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语文,趋归人本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_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九八年四月初的北京还是春寒料峭,但当我跟随刘国正先生和全国中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来到湖北宜昌境内的一座江南小镇,那里却已是春意盎然。
  我们走进这座千年古镇的枝城中学,看见一间一百多平米的大教室里,满屋陈列着学生自编的家史,整理的传说故事,撰写的形形色色的读书笔记和自办的手抄报,又分明地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春天也已经来到这里。
  主持这所学校教改实验的是一位面目清秀,目光坚毅,激情洋溢的青年教师,他就是杨邦俊先生。我们听了他的语文课和教学汇报,觉得他把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带给语文课程一种少有的淳朴、浑厚与清新,像一股破石而出的清泉在江南绿油油的草甸上流淌着,流淌着……国正先生为此即兴题写了“滔滔不息,必成江河”八个大字,说出了我们大家心里想说的话。
  这是我和邦俊先生的第一次接触。也就是在这一年,他从中语界“冒”了出来,一年之内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中学语文》等全国著名语文教学期刊上发表了八篇文章,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这在他们这一辈中应该说是很难得的。
  再后来,除了在各类报刊上常读到他的文章外,我们很少见面。直到今天看到了他的这部书稿,我才明白当年他并没有循惯例选择一条通达的“名师”之路,而是把自己隐蔽起来,甘于寂寞,坐冷板凳,开始了另一个十年的探究之旅,孜孜矻矻,焚膏继晷,潜心搜求,艰苦地在语文人本教育之路上奋然前行。
  在中语界的前辈中不乏一流的学者,但是,在世风日趋浮华的今天,已是很少有人能摈弃浮躁,净心为学了。单凭邦俊先生十多年对国学经典每日不误的研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爬罗剔抉,对当下全球化背景下人本教育的不舍追求,我就要极力推荐他。走进这本书,你会感觉到文中到处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智慧,焕发着现代先进教育理论的光辉,作者深厚的国学功底和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无论是匠心独运的经典案例,还是文气沛然的诗词文赋,都绝非一年半载可以练就,需要一种长期“坐禅修定”的功夫。这凸显一个教育人最重要的品格,试问,这样的人在当今中学语文教师中能找到多少?
  现代语文教育艰难地走过百年,人本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可惜以往我们见到的关于语文人本教育的种种论述,大都还只是局限于一些局部细节问题,或者只是停留于一种理想。令人兴奋的是终于在这本《语文人本教育》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有了完备的形态和生动的教例。这应该得力于本书作者十多年来对人本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懈探索。杨邦俊先生是最早在中语界提出语文人本教育理论的人,也是对人的语文学习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教育研究需要原创,教学改革需要实验,这些都需要默默的坚守,需要百折不挠的毅力。他把十多年的生命倾注在自己心爱的事业上,完成了对语文人本教育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实验,写出了一些重要论文,对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使得我们期待的语文人本教育成为现实。一个一线语文教师能够做到这些实在难能可贵。
  现代语文教育最大的缺失是目中无“人”,缺少人本教育的智慧。杨邦俊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中,学生始终牢牢地居于主体地位,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依归。他成功地把语文教学的空间扩展到整个生活领域,创造了很多经典的教例,让我们重新看到了鲜活、生动,充满情趣的语文课。语文教育实现了本质的回归,语文教学彰显着巨大的魅力。走进本书的案例中,你会感受到语文课的美好,语文教师的睿智,做杨老师学生的幸福,恍然中对这样的语文学习已是心驰神往了。语文人本教育正在开启一个伟大的时代!
  高兴地看到杨邦俊先生的这部《语文人本教育》正式问世,也让我们见证新一代优秀语文教师成长的历程。非常乐意把这本著作介绍给中语界的朋友们。让我们语文界的新老同仁共同开启现代语文教育的下一个百年辉煌。
  [作者通联: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阅读是解决语文所有核心问题的钥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绝大部分课文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充分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特征。因此,教好文学作品,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今我们看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多是一般化、模式化的大而全的教学,真正触及文学作品核心价值的教学很少见,如此教学既浪费了课程资源,又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  在长期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对文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实际是告诫人们,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    一、
就阅读本身来说,阅读是思考的过程,阅读就是经过连续不断的思考去把握文章发展的始终,阅读思维直接影响了阅读效果,因此,离开了思维就不能成为真正的阅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阅读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成果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   一、着重文本内容解读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更加重视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经过中小学阶段,理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各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口语交际目标都有互相联系非常紧密的内容,以高年级为例:阅读教学中有“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有“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这就是两者的切合点所在。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具体文本巧妙安排口
预设与生成关系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话题,不管何种课堂形态,预设与生成始终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不同方式的预设,体现着教学者不同的教学境界,下面笔者试图例谈预设与生成的四种境界。   一、为预设而预设   为预设而预设是最糟糕的预设,这种预设人为割裂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关系,使得教师的预设不仅不能为学生课堂的生成提供支持,反而使得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走上了对立。   例如,有教师在教学《从百
近年,福建高考语文为了引导学生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提高文化素养,加大了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考查力度,专门从《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的三部文化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庄子》)中,选取浅易的语段作为第2卷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材料,分值也增加到了10分。三部文化经典著作,容量大,内涵丰厚,如何做好这几道文化经典阅读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文化经典阅读,主要采用选句翻译与简答题型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文化经
正如中国水墨画的技巧,“计白当黑”,寥寥数笔,却意尽形全。海明威的小说,删掉了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决不铺陈繁复。  在《午后之死》中,海明威曾说:“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之上。”海明威把自己的写作比作
下面是对一篇很美的课文的段落层次分析:  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第一层:描写概况)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第二层:描述美感) 
一、问题提出   一篇好文章,一篇好文章的好的語段都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它的起承转合,它的观点与佐证,它的抑扬和铺陈,它的暗笔与明章,都会达成某种和谐与平衡。这是写作者在写作艺术上的必然追求。   可是,文本在读者面前却是不可控的,他会随着读者的阅读素养、生活经历、思想观念等千差万别的因素而失去稳定,变得异彩纷呈,长出千姿百态的相貌来。比如,曹雪芹写了一个《红楼梦》,他就完成了他的工作,可是面对
2006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一改以往话题作文的形式,对材料有了新的关注和安排。这也表明高考命题开始关注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关注学生的思考水平,而这些正是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方向,有力于遏止作文模式化和跟风现象,遏止学生作文假大空的毛病,让他们独抒性灵,表现真我,消解人们的审美疲劳,有望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从今年的考场作文来看,大部分学生缺乏对材料全面深刻的理解。材料的主角是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