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价值:小学思政课的魅力和使命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hu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位思政教师都要坚守思政课堂,凸显思政课的魅力和使命:一是关注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真实;二是关注媒介,参与再现体验的互动;三是关注价值,品悟核心品质的力量。以生活为基础,以体验为途径,以价值为追求,实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
  【关键词】生活 价值 思政课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意义深远。细细领会,笔者认为:一是要举上下之力,打造具有人格魅力的思政教师,造就具有独特魅力的思政课堂,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成为从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大写的“人”。二是要理直气壮地讲好小学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要跟着党和国家的新思想讲,迎着学生的思想困惑讲,贴着学生的生活实际讲,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正是每位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光荣使命。
  下面就以本人执教的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衣食的来源》为例,谈谈笔者对小学思政课的理解与思考。
  一、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真实
  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人们都猜:这是一面镜子!但有一个人却不动声色地回了这么一句:这是生活。思政课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无限贴近真实的生活,就是思政课的源头活水。本课中教师把握一个原则: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追忆、再现,了解农产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比较、讨论、体验,养成积极的探究意识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在教学第一环节认识农产品时,学生发现,生活中有些农作物总是分不清。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辨认。
  (一)分一分
  1.出示:大蒜、韭菜、小葱,请组长取出实物盒(一),给他们贴上标签。
  2.分一分:对“大蒜、韭菜、小葱”看一看、闻一闻,区分不同。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
  A.从叶片形状看,大蒜(微折)、韭菜(扁平)、小葱(中空)。
  B.田地里,韭菜根相对集中(一簇簇);大蒜根根独立(一根根)。菜场上,韭菜没有根(割了一茬又一茬);大蒜有长长的根须。饭桌上,有的炒着吃,有的做香料(“闻一闻”)。
  共同的特点是,都有杀菌养生的作用。
  C.再次集中归纳。
  D小結:小小的农作物,有大学问。
  (二)辨一辨
  1.出示小麦和水稻的照片,猜一猜,为什么?请组长取出实物盒(二),给他们贴上标签。
  2.辨一辨:对“小麦、水稻”看一看、掂一掂、摸一摸、剥一剥,说说不同。
  3.师生交流:
  A.顾名思义,水稻种植在水田中,小麦种植在陆地上。
  B.形状:水稻向下(有稻穗),“掂一掂”(沉甸甸);小麦向上(有麦芒),“摸一摸”(针尖对麦芒)。
  C.“剥一剥”,水稻剥开是大米;小麦剥开是麦仁。
  D.加工:水稻加工成米饭,小麦加工成面粉。
  4.师点评:小麦,有麦芒,剥开是麦子,磨成粉是面粉;水稻,是稻穗,剥开是大米,磨成粉是米粉。
  5.再次集中梳理。
  6.师小结:只有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才能真正了解农作物。
  在教学第二环节追溯食之来源时,教师让学生一边品尝小圆子、小馒头,一边猜猜:它们是由什么农产品加工成的?学生慢慢明白,圆子由糯米做成,是水稻加工成的;馒头由麦子磨成的面粉制成。此时让学生取出课前超市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食品是由小麦加工成的?哪些食品是由水稻加工成的?在师生交流中梳理小结:小麦和水稻是我们“主食”的来源。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学生的真实生活。城市生活的学生对农作物很陌生,即使了解也是一知半解,课堂上教师把农作物引入课堂,学生既新鲜又好奇,通过多感官的调动与投入全方位认识它们,为突破课堂难点奠定基础。因此小学思政课的魅力和使命在于:引生活之源,解生活之困,人生活之门。
  二、媒介:参与再现体验的互动
  小学思政课要让学生感受生活,但又不仅仅停留在生活本身,而是要在生活的历练中,形成自己处世的态度与价值取向。这个过程就是从实践走向理论的过程,是从知识迈向智慧的过程。教师就是要为学生在这两者之间搭建成功的“梯子”,提供合适的“桥梁”,这就是媒介。笔者认为,要在课堂上创建学生积极体验的环节,让学生在体验互动中,形成价值提升。即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在具体体验中感悟、认识、适应社会。
  在教学第三环节体味食之不易时,首先出示视频:一粒米的由来。接着梳理所需的工序:选种一播种一拔秧一插秧一收割一脱粒一晒谷一碾米一扬米一大米。让学生思考:现在你有什么感受?从而体会:小小的一粒米要经过这么多人的辛苦劳作,经过这么多工序才能完成,它真是来之不易!一般的课堂教学就会戛然而止。在此,为了让学生充分感悟,推进学生思维从客观生活向主观价值的提升与建构,笔者设计了如下体验活动:
  看到一粒米,不由想起一首诗,齐读《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看看这张图,想一下,你想对这位老农说些什么?
  2.老农这么辛苦,从哪可看出来?
