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弟子规》作为我园持久开展的一项活动已深入到每位教师的心中,它启蒙了理想,点燃了智慧,为每一位孩子铺设了一条通往经典国学的道路。
关键词:“弟子规实验班”;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97-001
“采撷东篱下,悠然不思返。”在特色课题引领下,我们开设了“弟子规实验班”,旨在将经典国学落到实处、深入人心。从实践中我们看到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弟子规的养成教育其优势毋庸置疑,无需赘述。然而,随着对其实践和研究的深入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对于所有开展弟子规教学活动的教师来说,只有重视这些问题,才能究其原因,“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问题一:纸上得来终觉浅
众所周知,《弟子规》以三字一名,两句一韵精编而成,对于青少年、成人来说内容通俗易懂,而在面对中班孩子时,理解其意思显然有些难度。如:〈入则孝〉: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是这样向他们解释的:爸爸妈妈要我们学好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不能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爸爸妈妈责怪我们,我们要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等到第二天,和孩子们重温父母教,只有孤零零的几个孩子能接上,再问其意思,能回答的孩子更是寥寥无几。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在晨谈活动时特意将书中的一幅图片给孩子们看,而他们得到的信息是爸爸妈妈在教我们要听好,我们做错了事情,要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对。毕竟书中只有一张图的内容,要让孩子全部理解实属不易,而当他们真正理解后深入到心中的又会有多少呢?想必需要打个问号。
问题二:有意栽花花不开
又到了一周一次的《弟子规》特色活动时间,我把弟子规书往投影仪上一放,看看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呢?虽有个别孩子愿意回应,但是课堂氛围差强人意,喜欢唱唱跳跳的小万同学已近乎躺在椅子上;喜欢唠嗑的波波和小洁已眉飞色舞,见此情景,稍作整顿,想想还是集体诵读来得更有效吧。于是我说:“现在我念一句请你们跟着念一句吧!”“事虽小、勿擅为。”孩子们齐念:“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看似简单的十二个字,教师越是刻意让孩子们记住,他们越是不乐意接受,特别是在不了解意思的情况下,想要记住还真挺有难度,而时常挂在教师嘴巴的自主学习现在也“荡然无存”,此时的状态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如此栽花培育会等到开花结果的那一天吗?
从现状来看,《弟子规》的价值、涵养均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利用,《弟子规》的教学方式林林总总,精彩纷呈。在国学经典这片土地上,他们犹如一株株奇花异草,弥散着诱人的芬芳,焕发着灿烂的光彩。请随吾漫步那几垄花畦,采撷那片片馨香吧。
一、采撷经典内容,馨香满怀
在选择《弟子规》内容时,面面俱到明显不合适,做到根据班上孩子的年龄、能力特点选取精华部分,以点概面、精心选材显得尤为重要。如有关尊敬长辈的“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起居饮食的“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尊老爱幼的“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做人处事的“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生活习惯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行为习惯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等等。从“尊老爱幼”、“合理作息”、“衣冠工整”、“饮食适中”、“举止大方”等各个方面进行引导,由于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又大大提高了《弟子规》的学习效率。
二、携取多种形式,风光旖旎
在开展《弟子规》教学活动时,应立足于多种形式展开,让孩子们爱学、乐学,徜徉于国学的美好时光。看过、听过后就会忘记,而对于经典常常去吟诵,让其在心中生根、发芽,在经过多次尝试、调整后,我们选择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方式:集体诵读是常用方式、同时还有同伴间互读、师幼接龙对读(教师念上一句,孩子接下一句)、拍手有节奏诵读、另外还能利用孩子熟悉的旋律,唱一唱学过的内容,并配上简单的动作和队形,我们可以在室内、亦可在休闲凉亭、山坡上悠闲诵读,那是多美的一道风景线。现在的孩子们喜欢在课间活动时三五成群的聚集到“书吧”翻阅弟子规、喜欢在册子上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句子,如:画一个带着帽子的小朋友表示冠必正,衣服上的纽扣都扣号表示纽必结……画完后还欣喜万分地让同伴去猜一猜、读一读。
三、轻挽一日生活,春暖花开
“品行是一种很复杂的成果,不仅仅是意识的成果,而且也是知识的力量、习惯、技能、能量、健康以及最重要的经验成果。”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对于道德品行养成的经典阐释。
一日,图书角来了位“不速之客”,看完后随即往地上一扔便想溜之大吉,眼尖的尧尧立马放话:“请你把书放在书架上!”周围的小伙伴也跟着起哄,“不速之客”无奈只好乖乖照做,放完后尧尧指着警示图片学我的模样念着“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午餐时间到,孩子们拿着手中的碗筷安静就餐,班上瘦小的小洁迟迟不动筷子,想必今天的蔬菜西芹不合胃口呀,继续在一旁观望,这时一旁的阳阳按捺不住了:“你快点吃饭呀!”“可是,我不喜欢吃这个菜。”“老师说了,西芹有营养的!”班上小博士知涵听着他们谈论,终于插嘴了:“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快点吃吧!”小洁一看形势不妙,鼓足勇气夹了一块西芹往嘴巴里放,我应道:“味道不错吧!”
