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手部动词的句法语义对比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qtq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动宾组配是动词句法语义研究的核心。手部动词具有动作的高原型性,因此构成动词研究的核心与基础,其中又以“打”类最为典型。本文基于英汉语料库,以动作方式为标准对“打类”动词进行分类检索,对比分析英汉打类动词的宾语特征,并从转喻、隐喻以及语言类型的角度阐释其认知加工机制和差异原因。
  关键词:手部动词;“打”类动词;动宾组配;语料库;认知机制;英汉对比
  1.引言
  “动宾组配”是句法语义接口研究的核心内容,可以分為动宾的“常规组配”和“非常规组配”两种情况。“非常规组配”是指动词和宾语在语义上不兼容的组配类型。动宾非常规组配可以进一步分为及物动词与非受事宾语和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两类。学者们从认知、生成、功能等角度解释了汉语非常规宾语的语义特征及成因(邢福义,1991;陈昌来2002;郭继懋,2005;孙道功,2018)。本文从认知原型角度出发,选取具有典型动作义的手部动词中的“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英汉对比研究。
  手部动词可以依据方式标准分为几个词簇,同一词簇界定范围内的手部动词具有相似的特性及用法。本文聚焦英汉“打”类手部动词及其宾语的组配。研究首先依据相关具体的分类标准,分析两种语言中打类动词宾语的语义扩展情况。其次,根据归纳的宾语搭配,从语义内涵角度具体探究其组配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最后,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出发,运用隐喻和转喻机制,对英汉非常规打类动词的动宾组配进行认知阐释和规律总结。
  2.英汉动宾对比
  2.1汉语动词宾语特征
  “打”的基础语义为以举、挥、击、进入等为主,或独立或连贯的动作。其基础语义为击打义,即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或是殴打,攻打具体对象。分析可发现,施事往往是以人为主体,其基础宾语为可接触受事宾语,如(1)。
  (1) a.打人别打脸,说话别揭短。
  b.他着急忙慌地拿着书本打蜘蛛。
  根据汉语历程的发展,“打”的语义逐渐得到扩充。分析发现,其施事依旧多以人为主,其宾语可归类为人造产品,其语义从一开始侧重动作过程迁移到了侧重标志性产物即受事宾语上。
  此外,在汉语运用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种固化的现象,即“打”加宾语组成的词组除了可以阐述原本的具体动作之外还具备了新的引申意义。
  通过语料概括,我们认为“打XX”的语义基础是以“手”为代表的工具敲击另一物体,因此其原型基础义为“敲击义”,如:打铁、打鸡蛋、打架等。通过“敲击”的动作,“打XX”引申出“获得义”和“制造义”,如“获得义”的打水、打柴等。当“手”这一工具扩展到身体,“打XX”便产生了“动作从事义”,如打扑克、打球、打哈欠等;扩展到身心和精神层面,“打XX”产生了更加抽象的“心理从事义”,如打官司、打杂等。
  2.2英语动词宾语特征
  根据“打XX”的语义特征,我们认为英文里对应含义最接近的动词为“beat”。现在从英文角度出发,探究英文语况下动词“beat”的语义迁移现象。
  从基本语义阐释,“beat”的释义和“打”最为接近,都包含敲,击的动作,施事常为人,宾语如“drum”、“door” 、“egg” 、“butter” 、“kid”等。例(2)中 “the crowd”“they”作为施事主体,对受事宾语“the door”“him”进行和手相关的击打动作,该用法和汉语一致。
  (2) a. The crowd beat against the door again and again.
  b. They beat him unconscious.
