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文言教学的鉴赏点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什么,怎么教,才能使得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达成和谐,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得有趣,有收获?长期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多样探索。目前,理论界基本达成共识:文字、文章、文化,三位一体,依据文本的特性,针对性地权衡各自所占的比重。放眼一线的教学,文字教学因与各类考核关系密切,仍然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文化教学因能提升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辅助学生的理解,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唯独文章教学因考试几乎不涉及,很多教师也没用心去关注,成为有名无实的教学盲区。
  文言作为一种过去的语言形态,确乎淡出我们的生活圈,然其给予我们的滋养却是丰厚无比的。作为新时期的师生,理当自觉读一定量的文言经典,并逐步养成鉴赏的能力。鉴赏者,鉴定和欣赏也。要鉴定,势必需要入乎其中,能读懂所写的内容,文字障碍的扫除至关重要;要欣赏,理当需要出乎其外,知晓相关的文化,能于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中体悟到行文的魅力。
  对此,时雁行老师在《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理解与实践》一文中这样表述:“青年学生从阅读文学作品中获得裨益——不论是语文能力的提高,还是思想感情的陶冶,主要都是在鉴赏过程中获得的。阅读文学作品只是诉之于理解,而不去鉴赏它准确遣词造句、恰当运用写作方法、巧妙安排篇章结构的表现力量,不去鉴赏它思想感情的积极健康和主题的社会意义,那对上述两个方面都难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教学施政纲领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及了类似的要求:“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以上种种,不难看出选文的写作章法理当成为文言教学的关注点,并能以自我的写作实践对比关照,打通古今,有效鉴赏,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时雁行老师的经典课例《劝学》很好地阐释了他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理念。此课是他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77级本科生开设的教学研究课,虽然距今三十余年,但细细品读了教学实录后,以当下的教学评判标准来反观《劝学》一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策略的采用、教学语言的呈现,依然觉得可圈可点,受益匪浅。特别是对比了自己的授课和众多此课的教学设计之后,更加深刻地感觉到这种课堂形态存在的价值。当下的教学形态纷繁复杂,而像时老师打造出的这般清清爽爽、实实在在的好课确乎不多了。
  好课的标准很多,“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就是标准之一。郑桂华博士主张“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王荣生教授更是指出“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来得重要”。综观时老师的《劝学》课就是一堂教学内容精准,散发浓浓语文味的好课。
  《劝学》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篇著名论文,也是荀子的代表作。郭预衡《中国历代散文精品》中这样评价:“本文谨严细密,说理深透,旁征博引,论证详明。它以大量的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巧譬博喻几占全文之半,有时甚至是一连串类比,既生动形象,通俗贴切,又含意深刻,说服力强,有助于突出‘劝学’这一中心论题。”此文可以教学的点很多,就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来判定——知识与能力,有若干文言知识值得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劝勉学子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过程与方法,文段诵读、问题研讨等都是极其常规而相对有效的学习途径。但若要教出这一篇的价值,依据对该文的合理定位,则宜在“文字、文章、文化”三个维度中凸显“文章”,兼顾“文字、文化”。教学的现实却是,仅仅只有极个别的有心人在这般教学。张玉新老师就是这极个别的代表,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3期的《晓其意·析其法·明其理——<劝学>教学设计》可见一斑。
  时老师的伟大就在于,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把《劝学》一课的教学价值看得分明,因而重难点的处理也就格外到位。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他主张理解和鉴赏是密切联系,不能割裂的。理解是鉴赏的基础,鉴赏是在理解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并且认为立论文(《劝学》可以说是典范的立论文)要引导学生联系中心论点,理解它使用什么论证方法运用论据、论证、论点,着意体会那样使用论证方法运用论据的表达力量、论证论点的说服力量。因而整堂课在字词落实的基础上,力图在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突围,有意引导学生品读比喻句,感知运用比喻、对比来形象鲜明说理的文风。
  为了更好说明问题,于所留的课堂实录中截取部分教学片段:
  【时老师请同学读第一段,纠正字音(“己”与“已”);口译一段,提醒扣住字词(复挺)、句式;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第一层到“学不可以已”,第二层到“輮使之然也”,第三层到此段结束)】
  (片段一)
  师:作者在文章开始,就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中心论点。现在咱们看第二层。第二层包含三个比喻,前两个比喻用的是并列复句,是从相同的角度来表达一个意思的。请大家考虑“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两个比喻,各自用什么比喻什么?当然,这两句都是说明学习问题的。我请你们考虑的是这两句各自用什么比喻什么。
  (简评:教师事先揭示喻体指向学习问题,能让学生更好把握喻体)
  生:“青”,是比喻学习的人的学问。“蓝”,用来比喻教书的人的学问,“取”,比喻学习;冰,比喻学习的人的学问。“水”比喻教书的人的学问。“为”,比喻学习。
  师:“青出于蓝”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脱出来的,指学生超过了老师。这两个比喻着重说明了什么?要注意,词不离句,扣紧词句来理解这里说明了什么?
