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xing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一个九岁的男孩,是开校新转入我班的。入校已经两周了,我发现他整天闷声不响的。下课了,他总爱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或独自在教室门前的空地上静站。从不与同学一起玩耍、嬉闹。上课也只是呆坐着。对于老师的提问从不举手发言。有时看他似乎在深思什么,对周围的一切是那么地漫不经心。仿佛老师、同学、课堂都与他无关。他才九岁呀!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令他如此地沉默?是转学的不适应还是其它别的原因呢?作为班主任,我不能对此无动于衷。我要找到答案,我要帮他走出沉默,还他应有的天真烂漫。
  又是一个喧闹的课间,同学们都在快乐地嬉戏、玩耍。我看到他依然是神情呆滞地坐在教室他自己的座位上。从他的表情,我看出了悲伤。“怎么不出去和同学们一起玩呀,张亮?”我问。“我不想去”。他只是轻轻地说了这几个字就低下了头。“为什么呢?身体不舒服吗?”我又问,他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孩子,发生什么事了,能告诉老师吗?”我和蔼地摸着他的头问。他还是没有回答,而是把头低得更低了。而我分明地看到他两眼闪着泪花。他不愿意说,使得这次谈话没有任何效果。
  一天天过去了,他总是沉默在自己的世界里,将自己封的严严实实的,无论我和同学们怎样主动地与他搭讪,他都只是很简单地几句话。凭我的感觉,这个孩子绝不仅仅是转学的不适应。在他的身上可能发生过十分特别的事。到底是什么呢?由于报名时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我无法打电话了解情况。我准备进行家访。我告诉他我要去他家时,他竟不让我去。这让我很是奇怪。问他原因,他只是说家里没人。我问他家长做什么去了,他开始不说。但我告诉他,我要去他家家访是想了解他在家里的一些情况,这是老师必须做的。他这才哭着告诉我,他的爸爸在半年前出了车祸死了,妈妈承受不了打击疯了,现在不知去向。留下他一个无人照看。舅舅看他可怜,就把他接来了。舅舅在外地工作,平时只有年迈的姥姥照顾他……这个可怜的孩子,这么小竟然遭遇了这么大的不聿。顿时,我一切都明白了。我将他搂在怀里安慰着他:“孩子,别哭!你还有老师和这么多同学,大家都会帮助你的。”这次,我知道了藏在张亮身上的秘密。
  之后,我发动全班同学来帮助张亮,尽量能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帮助。同学们都主动找他玩,和他一同上下学。在班内我还策划了“我最喜欢的同学”,“我最想和他做朋友”,“你是最棒的!”等活动。在活动之前我叮嘱张亮的同座和班干部,在活动中选张亮做朋友,选张亮做最喜欢的同学,选张亮做最棒的同学。我每次见到他,也总是要问问他的学习、生活情况,尽量地和他多交流。有时,我会拍拍他的肩膀,摸摸他的额头表示关心。有时,我会替他把衣服的拉链拉好,把红领巾帮他戴好,把他没有放好的衣领放平。每逢天气变化,我都要提醒他添加衣服,别冻着。上课时,我也尽量地为他创造发言的机会,让他能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我相信,在我和全班同学的真诚关爱下,他一定会向我们敞开心扉,一定会开心快乐起来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全班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一天是张亮的生日,同学们都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有的买了生日蛋糕,有的买了生日贺卡或其它的生日礼物。中午放学,几个班干部自告奋勇留下来将教室精心布置了一番。在黑板正中央写下了:“张亮,祝你生日快乐”几个大字。下午,张亮一进教室,同学们就齐声大喊:“张亮,生日快乐!”同学们还将自己准备的生日礼物送到了张亮的手上。此时,我清楚地看到两颗豆大的泪珠从张亮的眼角滚落下来。我走上前去为他边擦拭眼泪边说:“张亮,老师祝你生日快乐,天天快乐!”张亮一下子扑到我怀里说:“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谢谢大家!”此后,我发现张亮变了,他能够主动地和同学们玩了。上课也不怎么发呆了,能够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了。他从沉默中走了出来,变得快乐了,我真为他高兴。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句子:“爱心能使一个人从自卑走向自信,从孤僻变得开朗,从封闭走向快乐与阳光。”是的,是爱心使得一个整天沉默在伤痛中的孩子走出了伤痛变得开心而快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发出这样的教育感言:“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的确,没有热爱,就没有教育。爱如阳光,使沐浴在其中的孩子感受到了温暖。当我们的孩子享受着师爱雨露的滋润,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下,犹如春苗节节拔高,茁壮成长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我们的孩子享受着真正的教育、良好的教育。
  真爱无痕,真水无香。只有博大、宽广、不求回报的师爱,只有浸润在生命里的崇高的师爱,才能成就孩子童年的美丽和人生的梦想!有一句歌词唱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让我们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那些在生活上遭遇不幸,在学习上困难,在思想上有问题的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其他文献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世界文化的奇葩。他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中华民族特征的形成。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认真钻研教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体现关爱他人的,诚实守信礼义道德的等等。这些选文无不
期刊
好习惯益终身。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教育的关键所在,抓住教育的契机,长期坚持训练,就会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  那么如何抓实养成教育呢?  一、抓开头——为养成教育扬帆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第一次开头很重要,头开得好,就成功了一半,如果连第一次都没有强化好,以后想要养成好习惯就难了。只有严格强化这关键的第一次,学生的心里才会形成一种约束力,以后每到这种时候,他都会不自
期刊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传递的是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传递的是博爱;闻鸡起舞传递的是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过分沉溺于网络世界, 在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方便与优越时,却似乎淡忘了这些传统文化与美德的存在。语文教学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的
期刊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渗透、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如何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  根据本人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望同仁共勉。  一、利用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弘扬共产主义
期刊
动的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作为课程改革的主体实践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尽快走进新课程,树立新理念,转变教学策略。本人就通过新课程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  总体上看,目前很大一部分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旧比较落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和运用。新课程的课时教学
期刊
小学生年龄小,思想和品德都未定型,作为小学老师和学校的管理者,应时时事事抓紧实施诚信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道德好品质诚信。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切合实际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小学生诚信教育,要求每位老师要从每件小事抓起,从细节做起,做好点点滴滴,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但诚信教育,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而展开的诚信教育,要
期刊
一、理清并熟悉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班主任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特点,了解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主要包括思想品质、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才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等。在了解学生个人的基础上,加上研究班集体的发展情况、干部状况、传统作风、主要特点和倾向,就能了解和驾驭
期刊
一、让孩子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一簇火种,能点燃拼搏进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生奋,斗的历程。理想是我们的强大精神动力,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是中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根本保证。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容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锐兵精甲不能御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要让孩子树立什么样的远大理想呢?许多优秀中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融合在一起才更
期刊
英国著名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指出:“人们的思想大半取决于他们的倾向,他们的言谈话语取决于他们的学识和所吸收的见解。但是他们的行动却遵循平日的习惯。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无疑,幼年时期开始的习惯是最完善的,我们称之为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早期的习惯。”   这一学期上课总感到时间不够用,以前在自习上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可以集体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学生的年龄在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从小学步入中学正处于少年时期,他们心理变化快,心理困惑、心理冲突多,学校以升学质量为目标而缺乏心理疏导,家庭以打工务农为借口没有时间缺乏关心,社会复杂现象他们又不能准确分辨,使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并日趋复杂,成为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一、学习心理问题  不少农村学生家境贫困,进入中学理想远大,很想改变家里的状况,学习自信心强又用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