  3.锄地可是体力活。见过锄头吗?有没有谁使用过锄头?
  4.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锄头,你们看,它可是农民下地的好帮手。但要用好它,可是一门技术活。
  5.教师示范:弯下腰,高高举起锄头,用力插入泥土,使劲刨开、翻土。(出示关键词)
  6.看明白了吗?(板书:弯、抡、刨)   7.请一个学生来体验一下,其他学生注意认真看,和图中的老农仔细做比较。
  (一)互动体验
  情境设置一:现在你就是老农(锄头、帽子、毛巾),烈日当空,老人在田间用力地锄地(三个动作),此时已经汗流浃背,老农不停地擦汗。
  1.对照图想象一下,点评刚才的同学,他有没有让你感受到老农的辛苦?
  2.再请另一位同学上台表演。
  情境设置二:老农你好,天气这么热,下地干活苦不苦?加油干吧1
  3.累不累啊?赶紧擦擦汗。
  4.这位同学的表演,让你感受到老农的辛苦了吗?
  5.我们一起来帮帮这位老人吧!
  情境设置三:站在田间顶着烈日,抡着锄头,老农不停地刨啊刨啊,用力地锄啊锄啊,一干就是大半天。(同学集体模拟)
  6.感受如何?(板书:勤劳)
  7.刚才我们只是模拟,真实的田间生活远远比这辛苦。
  8.老农这么辛苦,但心中期盼好收成,也是有苦有甜。
  (二)拓展延伸
  1.说起锄头,它有一段这样的历史和渊源:
  (1)新中国成立之前,老一辈革命者用锄头开垦荒地、开辟天下。
  你们看,这是1941年开荒南泥湾,一把把锄头,让这里从荒无人烟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出示图片)
  (2)有人说,这就是锄头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3)锄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这种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血脉中,血脉相传1
  2.总结感悟:锄头精神,正是中国精神!
  高德胜提出:“体验的核心要点有二,一是亲身做,一是意义获得与情感升华。从体验的核心要点来看,是经验的跃升。这一跃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将见闻性的(间接性)、自在性的经验用亲身做的方式验证,完成了从间接到直接、由自在到自为的跃升;一个是从经验中见出意义、体会出情感,完成了从一般意义上的感受到意义获得、情感升华的跃升。”体验作为生活价值的媒介,成功地将生活“脱胎换骨”,并跃升为学生自身人格的一部分。
  三、价值:品悟核心品质的力量
  小学思政课的核心是价值引领,这是课堂的焦点,也是课堂的难点:若未达而不及,则少了思政课的学科魅力;若过之而犹不及,则多了思政课的说教负担。这种价值观不是生硬地植入,而是细微地渗透,要贯穿于每个教学细节中,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在教学第四环节走近粮食之父时,教师基于学生已知,关注学生新知,通向学生未知,将知识转化并内化为品质,笔者这样设计:
  说到一粒米,必想到一个人。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學生说说他们熟悉的袁爷爷
  2.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资料包,让我们走近袁爷爷。
  3.补充:
  A.“我一生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在农田度过。”(89岁高龄,自称“黑刚果”,吃苦耐劳)
  B.“做一百次科学实验,能成功一次就不错了。”(顽强毅力)
  C.“我愿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水稻技术越过重洋。”(怀揣梦想)
  D.至2018年底,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种植水稻。(科技的力量,辛勤的付出)
  4.通过以上资料,袁爷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过渡:然而,袁爷爷和他的团队从未停止探索,看,又有了新突破1
  6.出示海水稻种植(科技助推农业),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让梦想照亮现实!水稻种植技术造福全人类!
  7.学生谈谈感受。
  8.总结感悟:这就是一颗稻谷里的中国心!值得自豪,这正是——民族自信!
  如教学第五环节畅想农业科技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或了解哪些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如商品上的二维码、感知生长——校园数字农植园等。播放现代科技视频,让学生进一步直观感受科技农业。接着让学生畅想:你心目中未来的农业是什么样的?教师点拨:5G 农业已经来到,农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最后教师总结全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正是一人民向往!
