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必须要深入到文本的语言和形式两个方面,立足于语用的视角展开教学,才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散文的内核,让学生获得带得走的语文。
[关键词]客观呈现 关注形式 实践预想 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6-069
小学中高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材编排的散文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散文教学成了阅读教学的一大重点。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桂花雨》就是一篇典型的散文,在教学价值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字里行间裹挟的忆旧恋乡的真挚情感令人难以忘却。
一、客观呈现,提取文本语言的内容现实
这篇散文与作者琦君的其他散文一样,从看似寻常的普通事物中抒发自身独特的感受与情结。作者选用的桂花司空见惯,但以“桂花雨”为题却立刻就有了新意和诗意,且整篇课文以桂花的香味贯穿全文,于平淡朴实的言语中透出高洁淡雅的艺术风格。
1.香味裹挟下的乡味
整篇课文共6个自然段,都以香味为出发点,作者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体验方式展现了自己在童年时代摇桂花和欣赏“桂花雨”的乐趣。在文本的开篇,作者就直抒胸臆,言明了自己喜欢桂花的真正缘由——香味迷人。课文的2~4自然段,作者从桂花的香飘四溢开始,引领读者历经了摇桂花的期待与秘密、摇桂花时的愉悦、摇落桂花之后的制作等环节,步步为营,层层推进,从不同的视角将桂花之香沁入读者情怀。而课文的第5和第6两个自然段则由桂花为转折点,作者将叙述的视角逐步转向了家乡、旧宅以及之前的金桂,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情绪感染:“想起童年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作者琦君曾说自己年纪大了,近事不记,只记得远事。作者童年时代的桂花香味,正构成了作者对家乡元素无法割舍的情感体系。
2.相同事物下不同的视阈
琦君散文的特点是回忆童年、故乡的人情世故,亲友长辈常常会在文本中“登台亮相”。这篇《桂花雨》就是如此,相同的桂花,在父亲、母亲和作者意识中却是三种不同的视阈。在作者看来,印象最深就是摇桂花的快乐体验;对于父亲而言,则是收获、制作桂花之后的诗兴大发;而在母亲眼中,则是思念故乡的信物。而这三层视阈,在写作本位中却是息息相关、丝丝入扣的。因为作者年纪尚小,对摇桂花满是期待,所以气候转变,愿望实现,自然满心欣喜;父亲在文本中作为一个旁观的局外者,才会在即兴作诗中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感;而母亲操劳家事,尤其对加工桂花情有独钟,才会形成“比不得”的真切体验。所以,作者以三个人物从不同的视角构建了立体化、多层次的文本意蕴,达到了彼此融合、相互弥补的审美效果。
二、关注形式,窥探文本的表达秘密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中提出:“体会课文中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这篇课文虽然没有晦涩的词汇,但不少语言的表达充满了创意和个性。因此,阅读教学必须从语言的形式入手,深入感知作者如此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
1.感觉迁移,感受散文描写的独特性
现代语法、词语搭配有着相对称的语言系统,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会有意识地进行词语描摹对象的转移,从而形成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如课文中说桂花树“笨笨拙拙”的,“笨笨拙拙”一般指向人,而作者却在文本中用以形容桂花树,实际上是作者故意略写桂花树的外形而重在凸显其神韵。作者正是运用国画中写意的策略,借助“笨笨拙拙”这个词语展现了桂花树貌似看相不佳,却意蕴十足的特点,从而为下文中集笔墨描写桂花树香味迷人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反衬的铺垫。
2.深度品析,体悟散文描写的生动性
散文作为重要的文学载体,作者在语言表达上是十分讲究的。如作者在描写桂花香味时两次都运用到了“浸”字,就是作者遣词造句的神来之笔。第一次说“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原本属于嗅觉层面的感受,作者为了让读者能够形成形象直观的体验感受,巧妙而艺术地激活了空间维度(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的邻居)。因此,教师可以紧扣文本中“前后”“左右”“十几家”的空间认识,引导学生对桂花香味的感受更深刻。而在这样的基础上,作者创造性地运用“浸”字,使原本空泛的嗅觉转化为可以直接看得到、摸得着的听觉和触觉系统,在无形向有形转变的过程中,便于读者的自主探寻,从而更好地捕捉香之韵、观察香之形。第二次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虽然桂花原本只在八月开花,但作者却使用了“全年”的字眼,直言其香味延续的时间之久。联系前文又会发现,原本只有“十几家邻居”,现在却又说是“整个村庄”,这种看似不符合常识的表达则是作者个性化的认知体验。关照整篇课文不难发现,由桂花制作成的桂花茶和桂花卤可以让人们全年享用,桂花给乡亲们带来的幸福并没有季节之分。如此一来,“整个村庄”“全年”都“浸”在其中,也就顺理成章了。教学中,教师可以由“浸”字的教学,引导学生感知桂花融合了故乡邻居之间的深厚情谊,成为各家各户可以共享的美味。
3.呈现画面,体悟散文描写的形象性
