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量化管理利弊谈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X_AC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管理是一门教师必修的学问,它不同于企事业单位对成人的管理,也有别于家长对子女的管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与科学管理密不可分的。
  量化管理在现代班级管理中占有很大比例,不少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奖惩时,用加减分细则来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综合评定。以下是七年级某班的例子。
  加减分细则本身,并不是完全科学合理的量化机制,但这种简单易行的加减分表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无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导向性。它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 量化管理使学生知道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生们的心里都是渴望平等,积极向上的,一个制度健全的班级无疑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先决条件。班主任设置的加减分细则从行为上限制了全班同学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使全体同学自觉树立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自然而然地进入一个健康有序的规则中去,并自觉地遵守和维持。学生们在这种量化细则下,大多能管理自己的行为,至少做到尽量少地被扣分。绝大多数同学能把加分的细则拿来激励自己的学习,并因此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在成功与不成功的加减分之间,显然会促使他们形成一种竞争。在竞争出现的时候,学习的效果是令教师欣慰的:你追我赶,你强我比你更强!当这样的竞争环境在班级形成之后,后进生会越来越少,优秀生会越来越多。
  2. 量化管理使学生明白,只有全面发展才能获得高分。当学生在某一方面优异时,他并不一定能跻身上游,因为他的总分可能不高。要想名列前茅,他必须各个方面获得加分,并保证不会因为自己的弱点而被扣分。这是不容易的,但却是每个学生应该努力的方向。毫无疑问,要想成为杰出人才,必须全面发展。
  3. 量化管理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毫无标准而言的一个班级,每个学生会自傲自大,不服管理,不听劝告。因为学生在家中多半是“小皇帝”,他会认为他在班级中也是高高在上的,他甚至以为老师的批评、表扬、比较都带有成见,不客观,不符合事实。可见,以事实为依据的量化加减分细则作为班级行为的标准是应该具备的,否则,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在班级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自己到底比别人强还是比别人差,自己哪些方面好,哪些方面不够好。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端正态度,接受学校与老师的教育。
  4. 量化细则帮助班主任科学地评价学生。很多班主任凭印象给自己的学生书写评语,这无疑是片面的,不具体的。从加减分细则上,班主任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缺点。以此为依据,班主任更能客观公正地处理班级事务,为学生创造条件,帮助后进生,鼓励或劝阻学生的行为,因材施教。总之,量化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把班主任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并能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科学有序地发展。
  然而,量化管理在内容和实施过程中并不一定尽如人意,它也有许多弊端。以下只是其中的几点:
  1. 世界观的不同导致制定者的侧重会不同于学生的侧重。如教师奖第一弃第二,学生们会望而生畏,产生退却心理。
  2. 当教师把学生们的先后次序排定后,多数学生并不满意,他们会从内心里产生反感,从而导致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抵触情绪,这是班主任最不愿看到的。
  3. 少数学生的“破罐子破摔”行为以及某些风言风语会使许多希望积极向上的同学停滞不前,更有可能使领先的同学“滑坡”。
  4. 班干部多半是量化细则的实施操作者。这仍然有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嫌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包庇、隐瞒、作假等现象,从而导致整个评分体系的失真,或者在班级中出现怨言怨语。一旦如此,制度反而成了学生们勾心斗角、你欺我骗的工具,情况就有些糟糕了。
  但是,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弊端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好的班主任总能化不利为有利。正确、科学地运用教育学知识解决班级困难,是每个班主任必须学会的。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量化管理制度中弊端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是和利联系在一起的,解决的关键当然是教师的因势“理”导,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抓住这一点,我们的工作才有成效。
  其实,只要我们不断学习,精心设计,不断优化班级量化管理细则,找到制约其弊端的法宝,平衡利弊或化弊为利,这种制度的实施是利大于弊的。
其他文献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能把学生真正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学到知识时,自学能力尚未很好形成,相当多的小学生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这种情况很令人担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初步探索了一种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习的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模式,不仅仅给学生以“鱼”,更重要的让他们自己会“渔”    一构建模式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
期刊
《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背景下,外语教学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提出来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英语教学模式它是指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以学习“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提出隐含知识特征的任务,并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期刊
教师是什么?教师该做什么?教师应该怎么做?这是每一个数学教师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现状进行理性反思时必须回答的问题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所组织的“共同体”完成的,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良好教学场景启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助产士”,他的任务是按照学生的思维来组织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在课改中,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为始终“以学生为关注中心”作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
期刊
那年,我从一所师范学校转到这所著名高中任教校长是省内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已经过了60岁,还在破格掌舵着这所学校,他喜欢随意推门听课,我们这些新来的教师就有点诚惶诚恐了  果不其然,一天,随着上课铃声响起,老校长搬着椅子走进了我的教室我正准备讲苏轼的《石钟山记》,幸亏准备在先,已经博采众长了,自以为也融进了许多现代教育观念,随即慷慨激昂地驾驭起我的课堂但老校长还是那样不动声色,让人觉得高深莫测  下
期刊
谁说素质教育就是轰轰烈烈的兴趣班热热闹闹的活动组?曾有报道说,某校长对上级素质教育检查团说:“对不起,今天上午我们没搞素质教育,只上课,下午放学后才搞素质教育”就是说,放学后兴趣班活动组才能够开展活动这位校长,或者说这一类校长或教师,他们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就是把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对立起来,似乎二者水火不相容,他们根本就没有看到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依存关系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课
期刊
随着全球信息化,信息数字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而教育创新的关键之一就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与重建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具有激励与约束力的教学运行机制,可以启发教育者的自觉性,促进教师尽快把外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教
期刊
习惯每天站在讲台前洋洋洒洒地讲一箩筐大道理,不管学生听得昏昏沉沉耳朵起茧,甚至麻木;不管那些大道理只在他们的耳畔逗留片刻,就乘鹤西归,如同雨水打在石壁上,一下子滑入小溪,一会儿便无影无踪,一去不复返服从于习惯,也让自己进入到一个怪圈:面对学生,患上了“唠叨症”“小题大作症”“歇斯底里症”结果呢,凭你说得天花乱坠口干舌躁,学生还是“我行我素”“依然如故”  就不能想个办法让自己和学生从这种恶性循环中
期刊
当今,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大部分家庭都是三口之家,因此,孩子便是家中宝,掌上珠,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不断升级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教育好孩子就是摆在家长面前的首要问题翻翻报纸,看看电视,都会看到有些青少年跳楼自杀打架斗殴甚至杀害父母等超越他们年龄段的现象发生,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怎么了?其实,又有谁问过我们的家长怎么了?我们的家庭教育怎么了?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及家长
期刊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使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可是,今年的初春,带给人们的却是一场“黄土飞扬”的沙尘暴然而,大多数人好像已经习惯了,习惯了我们身边许许多多见怪不怪的事情:穿城而过的河流中杂草丛生,如墨般的河水散发着难闻的气味;美化环境的绿地被人随意践踏;包装袋随处乱丢;污渍满地……  我们知道,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
期刊
《新目标》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    一对《新目标》的理解    1.《新目标》与传统教材的区别  传统教材的作用在于规范,即规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都拘泥于教材: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新目标》提倡“材料式”的教学观,即教材是教师教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