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年龄小,思想和品德都未定型,作为小学老师和学校的管理者,应时时事事抓紧实施诚信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道德好品质诚信。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切合实际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小学生诚信教育,要求每位老师要从每件小事抓起,从细节做起,做好点点滴滴,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但诚信教育,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而展开的诚信教育,要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心理能力等实际情况。面前的小学教材中,就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开展诚信方面的教育,几乎每篇文章里,所叙述的很多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非常接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是喜闻乐见的,小学生容易接受的。老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富有针对性的素材,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有的放矢,适时地经常底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老师要根据教材旁征博引、既要讲解一些生动活泼的事例,又要结合自己最近了解的一些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恰当地补充一些新鲜事例,班主任不要总是过来过去就拿那些老掉牙的事例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这样的效果肯定说不上富有成效了。同样的,这时候也需要老师着眼于每个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老师尽量做到用学生接受的一些富有感染力的事例来激起他们的共鸣,求得诚信教育方面的认同感,老师是用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来进行教育,还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亲近感”,老师唯有这样切合实际底开展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要言行熏陶
老师和家长应该成为孩子诚实守信的榜样,要求孩子诚信,自己首先要诚信。只有这样,你的话才会掷地有声,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这就是为人师表。如果表里不一,言行脱节,再多的说教也是苍白无力,毫无意义。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不仅是有知识,有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的道德品质,诚实守信。有人说,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对老师尊重、信任甚至崇拜,他们会自觉地向老师看齐,以老师为榜样。因此,教师要做诚信的使者,处处撒播诚实的种子,通过自己良好的言行,引导、感染、熏陶学生。比如,对学生不能信口开河,随便许诺,一旦答应就要做到;处理班级事务、评价人物事件要客观公正,不偏袒、不做假;向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反映班级情况及学生在校表现要实事求是,不添油加醋,不弄虚作假……孩子需要德行来指引,教师只有保持良好的师德,成为诚信的典范,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人格榜样体会“真”的高尚,“假”的渺小,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做到“诚实守信”,“一诺千金”。
三、难易适度
不言而喻,小学生普遍都涉世不深,认识问题比较单一粗浅而表面化,这也难免,毕竟他们缺乏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一些“曲(指细小的事)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之类的道理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晦涩难懂。小学老师在开展诚信教育工作时,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讲一些难度适度,容易为小学生接受领会的事例,譬如笔者在以“不说谎话,做个诚实的孩子”入手,展开一些浅显适中的讨论,通过学生广泛的参与,最终让班上的每个小学生懂得是诚信品格的重要性。尤其是每个小学生耳熟能详的狼来的故事,让小学生“人无诚信不立”。
小学生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经过查阅多方面资料总结发现,其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为经常性的迟到、旷课、向师长撒谎、抄袭同学作业等,而且像雇人代做作业、考试作弊等“伪学”现象屡见不鲜。不说谎话,就要说真话,说实话,如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说出事情的真相,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从小养成诚实的品质。”面对一些习惯撒谎的小学生,老师在处理时大可不必大发雷霆,更不能简单粗暴地贯以“撒谎”,“欺骗老师和同学”的结论,因为他们已经见惯了这种场面,听惯了这种评价,即使表面上表现出对自己的行为痛彻心扉,要悔过自新,但那极有可能只是惊鸿一瞬。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是极其欠缺的,事后他们还会再撒谎,再挨批,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悠然度日。老师如果能够换一个角度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和教育的空间,那结果肯定是另外一种效果。
四、步步递进
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应根据班级情况、学生年龄特点,在教育内容上体现教育目标的递进性,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如,可以在低年级开展“夸夸我诚实”活动,通过讲身边的诚信故事、做一件诚实的事情,说一句诚实的话等,使学生认识到诚实才能让人更美丽。中年级以“不隐瞒错误”、“不要不懂装懂”、“不贪小便宜”为主,如,可在班级中开展辩论活动,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剖析,在辩中明理。高年级则开展以“不弄虚作假”、“与人相处讲信用”为主的主题活动。
总之,诚信既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诚信教育对于一个人,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诚信教育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之一,是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每个老师应该立足于学生实际,结合身边的点滴事例,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尽一份力。
