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初探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u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大学生为对象,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并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需主要从个人因素、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方面进行干预。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社会认知理论
  一、前言
  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是时代和社会对体育科学工作的要求,也是研究大学生如何形成成终身体育观念和终身锻炼行为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养成规律运动习惯,促进健康,是未来刻不容缓且极其迫切的课题。[1]社会认知理论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对体育锻炼相关行为的认识和干预,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大学生为对象,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并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关于“体育锻炼行为”及社会认知理论
  (一)体育锻炼行为的概念界定
  人体的运动本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2]体育锻炼则是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促进健康的手段。锻炼是体育特有的和基本的手段,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核心,也是体育行为区别于其他行为的主要标志。实现体育的根本目的,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和个人的体育需要,主要还是通过各种体育锻炼来完成,其他种种体育行为最终都是要为锻炼行为服务的。因此,体育锻炼行为的概念,即指主要在闲暇时间进行的、以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具有一定强度、频度、持续时间的有规律的身体活动。
  (二)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班杜拉于1986年提出的见(图1)。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如锻炼)是由个人因素、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者交互作用共同决定的,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决定因素,共同构成复杂的动态的互动系统。
  三、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是基于个人因素、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者交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因此,我们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培养过程中,应考虑各种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一)个人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锻炼行为是参加锻炼的个人所发出的行为,即行为的主体是人。因此行为主体所具有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行为的发生、发展和保持。为此在分析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时,首先要研究行为主体对锻炼行为的影响。个人因素是与行为主体自身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影响锻炼行为的最直接的和主要的因素。社会认知理论中,个人因素包含有认知、情绪和生理三种成分。
  认知成分中又分为认知评价理论、自我效能感及目标定向理论。认知评价理论从人的内部动机出发,强调人的兴趣感、能力感、控制感和主动感在体育锻炼中的重要性;自我效能感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或者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5]它对决定人的行为及实现锻炼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就身体锻炼而言,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总体上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目标定向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确定哪些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会影响人的主观能力,这种主观能力又如何影响人的后继行为及其效率。
  在个人因素情绪和生理成分中,主要指与锻炼有关的运动情绪和运动生理。体育锻炼过程中,要使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在最佳水平,就要有积极、饱满的运动情绪及与身体锻炼密切联系的运动生理。换言之,生理是锻炼行为的基础,运动情绪是锻炼行为是锻炼行为发生、发展和保持的助力器。
  (二)行为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中,行为因素指频度、强度、时间。运动频度通常指每周运动的次数。运动的效果是在每次运动对人体产生的良性作用的逐渐积累中显示出来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要求锻炼者长期坚持锻炼,养成习惯,或根据不同的运动目的,实施一定周期的运动计划。人体运动中,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或速度,或肌肉单位时间所做的功。[6]时间指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适宜的运动频度,同时结合每次运动的强度、持续的时间个人的身体恢复情况及对运动的适应能力等因素,才能达到健身目的。大学生在习得一定的运动知识、技能后,在身体锻炼过程中,结合自身身体运动能力,配以科学的运动处方,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显得尤为重要。
  (三)环境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因此这些环境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制约作用和影响作用。就环境与人的密切程度,可以将环境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根据环境的性质,可以将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环境因素主要指体育文化环境、学习场所、场地设施、器材等。
  体育文化环境即所谓的体育社会环境,如某一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是否形成了锻炼的气氛,即人们是否认可或祟尚锻炼。大学生所处的体育文化环境主要由家庭体育文化环境、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及社会体育文化环境组成。
  家庭是大学生生活、生长的地方,家庭成员与大学生的行为是息息相关,体育锻炼行为亦是如此。家庭成员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意识、状况及家庭经济情况等都会对锻炼个体的体育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体育文化环境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如培养校园宿舍体育文化、校园空地体育锻炼氛围、校园广场、绿地身体锻炼氛围,以形成校园内人人参与锻炼的氛围;而社会体育文化环境不仅指国家总体的体育发展规划、纲要等的具体实施,也是国民整体素质及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高校体育政策、纲要等也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时代和现代教育的需求。
  四、结论与建议