  (简评:单个比喻明了的情况下,综合关照,有助于理解反复设喻,强化语意的行文意图)
  生:着重说明的是向前人学习的重要。
  师:“青于蓝”首先要怎么样?
  (简评:看似解决的教学点,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
  生:有“蓝”
  师:要有“蓝”,但还要“取”。同样,“冰”要“寒于水”,首先要“为”。如果不“为”,那就成不了“冰”。学生的学问固然应该超越他的老师,但是首先要向老师学习。   (简评:已知学习作用,却不忘再次强调学习及向谁学习)
  (片段二)
  生:“木直中绳”,比喻学习的人。
  师:学习的人,他大学毕业了?学习得差不多了?还是——
  (简评:不直接告知,而提供多种思考,启迪学生,以备更好理解比喻义)
  生:比喻初学的人的无知的状态。“輮”,比喻学习。“轮”,比喻学习的成就。
  师:在这个比喻中强调的是哪一点?
  生:“輮”,强调学习,强调学习的效果。
  (片段三)
  生:“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木”,比喻学习前的无知状态,“直”,比喻学习后的有知情况;“金”,比喻学习前的无知状态,“利”,锋利的“利”,比喻学习后的有知情况。
  师:重点在哪两个字啊?
  生:在“受”和“就”。
  师:对,强调向有知识的人学习。并由这两个比喻引出后面的直面的论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检查自己,就可以智慧明达没有过错了。
  (简评:以上的几个片段,共性在于让学生熟识相关语段中特定比喻的本体、喻体、相似点,进而自然地了解到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
  张玉新老师近期论文中更是将其中比喻的内涵深入解读,在此也将第一段的品读部分引入,以期表明文章作为文言教学的鉴赏点,同样具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当然亦可以看作是时老师当年授课的不足,没能就喻体进一步提炼。
  喻体,即直观的生活现象:
  木 受绳 则 直 (成材)
  金 就砺 则 利 (成器)
  本体,即抽象的道理:
  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 知明而行无过 (成人)
  其相似点为:
  前提相似:“木”“金”有似于“君子”,“受绳”“就砺”有似于“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结果相似:“直”“利”有似于“知明而行无过”。
  时老师一开始上课就告知学生课文上的《劝学》是从《荀子·劝学》中节选来的。原文包含15个段落,课文选了1、3、6段,这三段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估计也是基于节选的考虑,他上课就局部的层次讲的很多,而选文段落间的关系没有提及。应该说,这样的理解也未尝不可。可是如今授课的老师都有意在帮学生建立一种完整的体系,而这一认识却不知道出自谁手。看了各种资料,几乎一个版本。如结构图解:一、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二、学习的作用:学习能够弥补不足。三、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积累、坚持、专一。对此,本人有诸多质疑。首先“意义”和“作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表述,应为近义词。如“意义”的第二个义项是价值,作用。如积极的意义。“作用”的第三个义项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效用。如积极作用。这样的表述,等于传递一个信息:节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同一范畴的。抛开是否非要建立完整体系的问题不谈,即使要梳理,这样的理解也是存在问题的。下面将本人不成熟的理解呈现,欢迎商榷。
  观点:学习不可以停止
  呈现效果(强化观点):实现超越(退一步讲)改变现状
  现状种种:各种不足(追根溯源)人性本恶(客观缺陷)
  应有对策:有效学习(积累、坚持、专一),以便弥补不足,实现超越。
  为了对篇章结构有更好的体认,最好对“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句有好的理解。胡格非认为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习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
  查阅《劝学》一课的众多教案、课件、实录很少有老师像时老师那样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品读文章之美,一张或几张PPT囊括写作特点的教学策略屡见不鲜。写作手法抽象揭示,虽有一目了然之利,却更有蜻蜓点水之弊。不少教学(学习目标)中明确标识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但压缩饼干式的教学,哪怕学生用心听进去了,也只是些毫无生命张力的干瘪术语,与文本仍然隔了厚厚一层,更不必说真切体会荀子文章的魅力。时老师的课堂教学于启发诱导中让学生知晓所用比喻的本体,明白作者反复设喻的行文意图,进而真切感受此文运用比喻、对比充分说理的精妙。
  为师者真当少些功利,少些浮躁,少些花架子,多些品读,多些静思,多些务实的态度,尽可能读出文本的价值,上出文本的精华。哪怕由于功底的缘故尚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然而孜孜以求之心确是一种必需。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实际是告诫人们,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    一、
