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指导儿童画要注意:让学生亲近生活,激发创造欲望、深掘教材内容、突破定势,扩展学生思维空间、尊重儿童画的原创性等等才能创作出真正反映儿童自己所见所想的作品,同时又可视为不同于普通“涂鸦”的佳作。
关键词艺术 儿童画 定势 原创性
中图分类号:G61文獻标识码:A
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精华,辅导儿童画也是一门艺术,儿童画是儿童心灵映象的体现,它以独特的魅力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世人赞叹不已: “天真烂漫为我师”。纯洁、天真、浪漫、稚拙是儿童特有的天性,犹如一块未经雕琢的天然美玉,深深的感染着我。留住这颗童心,加以正确引导支持,孩子笔下的形象,就会越来越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他们热爱自然,在其眼中,世界万物是那么可爱;他们热爱家乡,在其笔下,滨城大连是如此美丽;他们热爱生活,在其心里,童年生活是多么幸福。
不少大艺术家也鞠躬向儿童画索取有趣有用的东西,这些艺术大师之所以被儿童画深深地吸引,是因为画面上那些无拘无束的构想、大胆的造型、随心所欲的配色,让他们从中受到有益的启发,从而丰富自己的绘画创作,马蒂斯、米罗、毕加索等无不是这样。毕加索还告诫“成人应该向儿童学习美术”,由此可见儿童画的魅力所在是不言而喻的。
1 亲近生活,激发创造欲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一切想象都源于生活,我们应指导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发现美,从生活中去搜集创作的素材。尽可能多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去欣赏美、发现美,从而激发创造欲望。在创作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去感受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如欣赏日出日落、春暖花开、夏日荷塘、鸟兽鱼虫的美景。其次,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家乡的变化,大连是一个海滨城市,处处都可以发现美,如星海广场、友好广场的水晶球、劳动公园、女骑警等等。通过创作让孩子在小小的心胸中荡起爱家乡的激情;引导学生欣赏具有传统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如闹元宵、赛龙舟、木偶戏等,让学生在民间艺术的熏陶中产生创造的欲望。如《快乐的滑板》就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学生把玩滑板时的情景用稚趣的笔调,大胆的描绘出来,正因为儿童画的稚拙是其生命力所在,所以我对《快乐的滑板》这一作品中学生所画的人物和环境的比例没有过多的强调,主要指导学生大胆地用儿童的眼光去体现再创现实生活。
2 深掘教材内容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随心所欲按自己的想法去表现,借此表达自己的兴趣愿望。根据这一心理特征,我充分利用美术教材,深掘教材内容,如五册第五课《面具》(如图),这一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面具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集雕刻、绘画、工艺于一身,适于面部装饰佩戴的艺术品,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面具艺术。我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更多地了解面具艺术,从而创作出一系列的有关面具的儿童画。在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使他们了解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艺术。又如《欢天喜地》(如图)和《参观》等作品都是在第四册《绘画中的节日》第九册《飞天》等课堂作业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3 突破定势,扩展思维空间
纯洁、天真、浪漫、稚拙是儿童特有的天性,作为教师应该积极的为学生提供轻松自由的表现机会,鼓励儿童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作为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上去尊重、去肯定和接纳他们的奇思妙想。教师要根据儿童在创作过程中的需要对技能技法给予适度的指导,克服过分强调标准化的倾向。传统的儿童画强调模仿,重视技能、技巧带着明显的成人色彩,让孩子失去自我,阻碍着儿童的发展,这是与《课程标准》精神背道而驰的。我们在辅导儿童画中应倡导儿童大胆创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突破定向思维模式。例如:孩子们在画动物时,往往会根据动物身上固有色来涂色,我针对这一情况用提问的方式引导“早晨在阳光照射下,动物身上会是什么颜色的?当快下雨时,天阴沉沉的,动物身上会是什么颜色的?晴天,在太阳照下,动物身上会是什么颜色?”学生的思路一下打开了,孩子们笔下的动物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这时,我又针对单一的造型、固定的情节这一现象,进一步启发:“每一种动物虽然一样,但是它们还是有区别的。另外,动物都在做什么呢?是追逐、是吃草还是嬉戏?”这样孩子们纸上的动物不仅是五彩斑澜、千姿百态、情节更是有趣极了。在儿童画创作过程中除了引导儿童突破定势的同时,老师还要自身提高认识,打破传统的"权威性",鼓励孩子不断创新,超越老师,超越自我。
4 正面评价,追求成功体验