  课堂上,教师由一粒有生命的“米”说起,引导学生了解一件“物”(锄头),明确中国精神;走近一个“人”(袁隆平),培养民族自信;领悟一种“魂”(科技农业),感受人民向往,由此层层深入,从而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
  小学思政课以生活为基础,以体验为途径,以价值为追求,构成了这门课独特的魅力和使命所在。
其他文献
去年6月,大班幼儿毕业前期,幼儿园收到了一封来自大一班家长——沐峣姥爷的感谢信。沐峣姥爷在信中说起一些孩子和家长在幼儿园的亲身经历,表达对幼儿园的感谢。的确,在我们眼里,经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沐峣从一个不善言辞的小不点成长为一名愿意和老师袒露心扉的大男孩,从一个不知道玩什么的“小可爱”到痴迷于三国的“小专家”。但是,让我们意外的是,他在信中还反复提到了能力、尊重、关系等等字眼。而这些词正是我们幼儿
我们当然都希望混龄班里不同年龄的幼儿仿佛如亲姐妹兄弟一样——哥哥姐姐關心、照顾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喜欢、亲近哥哥姐姐,气氛融洽和谐。但事实上,大孩子、小孩子有些时候确实玩不到一起,甚至会发生冲突,正如话题中的情景。  在我园开展的混龄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幼儿混龄活动中发生冲突的频率相当频繁。这其中不乏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关——自我中心是学前幼儿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另外也与幼儿之间年龄、身心发展的巨大差
诺诺是个性格有些内向的小男孩,个子不高,瘦瘦的小肩膀上有个一看就是聪明绝顶的“大脑袋”。初来小班的两周时间里,诺诺的分离焦虑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虽然他不哭也不闹,但眉眼间总透着一丝紧张。他对小朋友和班上的玩具也没多大兴趣,区域活动时间,他会一直在教室里走走停停,从来不会去主动选一个玩具坐下来玩。有时候我会问他:“诺诺,这么多玩具,你去选一个玩玩吧,一定会有你喜欢的!”“老师,我觉得没意思。”小
梦梦是今天的“新闻眼”(班级活动,每天请一位小朋友播报新闻)。一大早她带来了准备好的新闻稿(自己画的画),我的心里略微有些担心,但还是不露声色地在早饭后安排了时间让梦梦进行播报。  梦梦手里拿着新闻稿有些犹豫地走上前来,站在大家面前,她始终低垂著眼睛,台下的小朋友安静地等着。看着不说话的梦梦,我轻轻地提醒了一下。点点(梦梦最好的朋友)突然大声喊:“梦梦加油!”梦梦紧张地抬起头,轻轻张开嘴:“大家好
年级组活动分上下午,负责牵头的大二班班长出于工作需要和管理方便,安排大一班上午活动、大二班和大三班下午活动。征求意见后,大家都表示同意。本班的L老师虽然面露不悦,可还是当面表示“好好好,我都行,没意见”。过后却和别班老师说出了自己的不满:“怎么上午组活动都是大一班啊?谁不想上早班,早点回家呀?”正好大一班的一个老师临时有事情,于是和L老师调换了时间,L老师心里才比较满意。  班级是幼儿园的一个小单
姜老师纠结的“两难”其实并不难,基于幼儿的反应,着眼于日常和长远,我们还要反思以下三点。  一是重视幼儿对活动的“审议”。无论什么活动,组织之前都要通过谈话、观察等形式,真正了解和把握幼儿的兴趣、需求和能力水平,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可以布置“我最喜欢的活动”留言板,请家长帮助幼儿,用便签的形式随时留言,说说在幼儿园里最喜欢的事情、最喜欢的地方等;还可以每月组织一次“我最喜欢的活动”投票,了解幼儿的
我阅读的是高美霞老师的《爬上豆蔓看自己:辛黛瑞拉的教育日记》。在这本书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要让思考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作者用笔下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经常冷静旁观,用心反思。成长就在旁观和反思的过程中悄悄进行着。  在阅读书中《美妙的感受》一文时,我感受到了一股强大而积极的力量——快乐。如果能将工作转化为自己喜欢的形态去做,然后再充分体验这种充实的状态,体验工作本身带来
刚刚升入大班,我们教师在创设益智区时,真是苦苦地动了一番脑筋。多达近20种的益智玩具,大量的玩具操作说明,崭新的托盤、标志等等,满满的两柜子,真是丰富啊!我们静待着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准备“充分”的活动区欢乐游戏。然而,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我们的意料:连续近一周的时间,居然没有人主动选择这个区域!怎么回事?是不是孩子们不了解玩法?于是,我们和孩子们一同学习了每一个游戏的玩法,同时还激励小朋友们要勇于挑战,
【摘要】全国统一使用的统编版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每个单元中的课文都具有相同的“人文内涵”和着重训练的“语文要素”。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就一篇而教一篇”的模式,要将着力点落实在单元整体性视角上,更好地顺应统编版教材的编写理念。本文提出要整合目标,为单元教学明确方向;整合内容,为单元教学发掘素材;整合评价,为单元教学明晰标准。  【关键词】单元整体 整合目标 整
“十三五”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进入攻坚阶段,各省市陆续推出了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一园易建、一师难求,比硬件投入更急需应对的是师资的短缺。幼儿园教师为什么招不来又留不住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态。“教师生存状态”是指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其教育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状况或态势。研究教师生存状态既要研究现存的,更应关注过去的、未来的、可能的状态;既要关注物质的,也要关注精神的、活动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