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语文教学已经有多个年头了,但在教学过程中却依然困惑不断。比如,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如何做到既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又保证了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我觉得作为教者,必须学会取舍二字。那么,这中间有哪些理性的取舍之道呢?
一、合理取舍教辅资料,注重课堂实效
语文学科是一门自身内涵非常丰富的学科。许多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因此,也需要师生一起查阅一些资料,拓展一些教学内容,以期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学习苏教版第八册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学生在讨论“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故居,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颗樟树前留影纪念?”这一问题时,学生往往会从樟树的外形特点与“可贵之处”来说,这虽然没有脱离课文内容,但毕竟是浅层次的认识。这时引导学生阅读宋庆龄的有关资料,了解宋庆龄的伟大人格,启发学生将“樟树———故居——故居主人”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就不难理解其中的原因了。
但课外拓展的资料应该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要舍去学生已知已会的内容,并不是多多益善。比如苏教版第十册第21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教学,就可以简化对背景资料交流、介绍的过程。长征发生在1934年,离现在学生生活的年代已是很遥远,学生很陌生,因此介绍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和事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可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可以减略,因为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中的《南湖游船》一课,已有有关长征的知识,课文中有介绍,教师有讲解,学生又收集了资料。因此,这个交流、了解背景的环节就是对知识的重复教学,完全可以舍去。
二、理性取舍教学内容,打造高效课堂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教师要学会理性取舍教学内容,打造高效课堂。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总是担心自己的教学不够完整,不够完美,所以教学中总想内容面面俱到,教学预设缜密、严谨,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从而使学生的“学”被教师的“教”牵着走,教师快马加鞭,学生匆匆忙忙。像这样的课堂,教师想得太多,要得太多,方方面面都渴望照顾到,结果方方面面都不能照顾好。其实,在讲读过程中的训练、拓展练笔、积累词语、运用词语中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训练到位,预设效果也就达成了,课堂就不会显得那么肿胀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时间十分有限,如何改变教“赶”和“满”、学得“少”和“差”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选取主要问题,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抓大放小”,这样教学目标就容易达成,教学重难点就能很好地被突破。并且,由于教授课文时主次分明,脉络清晰,学生也会容易接受,对于知识点会印象深刻。如果教学中过于“实在”,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只有把握教学中的弹性空间,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使他们能自主、自愿地去思考、探索,从而养成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 “花不剪难免芜杂,树不修多有庸枝”。能取则取,该舍就舍,课堂会才会更加高效。
三、恰当取舍教学情境,呈现语文本色
课堂中的良好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适度的情境创设是必要的。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一些教师滥用此法,尽情地创设情境,把表演、游戏、动手操作等活动充分地引入课堂,课堂花哨不已。如:一位教师在教《台湾的蝴蝶谷》时,一会儿让学生摇动手中的蝴蝶理解“色彩斑斓”,一会儿拿出许多竹竿让学生模拟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一会儿又让学生表演蝴蝶上下翻飞的样子,最后还模拟了蝴蝶将游人团团围住的情景。课堂氛围是热闹了,却少了实实在在的语文训练和对文本的朗读感悟。
我们应该讲究情境的“实在、实用和适宜”,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情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课堂充满活力而又不失语文的味道。
四、精心取舍练习设计,提高训练效率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当前减负增效,向课堂要质量,向四十分钟要效益的大背景下,重视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操练、反馈、矫正,提高其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练习设计一定要学会取精舍粗,选取那些能够很好地达到练习目的的题目,舍去那些重复、无效的题目,以提高训练的效率。
比如学了《姥姥的剪纸》,让学生给“姥姥”写封信,告诉她“我”昨天的梦;学了《月光启蒙》,让学生写出泪流满面的孙友田会对母亲说些什么;学了《理想的风筝》,让学生写一写对刘老师的深情呼唤;学了《爱之链》,让学生以“当乔依醒来……”为开头续写故事;学了《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让学生写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或者大黑骡子对彭德怀所说的话……这些写写练练虽然告别了“热闹”“活跃”,表面上会给人沉闷、冷场之感,但是 “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安安静静的练笔过程中,我们能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