“你画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像,颜色怎么涂的呀,这么乱!”象不象不能作为评价儿童画好坏的标准,这样只能打击儿童创作的积极性,让他不敢作画。儿童画表现的是儿童的思维方式,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意识去欣赏。笔者认为评价儿童绘画作品首先要肯定和鼓励,不能用成人的的眼光去评价它,应该用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其中点点滴滴的创造,不追求画面的完美,重视儿童在创作中获得乐趣,给孩子前进的力量,推进他的创造性活动。其次,要寻找发现儿童画中独特的想象力,及时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我们还要为孩子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引导儿童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激励,共同提高,从而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5 尊重儿童画的原创性
儿童画的原创性是儿童内在力的驱动,是任何外部因素不可替代的,其原创价值源于儿童的童真童趣,这是儿童画的精髓。但是很多老师忘记了这点,尤其在绘画比赛展览之际,好心的老师总是废寝忘食地强化指导,既有主体内容的去留和改造,也有构图、造型和技能的“提升”,其结果是丢失了原本儿童的天真与童趣,成为假儿童画。
首先要充分认识“原生态”儿童画的价值意义,特别是它对美术教育的深刻影响。教师应该学会合理地解析与评对儿童画,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绘画所传达出的信息,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在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人提出“不教而教”的主张,但这绝不等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所作为,也不等于儿童画不需要技法的学习。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但具有相关的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熟悉儿童的心理特点,讲究教学的艺术,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开阔自己的文化视野,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并将这些进行整合与内化,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得到具体实施。 搭建展示“原生态”儿童画的舞台,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交流的乐趣。
总之,儿童画的辅导需要我们有新课标的理念,不断创新,尊重儿童,让其自由探究……儿童画辅导天地之宽广,让我们尽情在这天地耕耘,期待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艺术 儿童画 定势 原创性
中图分类号:G61文獻标识码:A
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精华,辅导儿童画也是一门艺术,儿童画是儿童心灵映象的体现,它以独特的魅力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世人赞叹不已: “天真烂漫为我师”。纯洁、天真、浪漫、稚拙是儿童特有的天性,犹如一块未经雕琢的天然美玉,深深的感染着我。留住这颗童心,加以正确引导支持,孩子笔下的形象,就会越来越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他们热爱自然,在其眼中,世界万物是那么可爱;他们热爱家乡,在其笔下,滨城大连是如此美丽;他们热爱生活,在其心里,童年生活是多么幸福。
不少大艺术家也鞠躬向儿童画索取有趣有用的东西,这些艺术大师之所以被儿童画深深地吸引,是因为画面上那些无拘无束的构想、大胆的造型、随心所欲的配色,让他们从中受到有益的启发,从而丰富自己的绘画创作,马蒂斯、米罗、毕加索等无不是这样。毕加索还告诫“成人应该向儿童学习美术”,由此可见儿童画的魅力所在是不言而喻的。
1 亲近生活,激发创造欲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一切想象都源于生活,我们应指导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发现美,从生活中去搜集创作的素材。尽可能多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去欣赏美、发现美,从而激发创造欲望。在创作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去感受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如欣赏日出日落、春暖花开、夏日荷塘、鸟兽鱼虫的美景。其次,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家乡的变化,大连是一个海滨城市,处处都可以发现美,如星海广场、友好广场的水晶球、劳动公园、女骑警等等。通过创作让孩子在小小的心胸中荡起爱家乡的激情;引导学生欣赏具有传统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如闹元宵、赛龙舟、木偶戏等,让学生在民间艺术的熏陶中产生创造的欲望。如《快乐的滑板》就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学生把玩滑板时的情景用稚趣的笔调,大胆的描绘出来,正因为儿童画的稚拙是其生命力所在,所以我对《快乐的滑板》这一作品中学生所画的人物和环境的比例没有过多的强调,主要指导学生大胆地用儿童的眼光去体现再创现实生活。
