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材是作文素材的宝库,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资源,从教材中引出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引发学生依据具体文境适时训练,包括赏评、扩写、续写、补写、改写和仿写等,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赏析、评价、习作能力,促进教读与学写的自然融通,不断促进学生形成书面表达的意识,渐进发育学生的思辨力、品析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关键词:语文教材;学以致用;依文练写
教材是作文素材的宝库,是学生灵活作文的基础。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几乎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教学内容的来源——课文中所表现的生活、塑造的形象可以成为我们写作中的素材;课文所描绘的山川风物、自然景观可以成为我们写作参照的对象:许多古诗文留下的至理名言、格言,可以成为我们写作中很好的标题、观点。所以。我们不断探索,引导学生挖掘教材资源,从教材中引出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让其成为作文素材的后花园。依文练写,使学生学以致用,当堂迁移,让思维在这里萌芽,个性在这里张扬,写出见解深刻、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一、赏评
语文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大多以文学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见长。有些课文,学生读了以后,往往异口同声说“好”。然而问他们好在哪里,学生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先巧妙设疑,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因此,对于每篇课文的学习,可以给学生课前自学的时间,然后提出自学要求,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学,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写一百多字的文章以评价所学的课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内容、思想、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写人叙事为主的文章,如《我的母亲》、《最后一课》、《皇帝的新装》等,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你喜欢文中的主人公吗?为什么?或文中什么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对于写景状物的文章,如《苏州园林》、《三峡》、《济南的冬天》等,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觉得文章写得好吗?好在哪里?或你从文章中知道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吗?
二、扩写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文章的语言往往简洁、凝练,特别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于此做文章,将原作加以扩充、拓展和发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扩写,让文章的内容更具体,让情节更生动,让形象更突出。
教师对扩写提出基本要求:首先是忠于原文,只要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人称、主题,主要情节与原文保持一致,增写的内容紧紧围绕原文的主题,突出重点,只要是合情合理,无论怎样扩展,都是合理的。但不能随意发挥,不可任意改变体裁、人称。第二,要进行合理想象,增加从原文扩展的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也可以增加一些议论、抒情,增加必要的资料或补充论据(议论文)。第三,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尽量保持原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第四,扩写的语言同样要求简练、明确。第五,扩写应同样要有真情实感。
例如,教学《石壕吏》时,教师提出疑問:“这首诗的题目叫‘石壕吏’,为何写吏的少,写老妇的却多,题目能否改为‘石壕民’?”作者耳闻目睹了石壕吏捉人的全过程,但他始终却做了一个旁观者,你如何评价?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的主题吗?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诗的情境,明确了这首诗题为“石壕吏”,虽然内容写老太太的多,但无一处不在写官吏的凶狠野蛮。最后师生共同商定:题目还是尊重原著,取名“石壕吏”。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课后,教师及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训练。
三、续写
续写即是顺着原作的脉络、思路再作想象。它的实质是延伸作文。续写作文的基本原则:一、续写部分必须保持与原文的同一性:就是立意角度的同一,人物的同一,语言风格的同一。二、续写部分与原文有机结合,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就是说所续之文与所给之文结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文章。衔接处要自然、圆滑。前文交代的情节,后面要照应,结构上不残缺。
进行续写除了让学生进一步把握人物性格和文章中心以外,更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特别是利于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续写前,学生要认真深读原文,原文的全貌和细节要了如指掌,牢记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准确把握人物性格,透彻理解旨意;然后,沿着情节的发展轨迹,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推测情节的发展,预判人物的命运。
选择叙事类的文章续写往往更能激起学生练习的兴趣。有些课文,结尾往往意犹未尽、耐人寻味,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续写。例如,上完《喂——出来》后,让展开想象,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一二百字。又如,《皇帝的新装》以皇帝赤裸身体举行游行大典而荒唐收场。对文中那两个骗子的结局,皇帝游行中听到小孩讲的真话后,回到宫廷该如何对待此事,对那两个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不敢说真话的大臣,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等,都是需要学生研究、探讨的问题。在童话故事的结尾,往往留下悬念引人深思。此时,学生学习完《皇帝的新装》之后,除了对皇帝的荒诞做法感觉可笑之外,还生出了“结果怎样”的好奇心。此时,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课下结合自己对童话的理解,续写出一段故事,或展示皇帝的做法,或讲述骗子的命运,将自己的想像力充分发挥出来。
四、补写
