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指南》指出: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提出了要注意的四个方面,一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二是“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三是“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四是“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四个方面明确地提示我们,必须立足于幼儿,并从幼儿出发,去思考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问题。游戏则是最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活动,游戏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幼儿“玩”,而是在于引发、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幼儿; 主动学习; 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91-001
在《指南》学习的背景下,倡导幼儿“主动学习”已然成为幼儿教育的主流趋势,教师要关注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更多地提供幼儿主动、自我发展的机会。我结合小班音乐《有趣的猫鼠游戏》谈谈如何选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课程、创设生动趣味的游戏情境、有层次地启发引导,从而积极有效地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用身体动作感知音乐的艺术素养。
一、设置生活角色,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促进幼儿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途径。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更好地体现了“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推进了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进程。偶然间翻阅《从头到脚玩音乐》,发现这是一套极具价值的音乐素材书,这套书中有着新鲜的教学元素,通过反复研读,并且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兴趣特点,他们更偏向于喜欢一些情境性的游戏,猫和老鼠又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动物形象,一切熟悉的、生活的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所以其中《猫和老鼠》的主题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便萌发了本次教学《有趣的猫鼠游戏》的设计灵感。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幼儿游戏的主动性,我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包括对教案的再三斟酌,充分考虑教具的有效使用,指偶小老鼠、头饰小猫的出示及时为角色进入做好铺垫;香肠的投放让幼儿的游戏更具生活性、真实性;游戏过程中场景的添置让游戏更富有挑战性。
二、创设游戏情境,鼓励幼儿主动学习
情境教学能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教师要善于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自主探索获得新知,那么如何创设游戏情境,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对教师来说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堂好的音乐教学活动,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带领孩子们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中,环环紧扣,引人入胜。本次活动我将游戏情境贯穿始终,从一开始的导入环节:小老鼠的香肠被小猫偷去了——小老鼠想办法夺回香肠——顺利夺回部分香肠——小猫发现情况不对,于是把香肠藏在一个更远、更好危险的地方——幼儿再次行动夺回香肠——体验成功,品尝香肠,注重每一个环节的自然性、合理性,连贯性,再如当我们在用手指代替腿做完游戏后,我说:“小猫的耳朵可好了,一不小心就会被它发现,这次让我先去探探情况。”这一衔接语的过渡,让教师的示范游戏更加引起幼儿的关注;另外,还有游戏情境的提升环节,当幼儿原以为就这么轻松、简单的拿回香肠的时候,突然游戏增加了难度,也正是这个游戏情境的提升环节,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挑战性,让幼儿以情入境,游戏的那一刻完完全全把自己当成了一只勇敢的小老鼠,整个游戏过程是放松、自由、愉快的。正如《指南》所说:幼儿本能地游戏,享受活动过程所带来的乐趣,儿童感受的主要是积极情感,在游戏中伴随着儿童欢笑的面部表情,反映的是满足、尽情、自得、轻松等有关的内心体验,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还给幼儿提供了想象、探索和创造的机会。
三、注重启发引导,支持幼儿自主探索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教育要强调“感受与表现”,让幼儿真正成为艺术活动的主人,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适当引导,借助当时情境、材料,提出适宜的问题,注重启发性引导。如在导入环节我让幼儿猜猜“小老鼠会怎样拿回它的香肠?”这个问题的预设重在激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幼儿会说:“去抢回来。”我顺势追问:“如果被猫发现会怎么办?”幼儿马上联系生活经验,回答道:“会被猫吃掉。”此时我通过适当、简洁的提示,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思考:“如何才能不被猫发现。”为之后游戏中“轻轻走”做好铺垫;整个活动我注重培养幼儿想说、敢说、乐于表达的学习品质,当我首次扮演小老鼠准备出发拿回香肠的时候,我问:“你们要提醒我注意些什么吗?”抛下这一问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虽然暂时他们还没参与游戏,但是他们整个人的情绪早已融入进来。那么如何启发引导?我想首先需要教师客观、真实的观察和了解幼儿,因为幼儿的能力和学习方式存在个体差异,请耐心给予每位幼儿足够的时间和宽容。
