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大学生为对象,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并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需主要从个人因素、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方面进行干预。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社会认知理论
一、前言
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是时代和社会对体育科学工作的要求,也是研究大学生如何形成成终身体育观念和终身锻炼行为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养成规律运动习惯,促进健康,是未来刻不容缓且极其迫切的课题。[1]社会认知理论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对体育锻炼相关行为的认识和干预,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大学生为对象,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并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关于“体育锻炼行为”及社会认知理论
(一)体育锻炼行为的概念界定
人体的运动本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2]体育锻炼则是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促进健康的手段。锻炼是体育特有的和基本的手段,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核心,也是体育行为区别于其他行为的主要标志。实现体育的根本目的,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和个人的体育需要,主要还是通过各种体育锻炼来完成,其他种种体育行为最终都是要为锻炼行为服务的。因此,体育锻炼行为的概念,即指主要在闲暇时间进行的、以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具有一定强度、频度、持续时间的有规律的身体活动。
(二)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班杜拉于1986年提出的见(图1)。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如锻炼)是由个人因素、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者交互作用共同决定的,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决定因素,共同构成复杂的动态的互动系统。
三、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是基于个人因素、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者交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因此,我们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培养过程中,应考虑各种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一)个人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锻炼行为是参加锻炼的个人所发出的行为,即行为的主体是人。因此行为主体所具有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行为的发生、发展和保持。为此在分析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时,首先要研究行为主体对锻炼行为的影响。个人因素是与行为主体自身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影响锻炼行为的最直接的和主要的因素。社会认知理论中,个人因素包含有认知、情绪和生理三种成分。
认知成分中又分为认知评价理论、自我效能感及目标定向理论。认知评价理论从人的内部动机出发,强调人的兴趣感、能力感、控制感和主动感在体育锻炼中的重要性;自我效能感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或者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5]它对决定人的行为及实现锻炼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就身体锻炼而言,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总体上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目标定向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确定哪些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会影响人的主观能力,这种主观能力又如何影响人的后继行为及其效率。
在个人因素情绪和生理成分中,主要指与锻炼有关的运动情绪和运动生理。体育锻炼过程中,要使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在最佳水平,就要有积极、饱满的运动情绪及与身体锻炼密切联系的运动生理。换言之,生理是锻炼行为的基础,运动情绪是锻炼行为是锻炼行为发生、发展和保持的助力器。
(二)行为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中,行为因素指频度、强度、时间。运动频度通常指每周运动的次数。运动的效果是在每次运动对人体产生的良性作用的逐渐积累中显示出来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要求锻炼者长期坚持锻炼,养成习惯,或根据不同的运动目的,实施一定周期的运动计划。人体运动中,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或速度,或肌肉单位时间所做的功。[6]时间指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适宜的运动频度,同时结合每次运动的强度、持续的时间个人的身体恢复情况及对运动的适应能力等因素,才能达到健身目的。大学生在习得一定的运动知识、技能后,在身体锻炼过程中,结合自身身体运动能力,配以科学的运动处方,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显得尤为重要。
(三)环境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因此这些环境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制约作用和影响作用。就环境与人的密切程度,可以将环境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根据环境的性质,可以将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环境因素主要指体育文化环境、学习场所、场地设施、器材等。
体育文化环境即所谓的体育社会环境,如某一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是否形成了锻炼的气氛,即人们是否认可或祟尚锻炼。大学生所处的体育文化环境主要由家庭体育文化环境、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及社会体育文化环境组成。
家庭是大学生生活、生长的地方,家庭成员与大学生的行为是息息相关,体育锻炼行为亦是如此。家庭成员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意识、状况及家庭经济情况等都会对锻炼个体的体育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体育文化环境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如培养校园宿舍体育文化、校园空地体育锻炼氛围、校园广场、绿地身体锻炼氛围,以形成校园内人人参与锻炼的氛围;而社会体育文化环境不仅指国家总体的体育发展规划、纲要等的具体实施,也是国民整体素质及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高校体育政策、纲要等也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时代和现代教育的需求。
四、结论与建议
4.1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个人因素中,取决于学生的能力评价、自我决策及内部动机。它强调人的兴趣感、能力感、控制感和主动感在体育锻炼中的重要性。作为体育教师、教练员、家长在体育指导上应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活动本身的兴趣和认识,鼓励大学生终身都积极参与健身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应提高大学生对運动技能的鉴赏力,满足所有参加者的心理需求。
4.2在社会认知理论行为因素中,强调运动的频度、强度和时间。这就要求体育指导者提倡并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的锻炼目标、健身计划、制定适宜的运动处方,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质。
4.3社会、学校、家庭、社区等努力营造浓厚、良好的锻炼氛围,以强化大学生的锻炼兴趣,成为激发大学生坚持某体育活动的推动力。同时,加大体育场所、场地设施、器材、社团组织等的建设力度,以使体育硬件设施能满足锻炼者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嵘.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初探.体育文化导刊.2006.04