补写就是根据某一内容,补充相应的情节和内容,使之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补写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根据开头和结尾,补写中间的内容;二是根据文章的中间环节,补写开头和结尾。不少文学作品有时故意给读者留下艺术空白,令读者回味,引读者遐想,使读者获得艺术再创造的乐趣,补写正是这样的一种艺术再创造。补写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化虚为实”“有中生有”,所有针对文本的补写都不是简单的填空,一定要根据文中的信息和写作要求做出合理的想象、联想和推测,补写的内容要与上下文水乳交融,要与文本内容高度融合。 例如,教学《七颗钻石》时,教师设计一个补写训练——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你觉得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大胆地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把它写下来。
五、改写
改写是一种根据原文思想内容而改变其表现形式的作文训练方法。改写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不改变原文思想内容的前提下改换表现形式,如改换体裁,改换人称,改换叙述方法等。也可以对原文进行取舍,丰富和补充。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需要重新剪裁布局和表达。
例如,学了《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之后,学生对文中主要人物菲利普夫妇的做法极度愤慨,对于勒生出了极大的同情。他们纷纷讨论:如果这件事发生在自己家里,自己会怎样做?如果父母也像菲利普夫妇一样,他们该如何规劝父母正确对待叔叔?……一系列的问题连接出现在学生的纸上,他们热烈的讨论,驰骋在想像的阔原上,将自己的观点明确地展示出来。针对学生的心情,课后教师就布置了一篇题为《假如我是——》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力,完成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的写作训练。又如,学完《狼》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课文有关内容改写一篇白话故事。
在学生改写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与原文比照着读,体会一下改写后与课文原型相比的优劣。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与原文的比照中对文本的语言及写作技巧获得更深的体悟。
六、仿写
教材练习中要求访课文写法的不少,教师可适时点拨。仿写,不可照抄照搬,要同中求异,从相同点悟出不同点。当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仿课文中其他精彩之处。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表现出来的三种主要文体的写作模式对于作文指导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在归纳、提炼的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课文写作知识应该说很实用。如总结出来的“写人”记叙文常见的构思角度:①写一件事表现一个人;②写几件事表现一个人;③写一件物表现一个人;④写一个场面表现一个人;⑤写一件事表现若干人;⑥写几件事表现若干人;⑦写一个场面表现若干人;⑧人物小传。
因此,初中的“仿”对学生来说更多地可以用片段作文写作实现,而且针对性更强。
例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第二自然段的写作特点:1、运用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碧绿”、“光滑”、“弹琴”等表现景物特点;2、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由静态到动态,从植物到动物再到植物;3、语段结构内容安排有详有略,即用连词“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能充分体现了描写景物的详略。掌握这些写作特点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连词“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写一段话,注意用词生动准确。若是写景,还要学习作者做到写景井然有序。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文章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富有趣味。让学生以自己的亲人为题模仿写作,有很多学生仿写很成功,这样既能巩固讲读课的知识,又把课文写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学生在作文时就可少走弯路。
总之,学以致用,当堂遷移,让思维在这里萌芽,个性在这里张扬,语文从读文到学文,再到用文,这是一线贯穿的。我们将依文练写融于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之中,能够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起他们的写作热情,使学生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有可能操练到各种各样的文体。长期练习,不断促进学生形成书面表达的意识,养成习惯,渐进发育学生的思辨力、品析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更快,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更浓,语文素质更好。
关键词:语文教材;学以致用;依文练写
教材是作文素材的宝库,是学生灵活作文的基础。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几乎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教学内容的来源——课文中所表现的生活、塑造的形象可以成为我们写作中的素材;课文所描绘的山川风物、自然景观可以成为我们写作参照的对象:许多古诗文留下的至理名言、格言,可以成为我们写作中很好的标题、观点。所以。我们不断探索,引导学生挖掘教材资源,从教材中引出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让其成为作文素材的后花园。依文练写,使学生学以致用,当堂迁移,让思维在这里萌芽,个性在这里张扬,写出见解深刻、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一、赏评
语文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大多以文学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见长。有些课文,学生读了以后,往往异口同声说“好”。然而问他们好在哪里,学生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先巧妙设疑,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因此,对于每篇课文的学习,可以给学生课前自学的时间,然后提出自学要求,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学,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写一百多字的文章以评价所学的课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内容、思想、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写人叙事为主的文章,如《我的母亲》、《最后一课》、《皇帝的新装》等,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你喜欢文中的主人公吗?为什么?或文中什么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对于写景状物的文章,如《苏州园林》、《三峡》、《济南的冬天》等,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觉得文章写得好吗?好在哪里?或你从文章中知道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吗?