综上所述,幼儿学习的方式与特点就是在生活中、游戏中,通过亲身感受、体验、操作、探究、不断地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所以幼儿课堂教学也不再需要教师一味地讲授,幼儿倾听的刻板模式,而是要让幼儿拥有更多参与、表现、表达的机会,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读懂孩子的内心,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才能将孩子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也只有不断进行思考、创新,才能将每个教学活动设计得富有情境性,让孩子享受学在其中、玩在其中,只有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他们才愿意主动地去学,并且乐在其中;虽然始终强调幼儿自主探究,但是毕竟幼儿的年龄有限,知识、能力都有限,所以不管在什么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引导还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耐心、细心地观察幼儿、倾听幼儿的表述等,才能真正有效地给予幼儿一个提升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关键词:幼儿; 主动学习; 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91-001
在《指南》学习的背景下,倡导幼儿“主动学习”已然成为幼儿教育的主流趋势,教师要关注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更多地提供幼儿主动、自我发展的机会。我结合小班音乐《有趣的猫鼠游戏》谈谈如何选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课程、创设生动趣味的游戏情境、有层次地启发引导,从而积极有效地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用身体动作感知音乐的艺术素养。
一、设置生活角色,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促进幼儿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途径。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更好地体现了“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推进了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进程。偶然间翻阅《从头到脚玩音乐》,发现这是一套极具价值的音乐素材书,这套书中有着新鲜的教学元素,通过反复研读,并且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兴趣特点,他们更偏向于喜欢一些情境性的游戏,猫和老鼠又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动物形象,一切熟悉的、生活的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所以其中《猫和老鼠》的主题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便萌发了本次教学《有趣的猫鼠游戏》的设计灵感。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幼儿游戏的主动性,我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包括对教案的再三斟酌,充分考虑教具的有效使用,指偶小老鼠、头饰小猫的出示及时为角色进入做好铺垫;香肠的投放让幼儿的游戏更具生活性、真实性;游戏过程中场景的添置让游戏更富有挑战性。
二、创设游戏情境,鼓励幼儿主动学习
情境教学能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教师要善于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自主探索获得新知,那么如何创设游戏情境,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对教师来说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堂好的音乐教学活动,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带领孩子们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中,环环紧扣,引人入胜。本次活动我将游戏情境贯穿始终,从一开始的导入环节:小老鼠的香肠被小猫偷去了——小老鼠想办法夺回香肠——顺利夺回部分香肠——小猫发现情况不对,于是把香肠藏在一个更远、更好危险的地方——幼儿再次行动夺回香肠——体验成功,品尝香肠,注重每一个环节的自然性、合理性,连贯性,再如当我们在用手指代替腿做完游戏后,我说:“小猫的耳朵可好了,一不小心就会被它发现,这次让我先去探探情况。”这一衔接语的过渡,让教师的示范游戏更加引起幼儿的关注;另外,还有游戏情境的提升环节,当幼儿原以为就这么轻松、简单的拿回香肠的时候,突然游戏增加了难度,也正是这个游戏情境的提升环节,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挑战性,让幼儿以情入境,游戏的那一刻完完全全把自己当成了一只勇敢的小老鼠,整个游戏过程是放松、自由、愉快的。正如《指南》所说:幼儿本能地游戏,享受活动过程所带来的乐趣,儿童感受的主要是积极情感,在游戏中伴随着儿童欢笑的面部表情,反映的是满足、尽情、自得、轻松等有关的内心体验,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还给幼儿提供了想象、探索和创造的机会。
三、注重启发引导,支持幼儿自主探索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教育要强调“感受与表现”,让幼儿真正成为艺术活动的主人,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适当引导,借助当时情境、材料,提出适宜的问题,注重启发性引导。如在导入环节我让幼儿猜猜“小老鼠会怎样拿回它的香肠?”这个问题的预设重在激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幼儿会说:“去抢回来。”我顺势追问:“如果被猫发现会怎么办?”幼儿马上联系生活经验,回答道:“会被猫吃掉。”此时我通过适当、简洁的提示,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思考:“如何才能不被猫发现。”为之后游戏中“轻轻走”做好铺垫;整个活动我注重培养幼儿想说、敢说、乐于表达的学习品质,当我首次扮演小老鼠准备出发拿回香肠的时候,我问:“你们要提醒我注意些什么吗?”抛下这一问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虽然暂时他们还没参与游戏,但是他们整个人的情绪早已融入进来。那么如何启发引导?我想首先需要教师客观、真实的观察和了解幼儿,因为幼儿的能力和学习方式存在个体差异,请耐心给予每位幼儿足够的时间和宽容。
综上所述,幼儿学习的方式与特点就是在生活中、游戏中,通过亲身感受、体验、操作、探究、不断地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所以幼儿课堂教学也不再需要教师一味地讲授,幼儿倾听的刻板模式,而是要让幼儿拥有更多参与、表现、表达的机会,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读懂孩子的内心,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才能将孩子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也只有不断进行思考、创新,才能将每个教学活动设计得富有情境性,让孩子享受学在其中、玩在其中,只有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他们才愿意主动地去学,并且乐在其中;虽然始终强调幼儿自主探究,但是毕竟幼儿的年龄有限,知识、能力都有限,所以不管在什么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引导还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耐心、细心地观察幼儿、倾听幼儿的表述等,才能真正有效地给予幼儿一个提升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