(责编钟岚)
一、合理取舍教辅资料,注重课堂实效
语文学科是一门自身内涵非常丰富的学科。许多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因此,也需要师生一起查阅一些资料,拓展一些教学内容,以期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学习苏教版第八册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学生在讨论“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故居,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颗樟树前留影纪念?”这一问题时,学生往往会从樟树的外形特点与“可贵之处”来说,这虽然没有脱离课文内容,但毕竟是浅层次的认识。这时引导学生阅读宋庆龄的有关资料,了解宋庆龄的伟大人格,启发学生将“樟树———故居——故居主人”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就不难理解其中的原因了。
但课外拓展的资料应该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要舍去学生已知已会的内容,并不是多多益善。比如苏教版第十册第21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教学,就可以简化对背景资料交流、介绍的过程。长征发生在1934年,离现在学生生活的年代已是很遥远,学生很陌生,因此介绍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和事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可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可以减略,因为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中的《南湖游船》一课,已有有关长征的知识,课文中有介绍,教师有讲解,学生又收集了资料。因此,这个交流、了解背景的环节就是对知识的重复教学,完全可以舍去。
二、理性取舍教学内容,打造高效课堂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教师要学会理性取舍教学内容,打造高效课堂。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总是担心自己的教学不够完整,不够完美,所以教学中总想内容面面俱到,教学预设缜密、严谨,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从而使学生的“学”被教师的“教”牵着走,教师快马加鞭,学生匆匆忙忙。像这样的课堂,教师想得太多,要得太多,方方面面都渴望照顾到,结果方方面面都不能照顾好。其实,在讲读过程中的训练、拓展练笔、积累词语、运用词语中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训练到位,预设效果也就达成了,课堂就不会显得那么肿胀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时间十分有限,如何改变教“赶”和“满”、学得“少”和“差”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选取主要问题,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抓大放小”,这样教学目标就容易达成,教学重难点就能很好地被突破。并且,由于教授课文时主次分明,脉络清晰,学生也会容易接受,对于知识点会印象深刻。如果教学中过于“实在”,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只有把握教学中的弹性空间,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使他们能自主、自愿地去思考、探索,从而养成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 “花不剪难免芜杂,树不修多有庸枝”。能取则取,该舍就舍,课堂会才会更加高效。
三、恰当取舍教学情境,呈现语文本色
课堂中的良好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适度的情境创设是必要的。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一些教师滥用此法,尽情地创设情境,把表演、游戏、动手操作等活动充分地引入课堂,课堂花哨不已。如:一位教师在教《台湾的蝴蝶谷》时,一会儿让学生摇动手中的蝴蝶理解“色彩斑斓”,一会儿拿出许多竹竿让学生模拟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一会儿又让学生表演蝴蝶上下翻飞的样子,最后还模拟了蝴蝶将游人团团围住的情景。课堂氛围是热闹了,却少了实实在在的语文训练和对文本的朗读感悟。
我们应该讲究情境的“实在、实用和适宜”,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情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课堂充满活力而又不失语文的味道。
四、精心取舍练习设计,提高训练效率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当前减负增效,向课堂要质量,向四十分钟要效益的大背景下,重视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操练、反馈、矫正,提高其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练习设计一定要学会取精舍粗,选取那些能够很好地达到练习目的的题目,舍去那些重复、无效的题目,以提高训练的效率。
比如学了《姥姥的剪纸》,让学生给“姥姥”写封信,告诉她“我”昨天的梦;学了《月光启蒙》,让学生写出泪流满面的孙友田会对母亲说些什么;学了《理想的风筝》,让学生写一写对刘老师的深情呼唤;学了《爱之链》,让学生以“当乔依醒来……”为开头续写故事;学了《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让学生写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或者大黑骡子对彭德怀所说的话……这些写写练练虽然告别了“热闹”“活跃”,表面上会给人沉闷、冷场之感,但是 “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安安静静的练笔过程中,我们能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