  但与汉语的“打”不同,“beat”还兼有动作结果义,如“打破,打败”义。“打破义”如:“beat the record”、“beat the top speed”等。更常见的是“打败义”,如“beat the team”。
  和汉语一样,英语动词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丰富其扩展语义,但大多属于虚义化迁移范围。
  以上我们从语料库中采集了包含研究对象即打类动词的英汉典型例句。接下来我们将对比同类范畴中英汉语义扩展与其宾语搭配是否有联系;如果有,二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规律。
  3.对比与阐释
  隐喻反映的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在汉语中通常有特性相似,形状相似和行为动作相似三种类型。“打假”一词中,宾语“假”具备的特性为“假冒,伪劣”,因此“打假”意为“打击制造、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属于特性相似;“打榜”一词中,宾语“榜”的本义为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随着商业竞争日益凸显,其在使用过程中逐渐与“行业排行榜”发生映射,因此“打榜”可以阐释为“调查正处于宣传阶段的商业产品”,属于形状相似;“打鸳鸯”的本义即为用木棒打散一双鸳鸯,因鸳鸯一词在汉语中具备“夫妻,情侣”的含义,因此“打鸳鸯”可以映射为“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其过程属于行为动作相似。相同的语料还有“打落水狗”“打土豪”等。
  转喻反映的是两类实质不相同的事物在社会生活之中存在的某种相关关系,其重点不是在相似,而在于联想。在汉语中,我们主要探究宾语的转喻解构,动词的转喻解构和动宾整体结构的转喻解构三个层次。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汉语动词“打”词义拓展的方向是由核心义向边缘义,具体义向抽象义进行的。英语中的隐转喻现象并没有汉语那样明显的界定标准,其隐转喻的搭配一般根据具体的语境而出现。英文的典型手部动词的动宾搭配会根据宾语的变化而发生认知变化,虽然有固化的用法,但是相比汉语而言其更为灵活。
  综上所述,我们对比并总结了汉英打类动词宾语搭配情况的规律。从认知机制上来看,汉语典型的打类动词的动宾搭配中,宾语的本义和引申义对最终的语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其隐转喻现象要明显多于英语,其类型界定也更为清晰;而英语典型的打类动词的动宾搭配则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其具体语义会随着具体语境发生相关的隐转喻映射,更为灵活。可见,汉语语义关系丰富,侧重语义;而英语语境内容丰富,侧重语境。
  4.结语
  通过对汉英手部动词论元动宾非常规组配对比,本文发现汉英语的语义扩展机制具有显著的共性和差异。共性主要有二:首先,“打/beat”作为典型的手部动词,因此常规的动宾组配都体现了“敲击义”这一语义基础;其次,借助从“过程”到“结果”的转喻机制,“打/beat”引申出了“制造义”和“获得义”。英汉差异主要体现在“beat”具有“打破”、“打败”等“动+结”的复合语义特征,呈现了“卫星框架语”(Talmy 2001)的类型特点;而汉语“打”具有更大的语义扩展,体现为更为多样的宾语类型。究其原因,汉语的“打”属于高频使用的单音动词,而且可以通过与大量的结果、方式组合使用,因此语义较易泛化,具有高语义兼容性;而英语动词具有典型的卫星框架语特征,往往包含动作的方式义,因此“打”对应了“beat”、“hit”、“play”、“make”等多个英语动词的用法。
  参考文献:
  [1]孙道功.现代汉语动核结构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2]吴琼.汉英非常规动宾搭配对比研究[J].语言应用研究,2017(12):139-143.