[2]刘一民,孙波.论体育行为的多维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4
[3]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2):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社会认知理论
一、前言
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是时代和社会对体育科学工作的要求,也是研究大学生如何形成成终身体育观念和终身锻炼行为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养成规律运动习惯,促进健康,是未来刻不容缓且极其迫切的课题。[1]社会认知理论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对体育锻炼相关行为的认识和干预,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大学生为对象,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并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关于“体育锻炼行为”及社会认知理论
(一)体育锻炼行为的概念界定
人体的运动本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2]体育锻炼则是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促进健康的手段。锻炼是体育特有的和基本的手段,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核心,也是体育行为区别于其他行为的主要标志。实现体育的根本目的,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和个人的体育需要,主要还是通过各种体育锻炼来完成,其他种种体育行为最终都是要为锻炼行为服务的。因此,体育锻炼行为的概念,即指主要在闲暇时间进行的、以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具有一定强度、频度、持续时间的有规律的身体活动。
(二)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班杜拉于1986年提出的见(图1)。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如锻炼)是由个人因素、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者交互作用共同决定的,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决定因素,共同构成复杂的动态的互动系统。
三、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是基于个人因素、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者交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因此,我们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培养过程中,应考虑各种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一)个人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锻炼行为是参加锻炼的个人所发出的行为,即行为的主体是人。因此行为主体所具有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行为的发生、发展和保持。为此在分析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时,首先要研究行为主体对锻炼行为的影响。个人因素是与行为主体自身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影响锻炼行为的最直接的和主要的因素。社会认知理论中,个人因素包含有认知、情绪和生理三种成分。
认知成分中又分为认知评价理论、自我效能感及目标定向理论。认知评价理论从人的内部动机出发,强调人的兴趣感、能力感、控制感和主动感在体育锻炼中的重要性;自我效能感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或者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5]它对决定人的行为及实现锻炼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就身体锻炼而言,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总体上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目标定向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确定哪些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会影响人的主观能力,这种主观能力又如何影响人的后继行为及其效率。
在个人因素情绪和生理成分中,主要指与锻炼有关的运动情绪和运动生理。体育锻炼过程中,要使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在最佳水平,就要有积极、饱满的运动情绪及与身体锻炼密切联系的运动生理。换言之,生理是锻炼行为的基础,运动情绪是锻炼行为是锻炼行为发生、发展和保持的助力器。
(二)行为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中,行为因素指频度、强度、时间。运动频度通常指每周运动的次数。运动的效果是在每次运动对人体产生的良性作用的逐渐积累中显示出来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要求锻炼者长期坚持锻炼,养成习惯,或根据不同的运动目的,实施一定周期的运动计划。人体运动中,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或速度,或肌肉单位时间所做的功。[6]时间指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适宜的运动频度,同时结合每次运动的强度、持续的时间个人的身体恢复情况及对运动的适应能力等因素,才能达到健身目的。大学生在习得一定的运动知识、技能后,在身体锻炼过程中,结合自身身体运动能力,配以科学的运动处方,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显得尤为重要。
(三)环境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因此这些环境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制约作用和影响作用。就环境与人的密切程度,可以将环境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根据环境的性质,可以将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环境因素主要指体育文化环境、学习场所、场地设施、器材等。
体育文化环境即所谓的体育社会环境,如某一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是否形成了锻炼的气氛,即人们是否认可或祟尚锻炼。大学生所处的体育文化环境主要由家庭体育文化环境、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及社会体育文化环境组成。
家庭是大学生生活、生长的地方,家庭成员与大学生的行为是息息相关,体育锻炼行为亦是如此。家庭成员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意识、状况及家庭经济情况等都会对锻炼个体的体育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体育文化环境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如培养校园宿舍体育文化、校园空地体育锻炼氛围、校园广场、绿地身体锻炼氛围,以形成校园内人人参与锻炼的氛围;而社会体育文化环境不仅指国家总体的体育发展规划、纲要等的具体实施,也是国民整体素质及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高校体育政策、纲要等也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时代和现代教育的需求。
四、结论与建议
4.1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个人因素中,取决于学生的能力评价、自我决策及内部动机。它强调人的兴趣感、能力感、控制感和主动感在体育锻炼中的重要性。作为体育教师、教练员、家长在体育指导上应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活动本身的兴趣和认识,鼓励大学生终身都积极参与健身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应提高大学生对運动技能的鉴赏力,满足所有参加者的心理需求。
4.2在社会认知理论行为因素中,强调运动的频度、强度和时间。这就要求体育指导者提倡并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的锻炼目标、健身计划、制定适宜的运动处方,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质。
4.3社会、学校、家庭、社区等努力营造浓厚、良好的锻炼氛围,以强化大学生的锻炼兴趣,成为激发大学生坚持某体育活动的推动力。同时,加大体育场所、场地设施、器材、社团组织等的建设力度,以使体育硬件设施能满足锻炼者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嵘.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初探.体育文化导刊.2006.04
[2]刘一民,孙波.论体育行为的多维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4
[3]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