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未定”宜改为“计已定”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ice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四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第三段言曰: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此处“计未定”,便“求人可使报秦者”(寻求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让人费解。
  就常理来讲,国家大事,理应由国君召集群臣,计议已定,而后再派人执行国君的决策。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这才有了后来的郑国国君求于烛之武,而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这篇课文中“计”尚且“未定”,就急着寻人回复秦国。试问,即使寻着使者出使秦国,又让他拿什么回复秦国呢?难不成要让使者自己决定怎么去回复秦国吗?
  那么赵惠文王是个怎样的君主呢?难道他是个昏君,无策可决?不!赵惠文王乃著名的赵武灵王之子,知人善用。他在位的时期是赵国最强盛的时期,就课文中也可以看出端倪。渑池相会中,“廉颇送至境,与王(即赵惠文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一个可以为国家把生命置之度外的国君,怎么会在国家大事上袖手旁观,不做决策呢?
  退一步想,赵惠文王果真无能,做不了决策,拿不了主意。难不成整个赵国朝廷竟无人有个主意,必须再去寻个人拿主意。然而事实是赵国人才济济,赵武灵王之子, 平原君赵胜,是赵惠文王同母弟,堂堂战国四君子之一。《平原君列传》里记载,当年“秦破赵长平军,进兵围邯郸。楚魏救兵皆未至,而邯郸危在旦夕。平原君尽散家财以飨士,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却秦兵三十里,邯郸围解。”此外,尚有赵奢、廉颇、李牧、乐乘、毛遂等等。试想,有这么多的人才不用,却反而由一个宦者令(即宦官的头领)推举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舍人(课文中“臣舍人蔺相如可使”)来替赵国定下决策,无异于举一国之利益加于一无名之小卒,岂不可笑?再者,宦者令缪贤何许人也?课文中言:“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赵走燕。”可见,是一个曾意欲叛国的人。这样一个人推荐一个自己的门客,赵王居然毫不反感,还要在“计未定”的情况下让他决策,这不止是可笑,简直是荒诞了,难道他就不怕蔺相如拿着和氏璧直接献给秦国吗?要知道,如果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赵国可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但是璧无城无,而且还没有理由出兵讨回和氏璧,更不要说是让秦国送十五城。偌大一个赵国,这点肯定虑到了。所以赵国敢于大胆地派相如出使,必然是有了决策,只是暂无合适的人报秦。
  就上下文来看,文章前边说“计未定”,则理当是求人问计。而接着的却是“求人可使报秦者”,显然前后脱节。而且后文中“相如曰:‘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可以看出,相如的回答并没有具体的计,而只是说了结果。也就是无论如何不让赵国丢了璧又丢城。试想,仅凭一人之力,仅凭三寸不烂之舌,来保证一个看似圆满的结果,这个保证有力量吗?所以应是相如设想的结果正合赵王心意,所以才当即派他出使。要知道赵国当时乃战国七雄之一,实力雄厚。秦国并不敢小瞧赵国,这从“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秦国不敢空言求璧中可以看出。既然如此,赵国所担心的就是在这场交易中,如何不被秦王所骗,而不是计议不决。也就是说,赵国主要是要在外交上说辞圆满,以防秦国借口出兵。即使秦国出兵,也要让他师出无名,让他不占理儿,赵国要在舆论上赢得主动。这样,赵国缺的就是一位能在言辞上理解赵王的意图的人。所以赵国应是“计已定”,这样“求人可使报秦者”就顺理成章了。
  这样看来,“计已定”应比“计未定”更恰当。
  (张云丽,山东省临沂市临沂二中)
其他文献
[摘要]近代汉语倚变式句法结构“转A转B”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倚变式结构“越……越……”。“转”字本为“反复”义,逐渐引申出“更加”义,两种意义的相互作用,逐渐生成“越发”“越……越……”义,进而形成表达倚变关系的比较固定的句法格式。  [关键词]近代汉语 倚变 句法结构 转A转B    近代汉语作品中存在过具有表达倚变关系功能的结构形式“转A转B”,例如:  (1)一哥已下手刻版矣,转看转晓不得。(
期刊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生产、学习中处理各种公私事务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的适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实用性最强。但由于应用文知识性、理论性强,所以显得单调、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呢?照本宣科,采用“查露补缺”的方式,课本上有的东西,简明扼要、蜻蜓点水地讲解;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大肆引用,加以补充,尤其是举一些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大家熟悉的广告,分析这些广告的特点,这样既使
期刊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其中关键性的是阅读能力,它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这样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以适应新课标、新课改的要求。这主要从改革课堂教学,建构探究性、创新性课堂教学着手进行。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在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
期刊
古语有云:“之乎者也亦焉哉,安排好了当秀才。”可见,如何运用虚词是一门艺术。现代汉语的虚词虽然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它有帮助造句的作用;用在具体的语境中却并不“虚”,往往蕴含着作者很实在的意图,这就是所谓的“虚词不虚”。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就有两个很好的例证:  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  ——高中语文第二册《装在套子里的人》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
期刊
一、设计背景: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许多老师的难题,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教师们用心良苦地在讲台上作“教授”式的传道解惑释疑,坐在下面的学生却似听非听恹恹欲睡。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历史的原因使文言文变的晦涩难懂,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是传统的文言文教法过于单调枯燥,学生对“读—译—背”的教学模式已感到厌倦。所以在教授文言文时更需要教师灵活地应用教材,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重视学生
期刊
新课标崇尚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同时又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以上两点教学思想?如何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融合?何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切实地提高?在串串问题的扣击下,在寻寻觅觅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朗读感悟”这一大放异彩的教学手段。    朗读感悟目的浅析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一味地倚重朗读感悟的技巧指导,追求抑扬顿挫的朗读表象而忽视
期刊
赵长才先生在《上古汉语“亦”的疑问副词用法及其来源》一文中介绍了“亦”表疑问语气的用法,并认为表疑问语气的“亦”是由它表类同的“也、又”义在疑问句特定语境中直接虚化来的,①这使我们对“亦”的意义用法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但笔者在赵先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先秦文献疑问句特别是对较早出现“亦”的疑问语气用法的《论语》和《孟子》的考察,对疑问副词“亦”的来源,有些不同看法。    一、“亦”作为反诘副词
期刊
在语言表达中,经常会遇到“为什么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的疑问,这就涉及到文化选择原则的问题。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语言运用的全过程,语言单位的选定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汉语从形式到表达都带上了浓厚的人文因素,而委婉语作为礼貌语言的一种,与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观念、传统习俗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委婉两字,含有手段与效果的双重含义。委,指手段,采用迂回曲折的言说方式而避免直露,婉指效果,获取婉转
期刊
一、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义观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一书中。他明确提出一种新的语义理论模式,即意义的“用法论”(meaning as use):  “For a large class of cases——though not for all--in which we employ the word ‘mea
期刊
一、引言    我们知道汉语是典型的严格受到语序限制的孤立语。例如:“我想你。”和“你想我。”从语义上表达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但是往往我们也会遇见一些特定的例子超越了语序的限制,导致主宾可以调换位置情况的出现(例5除外)。请看下面的A,B两组句子:  A.  1.你可想死我了。——我可想死你了。  2.你可恨死我了。——我可恨死你了。  3.你可愁死我了。——我可愁死你了。  4.你可喜欢死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