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传递的是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传递的是博爱;闻鸡起舞传递的是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过分沉溺于网络世界, 在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方便与优越时,却似乎淡忘了这些传统文化与美德的存在。语文教学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还应渗透传统文化的传播,让中华优秀的传统代代传承下去。我在教材《游子吟》一诗的教学中,深切体会到了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当教学环节进行到学生在充分的读、议、悟、交流,已基本弄懂诗意,我按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进入了下一个议题——拓展思维:谈谈你对母爱的感受。在揭示这个话题前我把握十足:在理解全诗,特别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含义的基础上,再加上平时我们对母爱的体会,这一环节将会是本节课的亮点,它一定会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唤起大家的母爱体验,从而畅谈母爱的点点滴滴。
当话题抛出后,足足有一分多钟,同学们都愣愣地坐着,没人接题。仿佛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大家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答案。教室里出现了冷场,我不禁怀疑问题是不是难了。可又一想:六年级的学生,大都十二、三岁了,对母爱应该有感知力。或许习惯了母亲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以为这是理所当然?时间不容多想,我启发到:母亲的爱平凡又伟大,它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声问讯,一句嘱咐,一个抚摸,一道鼓励的眼神 …… 无不流露着母亲的爱。每当放学回家,是谁为你端上可口的饭菜?感冒了,是谁在照顾你,怎样照顾?到校后,才发现饭盒、书本等忘带,正当你着急时,又是谁及时出现在教室门口?…… 在启发中,教室里渐渐有了窃窃私语声,有些同学开始交头接耳,是该让他们知道感恩了。看来启发有效,同学们开始反思习以为常的母爱了。
接下来的发言,成功不言而语:那次下大雨,妈妈拿着伞、雨鞋来接我,到家时自己没淋着,而妈妈的半边身子、鞋全湿了;上街时,妈妈总是让我走在她的右侧;星期天和同学出去玩,忘了时间,回家才知道妈妈找我半天了…… 听着七嘴八舌的发言,我发现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在偷偷抹泪,她肯定又想妈妈了。有些于心不忍,但为了唤醒大家,我还是请她发了言:自从妈妈走后,早上没人叫她早起,得自己收拾床铺,爸爸经常不回家,喝醉了还打她骂她。看到别的孩子跟妈妈亲热、撒娇,她好羡慕!妈妈以前常爱唠唠叨叨,管这管那的,自己嫌烦,现在回想起来,那都是为自己好,都是爱自己呀…… 说着她已经泣不成声,在坐的部分女同学也在为之动容,教室里一下子好安静,个别捣蛋的男生也一脸庄重。此刻,我也思绪起伏:我们常把“母爱伟大”挂在嘴边,可有谁真正读懂过这句话的内涵?母爱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多是对儿女们从头至脚,诸如穿衣吃饭之类小事的牵挂和照顾。我们已习惯了饥肠辘辘时,回家就端起热气腾腾的饭碗,饭菜不合口时对母亲发脾气;习惯了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母亲弓着身子,为自己支撑起一片不被踩挤的空间,好容易空出一个座位,自己一屁股坐下,母亲还拎着大包小包的采购物站着。当顶着骄阳回到家,母亲洗好了水果,孩子舒服的坐在沙发上大嚼、看电视,而母亲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又忙着张罗饭菜 ……这一切,在孩子眼里或许早已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了,可有谁体会过这其中包含着母亲多少的爱?又有几人曾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接受母亲的付出?
