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河北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河北的文化底蕴更是十分丰富。在河北每个辖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歌舞音乐形式,在各自的地域上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风采。近年来国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民间歌舞艺术被发掘出来,本文从地平跷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歌舞特点、传承发展几个方面做详细的分析,也为河北民间歌舞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文献基础。
关键词:民间歌舞; 地平跷; 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41-001
民间歌舞多为载歌载舞的集体舞形式,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下,融合各个地方的语言、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人文状况,形成各自不同的歌舞形式。河北省的民间歌舞绚丽多姿,素有北方汉族民间歌舞之乡的美誉。各个县市都流传着当地独特的民间歌舞形式,其中被列入河北省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平跷”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一、“地平跷”的起源与形成
“地平跷”产生于河北顺平县(完县),顺平县历史悠久,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相传这里还是尧帝的故里。“地平跷”实际上是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盛行的“寸跷”,“寸跷”又被称作“寸子”,它以姑娘脚踩四、五寸的木制矮跷而得名,舞蹈动作模仿旧时缠足妇女的行动姿势而设计。“地平跷”是由“寸跷”演变而成,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民国以后“寸跷”经民国时期完县(现在的顺平县)的老艺人冀连三、邓金河等人实践改良,放弃踩跷而改为双脚着地而舞,形成了极具北方特色的“地平跷”。“地平跷”是单纯的歌舞类型,没有具体的情节,是一种纯情绪舞蹈。唱词内容大多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诙谐幽默,朴实无华,反映劳动人民乐观积极的心态。由于脱离了木质矮跷的动作技术限制,使得人人都可参与其中,“地平跷”这种民间歌舞形式便迅速流传于顺平县、易县、唐县、清苑县、满城县等地区。
二、“地平跷”的表演形式
传统地平跷表演形式大致分为“踩街”,“打场”两种。“踩街”是地平跷表演队伍随着音乐在街上行进时不断变化步伐和队形,以整齐热闹为主;“打场”则是在固定的场地表演,歌舞并重,载歌载舞。新中国成立后表演形式呈现多样化,不仅采用传统形式,而且又增加舞台演出这种表演形式。表演形式的多样化为“地平跷”注入新的发展因素,也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地平跷”歌舞形式的发展。
表演传统形式时,一般由8至10人组成一个舞队,2人为一组。舞队中分为丑角—“老追”1人,主要担当舞队中的喜剧角色;青衣或彩旦—“老坐子”1人,与“老追”表演双人舞;武生—“挑趟”2人,手执霸王鞭表演;花旦—“姑娘”4至6人,左手执绢,右手执扇,随音乐起舞。“地平跷”旧时均为男扮女,发展到现在已变为少女的集体舞。
三、“地平跷”的歌舞特点
音乐结构较为单一,主要采用一段体或二段体比较简单的单曲体形式。调式也相对简单,一般采用五声调式,偶尔也有六、七声调式的出现。节拍节奏上则采用四四拍、四二拍等节奏性强的节拍,使得律动感强的节拍来配合舞蹈动作的。
“地平跷”器乐分锣鼓,吹打两种基本形式。锣鼓乐一般用做武场的伴奏,主要乐器有:堂鼓、大锣、手锣、铙钹和小镲等戏曲锣鼓。吹打乐用做文场的伴奏,主要乐器有:小管子、笙、曲笛、海锥、龙头胡和云锣。
演唱形式有演员齐唱,也有一唱一和,问答式演唱等形式。以《落子头》为例,词曲为加音乐伴奏演唱,每唱一遍念四五句,句中加间奏,最后齐唱重复末句。
歌词内容丰富多彩,多为当地的俗语和谚语以及流传的小故事。如“屋檐高,屋檐低,屋檐底下一群鸡,公鸡追着母鸡跑,原来全是屁憋地,屁憋地。屁憋地,屁憋地,满地都是‘鸡地屁’。有蛋没蛋先叫唤,叫得欢实出政绩。”。
颠颤是“地平跷”一切角色共同的最富有特色的舞蹈动作,它是一脚掌为动力通过膝盖的上下弯曲带动全身,形成上下身体一直的颤动。由于改良后的“地平跷”放弃踩跷而改为双脚着地而舞,将踩跷时自然显现的颠、颤化为有意识运用的舞蹈韵律。
四、“地平跷”的传承与发展
在当今这个文化大融合的社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被外来潮流猛烈的冲击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艺术被淹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地方的民间歌舞形式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非物质文化保护法》两部法典,为拯救传统艺术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地平跷”更好的传承,顺平县开展了比较全面的普及和宣传工作。顺平县文化局每年都举办地方性的“地平跷”歌舞大赛,以提高群众的积极性,文化局还派工作小组下乡去辅导各村舞蹈队,组织学习并交流“地平跷”舞蹈技巧及器乐演奏技巧。一些退休老人利用闲暇时间自发组织乐队,翻译演奏传统“地平跷”工尺谱,排练舞蹈等,最大限度还原挽救几近失传的“地平跷”。经过老艺人和文化工作者的不断挖掘与探索创新,“地平跷”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滋味,还加入了很多现代的艺术形式。许多以现代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地平跷”歌舞被搬上舞台。经过多方的努力,“地平跷”已被列入河北省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使这种传统的歌舞形式得以保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易.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1
