成认真完成习作态度;在互评中发现别人的优点,认识自己的不足;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等。
我尝试指导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的步骤:认真习作——仔细进行检查、修改——同桌、小组、优差生等互评——教师评价——班级展示、互赏;
尝试互评互改的方法:修改符号、修改位置、评改时间、评语的书写格式及评价用语等。
期间的经验感悟:教师在尝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之前,一定要给学生讲清习作自评互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长期以来,习作评改主要由教师包办,受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包括家长)容易产生评改习作就是教师的事情这样的思维定势。因此,有必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给学生讲清自评互评习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改变学生(及家长)认为是教师这样做是 “偷懒”的错误观念,逐渐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奠定学生自评互评习作的实践基础。
二.指导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方法
(一)示范批改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习作,最好不要在学期一开始就进行,教师应该先对学生习作(周记)详细评改2次以上。这样做,一是可以对每个学生的习作态度、水平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对学情有所把握,为后面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评改标准作准备。其次是为了给后面学生的习作自评互评作一个示范,让他们在评改的过程中能有一个鲜活的例子进行模仿、有所依仿,迅速地进入自评互评的角色。如:根据学生不同的习作类型,不同的训练目标,将有指导意义的示范修改习作,抄写在黑板上或制成幻灯片等形式,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供学生讨论:怎样改?为什么改?评语写得怎么样?并引导学生讲清方法、讲明原因,让全班学生在讨论、评价中提高评改能力。并对评改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励,以提高学生评改习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给方法
在自评互评中,教给学生一个基本的修改框架,如修改习作时,第一步改标点和错别字。第二步改句子,看句子是否通顺,有无语病,词汇是否生动、形象。第三步是看详略是否得当,写人的要求有详细的人物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写事的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景的至少要对一至两个景点详写。第四步是看是否有主题,你对这次所见、所闻、所做有什么感想,要在文章的某个地方体现出来。最后负责而诚恳地写上评语,签上评改者的姓名和评改的日期。
(三)细节引导:
1.分组
分为四人或八人(最好为双数)小组。开始时最好不同层次学生搭配,便于互帮互学,几次习作之后,可以相近层次学生搭配,便于交流。
2.读文
小组伙伴交换习作边朗读边修改,便于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缺点,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评改习作也如此。
3.修改
自我評改是基础,互相评改才是重点,因为我们常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我修改后,进行互改互评,便于学生之间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尽量让评改者(小老师)能和作者(每次习作纸上都要署上学生自己的名字,如作者:×××)面对面协作评改,小老师能知道习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路,作者能明了小老师的评改方法和意见。这有利于学生从欣赏别人的习作入手,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满足学生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