  [3]翟云华,徐金秀,王笑盈.句法语义基本对应的英汉动词分类体系研究[J].外语学刊,2016(2):37-4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许多文化产业都有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许多青年和成年人对动画比较感兴趣,这也促使动画行业开始追求创新。动画的表现力常常取决于平面设计元素的表达形式,只有将平面设计元素充分应用于动画之中,才能够增强动画的表现力,以此来提升动画的水平,使其达到最佳表现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视觉语言的表现要素,随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平面设计元素在动画中的视觉语言表现形式,以供
期刊
摘要:本文是关于宁德国学书院宣传材料的交替传译任务实践翻译项目报告。本翻译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书院学生、家长和老师的一些反思、感悟和评价,文风较为质朴,而其中涵盖的习惯用语则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研究的习惯用语,不仅包括常规意义上的习语,更囊括某些固定的四字短语、历史典故、趣闻轶事和对偶词句。  关键词:习语;翻译策略;功能对等;交替传译;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习语的定义  习语是人类的集体智慧和精
期刊
摘要:吴大羽是中国抽象绘画的先驱,他的晚年油画中充满了对中国传统哲学、诗歌的研究,造就了其油画在形式语言上臻于意象之境。本文将通过分析吴大羽的形式语言来略述其纯粹的绘画图式。他的图式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形体,单纯的色彩,却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吴大羽的抽象油画以人的感受和情感为出发点,以内在的“心象”取代外在的“物象”,以简约而不简单的形式反映丰富的内涵,以大象无形、恣肆汪洋的表达方式追求心灵自由和人
期刊
摘要:补语是汉语特有的句法成分。汉语补语可以分为包括结果补语、程度补语、趋向补语等八大类。韩语没有与汉语补语相当的句法成分。受语序、语义和语境等要素的影响,汉语补语在韩语中通常转化为状语或谓语,在某些情况下,韩语会省略补语。本文将从汉语补语中结果补语入手,分析其在韩国语中的不同对应形式,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结果补语;韩汉;对应;  1.绪论  汉语句法的主要成分为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
期刊
摘要:格言和箴言在藏族古典文体中不仅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由于这两种文体在形成、发展、特征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在学习和创作藏族文学时会有不注重这两种文体区别的现象。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对藏族古典文体中的格言与箴言文体的不同点加以客观的评析,从而论述两者间的区别所在。  关键词:藏族文学;文体;格言;箴言  一、文体形成和发展的比较  藏族文学中的格言,也称“格言诗
期刊
摘要:文字是我國优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人的人文修养以及思想精髓都通过文字得以传承下来,成为后人的精神财富,也正是一代代人在这样思古搏今的才让中国文化在千年的时间里保持活力。因此,在日常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应当为高校学生深挖其中的人文精髓,使其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华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本文首先通过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明确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作
期刊
摘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以汉英对照版本出版了一套丛书,致力于让国内外读者一睹古代典籍的原貌,《三字经·千字文》即为其中之一。其中由彭发胜所译的“千字文”,总体质量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瑕疵。本文指出该英文译文中的部分错误,并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千字文;英文译文;错误  一、引言  “千字文”是距今约1500年前,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的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韵文。后来,“
期刊
摘要:韩语单位性依存名词与汉语量词具有一定相似性,在句法功能、形象色彩及情感色彩上具有可比性。两者功能基本相同,但并不完全对等,存在一些差异。文章针对两者在句法、色彩上进行初步对比分析,选取27个韩语单位性依存名词、30个汉语量词举例说明,试图进一步了解两者特点,希望对韩语单位性依存名词教学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韩语单位性依存名词;汉语量词;对比分析;情感色彩  1 引言  韩语和汉语中都存在量
期刊
在科艺活动中,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不同类型的指导语言,既能提高科艺教学活动的质量,又能使幼儿在科艺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说明性语言,主要用于交代任务或介绍材料  科艺活动开始部分一般是先引发幼儿兴趣,交代活动任务,其次是介绍活动材料或工具。在这两个步骤中,教师的语言指导策略主要以说明性语言为主。所谓说明性语言,是指客观公正地介绍和说明,不带任何个人情感的描述性语言。比如,在科艺活动“纸花开花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满足物质生活同时,精神生活也发生巨大改变。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恋爱观也发生一些改变,主要体现为快餐式恋爱,出现这种现象主要问题还是因为没有形成正确价值观和恋爱观,导致出现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在高校教育中,为了确保大学生能有正确的恋爱观,就需要对进行及时引导,避免此类问题出现。本文主要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快餐恋爱主要表现进行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