一、切合实际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小学生诚信教育,要求每位老师要从每件小事抓起,从细节做起,做好点点滴滴,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但诚信教育,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而展开的诚信教育,要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心理能力等实际情况。面前的小学教材中,就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开展诚信方面的教育,几乎每篇文章里,所叙述的很多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非常接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是喜闻乐见的,小学生容易接受的。老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富有针对性的素材,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有的放矢,适时地经常底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老师要根据教材旁征博引、既要讲解一些生动活泼的事例,又要结合自己最近了解的一些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恰当地补充一些新鲜事例,班主任不要总是过来过去就拿那些老掉牙的事例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这样的效果肯定说不上富有成效了。同样的,这时候也需要老师着眼于每个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老师尽量做到用学生接受的一些富有感染力的事例来激起他们的共鸣,求得诚信教育方面的认同感,老师是用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来进行教育,还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亲近感”,老师唯有这样切合实际底开展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要言行熏陶
老师和家长应该成为孩子诚实守信的榜样,要求孩子诚信,自己首先要诚信。只有这样,你的话才会掷地有声,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这就是为人师表。如果表里不一,言行脱节,再多的说教也是苍白无力,毫无意义。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不仅是有知识,有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的道德品质,诚实守信。有人说,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对老师尊重、信任甚至崇拜,他们会自觉地向老师看齐,以老师为榜样。因此,教师要做诚信的使者,处处撒播诚实的种子,通过自己良好的言行,引导、感染、熏陶学生。比如,对学生不能信口开河,随便许诺,一旦答应就要做到;处理班级事务、评价人物事件要客观公正,不偏袒、不做假;向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反映班级情况及学生在校表现要实事求是,不添油加醋,不弄虚作假……孩子需要德行来指引,教师只有保持良好的师德,成为诚信的典范,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人格榜样体会“真”的高尚,“假”的渺小,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做到“诚实守信”,“一诺千金”。
三、难易适度
不言而喻,小学生普遍都涉世不深,认识问题比较单一粗浅而表面化,这也难免,毕竟他们缺乏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一些“曲(指细小的事)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之类的道理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晦涩难懂。小学老师在开展诚信教育工作时,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讲一些难度适度,容易为小学生接受领会的事例,譬如笔者在以“不说谎话,做个诚实的孩子”入手,展开一些浅显适中的讨论,通过学生广泛的参与,最终让班上的每个小学生懂得是诚信品格的重要性。尤其是每个小学生耳熟能详的狼来的故事,让小学生“人无诚信不立”。
小学生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经过查阅多方面资料总结发现,其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为经常性的迟到、旷课、向师长撒谎、抄袭同学作业等,而且像雇人代做作业、考试作弊等“伪学”现象屡见不鲜。不说谎话,就要说真话,说实话,如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说出事情的真相,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从小养成诚实的品质。”面对一些习惯撒谎的小学生,老师在处理时大可不必大发雷霆,更不能简单粗暴地贯以“撒谎”,“欺骗老师和同学”的结论,因为他们已经见惯了这种场面,听惯了这种评价,即使表面上表现出对自己的行为痛彻心扉,要悔过自新,但那极有可能只是惊鸿一瞬。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是极其欠缺的,事后他们还会再撒谎,再挨批,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悠然度日。老师如果能够换一个角度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和教育的空间,那结果肯定是另外一种效果。
四、步步递进
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应根据班级情况、学生年龄特点,在教育内容上体现教育目标的递进性,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如,可以在低年级开展“夸夸我诚实”活动,通过讲身边的诚信故事、做一件诚实的事情,说一句诚实的话等,使学生认识到诚实才能让人更美丽。中年级以“不隐瞒错误”、“不要不懂装懂”、“不贪小便宜”为主,如,可在班级中开展辩论活动,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剖析,在辩中明理。高年级则开展以“不弄虚作假”、“与人相处讲信用”为主的主题活动。
总之,诚信既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诚信教育对于一个人,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诚信教育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之一,是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每个老师应该立足于学生实际,结合身边的点滴事例,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