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高年级是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此时期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活动、发散学生思维,进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结合对创新能力、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以真实教学案例为支撑,探究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创新是指个体为满足自身需求、达成既定目标,不断更新自我及客观事物认知的行为与思维活动。由创新的概念、定义可知,目标是激活创新活动的先决条件,认知的拓展是创新的本质结果,而为实现创新目标所付诸的行动与思维则是促成创新的驱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明晰目标调动学生创新思维,以多元化、趣味化、生活化的活动为学生构建自由创新的空间,再通过对创新流程的再现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明晰目标,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方向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清晰、明确且具有驱动力的目标来源于其内心对数学学习的需求、对数学学科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基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悬念式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进而为学生的创新指明
方向。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时,考虑到学生此前已经掌握了整数与分数的相关知识,于是笔者以悬念式问题作为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整数与分
数,还掌握了万以内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式,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小数知识。咦,小数是不是比整数、分数还小的数啊?它和整数、分数有什么关系呢?”
悬念式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也间接揭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①理解小数的定义;②构建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关联性。学生带着疑惑对概念、知识、规律等进行深度学习,可有效带动学生创新性解决自身疑惑的主动性。
二、方式多元,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支架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当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多次经历失败、挫折便会逐渐失去创新的信心。为此,教师应当通过多元化教学指导方式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支架,降低学生创新的
难度。
(一)设置结构支架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知识难度提升,且与低年级知识联系紧密,为使学生对数学学科形成系统性、连贯性的认知,促成学生掌握运用旧知创新性学习新知的策略,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数学知识思维导图,将新旧知识结合为有机整体。
(二)设置问题支架
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探究性,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其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如在讲解完三角形相关知识后提出问题:现有一根10厘米长的铁丝,将其分为三段,每一段长度均为整数。利用三段铁丝能否围成三角形?该问题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知识解决问题,可培养多角度、多维度看待问题的创新思维。
(三)设置情境支架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时,笔者创设了“图形像不像”“调制蜂蜜水”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内找到相等的比,自主总结比例的意义。此种支架设置方式可将情境与学生的创新过程巧妙结合在一起,使學生体验创新的乐趣。
三、过程再现,引导学生反思创新路径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重结果、轻过程,教师或是直接揭示数学原理、公式、规律,或是直接讲解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因创新实践经验不足、思维发展滞后无法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为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思维启发与实践体验,通过再现创新、思维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反思、优化形成创新意识。
以“正多边形内角和”知识讲解为例。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规律,本节课的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正多边形内角和与其边数的关系。笔者为学生提供了画有正多边形的硬纸板,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测量计算出不同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部分学生说出了各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少部分学生发现边数越多,多边形内角和越大;还有几个同学发现了边数与内角和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接下来,笔者进一步提问:正八边形内角和为多少度?学生通过测量便可以准确说出答案。笔者继续提问:那正十边形的内角和呢?正二十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学生意识到简单的画图与测量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将硬纸板上的多边形划分为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探究正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通过集体讨论、小组合作、笔者的点拨,学生逐渐发现正多边性能够划分的三角形数量=边数-2;正多边形内角和=180°×(边数-2)。在教学收尾阶段,笔者进一步强调了此种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运用,进而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指导。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放学生创新能力的要点在于将学习的自由交还给学生,即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实践、尝试、质疑的机会,使其产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因,再经过点拨释疑、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促成学生个性化、创新化的学习策略与思维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永生.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培养思路[J].学周刊,2021(18):121-122.
[2]曹拜录.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感悟[J].小学生(下旬刊),2021(5):99.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创新是指个体为满足自身需求、达成既定目标,不断更新自我及客观事物认知的行为与思维活动。由创新的概念、定义可知,目标是激活创新活动的先决条件,认知的拓展是创新的本质结果,而为实现创新目标所付诸的行动与思维则是促成创新的驱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明晰目标调动学生创新思维,以多元化、趣味化、生活化的活动为学生构建自由创新的空间,再通过对创新流程的再现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明晰目标,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方向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清晰、明确且具有驱动力的目标来源于其内心对数学学习的需求、对数学学科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基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悬念式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进而为学生的创新指明
方向。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时,考虑到学生此前已经掌握了整数与分数的相关知识,于是笔者以悬念式问题作为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整数与分
数,还掌握了万以内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式,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小数知识。咦,小数是不是比整数、分数还小的数啊?它和整数、分数有什么关系呢?”
悬念式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也间接揭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①理解小数的定义;②构建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关联性。学生带着疑惑对概念、知识、规律等进行深度学习,可有效带动学生创新性解决自身疑惑的主动性。
二、方式多元,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支架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当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多次经历失败、挫折便会逐渐失去创新的信心。为此,教师应当通过多元化教学指导方式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支架,降低学生创新的
难度。
(一)设置结构支架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知识难度提升,且与低年级知识联系紧密,为使学生对数学学科形成系统性、连贯性的认知,促成学生掌握运用旧知创新性学习新知的策略,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数学知识思维导图,将新旧知识结合为有机整体。
(二)设置问题支架
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探究性,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其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如在讲解完三角形相关知识后提出问题:现有一根10厘米长的铁丝,将其分为三段,每一段长度均为整数。利用三段铁丝能否围成三角形?该问题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知识解决问题,可培养多角度、多维度看待问题的创新思维。
(三)设置情境支架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时,笔者创设了“图形像不像”“调制蜂蜜水”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内找到相等的比,自主总结比例的意义。此种支架设置方式可将情境与学生的创新过程巧妙结合在一起,使學生体验创新的乐趣。
三、过程再现,引导学生反思创新路径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重结果、轻过程,教师或是直接揭示数学原理、公式、规律,或是直接讲解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因创新实践经验不足、思维发展滞后无法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为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思维启发与实践体验,通过再现创新、思维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反思、优化形成创新意识。
以“正多边形内角和”知识讲解为例。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规律,本节课的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正多边形内角和与其边数的关系。笔者为学生提供了画有正多边形的硬纸板,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测量计算出不同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部分学生说出了各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少部分学生发现边数越多,多边形内角和越大;还有几个同学发现了边数与内角和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接下来,笔者进一步提问:正八边形内角和为多少度?学生通过测量便可以准确说出答案。笔者继续提问:那正十边形的内角和呢?正二十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学生意识到简单的画图与测量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将硬纸板上的多边形划分为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探究正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通过集体讨论、小组合作、笔者的点拨,学生逐渐发现正多边性能够划分的三角形数量=边数-2;正多边形内角和=180°×(边数-2)。在教学收尾阶段,笔者进一步强调了此种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运用,进而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指导。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放学生创新能力的要点在于将学习的自由交还给学生,即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实践、尝试、质疑的机会,使其产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因,再经过点拨释疑、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促成学生个性化、创新化的学习策略与思维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永生.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培养思路[J].学周刊,2021(18):121-122.
[2]曹拜录.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感悟[J].小学生(下旬刊),2021(5):99.