[2]齐易,刘东兴.从冀中“音乐会”看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些问题[J]人民音乐,2009.6
[3]薛艺兵.《河北易县、涞水的<后土宝卷>》[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02)
关键词:民间歌舞; 地平跷; 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41-001
民间歌舞多为载歌载舞的集体舞形式,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下,融合各个地方的语言、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人文状况,形成各自不同的歌舞形式。河北省的民间歌舞绚丽多姿,素有北方汉族民间歌舞之乡的美誉。各个县市都流传着当地独特的民间歌舞形式,其中被列入河北省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平跷”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一、“地平跷”的起源与形成
“地平跷”产生于河北顺平县(完县),顺平县历史悠久,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相传这里还是尧帝的故里。“地平跷”实际上是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盛行的“寸跷”,“寸跷”又被称作“寸子”,它以姑娘脚踩四、五寸的木制矮跷而得名,舞蹈动作模仿旧时缠足妇女的行动姿势而设计。“地平跷”是由“寸跷”演变而成,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民国以后“寸跷”经民国时期完县(现在的顺平县)的老艺人冀连三、邓金河等人实践改良,放弃踩跷而改为双脚着地而舞,形成了极具北方特色的“地平跷”。“地平跷”是单纯的歌舞类型,没有具体的情节,是一种纯情绪舞蹈。唱词内容大多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诙谐幽默,朴实无华,反映劳动人民乐观积极的心态。由于脱离了木质矮跷的动作技术限制,使得人人都可参与其中,“地平跷”这种民间歌舞形式便迅速流传于顺平县、易县、唐县、清苑县、满城县等地区。
二、“地平跷”的表演形式
传统地平跷表演形式大致分为“踩街”,“打场”两种。“踩街”是地平跷表演队伍随着音乐在街上行进时不断变化步伐和队形,以整齐热闹为主;“打场”则是在固定的场地表演,歌舞并重,载歌载舞。新中国成立后表演形式呈现多样化,不仅采用传统形式,而且又增加舞台演出这种表演形式。表演形式的多样化为“地平跷”注入新的发展因素,也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地平跷”歌舞形式的发展。
表演传统形式时,一般由8至10人组成一个舞队,2人为一组。舞队中分为丑角—“老追”1人,主要担当舞队中的喜剧角色;青衣或彩旦—“老坐子”1人,与“老追”表演双人舞;武生—“挑趟”2人,手执霸王鞭表演;花旦—“姑娘”4至6人,左手执绢,右手执扇,随音乐起舞。“地平跷”旧时均为男扮女,发展到现在已变为少女的集体舞。
三、“地平跷”的歌舞特点
音乐结构较为单一,主要采用一段体或二段体比较简单的单曲体形式。调式也相对简单,一般采用五声调式,偶尔也有六、七声调式的出现。节拍节奏上则采用四四拍、四二拍等节奏性强的节拍,使得律动感强的节拍来配合舞蹈动作的。
“地平跷”器乐分锣鼓,吹打两种基本形式。锣鼓乐一般用做武场的伴奏,主要乐器有:堂鼓、大锣、手锣、铙钹和小镲等戏曲锣鼓。吹打乐用做文场的伴奏,主要乐器有:小管子、笙、曲笛、海锥、龙头胡和云锣。
演唱形式有演员齐唱,也有一唱一和,问答式演唱等形式。以《落子头》为例,词曲为加音乐伴奏演唱,每唱一遍念四五句,句中加间奏,最后齐唱重复末句。
歌词内容丰富多彩,多为当地的俗语和谚语以及流传的小故事。如“屋檐高,屋檐低,屋檐底下一群鸡,公鸡追着母鸡跑,原来全是屁憋地,屁憋地。屁憋地,屁憋地,满地都是‘鸡地屁’。有蛋没蛋先叫唤,叫得欢实出政绩。”。
颠颤是“地平跷”一切角色共同的最富有特色的舞蹈动作,它是一脚掌为动力通过膝盖的上下弯曲带动全身,形成上下身体一直的颤动。由于改良后的“地平跷”放弃踩跷而改为双脚着地而舞,将踩跷时自然显现的颠、颤化为有意识运用的舞蹈韵律。
四、“地平跷”的传承与发展
在当今这个文化大融合的社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被外来潮流猛烈的冲击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艺术被淹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地方的民间歌舞形式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非物质文化保护法》两部法典,为拯救传统艺术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地平跷”更好的传承,顺平县开展了比较全面的普及和宣传工作。顺平县文化局每年都举办地方性的“地平跷”歌舞大赛,以提高群众的积极性,文化局还派工作小组下乡去辅导各村舞蹈队,组织学习并交流“地平跷”舞蹈技巧及器乐演奏技巧。一些退休老人利用闲暇时间自发组织乐队,翻译演奏传统“地平跷”工尺谱,排练舞蹈等,最大限度还原挽救几近失传的“地平跷”。经过老艺人和文化工作者的不断挖掘与探索创新,“地平跷”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滋味,还加入了很多现代的艺术形式。许多以现代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地平跷”歌舞被搬上舞台。经过多方的努力,“地平跷”已被列入河北省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使这种传统的歌舞形式得以保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易.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1
[2]齐易,刘东兴.从冀中“音乐会”看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些问题[J]人民音乐,2009.6
[3]薛艺兵.《河北易县、涞水的<后土宝卷>》[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