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撬动语文课堂的“杠杆”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guo_s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家阿基米得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那么,能撬动学生积极有效的进行语文课堂学习的工具为何物?课堂口头评价这一语言工具便是其一。
  纵观各级各类的观摩课、公开课、展示课课堂,作课教师在口头评价上精心设计、细心推敲,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本校平时的家常课、随堂课上,也注意到教师在口头评价上,已经开始摆脱传统的一些僵化、简单、粗糙的评价形式,口头评价正在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开始散发出人文关怀的气息。但是,我们在大量的听课调研中发现,我们的课堂口头评价运用与课改要求,与学生语文学习成长需要仍存在着距离,甚至步入误区,出现了许多共性的问题。下面仅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阐述笔者管窥之见。
   一、廉价表扬充斥课堂
    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生命因欣赏而美丽。课堂上,教师一句赞扬的话语,往往会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使其扬起自信的风帆。因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此是“为主”而非“唯一”),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然而,一些语文教师对新课程要求的评价理念缺乏正确领会,把“鼓励”“激励”理解为完全同等于“表扬”,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千篇一律和不加甄别的一味给予赞扬。我们去课堂上听听,教师用得最多,频率最高的课堂语言是什么?是“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甚至编排出一套固定的模式,老师一声“我们表扬他”。全班学生一齐有节奏地鼓掌“啪、啪、啪”,随后都竖起大拇指,对着受表扬的那位同学,齐声说:“你真棒”。如果学生的表现真正值得这样劳“师”动“众”的话,那也无可厚非,可当学生只是结结巴巴读完全文,只是提了一个与学习内容欠联系的问题,只是答非所问,教师也同样简单轻率地赞扬说:“读得很有感情”“你很会动脑筋”“说得有点意思”,这样既不能令其他学生信服,也不利于受表扬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多而滥的表扬,失去了其应有的激励作用。结果水平较高的孩子因认同感被轻易满足,探索的欲望反而被抑制,而水平较弱的孩子因贬值的赞扬而造成自身过高的定位,当遇到更难的问题时反而更易产生畏难情绪。
  笔者以为,用表扬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并非是唯一途径。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赏识的分寸。赏识需要尊重事实,虚假的表扬要不得,廉价的赏识更不足取。课堂口头评价的关键不在于是批评还是表扬,而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形成了相互尊重和信赖的关系。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批评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真诚、善意的批评帮助,恰当的改错纠偏并不会挫伤学生的自尊自强,有些时候却会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激励。在新课程的课堂里,教师视批评如越雷池如履薄冰,大可不必,真正的“牛顿”、“爱迪生”不是一句批评可扼杀得了的。况且要塑造未来的“牛顿”、“爱迪生”不能没有表扬之外的评价。
   二、评语空泛启引模糊
    时下,在听课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类似于如下的情景:当课堂上两位同学意见相左,争持不下,期待老师明辨是非时,教师却给予了含糊其辞的“你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你们都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当学生把“疑是地上霜”中的“疑”理解为“当作”,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声“你说错了,请坐下”;当学生朗读后,老师只凭直觉判断“不错”或“很好”。以上教师课堂口头评价种种现象很显然存在着空泛、模糊、欠到位的问题。  课堂口头评价不仅应该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更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点金石,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火种,它应具有启发性。小学生的理解意会能力和思辨能力相对较弱,流于表面、空泛模糊的评价判断,会使他们不得要领,不知所措,“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语)”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来自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一个“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认知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估计,并明确不足,找出努力方向。
  上述的第一種情况,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分析各自观点的正误,使学生回归正确的认识。第二种情况不妨如此点拨:“你再想想,把这行诗再读一遍,‘疑’还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更恰当一点?”。第三种情况,教师是否可改为这样评价:“读得非常响亮、流畅。如果速度再放慢一些,把感情融进去,那会让听的同学感觉更美一些。继续努力。”如此这般,对学生课堂学习表现结果的正确与否,即时点拨、顺学而导,使学生重新感悟、深入思考、明确方向,在不断的思辨中提高认识、实现成长。
  口头评价应具有指导启迪功能。一言一语总关情。课堂口头评价应该是教师真情的赞赏,师生智情的启迪,生生友情的互动,人(师生)本(文本)文情的共识。课堂教学口头评价对语文教学关系重大。评价不当,评价僵化,评价单一,评价缺失的课堂教学是悲哀的。教师灵活、适当、正确地评价学生表现,学生自信、积极地自评、互评,才能使课堂教学峰回路转、高潮迭起,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老师们,让我们用好课堂教学口头评价这根“杠杆”。
其他文献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阅读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怎样“导”才能与上述要求相适应呢?我认为教师的“导”,应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法指导、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是自始至终贯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应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下,亲自感知教材,联系旧知识,初步获得新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自学成功的关键。以下是笔者自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内容。    片断描述一:  1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学生4人一组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围桌坐好)  师:请每组坐在1号位的同学把玩具“哆啦A梦”拿出来,面朝自己放在桌子中间。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在你现在的位置上,你会看到“哆啦A梦”的什么样子?(学生先仔细观察,再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师:请每组看到正面的小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如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文遗产)来创设情境,利用数学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如何处理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其他学科内容为背景引入新知,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问题    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中存在着大量的与数学有关的事件及关系。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引人数学知识的背景。我在进行
制作步骤:  1.先在卡纸上画出大象身体上所需要的各个部分(鼻子、腿、眼睛、尾巴、牙齿)。  2.用剪刀将各部分剪下来备用。  3.将大象身体上的各个部分粘贴好。  4.可爱的大象完成了!
幼儿得以与美术大师对话,往往需要成人的引荐。当幼儿能够在幼儿园、家庭、社会等场域与大师的作品相遇,对话就成为可能。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欣赏活动是相对薄弱,甚至是曾被冷落的一个领域[1]。纵观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政策的演变历程,从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个幼儿园课程标准《幼稚园课程标准》(1932)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等诸多文件中,都曾提及幼儿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的相关内容。至《3-
数感培养曾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反观这些年走过的道路,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依然存在很多不和谐的现象。如20以内数倒背如流,却不知比7大比9小的是几;要求32×28的结果是多少一致想到的是竖式;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却只说学校两百人的礼堂里坐得下一千人;知道100个100是10000,却说不清1万元里有多少张一百元的钞票……如果反思我们曾经的一些培养手段,会发现原来的很多做法并没有注重走进“感觉”的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教材内容的丰富性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生成的多种可能性。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少一点固定的预设,多一点课堂的生成。我们可以在学生的需求中,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在对教学文本的多元解读中,在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中,在适度的拓展中,在创造中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从“预设”走向“生成”,关键是把学生看成一种教育资源。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需
一、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创新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灵魂,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我们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我就抓住这一时机,把小学美术“激趣教学法与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研课题来研究,把它设计成小学三年级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美术活动课,以“激趣”和“创新”为切入点,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在提倡教师加强反思的同时,也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正学“懂”,学“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力呢?    一、创设一种氛围,激发学生反思意识    反思意识,是指对自己一单元学习作出判断,调节、修正,并提出下阶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设想。在学习中树立反思意识,这既是“有心人”,“明白人”的标志,
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的读书课。朗读应该成为教师引导中的一种创造,“读”字应该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要读出理解,读出个性。以下就低年级如何用好朗读这个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谈几点自己粗浅的做法。    一、联系生活,使学生更好地见文生义、见义生情    低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缺乏的是不会从生活中提取、重组经验,有时还会受浅显的生活经验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有时候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