一路行走在经典国学的道路上,其中的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愿意带着孩子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一路上,春色正好,让国学之花在我们心间绽放!
关键词:“弟子规实验班”;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97-001
“采撷东篱下,悠然不思返。”在特色课题引领下,我们开设了“弟子规实验班”,旨在将经典国学落到实处、深入人心。从实践中我们看到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弟子规的养成教育其优势毋庸置疑,无需赘述。然而,随着对其实践和研究的深入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对于所有开展弟子规教学活动的教师来说,只有重视这些问题,才能究其原因,“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问题一:纸上得来终觉浅
众所周知,《弟子规》以三字一名,两句一韵精编而成,对于青少年、成人来说内容通俗易懂,而在面对中班孩子时,理解其意思显然有些难度。如:〈入则孝〉: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是这样向他们解释的:爸爸妈妈要我们学好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不能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爸爸妈妈责怪我们,我们要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等到第二天,和孩子们重温父母教,只有孤零零的几个孩子能接上,再问其意思,能回答的孩子更是寥寥无几。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在晨谈活动时特意将书中的一幅图片给孩子们看,而他们得到的信息是爸爸妈妈在教我们要听好,我们做错了事情,要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对。毕竟书中只有一张图的内容,要让孩子全部理解实属不易,而当他们真正理解后深入到心中的又会有多少呢?想必需要打个问号。
问题二:有意栽花花不开
又到了一周一次的《弟子规》特色活动时间,我把弟子规书往投影仪上一放,看看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呢?虽有个别孩子愿意回应,但是课堂氛围差强人意,喜欢唱唱跳跳的小万同学已近乎躺在椅子上;喜欢唠嗑的波波和小洁已眉飞色舞,见此情景,稍作整顿,想想还是集体诵读来得更有效吧。于是我说:“现在我念一句请你们跟着念一句吧!”“事虽小、勿擅为。”孩子们齐念:“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看似简单的十二个字,教师越是刻意让孩子们记住,他们越是不乐意接受,特别是在不了解意思的情况下,想要记住还真挺有难度,而时常挂在教师嘴巴的自主学习现在也“荡然无存”,此时的状态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如此栽花培育会等到开花结果的那一天吗?
从现状来看,《弟子规》的价值、涵养均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利用,《弟子规》的教学方式林林总总,精彩纷呈。在国学经典这片土地上,他们犹如一株株奇花异草,弥散着诱人的芬芳,焕发着灿烂的光彩。请随吾漫步那几垄花畦,采撷那片片馨香吧。
一、采撷经典内容,馨香满怀
在选择《弟子规》内容时,面面俱到明显不合适,做到根据班上孩子的年龄、能力特点选取精华部分,以点概面、精心选材显得尤为重要。如有关尊敬长辈的“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起居饮食的“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尊老爱幼的“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做人处事的“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生活习惯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行为习惯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等等。从“尊老爱幼”、“合理作息”、“衣冠工整”、“饮食适中”、“举止大方”等各个方面进行引导,由于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又大大提高了《弟子规》的学习效率。
二、携取多种形式,风光旖旎
在开展《弟子规》教学活动时,应立足于多种形式展开,让孩子们爱学、乐学,徜徉于国学的美好时光。看过、听过后就会忘记,而对于经典常常去吟诵,让其在心中生根、发芽,在经过多次尝试、调整后,我们选择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方式:集体诵读是常用方式、同时还有同伴间互读、师幼接龙对读(教师念上一句,孩子接下一句)、拍手有节奏诵读、另外还能利用孩子熟悉的旋律,唱一唱学过的内容,并配上简单的动作和队形,我们可以在室内、亦可在休闲凉亭、山坡上悠闲诵读,那是多美的一道风景线。现在的孩子们喜欢在课间活动时三五成群的聚集到“书吧”翻阅弟子规、喜欢在册子上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句子,如:画一个带着帽子的小朋友表示冠必正,衣服上的纽扣都扣号表示纽必结……画完后还欣喜万分地让同伴去猜一猜、读一读。
三、轻挽一日生活,春暖花开
“品行是一种很复杂的成果,不仅仅是意识的成果,而且也是知识的力量、习惯、技能、能量、健康以及最重要的经验成果。”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对于道德品行养成的经典阐释。
一日,图书角来了位“不速之客”,看完后随即往地上一扔便想溜之大吉,眼尖的尧尧立马放话:“请你把书放在书架上!”周围的小伙伴也跟着起哄,“不速之客”无奈只好乖乖照做,放完后尧尧指着警示图片学我的模样念着“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午餐时间到,孩子们拿着手中的碗筷安静就餐,班上瘦小的小洁迟迟不动筷子,想必今天的蔬菜西芹不合胃口呀,继续在一旁观望,这时一旁的阳阳按捺不住了:“你快点吃饭呀!”“可是,我不喜欢吃这个菜。”“老师说了,西芹有营养的!”班上小博士知涵听着他们谈论,终于插嘴了:“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快点吃吧!”小洁一看形势不妙,鼓足勇气夹了一块西芹往嘴巴里放,我应道:“味道不错吧!”
一路行走在经典国学的道路上,其中的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愿意带着孩子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一路上,春色正好,让国学之花在我们心间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