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欣赏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我们音乐教师要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鉴赏能力;情感体验
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音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音乐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音乐是灵魂的语言,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一、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性。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已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
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二者不谋而合,因此通过音乐欣赏这种情感的体验使学生更深刻、更自然地接受音樂艺术的教育和熏陶,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上好音乐欣赏课的措施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获得音乐情感体验。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作品,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得懂音乐。在反复欣赏时,还会听出不同的乐器,作品的段落──曲式结构,作品的风格等,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音乐艺术自身就应是美的化身,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体会音乐的变化。
2、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音乐欣赏课,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中学生们青春期的心理活动发展过程中,情感的日益丰富,表现为充满活力,有热情,重感情的特点。在音乐欣赏课中激发学生的这种情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激情和兴趣。
3、课内外相结合上好音乐欣赏课
要学好音乐欣赏,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在课内,首先用这堂课的主题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音乐课堂,让学生产生一种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展现心中的最原始的情绪体验。可用朴实或华丽的文字语言、诗歌、散文的形式来表达的;还可用舞蹈形体动作来表达展现。欣赏课可以一边让学生复听音乐作品,一边用生动的语言简介作品背景,让学生领会每一首音乐作品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史故。在课外,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与课本欣赏课题相关的各种资料(音像、图片、与音乐相关的实物等),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录下各种美妙的声音,配上自己的解说,制作成一个有关音乐专题的片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来体验音乐,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课内课外相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了音乐知识,而且感受到音乐欣赏课学习的快乐。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里,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分析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4、开放性的音乐教学,能给学生一方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歌唱、表演、讨论、质疑,学生想唱歌时就让他上来唱,学生想提问题时就让他提出来,学生想表演时就让他上台表演,学生想回答时就让他回答,学生想解决问题时就让他试着解决。教师只在必要时稍加点拨指正。这样的音乐欣赏学习使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能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出来,同时带给了同学们无穷的乐趣,鼓励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学习中享受音乐的美。
5、以浓厚的音乐氛围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享受令人向往,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给每位学生以音乐美的享受,让其体会学习音乐的快乐。如欣赏《编花篮》这首河南民歌时,给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氛围,让他们在欢快、轻松、优美的旋律中走进音乐教室,一坐下便能看到展示在大屏幕上根据歌曲内容制作的幻灯片画面。教师启发学生看画面解说歌词,感悟作曲家的画龙点睛之笔;联想河南人民编花篮时那种喜悦、温柔的心情,那细长的藤条、竹丝在编花篮人的手中像彩带一样,翩翩起舞的劳动场景。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学唱,同时提醒学生唱时应注意前倚音、休止符和速度,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才能体现出劳动人民在编花篮时那灵活、轻巧的动作。教师再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没有唱好的地方加以指正,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轮流演唱,没有轮到演唱的小组用鼻音轻轻哼唱,让学生真正沐浴在成功的喜悦中,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要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优质的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静梅.音乐欣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怀特.音乐分析.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3]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鉴赏能力;情感体验
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音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音乐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音乐是灵魂的语言,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一、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性。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已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
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二者不谋而合,因此通过音乐欣赏这种情感的体验使学生更深刻、更自然地接受音樂艺术的教育和熏陶,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上好音乐欣赏课的措施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获得音乐情感体验。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作品,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得懂音乐。在反复欣赏时,还会听出不同的乐器,作品的段落──曲式结构,作品的风格等,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音乐艺术自身就应是美的化身,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体会音乐的变化。
2、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音乐欣赏课,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中学生们青春期的心理活动发展过程中,情感的日益丰富,表现为充满活力,有热情,重感情的特点。在音乐欣赏课中激发学生的这种情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激情和兴趣。
3、课内外相结合上好音乐欣赏课
要学好音乐欣赏,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在课内,首先用这堂课的主题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音乐课堂,让学生产生一种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展现心中的最原始的情绪体验。可用朴实或华丽的文字语言、诗歌、散文的形式来表达的;还可用舞蹈形体动作来表达展现。欣赏课可以一边让学生复听音乐作品,一边用生动的语言简介作品背景,让学生领会每一首音乐作品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史故。在课外,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与课本欣赏课题相关的各种资料(音像、图片、与音乐相关的实物等),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录下各种美妙的声音,配上自己的解说,制作成一个有关音乐专题的片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来体验音乐,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课内课外相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了音乐知识,而且感受到音乐欣赏课学习的快乐。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里,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分析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4、开放性的音乐教学,能给学生一方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歌唱、表演、讨论、质疑,学生想唱歌时就让他上来唱,学生想提问题时就让他提出来,学生想表演时就让他上台表演,学生想回答时就让他回答,学生想解决问题时就让他试着解决。教师只在必要时稍加点拨指正。这样的音乐欣赏学习使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能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出来,同时带给了同学们无穷的乐趣,鼓励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学习中享受音乐的美。
5、以浓厚的音乐氛围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享受令人向往,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给每位学生以音乐美的享受,让其体会学习音乐的快乐。如欣赏《编花篮》这首河南民歌时,给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氛围,让他们在欢快、轻松、优美的旋律中走进音乐教室,一坐下便能看到展示在大屏幕上根据歌曲内容制作的幻灯片画面。教师启发学生看画面解说歌词,感悟作曲家的画龙点睛之笔;联想河南人民编花篮时那种喜悦、温柔的心情,那细长的藤条、竹丝在编花篮人的手中像彩带一样,翩翩起舞的劳动场景。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学唱,同时提醒学生唱时应注意前倚音、休止符和速度,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才能体现出劳动人民在编花篮时那灵活、轻巧的动作。教师再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没有唱好的地方加以指正,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轮流演唱,没有轮到演唱的小组用鼻音轻轻哼唱,让学生真正沐浴在成功的喜悦中,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要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优质的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静梅.音乐欣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怀特.音乐分析.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3]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