就阅读本身来说,阅读是思考的过程,阅读就是经过连续不断的思考去把握文章发展的始终,阅读思维直接影响了阅读效果,因此,离开了思维就不能成为真正的阅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阅读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成果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   一、着重文本内容解读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更加重视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经过中小学阶段,理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各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口语交际目标都有互相联系非常紧密的内容,以高年级为例:阅读教学中有“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有“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这就是两者的切合点所在。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具体文本巧妙安排口
预设与生成关系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话题,不管何种课堂形态,预设与生成始终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不同方式的预设,体现着教学者不同的教学境界,下面笔者试图例谈预设与生成的四种境界。   一、为预设而预设   为预设而预设是最糟糕的预设,这种预设人为割裂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关系,使得教师的预设不仅不能为学生课堂的生成提供支持,反而使得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走上了对立。   例如,有教师在教学《从百
近年,福建高考语文为了引导学生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提高文化素养,加大了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考查力度,专门从《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的三部文化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庄子》)中,选取浅易的语段作为第2卷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材料,分值也增加到了10分。三部文化经典著作,容量大,内涵丰厚,如何做好这几道文化经典阅读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文化经典阅读,主要采用选句翻译与简答题型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文化经
正如中国水墨画的技巧,“计白当黑”,寥寥数笔,却意尽形全。海明威的小说,删掉了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决不铺陈繁复。  在《午后之死》中,海明威曾说:“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之上。”海明威把自己的写作比作
下面是对一篇很美的课文的段落层次分析:  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第一层:描写概况)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第二层:描述美感) 
一、问题提出   一篇好文章,一篇好文章的好的語段都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它的起承转合,它的观点与佐证,它的抑扬和铺陈,它的暗笔与明章,都会达成某种和谐与平衡。这是写作者在写作艺术上的必然追求。   可是,文本在读者面前却是不可控的,他会随着读者的阅读素养、生活经历、思想观念等千差万别的因素而失去稳定,变得异彩纷呈,长出千姿百态的相貌来。比如,曹雪芹写了一个《红楼梦》,他就完成了他的工作,可是面对
2006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一改以往话题作文的形式,对材料有了新的关注和安排。这也表明高考命题开始关注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关注学生的思考水平,而这些正是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方向,有力于遏止作文模式化和跟风现象,遏止学生作文假大空的毛病,让他们独抒性灵,表现真我,消解人们的审美疲劳,有望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从今年的考场作文来看,大部分学生缺乏对材料全面深刻的理解。材料的主角是乌
一九九八年四月初的北京还是春寒料峭,但当我跟随刘国正先生和全国中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来到湖北宜昌境内的一座江南小镇,那里却已是春意盎然。  我们走进这座千年古镇的枝城中学,看见一间一百多平米的大教室里,满屋陈列着学生自编的家史,整理的传说故事,撰写的形形色色的读书笔记和自办的手抄报,又分明地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春天也已经来到这里。  主持这所学校教改实验的是一位面目清秀,目光坚毅,激情洋溢的青年教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