在文学作品中,没有形象,就意味着没有了叙述与描写,艺术感染力也就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常常会特别重视运用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来传递自身的情感。例如,在用桂花制作各种桂花产品时,作者的描述就像截取了其中的一个个镜头,并运用一连串的动词,将制作的过程和盘托出。这种鲜明、可感的表达策略,是作者将自身内在的记忆不着痕迹地展现出来的过程,不仅使读者可以借助画面看到连续性的动作,更为学生想象人物的表情、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创建了平台。由此,文本语言所涉猎的天地就比文本语言本身更为广泛。
当然,散文是最讲究语言表达的,散文的作者都是遣词造句的高手,他们会借助虚词以及标点符号等形式来提升表达的效果。如在描写摇桂花一段中双引号和感叹号的运用,就有效激活了读者对文本内涵和情感的联想体验,达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三、基于解读下的语用实践预想
基于上述内容和形式的解读,这篇课文的导读就必须要从语用视角出发,在关注学情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核心环节入手展开教学。
1.自主学习,形成初步感受
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课文阅读的核心目标,让学生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感受作者围绕着桂花传递出怎样的特殊感受,从而让学生在阅读想象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2.交流点拨,紧扣核心词语,探寻表达策略
结合以上解读,教师教学中应该在以下几个环节着力。首先,桂花出场:教师可以借助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桂花树形态的笨拙、茂密叶子下的平淡无奇以及开花时节不易找寻的特点,品味作者欲扬先抑、吊足胃口的开头策略;其次,桂花香味:品味作者通过“浸”字形成的表达效果,以语言还原策略深入感受桂花的浓郁香味,对作者变无形为有形的表达策略形成深入对比;再次,摇花之乐: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细节,紧扣“抱桂花”“纷纷落下”“满头满身”等核心词语,在视觉的细致观察中想象桂花如同雨点落下的景象;最后,桂花制作:提炼文本中一系列的动词,开启学生的视觉想象,将文本语言还原成生活中的语言,感知作者内在的情思,进一步体悟作者的观察之法、表达之策。
3.依托情感,创设情境,促进读写结合
在课文中,母亲的话语是文本情韵的聚焦点、意脉铺陈的转折点,教师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一两段话,学习课文中的写法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一种事物,促进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必须要深入到文本的语言和形式两个方面,立足于语用的视角展开教学,才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散文的内核,让学生获得带得走的语文。
(特约编辑 木 清)
[关键词]客观呈现 关注形式 实践预想 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6-069
小学中高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材编排的散文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散文教学成了阅读教学的一大重点。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桂花雨》就是一篇典型的散文,在教学价值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字里行间裹挟的忆旧恋乡的真挚情感令人难以忘却。
一、客观呈现,提取文本语言的内容现实
这篇散文与作者琦君的其他散文一样,从看似寻常的普通事物中抒发自身独特的感受与情结。作者选用的桂花司空见惯,但以“桂花雨”为题却立刻就有了新意和诗意,且整篇课文以桂花的香味贯穿全文,于平淡朴实的言语中透出高洁淡雅的艺术风格。
1.香味裹挟下的乡味
整篇课文共6个自然段,都以香味为出发点,作者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体验方式展现了自己在童年时代摇桂花和欣赏“桂花雨”的乐趣。在文本的开篇,作者就直抒胸臆,言明了自己喜欢桂花的真正缘由——香味迷人。课文的2~4自然段,作者从桂花的香飘四溢开始,引领读者历经了摇桂花的期待与秘密、摇桂花时的愉悦、摇落桂花之后的制作等环节,步步为营,层层推进,从不同的视角将桂花之香沁入读者情怀。而课文的第5和第6两个自然段则由桂花为转折点,作者将叙述的视角逐步转向了家乡、旧宅以及之前的金桂,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情绪感染:“想起童年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作者琦君曾说自己年纪大了,近事不记,只记得远事。作者童年时代的桂花香味,正构成了作者对家乡元素无法割舍的情感体系。
2.相同事物下不同的视阈
琦君散文的特点是回忆童年、故乡的人情世故,亲友长辈常常会在文本中“登台亮相”。这篇《桂花雨》就是如此,相同的桂花,在父亲、母亲和作者意识中却是三种不同的视阈。在作者看来,印象最深就是摇桂花的快乐体验;对于父亲而言,则是收获、制作桂花之后的诗兴大发;而在母亲眼中,则是思念故乡的信物。而这三层视阈,在写作本位中却是息息相关、丝丝入扣的。因为作者年纪尚小,对摇桂花满是期待,所以气候转变,愿望实现,自然满心欣喜;父亲在文本中作为一个旁观的局外者,才会在即兴作诗中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感;而母亲操劳家事,尤其对加工桂花情有独钟,才会形成“比不得”的真切体验。所以,作者以三个人物从不同的视角构建了立体化、多层次的文本意蕴,达到了彼此融合、相互弥补的审美效果。