看着座位上那一颗颗沉思的脑袋,我释然了:毕竟是孩子,只要有正确的引导,他们还是感恩图报的。为进一步深化主题,引起情感的共鸣,我又布置了新的任务:为母亲做件事,可以收集赞扬、讴歌母爱的诗歌或文章;也可以实实在在的给母亲做件事,如倒杯茶、做顿饭、献束花、捶捶背、洗一次脚 …… 再伏在妈妈的耳边轻轻地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这足以让母亲忙碌的无怨无诲。在同学们坚定、有力的保证声和真诚的目光中,我已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切的体会到语文教学不能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播,更该渗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美德的熏陶。
当教学环节进行到学生在充分的读、议、悟、交流,已基本弄懂诗意,我按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进入了下一个议题——拓展思维:谈谈你对母爱的感受。在揭示这个话题前我把握十足:在理解全诗,特别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含义的基础上,再加上平时我们对母爱的体会,这一环节将会是本节课的亮点,它一定会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唤起大家的母爱体验,从而畅谈母爱的点点滴滴。
当话题抛出后,足足有一分多钟,同学们都愣愣地坐着,没人接题。仿佛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大家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答案。教室里出现了冷场,我不禁怀疑问题是不是难了。可又一想:六年级的学生,大都十二、三岁了,对母爱应该有感知力。或许习惯了母亲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以为这是理所当然?时间不容多想,我启发到:母亲的爱平凡又伟大,它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声问讯,一句嘱咐,一个抚摸,一道鼓励的眼神 …… 无不流露着母亲的爱。每当放学回家,是谁为你端上可口的饭菜?感冒了,是谁在照顾你,怎样照顾?到校后,才发现饭盒、书本等忘带,正当你着急时,又是谁及时出现在教室门口?…… 在启发中,教室里渐渐有了窃窃私语声,有些同学开始交头接耳,是该让他们知道感恩了。看来启发有效,同学们开始反思习以为常的母爱了。
接下来的发言,成功不言而语:那次下大雨,妈妈拿着伞、雨鞋来接我,到家时自己没淋着,而妈妈的半边身子、鞋全湿了;上街时,妈妈总是让我走在她的右侧;星期天和同学出去玩,忘了时间,回家才知道妈妈找我半天了…… 听着七嘴八舌的发言,我发现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在偷偷抹泪,她肯定又想妈妈了。有些于心不忍,但为了唤醒大家,我还是请她发了言:自从妈妈走后,早上没人叫她早起,得自己收拾床铺,爸爸经常不回家,喝醉了还打她骂她。看到别的孩子跟妈妈亲热、撒娇,她好羡慕!妈妈以前常爱唠唠叨叨,管这管那的,自己嫌烦,现在回想起来,那都是为自己好,都是爱自己呀…… 说着她已经泣不成声,在坐的部分女同学也在为之动容,教室里一下子好安静,个别捣蛋的男生也一脸庄重。此刻,我也思绪起伏:我们常把“母爱伟大”挂在嘴边,可有谁真正读懂过这句话的内涵?母爱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多是对儿女们从头至脚,诸如穿衣吃饭之类小事的牵挂和照顾。我们已习惯了饥肠辘辘时,回家就端起热气腾腾的饭碗,饭菜不合口时对母亲发脾气;习惯了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母亲弓着身子,为自己支撑起一片不被踩挤的空间,好容易空出一个座位,自己一屁股坐下,母亲还拎着大包小包的采购物站着。当顶着骄阳回到家,母亲洗好了水果,孩子舒服的坐在沙发上大嚼、看电视,而母亲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又忙着张罗饭菜 ……这一切,在孩子眼里或许早已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了,可有谁体会过这其中包含着母亲多少的爱?又有几人曾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接受母亲的付出?
看着座位上那一颗颗沉思的脑袋,我释然了:毕竟是孩子,只要有正确的引导,他们还是感恩图报的。为进一步深化主题,引起情感的共鸣,我又布置了新的任务:为母亲做件事,可以收集赞扬、讴歌母爱的诗歌或文章;也可以实实在在的给母亲做件事,如倒杯茶、做顿饭、献束花、捶捶背、洗一次脚 …… 再伏在妈妈的耳边轻轻地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这足以让母亲忙碌的无怨无诲。在同学们坚定、有力的保证声和真诚的目光中,我已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切的体会到语文教学不能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播,更该渗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美德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