  4.1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个人因素中,取决于学生的能力评价、自我决策及内部动机。它强调人的兴趣感、能力感、控制感和主动感在体育锻炼中的重要性。作为体育教师、教练员、家长在体育指导上应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活动本身的兴趣和认识,鼓励大学生终身都积极参与健身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应提高大学生对運动技能的鉴赏力,满足所有参加者的心理需求。
  4.2在社会认知理论行为因素中,强调运动的频度、强度和时间。这就要求体育指导者提倡并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的锻炼目标、健身计划、制定适宜的运动处方,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质。
  4.3社会、学校、家庭、社区等努力营造浓厚、良好的锻炼氛围,以强化大学生的锻炼兴趣,成为激发大学生坚持某体育活动的推动力。同时,加大体育场所、场地设施、器材、社团组织等的建设力度,以使体育硬件设施能满足锻炼者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嵘.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初探.体育文化导刊.2006.04
  [2]刘一民,孙波.论体育行为的多维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4
  [3]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2):
其他文献
我们作为班主任,努力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个人及整个班级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让班级充满活力,朝气蓬勃,让班级成为孩子们温暖的家,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抓好班级文化建设?我认为应当从以下三点做起。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教室是孩子们每天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一旦班里有了各种物化的东西,就能给孩子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所以我们要布置好教室,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影响人的一生,中学教育影响人的十年,大学教育影响人的五年。可见小学教育是多么重要。当老师一定要做班主任,而我的班主任生涯是从接手一个五年级的班开始的。在每天忙碌而琐碎的工作中也总结出了一点自己的心得。作为真正有责任心的教师会把自己的教育放在发展学生能力上,关注生命质量上,最终关注人的一生幸福。  關键词:小学;班主任;学生  八年前,我刚从新疆师范大学毕业,选择当一名教师。走上工作岗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我们音乐教师要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鉴赏能力;情感体验  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音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
期刊
摘要:在义务教育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师要坚持着以生为本、分层施教原则,全心全意服务于全体学生,给他们更多的体验机会,更大的进步空间,促使其阶段性成长任务得以圆满完成,综合素质与能力得以双向发展。另外,在选项课的实践环节,体育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通过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补充、教学策略的实施,来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唯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运动的实际乐趣,具备良好的体能素质。本文主要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原本的传统模式,逐渐向多样性发展。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微课模式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实现了现代化教学。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对微课做了一个简要概述,最后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微课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微课;课堂教学  引言  新课改的实施注重微课教学的开展,教师应该重视起来,跟上时代
期刊
摘要:化学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一方面能够去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打消学生的认知顾虑,方便教师实施各项人才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给实验引导方案的执行奠定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具有巨大优势,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喜爱,丰富着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范围
期刊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我国校园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都进行不同的改革,素质教育理念被提出,而课堂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学科素养和课堂知识相互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突出课堂的主体位置,以此更好的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掌握和理解。而高中阶段的化学实验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属于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想要保证学生的进步,不仅仅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入也不容忽视。因此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的知识较为抽象,且到了初中阶段学生才初次开始接触物理,相较于其他的学科,学生的物理基础较为薄弱,虽然物理的知识与生活中的有关场景、疑问均有所关联,但学生在学习中容易闭门造车,一股脑的背诵物理的基础概念,在问题的解答中也只能理解其表层面的含义,难以深析物理的内涵,此时就应结合微课的优势,填补传统物理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微型课程的渗透,轻松的突破物理的重点,消化物理的难点知识,激发学生探究
期刊
摘要: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的内涵,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需要从教材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创新性教学环节探究思想道德知识的本质,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在教学环节,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思考和体验掌握思想品德知识,打造高效的创新教学。  关键词:小学教学;思想品德;创新教学;策略  引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
期刊
摘要:现在的学生,缺乏生活常识,生活体验,没有求知欲望的驱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很难得到提升。而弥补学生这个缺陷的重要措施就是对学生进行学前、学中与学后三个阶段(简称为“三步走”式)的体验式教学活动,基于体验教学的十分必要性,我们物理教师有必要利用各种资源开展课前预习体验活动,课堂教学体验活动,课后应用性体验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使学生主动、自主、创造性地进行物理课程学习。  关键词: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