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四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第三段言曰: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此处“计未定”,便“求人可使报秦者”(寻求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让人费解。
就常理来讲,国家大事,理应由国君召集群臣,计议已定,而后再派人执行国君的决策。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这才有了后来的郑国国君求于烛之武,而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这篇课文中“计”尚且“未定”,就急着寻人回复秦国。试问,即使寻着使者出使秦国,又让他拿什么回复秦国呢?难不成要让使者自己决定怎么去回复秦国吗?
那么赵惠文王是个怎样的君主呢?难道他是个昏君,无策可决?不!赵惠文王乃著名的赵武灵王之子,知人善用。他在位的时期是赵国最强盛的时期,就课文中也可以看出端倪。渑池相会中,“廉颇送至境,与王(即赵惠文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一个可以为国家把生命置之度外的国君,怎么会在国家大事上袖手旁观,不做决策呢?
退一步想,赵惠文王果真无能,做不了决策,拿不了主意。难不成整个赵国朝廷竟无人有个主意,必须再去寻个人拿主意。然而事实是赵国人才济济,赵武灵王之子, 平原君赵胜,是赵惠文王同母弟,堂堂战国四君子之一。《平原君列传》里记载,当年“秦破赵长平军,进兵围邯郸。楚魏救兵皆未至,而邯郸危在旦夕。平原君尽散家财以飨士,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却秦兵三十里,邯郸围解。”此外,尚有赵奢、廉颇、李牧、乐乘、毛遂等等。试想,有这么多的人才不用,却反而由一个宦者令(即宦官的头领)推举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舍人(课文中“臣舍人蔺相如可使”)来替赵国定下决策,无异于举一国之利益加于一无名之小卒,岂不可笑?再者,宦者令缪贤何许人也?课文中言:“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赵走燕。”可见,是一个曾意欲叛国的人。这样一个人推荐一个自己的门客,赵王居然毫不反感,还要在“计未定”的情况下让他决策,这不止是可笑,简直是荒诞了,难道他就不怕蔺相如拿着和氏璧直接献给秦国吗?要知道,如果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赵国可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但是璧无城无,而且还没有理由出兵讨回和氏璧,更不要说是让秦国送十五城。偌大一个赵国,这点肯定虑到了。所以赵国敢于大胆地派相如出使,必然是有了决策,只是暂无合适的人报秦。
就上下文来看,文章前边说“计未定”,则理当是求人问计。而接着的却是“求人可使报秦者”,显然前后脱节。而且后文中“相如曰:‘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可以看出,相如的回答并没有具体的计,而只是说了结果。也就是无论如何不让赵国丢了璧又丢城。试想,仅凭一人之力,仅凭三寸不烂之舌,来保证一个看似圆满的结果,这个保证有力量吗?所以应是相如设想的结果正合赵王心意,所以才当即派他出使。要知道赵国当时乃战国七雄之一,实力雄厚。秦国并不敢小瞧赵国,这从“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秦国不敢空言求璧中可以看出。既然如此,赵国所担心的就是在这场交易中,如何不被秦王所骗,而不是计议不决。也就是说,赵国主要是要在外交上说辞圆满,以防秦国借口出兵。即使秦国出兵,也要让他师出无名,让他不占理儿,赵国要在舆论上赢得主动。这样,赵国缺的就是一位能在言辞上理解赵王的意图的人。所以赵国应是“计已定”,这样“求人可使报秦者”就顺理成章了。
这样看来,“计已定”应比“计未定”更恰当。
(张云丽,山东省临沂市临沂二中)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此处“计未定”,便“求人可使报秦者”(寻求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让人费解。
就常理来讲,国家大事,理应由国君召集群臣,计议已定,而后再派人执行国君的决策。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这才有了后来的郑国国君求于烛之武,而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这篇课文中“计”尚且“未定”,就急着寻人回复秦国。试问,即使寻着使者出使秦国,又让他拿什么回复秦国呢?难不成要让使者自己决定怎么去回复秦国吗?
那么赵惠文王是个怎样的君主呢?难道他是个昏君,无策可决?不!赵惠文王乃著名的赵武灵王之子,知人善用。他在位的时期是赵国最强盛的时期,就课文中也可以看出端倪。渑池相会中,“廉颇送至境,与王(即赵惠文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一个可以为国家把生命置之度外的国君,怎么会在国家大事上袖手旁观,不做决策呢?
退一步想,赵惠文王果真无能,做不了决策,拿不了主意。难不成整个赵国朝廷竟无人有个主意,必须再去寻个人拿主意。然而事实是赵国人才济济,赵武灵王之子, 平原君赵胜,是赵惠文王同母弟,堂堂战国四君子之一。《平原君列传》里记载,当年“秦破赵长平军,进兵围邯郸。楚魏救兵皆未至,而邯郸危在旦夕。平原君尽散家财以飨士,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却秦兵三十里,邯郸围解。”此外,尚有赵奢、廉颇、李牧、乐乘、毛遂等等。试想,有这么多的人才不用,却反而由一个宦者令(即宦官的头领)推举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舍人(课文中“臣舍人蔺相如可使”)来替赵国定下决策,无异于举一国之利益加于一无名之小卒,岂不可笑?再者,宦者令缪贤何许人也?课文中言:“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赵走燕。”可见,是一个曾意欲叛国的人。这样一个人推荐一个自己的门客,赵王居然毫不反感,还要在“计未定”的情况下让他决策,这不止是可笑,简直是荒诞了,难道他就不怕蔺相如拿着和氏璧直接献给秦国吗?要知道,如果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赵国可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但是璧无城无,而且还没有理由出兵讨回和氏璧,更不要说是让秦国送十五城。偌大一个赵国,这点肯定虑到了。所以赵国敢于大胆地派相如出使,必然是有了决策,只是暂无合适的人报秦。
就上下文来看,文章前边说“计未定”,则理当是求人问计。而接着的却是“求人可使报秦者”,显然前后脱节。而且后文中“相如曰:‘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可以看出,相如的回答并没有具体的计,而只是说了结果。也就是无论如何不让赵国丢了璧又丢城。试想,仅凭一人之力,仅凭三寸不烂之舌,来保证一个看似圆满的结果,这个保证有力量吗?所以应是相如设想的结果正合赵王心意,所以才当即派他出使。要知道赵国当时乃战国七雄之一,实力雄厚。秦国并不敢小瞧赵国,这从“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秦国不敢空言求璧中可以看出。既然如此,赵国所担心的就是在这场交易中,如何不被秦王所骗,而不是计议不决。也就是说,赵国主要是要在外交上说辞圆满,以防秦国借口出兵。即使秦国出兵,也要让他师出无名,让他不占理儿,赵国要在舆论上赢得主动。这样,赵国缺的就是一位能在言辞上理解赵王的意图的人。所以赵国应是“计已定”,这样“求人可使报秦者”就顺理成章了。
这样看来,“计已定”应比“计未定”更恰当。
(张云丽,山东省临沂市临沂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