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u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世界文化的奇葩。他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中华民族特征的形成。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认真钻研教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体现关爱他人的,诚实守信礼义道德的等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所以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着眼于教材对话与传统文化对话。如在教授小学课文《孔子拜师》一文时,要把挖掘教材所蕴涵的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广泛搜集古人在拜师过程中的一些传统礼仪、称谓及古人尊师爱师的名言警句等。并在此基础上引申类似的有趣故事,如“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让学生课后阅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把故事所包含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加以传达,让学生感受现在学校所要求的文明习惯的养成其实就在传承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礼仪。
  二、引领学生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汉语文化形象丰赡、意义深远、气韵生动,这就是语文教学中所要寻觅的文化。因此,语文课堂应倡导师生一起去探寻、体验和理解蕴涵在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汉字本身就镌刻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站立起来才能成为“人”;“人”“言”要讲“信”。细究每个汉字,都能发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智慧。所以,小学必须加强识字和写字的教学。要让学生领悟掌握汉字的基本规律和书写规范习惯。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同时,多介绍古人习字书法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学写字就是学做人,习字的过程就是培养自己形成一丝不苟、持之以恒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内核,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蕴涵着丰富的思想观念。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描写民族英雄敢于并且主动担负社会责任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在帝国主义的阻挠面前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务”(《詹天佑》);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舍身捍卫祖国和民族尊严的晏子(《晏子使楚》)……语文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站在文化的平台上,理性地审视语文教学,引领学习语言的同时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传统美德,探寻民族精神,进而提升品位,历练人格。
  三、努力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中华传统文化既具有物化的客观形式,又具有主体形式的存在和延续。例如:诗、词、曲、赋、国画、书法、对联等。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有知识的梳理,还要有习惯的养成、技能的落实和文化的积累。例如:在执教《北京的春节》和《元日》时,教师除了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外,还应该认真分析探究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了解各地春节、元旦中的风情习俗,了解认识春联、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从“桃符”到“春联”的演变,查找关于“屠苏”的知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查资料,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或以综合性语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的来源及各地节日的风情习俗;让学生感受诸如戏曲、武术、国画等国学精粹的博大精深。学生长时间徜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并注重积极尝试和点滴积累,定能受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开展诵读经典活动文化
  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的著作,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的作用。在小学中开展诵读活动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可以根据年级的不同、年龄的差异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体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天人合一”“和为贵”中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都能在传统国学经典中找到渊源。诵读经典,传承经典文化不但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是社会和谐、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握学生的知识层次,接受水平,由浅入深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积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小学语文教学只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在文化传承的宏伟事业中有所作为。让我们在教学中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依托积淀千年的华夏文化,努力塑造有文化底蕴的新一代,使之能真正站在“五千年文化历史巨人”的肩上开拓美好的未来。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合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我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利用图画书打开幼儿的阅读大门,为幼儿提供与他们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形象生动的阅读材料。各项阅读活动以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为主,让
期刊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数学活动经验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呢?  一、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算法多样化  我们以前在教学计算时,经常为了计算而计算,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被动的接受上,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兴趣不高,长此以往,必然损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数学的最终起点还是现实世界,数学更多的来自于人类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
期刊
建立督学责任区,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是我国教育督导工作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责任督学既是督导部门的派驻“代表”,也是学校校长、教师的“合作伙伴”;既是上级督导部门的“眼睛”“耳朵”,也是学校督导共同体的伙伴、参谋,还应是社会、家长、学生的忠实代言人。  作为合作伙伴,责任督学的主要职责是临床督导,即责任督学与教师建立起一种合作共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同事关系”。  
期刊
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做出适时、恰当、自然的评价,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求知愿望的目标,无疑是课堂有效教学乃至高效教学的必要手段。  一、平等和谐,追求自然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怀揣赏识和激励,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不抱偏见,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广阔的空间。课堂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以激励性语
期刊
素质教育下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变革有力的推动了教学过程的巨大更新,由于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者,因此教师需要有效且创造性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怎样创新课堂教学呢?  一、知识应贴近学生生活,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  积极从新课标中学习借鉴,努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教学“9加几”时教师采取如下方式导入新课:  师:
期刊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可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不能再是传统的“我讲你听”,而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自己,发展自己。那么,教师就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一、是教学内容的宏观把握者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手不管,比如对学习内容的精选、整合,就需
期刊
天水市第五中学是一个典型的缺少体育运动场地的完全中学,最突出的是没有比较开阔的运动场地。从教学规模来说,它有初中和高中两个教学部,共有学生3100多人。其中,初中部有29个教学班级,有学生 1976人;高中部有21个教学班级,有学生1163 人。这50个教学班级每周最少要有100节体育课,一周中每天平均约有20个班级开展体育课教学活动,那么如何有效开展体育课教学。  一、分割体育场地,设置不同的功
期刊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我国著名德育专家,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詹万生主任也指出:“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往往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意志、兴趣、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又很难找到切实有效的措施,这使学校的德育工
期刊
如何面对农村中小学基础差,条件有限的现实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农村薄弱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普遍面临的难题 。现将我多年对后进生的产生原因及转化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原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小学教育在培养出一批拔尖人才的同时也造成了一批后进生。学校在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只重视抓少数尖子生的时候,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学校在抓知识传授的时候,忽视了学生优良思想品
期刊
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针对中职生的思想特点,对他们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强化道德规范教育,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  用符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理论来武装学生,结合德育课教学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以增强学生的明辨力。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