二、扩写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文章的语言往往简洁、凝练,特别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于此做文章,将原作加以扩充、拓展和发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扩写,让文章的内容更具体,让情节更生动,让形象更突出。
教师对扩写提出基本要求:首先是忠于原文,只要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人称、主题,主要情节与原文保持一致,增写的内容紧紧围绕原文的主题,突出重点,只要是合情合理,无论怎样扩展,都是合理的。但不能随意发挥,不可任意改变体裁、人称。第二,要进行合理想象,增加从原文扩展的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也可以增加一些议论、抒情,增加必要的资料或补充论据(议论文)。第三,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尽量保持原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第四,扩写的语言同样要求简练、明确。第五,扩写应同样要有真情实感。
例如,教学《石壕吏》时,教师提出疑問:“这首诗的题目叫‘石壕吏’,为何写吏的少,写老妇的却多,题目能否改为‘石壕民’?”作者耳闻目睹了石壕吏捉人的全过程,但他始终却做了一个旁观者,你如何评价?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的主题吗?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诗的情境,明确了这首诗题为“石壕吏”,虽然内容写老太太的多,但无一处不在写官吏的凶狠野蛮。最后师生共同商定:题目还是尊重原著,取名“石壕吏”。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课后,教师及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训练。
三、续写
续写即是顺着原作的脉络、思路再作想象。它的实质是延伸作文。续写作文的基本原则:一、续写部分必须保持与原文的同一性:就是立意角度的同一,人物的同一,语言风格的同一。二、续写部分与原文有机结合,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就是说所续之文与所给之文结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文章。衔接处要自然、圆滑。前文交代的情节,后面要照应,结构上不残缺。
进行续写除了让学生进一步把握人物性格和文章中心以外,更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特别是利于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续写前,学生要认真深读原文,原文的全貌和细节要了如指掌,牢记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准确把握人物性格,透彻理解旨意;然后,沿着情节的发展轨迹,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推测情节的发展,预判人物的命运。
选择叙事类的文章续写往往更能激起学生练习的兴趣。有些课文,结尾往往意犹未尽、耐人寻味,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续写。例如,上完《喂——出来》后,让展开想象,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一二百字。又如,《皇帝的新装》以皇帝赤裸身体举行游行大典而荒唐收场。对文中那两个骗子的结局,皇帝游行中听到小孩讲的真话后,回到宫廷该如何对待此事,对那两个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不敢说真话的大臣,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等,都是需要学生研究、探讨的问题。在童话故事的结尾,往往留下悬念引人深思。此时,学生学习完《皇帝的新装》之后,除了对皇帝的荒诞做法感觉可笑之外,还生出了“结果怎样”的好奇心。此时,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课下结合自己对童话的理解,续写出一段故事,或展示皇帝的做法,或讲述骗子的命运,将自己的想像力充分发挥出来。
四、补写
补写就是根据某一内容,补充相应的情节和内容,使之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补写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根据开头和结尾,补写中间的内容;二是根据文章的中间环节,补写开头和结尾。不少文学作品有时故意给读者留下艺术空白,令读者回味,引读者遐想,使读者获得艺术再创造的乐趣,补写正是这样的一种艺术再创造。补写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化虚为实”“有中生有”,所有针对文本的补写都不是简单的填空,一定要根据文中的信息和写作要求做出合理的想象、联想和推测,补写的内容要与上下文水乳交融,要与文本内容高度融合。 例如,教学《七颗钻石》时,教师设计一个补写训练——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你觉得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大胆地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把它写下来。
五、改写
改写是一种根据原文思想内容而改变其表现形式的作文训练方法。改写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不改变原文思想内容的前提下改换表现形式,如改换体裁,改换人称,改换叙述方法等。也可以对原文进行取舍,丰富和补充。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需要重新剪裁布局和表达。
例如,学了《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之后,学生对文中主要人物菲利普夫妇的做法极度愤慨,对于勒生出了极大的同情。他们纷纷讨论:如果这件事发生在自己家里,自己会怎样做?如果父母也像菲利普夫妇一样,他们该如何规劝父母正确对待叔叔?……一系列的问题连接出现在学生的纸上,他们热烈的讨论,驰骋在想像的阔原上,将自己的观点明确地展示出来。针对学生的心情,课后教师就布置了一篇题为《假如我是——》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力,完成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的写作训练。又如,学完《狼》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课文有关内容改写一篇白话故事。
在学生改写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与原文比照着读,体会一下改写后与课文原型相比的优劣。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与原文的比照中对文本的语言及写作技巧获得更深的体悟。
六、仿写
教材练习中要求访课文写法的不少,教师可适时点拨。仿写,不可照抄照搬,要同中求异,从相同点悟出不同点。当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仿课文中其他精彩之处。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表现出来的三种主要文体的写作模式对于作文指导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在归纳、提炼的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课文写作知识应该说很实用。如总结出来的“写人”记叙文常见的构思角度:①写一件事表现一个人;②写几件事表现一个人;③写一件物表现一个人;④写一个场面表现一个人;⑤写一件事表现若干人;⑥写几件事表现若干人;⑦写一个场面表现若干人;⑧人物小传。
因此,初中的“仿”对学生来说更多地可以用片段作文写作实现,而且针对性更强。
例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第二自然段的写作特点:1、运用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碧绿”、“光滑”、“弹琴”等表现景物特点;2、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由静态到动态,从植物到动物再到植物;3、语段结构内容安排有详有略,即用连词“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能充分体现了描写景物的详略。掌握这些写作特点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连词“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写一段话,注意用词生动准确。若是写景,还要学习作者做到写景井然有序。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文章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富有趣味。让学生以自己的亲人为题模仿写作,有很多学生仿写很成功,这样既能巩固讲读课的知识,又把课文写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学生在作文时就可少走弯路。
总之,学以致用,当堂遷移,让思维在这里萌芽,个性在这里张扬,语文从读文到学文,再到用文,这是一线贯穿的。我们将依文练写融于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之中,能够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起他们的写作热情,使学生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有可能操练到各种各样的文体。长期练习,不断促进学生形成书面表达的意识,养成习惯,渐进发育学生的思辨力、品析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更快,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更浓,语文素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