二、关注形式,窥探文本的表达秘密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中提出:“体会课文中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这篇课文虽然没有晦涩的词汇,但不少语言的表达充满了创意和个性。因此,阅读教学必须从语言的形式入手,深入感知作者如此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
1.感觉迁移,感受散文描写的独特性
现代语法、词语搭配有着相对称的语言系统,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会有意识地进行词语描摹对象的转移,从而形成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如课文中说桂花树“笨笨拙拙”的,“笨笨拙拙”一般指向人,而作者却在文本中用以形容桂花树,实际上是作者故意略写桂花树的外形而重在凸显其神韵。作者正是运用国画中写意的策略,借助“笨笨拙拙”这个词语展现了桂花树貌似看相不佳,却意蕴十足的特点,从而为下文中集笔墨描写桂花树香味迷人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反衬的铺垫。
2.深度品析,体悟散文描写的生动性
散文作为重要的文学载体,作者在语言表达上是十分讲究的。如作者在描写桂花香味时两次都运用到了“浸”字,就是作者遣词造句的神来之笔。第一次说“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原本属于嗅觉层面的感受,作者为了让读者能够形成形象直观的体验感受,巧妙而艺术地激活了空间维度(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的邻居)。因此,教师可以紧扣文本中“前后”“左右”“十几家”的空间认识,引导学生对桂花香味的感受更深刻。而在这样的基础上,作者创造性地运用“浸”字,使原本空泛的嗅觉转化为可以直接看得到、摸得着的听觉和触觉系统,在无形向有形转变的过程中,便于读者的自主探寻,从而更好地捕捉香之韵、观察香之形。第二次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虽然桂花原本只在八月开花,但作者却使用了“全年”的字眼,直言其香味延续的时间之久。联系前文又会发现,原本只有“十几家邻居”,现在却又说是“整个村庄”,这种看似不符合常识的表达则是作者个性化的认知体验。关照整篇课文不难发现,由桂花制作成的桂花茶和桂花卤可以让人们全年享用,桂花给乡亲们带来的幸福并没有季节之分。如此一来,“整个村庄”“全年”都“浸”在其中,也就顺理成章了。教学中,教师可以由“浸”字的教学,引导学生感知桂花融合了故乡邻居之间的深厚情谊,成为各家各户可以共享的美味。
3.呈现画面,体悟散文描写的形象性
在文学作品中,没有形象,就意味着没有了叙述与描写,艺术感染力也就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常常会特别重视运用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来传递自身的情感。例如,在用桂花制作各种桂花产品时,作者的描述就像截取了其中的一个个镜头,并运用一连串的动词,将制作的过程和盘托出。这种鲜明、可感的表达策略,是作者将自身内在的记忆不着痕迹地展现出来的过程,不仅使读者可以借助画面看到连续性的动作,更为学生想象人物的表情、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创建了平台。由此,文本语言所涉猎的天地就比文本语言本身更为广泛。
当然,散文是最讲究语言表达的,散文的作者都是遣词造句的高手,他们会借助虚词以及标点符号等形式来提升表达的效果。如在描写摇桂花一段中双引号和感叹号的运用,就有效激活了读者对文本内涵和情感的联想体验,达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三、基于解读下的语用实践预想
基于上述内容和形式的解读,这篇课文的导读就必须要从语用视角出发,在关注学情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核心环节入手展开教学。
1.自主学习,形成初步感受
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课文阅读的核心目标,让学生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感受作者围绕着桂花传递出怎样的特殊感受,从而让学生在阅读想象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2.交流点拨,紧扣核心词语,探寻表达策略
结合以上解读,教师教学中应该在以下几个环节着力。首先,桂花出场:教师可以借助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桂花树形态的笨拙、茂密叶子下的平淡无奇以及开花时节不易找寻的特点,品味作者欲扬先抑、吊足胃口的开头策略;其次,桂花香味:品味作者通过“浸”字形成的表达效果,以语言还原策略深入感受桂花的浓郁香味,对作者变无形为有形的表达策略形成深入对比;再次,摇花之乐: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细节,紧扣“抱桂花”“纷纷落下”“满头满身”等核心词语,在视觉的细致观察中想象桂花如同雨点落下的景象;最后,桂花制作:提炼文本中一系列的动词,开启学生的视觉想象,将文本语言还原成生活中的语言,感知作者内在的情思,进一步体悟作者的观察之法、表达之策。
3.依托情感,创设情境,促进读写结合
在课文中,母亲的话语是文本情韵的聚焦点、意脉铺陈的转折点,教师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一两段话,学习课文中的写法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一种事物,促进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必须要深入到文本的语言和形式两个方面,立足于语用的视角展开教学,才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散文的内核,让学生获得带得走的语文。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