2 深掘教材内容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随心所欲按自己的想法去表现,借此表达自己的兴趣愿望。根据这一心理特征,我充分利用美术教材,深掘教材内容,如五册第五课《面具》(如图),这一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面具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集雕刻、绘画、工艺于一身,适于面部装饰佩戴的艺术品,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面具艺术。我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更多地了解面具艺术,从而创作出一系列的有关面具的儿童画。在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使他们了解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艺术。又如《欢天喜地》(如图)和《参观》等作品都是在第四册《绘画中的节日》第九册《飞天》等课堂作业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3 突破定势,扩展思维空间
纯洁、天真、浪漫、稚拙是儿童特有的天性,作为教师应该积极的为学生提供轻松自由的表现机会,鼓励儿童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作为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上去尊重、去肯定和接纳他们的奇思妙想。教师要根据儿童在创作过程中的需要对技能技法给予适度的指导,克服过分强调标准化的倾向。传统的儿童画强调模仿,重视技能、技巧带着明显的成人色彩,让孩子失去自我,阻碍着儿童的发展,这是与《课程标准》精神背道而驰的。我们在辅导儿童画中应倡导儿童大胆创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突破定向思维模式。例如:孩子们在画动物时,往往会根据动物身上固有色来涂色,我针对这一情况用提问的方式引导“早晨在阳光照射下,动物身上会是什么颜色的?当快下雨时,天阴沉沉的,动物身上会是什么颜色的?晴天,在太阳照下,动物身上会是什么颜色?”学生的思路一下打开了,孩子们笔下的动物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这时,我又针对单一的造型、固定的情节这一现象,进一步启发:“每一种动物虽然一样,但是它们还是有区别的。另外,动物都在做什么呢?是追逐、是吃草还是嬉戏?”这样孩子们纸上的动物不仅是五彩斑澜、千姿百态、情节更是有趣极了。在儿童画创作过程中除了引导儿童突破定势的同时,老师还要自身提高认识,打破传统的"权威性",鼓励孩子不断创新,超越老师,超越自我。
4 正面评价,追求成功体验
“你画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像,颜色怎么涂的呀,这么乱!”象不象不能作为评价儿童画好坏的标准,这样只能打击儿童创作的积极性,让他不敢作画。儿童画表现的是儿童的思维方式,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意识去欣赏。笔者认为评价儿童绘画作品首先要肯定和鼓励,不能用成人的的眼光去评价它,应该用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其中点点滴滴的创造,不追求画面的完美,重视儿童在创作中获得乐趣,给孩子前进的力量,推进他的创造性活动。其次,要寻找发现儿童画中独特的想象力,及时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我们还要为孩子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引导儿童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激励,共同提高,从而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5 尊重儿童画的原创性
儿童画的原创性是儿童内在力的驱动,是任何外部因素不可替代的,其原创价值源于儿童的童真童趣,这是儿童画的精髓。但是很多老师忘记了这点,尤其在绘画比赛展览之际,好心的老师总是废寝忘食地强化指导,既有主体内容的去留和改造,也有构图、造型和技能的“提升”,其结果是丢失了原本儿童的天真与童趣,成为假儿童画。
首先要充分认识“原生态”儿童画的价值意义,特别是它对美术教育的深刻影响。教师应该学会合理地解析与评对儿童画,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绘画所传达出的信息,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在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人提出“不教而教”的主张,但这绝不等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所作为,也不等于儿童画不需要技法的学习。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但具有相关的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熟悉儿童的心理特点,讲究教学的艺术,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开阔自己的文化视野,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并将这些进行整合与内化,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得到具体实施。 搭建展示“原生态”儿童画的舞台,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交流的乐趣。
总之,儿童画的辅导需要我们有新课标的理念,不断创新,尊重儿童,让其自由探究……儿童画辅导天地之宽广,让我们尽情在这天地耕耘,期待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